牡丹花的養(yǎng)殖方法?
牡丹花的養(yǎng)殖方法?
步驟/方式1
土壤條件
牡丹花適宜生長在疏松透氣的微堿性土壤中,養(yǎng)殖牡丹花時,需要使用腐葉土、園土、河沙以2:1:1的比例混合配制成的土壤作為栽培基質,也需要在土壤中施加定量硫酸亞鐵或者食醋,調節(jié)土壤的酸堿程度,使土壤呈現(xiàn)微堿性。
步驟/方式2
光溫
充足的光照對牡丹花的生長十分有利,但不可長時間烈日暴曬。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25℃以上植株休眠。植株在開花前期間,要及時通風,避免溫度過高,影響植株的生長。
步驟/方式3
提供水分
日常養(yǎng)護牡丹花時,需要每隔一周澆水1-2次,澆水時需要將水直接澆灌在土壤中,使土壤完全浸濕,避免牡丹花的枝葉沾染水分而枯黃,也需要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向牡丹花的四周和地面上噴灑水霧,提高空氣的濕度,使牡丹花旺盛生長。
怎樣種植牡丹花
牡丹有土壤種植:
1、土壤:種植牡丹需選擇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栽種前需將土壤消毒。
2.種子:選擇健康、無病害的牡丹花種子,將其清洗干凈并消毒。
3、栽種:將牡丹花的種子均勻地撒播在土壤中,將其養(yǎng)護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
4、管理:待牡丹花種子發(fā)芽之后,需裂老凱適當間苗,并補充水肥。
牡丹較耐早,但干旱季仍需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雨后要及時排除積水,夏季水分蒸肆喚發(fā)快,可以向植株四周灑水增濕。
牡丹花每年至少施二次肥,第一次在花前施含銷,以促進開花,第二次在花后半個月施以補充開花消耗的養(yǎng)分:第三次在越冬前施越冬肥。
問題一:牡丹花怎么種植? 牡丹的特性是“四宜四怕”,即宜涼怕凍,宜暖怕熱,宜光怕陰,宜干怕濕。因此,種植牡丹要選寬敞通風、上午有陽光、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不可種在積水地、陰濕地、瓦礫地。筑臺種植時,臺的大小應根據(jù)植株多少及大小而定,高度應視該處原來的地勢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一般高度為 50D100厘米,以石塊或磚塊砌成臺基,并鋪些碎瓦片或碎磚。若土壤粘重,應換用培養(yǎng)土。培養(yǎng)土以6份國土、3份腐葉土、1份礱糠灰混合使用。
牡丹的種植與其他花卉不同,牡丹栽種后不需要灌水,更不能澆糞水。人冬壅土即可防寒,春暖后扒開壅土,以利生長。
施肥
花諺說得好,“清牡丹,濁芍藥”。“清”的含義是什么?《花鏡》上有幾句話可以作“清”字的注腳:“十二月地凍,止可用豬糞壅之。春分后便不可澆肥,直至花放后略用干肥。六月尤忌澆,澆則損根,來春無花?!笨梢?,“清’講非指只澆水而不施肥。有些人被“清”字弄得不敢施肥,這是對“清”的誤解。施肥經驗是:基肥要足,定植時施入堆肥、餅肥。糞肥。肥上要蓋土。追肥要控制,春季花后可追肥一次,肥料必須腐熟.不可過濃。夏季不追肥。施肥以冬肥最重要,施冬肥要結合培土。新種牡丹不宜施濃肥,尤忌澆濃糞,否則肉質根會發(fā)霉爛死。養(yǎng)分來源以基肥為主?;ê箅m處于生長季節(jié),也仍不宜施液肥。種植一年以后,也要以冬施固體基肥為主。
澆水
牡丹澆水不宜多,冬季一般不澆水。5月以后天氣漸熱,若天旱地干,可適量澆水,但宜干不宜濕,土干后方能澆水。陣雨和梅雨季節(jié)要防積水,以免損害植株。暴風或連續(xù)陰雨常使土壤板結。雨后地干,就要抓緊松土。及時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牡丹根系垂直入土,松土宜深。每年深松表土至少3次,春天花后一次,夏天梅雨季過后一次,秋天臺風暴雨過后一次。
花期管理
主枝頂芽如果不是花蕾,而是葉芽,應及時摘去,以免徒長,影響開花。牡丹枝條較脆,花朵初開時,常因花頭過重使枝條彎曲,稍遇大風易被折斷,因此可以用細竹片綁扎扶持,這樣既防止折斷又能增加美觀?;ㄖx以后,將花梗剪去,不令結籽,以保植株生長旺盛。
牡丹越冬要覆草防凍,3月天暖即應掃除覆草。
問題二:盆栽牡丹怎么種? 1、盆栽前的準備工作
牡丹盆裁前主要做好培養(yǎng)土的配制和備齊花盆。牡丹為深根肉質名貴花木,須根少個作為盆栽,盆的容積有,這就造成根部營養(yǎng)面積相對減少,容易使地下與地上部分營養(yǎng)升老失調,從而影響盆栽牡丹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所以要使盆裁成活又能開出鮮絕的花朵,不僅栽培管理技術較為嚴格,而且對培養(yǎng)土要求科學的配制。培養(yǎng)土要在盆栽前一個月開始配制。待其腐熟后才可使用。根據(jù)牡丹的生長特性。培養(yǎng)土應疏松、肥沃、腐殖質含量高、肥效持久而又易于排水為宜。比較理想的培養(yǎng)土配方是把腐殖質土、馬糞、園土、粗沙子或爐渣按2:1:2:1的比例配好混合均勻。并用人糞尿封奸腐野基熟一舟后備用。初栽時花盆可選用小些的,口徑30厘米、深25厘米的瓦盆即可;開花時可再換成口徑35厘米;深30厘米的大瓦盆。
2、盆栽時間和方法
牡丹盆栽的適宜時間和大田分栽一致,菏澤、洛陽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宜,過早栽植易于“秋發(fā)”;過晚根部生長緩慢,植株生長不旺,甚至來年花后容易枯死。牡丹盆栽之前,先將苗木挖出晾曬1-2天,使根失水變軟,便于修剪和栽植;栽植前,格花盆放在水池中吸足水分;栽植時,先在盆底排水孔墊一片瓦片,防止漏土;再鋪上2D5厘米厚的小石子或廢棕繩等物,易于排水。栽植前還要對牡丹苗木進行整形修剪,使地上地下部分均衡;造型美觀大方;又便于栽培管理。首先剪去枯枝敗葉和過長的根,并用1%的硫酸銅液將根部進行5-10分鐘的消毒,然后把苗木放在盆中央進行填土栽植,邊填土邊用手壓實、至距盆上沿3D5厘米時不再填土。
盆栽之后,盆面可配上太湖石、英石、筍石與牡丹株相依為伴,不僅增加盆栽牡丹的美觀,使盆面碧翠一片,生機盎然,還可起到保濕隔溫作用。
3、澆水
盆栽因其容量較小,土少,持水量有限,必須及時澆水,方能保持社丹的正常需水量,裁好后應馬上澆透水一次,以后挽土壤于濕每隔3D4天澆水一次,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若澆水量。土壤過濕。易使枝葉徒長,長時間過濕或積水還會爛根頌笑謹。尤其夏秋季節(jié),更應控制盆土的濕度.作到不干不澆。夏季干時,應在清晨或夜間燒水,秋季只要不是太干就不必澆水。過濕芽旺秋發(fā),來春不開花。
4、施肥
盆中養(yǎng)分有限,只有適時追肥,才能保證牡丹正常生長發(fā)育。追肥可從第二年春季開始,用芝麻、花生、豆餅水泡經發(fā)酵后使用。施用時要兌水,生長期每周施肥水1D2次;開花前和花期澆放水可每天一次;花謝后宜養(yǎng)花并略施輕肥或進行葉面噴肥,冬季休眠期可不追肥。
5、夏季與排水
牡丹忌久雨過濕和炎熱酷暑,遇到長時間的高溫多濕天氣.會使葉片桔焦、爛根。盛夏酷暑時期,可將盆裁牡丹移至苗棚下遮蔭,也可集中埋入土中防暑降溫,并保持排水通風良好.無雨時每天進行枝葉及周圍噴水、增加空氣濕度,保征牡丹花芽分化時期的水分供應,雨季要注意排水,陰雨天要把花盆頓倒,防止盆中積水。開花后,每隔10D15天噴一次150倍波爾多液或800Dl000倍托布津藥液防治時部病害。牡丹根甜,易遭螞蟻或其蠐螬危害,可用1000倍敵敵畏溶液代水澆灌殺死。
6、修剪和越冬
為改善牡丹的通風透光條件,使養(yǎng)分集中,秋、冬季落葉后,也要進行整形倍剪。剪去過密的枝條,如并生枝、交叉技、內向技及病蟲害技等,使植株保持美麗的造型。秋末冬初,可將盆裁社丹埋入土中,枝條露在地上土外,上邊用草或壅土加以保護越冬。也有的將花盆直接放入地窖中越冬,第二年開春去掉覆蓋物,搬出窯外,放置透風向陽處,加強肥水管理;令其自然開花。也有的放在溫室或塑料大棚內根據(jù)節(jié)日需要促使提前開花。為了在裝飾造型上使盆栽牡丹更為優(yōu)美、古......>>
問題三:牡丹如何種植 牡丹的種植方法 栽培要點牡丹有“宜冷畏熱,喜燥惡濕,栽高敞向陽而性舒”的說法。牡丹喜溫涼氣候,耐旱、耐寒、畏炎熱多濕。喜在背風半陰環(huán)境。種植以分株為主,移栽牡丹常在中秋之時。從母棵切分時要多帶泥土,宜隨挖隨栽,如需長途搬運,應晾根一天,包扎縛定。牡丹管理只需中耕除草,摘除蘗枝,每株保持一頂一芽。開花后應及時摘去花頭。第一年開花不宜多,發(fā)芽和開花前后應施有機肥料。牡丹最適合家庭院后的干燥向陽處栽種,如用磚石做臺,與假山相鄰,互為承托尤為雅致。(1) 盆土牡丹為肉質深根植物,喜疏松肥沃、通氣良好的土壤。土壤為微酸性、中性、微堿性均可,但以中性為好,除砂性過強,或土質十分粘重者外,一般土壤均可栽培。PH值6.5~7為宜,土層深度在50厘米以上,上層為壤土,下層為砂質土,最忌鹽堿土和煤渣土。(2) 上盆牡丹盆栽之前,先將它的根部晾曬1~2天,使其失水變軟。栽種時,先在盆底墊一瓦片,在鋪上3~5厘米厚的小石塊或廢棕繩為排水層,把秒放入盆中,再填土,,邊填邊壓實,上盆的時間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牡丹植株宜選擇有兩三個枝干的小棵,可帶葉栽植。栽植前要對根部進行適當修剪,剪去病根、斷根和過常的根,然后用0.1%的硫酸銅溶液或5%的石灰水浸泡半小時進行消毒,用清水沖洗后栽植。盆土可用氯化鉀進行消毒。上盆時,根莖的交接處應與土平齊。黃河流域于9~10月中下旬上盆為宜,黃河以北可適當早一些栽植,長江以南地區(qū)可以適當晚一些栽植。若栽早了會造成“秋發(fā)”,次年無花。而過遲容易死棵。(3) 修剪牡丹的修剪是牡丹栽培管理重要的一環(huán)。它可以調節(jié)植株的養(yǎng)分,使株型勻稱,開花整齊?;ㄖx后對殘花的修剪還可以防止無意義的消耗養(yǎng)分。秋季剪掉枯枝,留下新梢基部一個大花芽,除去小芽,可使花位變低,樹形美觀,而且能抗風。一般每一株牡丹上,保持5~8個均勻的枝條外,其余的枝芽都要去掉。從根部萌發(fā)的許多細枝也需要除去。(4) 澆水牡丹上盆后應立即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雖然牡丹比較耐寒,可半月澆一次水。但在早春、秋天干旱季節(jié)仍需適當澆水,至少每10天澆一次水?;ㄝ砝倨诳?~2日澆一次水。要注意不能有積水;夏季澆水要在清晨和初更進行,必在地涼后方可澆水。雨水多時,則應注意排水防澇。(5) 施肥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艷,合理施肥十分重要。牡丹每年至少需要施三次肥。第一次于2月下旬,在“花期前”施肥。第二次在五月上旬,施“花后肥”,第三次施肥應在入冬前后。用芝麻醬渣和豆餅泡水發(fā)酵后施用為宜,施肥時要兌水,盆栽牡丹每周應施1~2次肥料,開花前澆肥水一次,花后略施輕肥。當年移栽的牡丹不能多施追肥。 病蟲害防治牡丹的病害有葉斑病、炭疽病、紫紋羽病等。害蟲有天牛、介殼蟲、紅蜘蛛等。為防止牡丹葉部的病害可在開花前半個月,在牡丹根部連續(xù)噴灑7~8次等量波爾多液。紫紋羽病、根瘤線蟲病主要在栽培時對土壤消毒預防。蟲害天??捎昧蚧\噴射,紅蜘蛛用40%樂果1000倍液噴殺。
問題四:牡丹花怎么種植 常用分株和嫁接法繁殖,也可播種和扦插。移植適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可過早或過遲。喜肥,每年至少應施肥三次,即“花肥”、“芽肥”和“冬肥”。栽培2-3年后應進行整枝。對生長勢旺盛、發(fā)枝能力強的品種,只需剪去細弱枝,保留全部強狀枝條,對基部的萌蘗應及時除去,以保持美觀的株形。
除芽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為使植株開花繁而艷、保持植株健壯,應根據(jù)樹齡情況,控制開花數(shù)量。在現(xiàn)蕾早期,選留一定數(shù)量發(fā)育飽滿的花芽,將過多的芽和弱芽盡早除去。一般5-6年生的植株,保留3-5個花芽。新定植的植株,第二年春天應將所有花芽全部除去,不讓其開花,以集中營養(yǎng)促進植株的發(fā)育。
牡丹為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性喜陽光,耐寒,愛涼爽環(huán)境而忌高溫悶熱,適宜干事兒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因此一般栽培牡丹花的盆土宜用砂土和餅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廄肥、園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勻的培養(yǎng)土。
如栽培土壤中水分過多,其肉質根部容易腐爛。因此,遇到連續(xù)下雨的天氣時,要及時排水,切不可讓其根部積水。牡丹不耐高溫,夏季天熱時要及時采取降溫措施。最好搭個涼棚,為其遮蔭。中午前蓋上草簾或蘆葦,傍晚揭去。
這一措施及時做好,可以防止落葉,若任其受熱、落葉,將嚴重影響以后開花。牡丹因根須較長,植株較大,因此適合于地栽,若要盆栽,則應選大型的、透水性好的瓦盆,盆深要求在30厘米以上。最好用深度為60-70厘米的瓦缸。牡丹花的繁殖,用播種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
問題五:牡丹花幾月份種怎么種 栽植:土壤要求質地疏松、肥沃,中性微堿。將所栽牡丹苗的斷裂、病根剪除,浸殺蟲、殺菌劑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盆缽或坑內,根系要舒展,填土至盆缽或坑多半處將苗輕提晃動,踏實封土,深以根莖處略低于盆面或地平為宜。澆水:栽植后澆一次透水。牡丹忌積水,生長季節(jié)酌情澆水。北方干旱地區(qū)一般澆花前水、花后水、封凍水。盆載為便于管理可于花開后剪去殘花連盆埋入地下。施肥:栽植一年后,秋季可行施肥,以腐熟有機肥料為主。結合松土、撒施、穴施均可。春、夏季多用化學肥料,結合澆水施花前肥、花后肥。盆載可結合澆水施液體肥。修剪:栽植當年,多行平茬。春季萌發(fā)后,留5枝左右,其余抹除,集中營養(yǎng),使第二年花大色艷。秋冬季,結合清園,剪去干花柄、細弱、無花枝。盆載時,按需要修整成自己喜愛的形狀。中耕:生長季節(jié)應及時中耕, 拔除雜草, 注意病、蟲發(fā)生。秋冬,對兩年生以上牡丹的天塊實施翻耕。換盆:當盆載牡丹生長三、四年后,需在秋季換入加有新肥土的大盆或分株另栽。噴藥:早春發(fā)芽前噴石硫合劑,夏季用殺蟲、殺菌劑混合液,視病情每2周一次。結合施肥,宜可添加化學肥料及生長調和劑等。催花:為增加節(jié)日或慶典活動,按品種可提前50天左右將牡丹加溫,溫度控制常溫10--25c,日均15c左右。前期注意保持植株濕潤,現(xiàn)蕾后注意通風透光,成蕾后,按花期要求進行控溫。平時要行葉面施肥,保證充足水分供應。這樣,冬春兩季隨時都能見花。觀賞:單株牡丹自然花期10--15天左右, 隨溫度升高而縮短, 3--8c可維持月余。大田栽植可采取臨時搭棚遮風避光,延長觀賞時間;盆載時應移至陽光不能直射的地方、溫度5--10c、通風透光的環(huán)境,視長相及盆土濕潤程度適時澆水,花朵上不要淋水,這樣花期最長;需插花時的剪切,傷口應在水中剪切或灼傷為好。插花用水應放入保鮮劑或加少許白糖,以延長插花的花開時間。[12] 播種時間為秋末9月、10月、11月份。
問題六:牡丹花怎么種 牡丹的繁殖方法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性繁殖,即播種繁殖;另一類是無性繁殖,包括分株、嫁接、扦插、壓條、組織培養(yǎng)等。具體選用何種繁殖方法,應根據(jù)生產目的和牡丹的生長習性,適時適地進行。[4]
一、有性繁殖(播種繁殖)
牡丹種子的千粒重約為150g-180g,所以,播種繁殖的繁殖系數(shù)較大,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大量苗木,根據(jù)這個特點,牡丹播種繁殖多用于生產藥用牡丹和培養(yǎng)嫁接用的砧木。牡丹單瓣型品種結實力強、籽粒飽滿、發(fā)芽率高、適應性廣、生長勢強、變異性小,其中以單瓣型品種“鳳丹”最具代表性,所以,在生產藥用牡丹和培養(yǎng)嫁接用砧木時,多利用單瓣型品種的種子,特別是“鳳丹”用量最大。牡丹半重瓣或重瓣型品種的雄蕊或雌蕊常瓣化或退化,結籽少或不結籽,籽粒癟,發(fā)芽率低,變異性大,所以,半重瓣或重瓣型的種子一般用于新品種選育。無論是單瓣型品種的種子,還是半重瓣、重瓣型品種的種子,播種后3-5年方可開花,但以5 年生以上的植株結籽多,籽粒飽滿。
二、無性繁殖
無性繁殖可以保持母株優(yōu)良性狀基本不變,觀賞牡丹的繁殖主要以這種方式進行。現(xiàn)在,無性繁殖已經從傳統(tǒng)的嫁接、分株等方式,向現(xiàn)代生物技術如器官發(fā)生、組織培養(yǎng)方向發(fā)展。
1、分株法
牡丹沒有明顯的主干,為叢生狀灌木,很適合分株,也較簡便易行。其優(yōu)點是成苗快,新株生長迅速;缺點是繁殖系數(shù)小,苗木規(guī)格大小不一,商品性差。
2、嫁接法:
嫁接是牡丹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繁殖系數(shù)高、苗木整齊規(guī)范等優(yōu)點。影響嫁接成活的因素主要有嫁接時間、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幾個方面。
3、扦插法
牡丹扦插繁殖成活率低,生根量小,生長勢弱,養(yǎng)護管理難度大,因此生產上幾乎不采用。 扦插繁殖的最佳時間為9月上旬(白露)到9月下旬(秋分),這時氣溫為18-25℃,地溫18-23℃,只要插床基質墑情適中,7-10天可以形成愈傷組織,插后50- 60天,可以長出4-10條新根,但新根短、細、嫩。到12月份時,根部基本停止生長。扦插時,插穗要選取粗壯無病蟲害的,地表處的萌蘗枝做插穗更易生根。每個插穗長5-250px,用500-800mg/L的吲哚丁酸、ABT1號生根粉等生根劑速蘸, 然后以株行距10×500px插入基質中,插入深度為插穗長的1/2-2/3,壓實基質,保持濕潤。 牡丹扦插繁殖的成活率一般不超過60%,主要原因是扦插后當年新生根少而短, 無法滿足植株生長所需的足夠的水分和營養(yǎng),從而造成死亡。牡丹扦插成活兩年后,可以移栽到大田定植。
對于粗壯充實的良種枝條,采用嫁接的方法較之扦插,其成活率肯定更高。但是,在3月下旬(春分),為調節(jié)枝條生長勢及植株整形,許多長約5-250px 的萌蘗嫩枝都被掰去舍棄,殊為可惜。如果能將其用以扦插,將是棄物利用增加苗木產量的途徑,這是擺在牡丹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4、壓條法
牡丹壓條繁殖,是將牡丹枝條環(huán)狀剝皮或刻傷壓入土中,待生根后與母株分離,形成新的植株。壓條法分為就地壓條法和吊包壓條法。
5、組織培養(yǎng)法:
牡丹組織培養(yǎng)技術是為解決傳統(tǒng)方法不可克服的繁殖系數(shù)低的問題而研究的,20多年來已用花藥、種子的胚和上胚軸、莖尖、腋芽、嫩葉、葉柄等外殖體培養(yǎng),其培養(yǎng)技術已取得有益進展。自李玉龍等以來,以器官發(fā)生(organogenesis)為基礎的組織培養(yǎng)不時有報道。
P.suffruticosa “Papaveracea”,繼代培養(yǎng)周期分別為3,4和5周時, 叢生芽增加一倍的時間分別是21.7、24.8和27.0d, 即用以生根處理的叢生芽的培養(yǎng)周期決定其生根反應,培養(yǎng)5周的叢生芽生......>>
問題七:牡丹花的種子怎樣種植! 吳陶宏
:你好。
牡丹花是“根”種的。沒有花籽。是比較難種的。鄭州公園的牡丹花,還要去洛陽拉土來種植。
問題八:東北如何種植牡丹花 ⒈、選擇品種種苗和用地(shuan miao he yong di)
中國牡丹屬溫帶植物,性喜涼惡熱,宜燥懼濕,喜陽略耐半陰,并具發(fā)達的肉質深根,因此“適花”選地,對以后栽培管理的難易或成敗都十分重要。故選擇地勢高燥、寬敞通風并有側方遮蔭以及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之地,是栽培中國牡丹首選的最佳用地,而最忌選用生土、粘土、鹽堿土以及澇洼之地。另外,已栽植過牡丹的重要茬地應輪作1 年-2年后再行種植.
2、適時栽植(shi shi zhai zhi)
秋季是栽植牡丹的最佳時期。俗語有“春分栽牡丹,到老不開花”的說法理。
具體栽植時期以9月中旬到10下旬為宜。在此時期內又以早栽為好, 早栽地溫尚高,可促使分株苗早發(fā)新根,有利于成活、越冬及翌年的生長。
栽植方法,通常與分株繁殖同時進行。無論穴栽、溝栽或盆栽,均應使栽植空音寬大深長。底部混入腐熟基肥后,使根系均勻分布,自然舒展,不可卷曲在一起。栽植深度應使根頸與土面平齊或稍低為宜,不可過深或過淺。封土時應分層填土,層層踏實,然后澆澆水,培土越冬。
⒊、應當適時適量澆水施肥(shi shi shi liang jiao shui shi fei)
澆水要以既保持土壤濕潤,又不可過濕,更不能積水為原則。一般初栽之苗要澆透水,入冬之前要澆透水,其它則可因地因花酌情澆水。
中國牡丹性喜肥,適時適量施肥不僅能促使開花繁茂,花大色艷,花型豐滿,而且還可防止或減弱某些品種開花“大小年”以及花型退化、重瓣性降低等現(xiàn)象。
⒋、合理整形修剪(he li xiu jian)
應當及時除去繁枝贅芽、枯枝、病蟲枝,維持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動態(tài)平衡,保持植株有均衡適量的枝條和美觀的株形,使其通風透光,養(yǎng)分集中,才能生長旺盛,開花繁茂一致。主要措施包括如下幾項:
⑴選留枝干
牡丹定植后,第一年任其生長,可在根頸外萌發(fā)出許多新芽(俗稱土芽);第二年春天時,待新芽長至10cm左右時,可從中挑選幾個生長健壯、 充實、分布均勻者保留下來,作為主要枝干(俗稱定股),余者全部除掉。以后每年或隔年斷續(xù)選留1-2個新芽作為枝干培養(yǎng),以使株叢逐年擴大和豐滿。
⑵酌情利用新芽
為使牡丹花大艷麗,常結合修剪進行疏芽、抹芽工作,使每枝上保留1個芽,余芽除掉,并將老枝干上發(fā)出的不定芽全部清除,以使養(yǎng)分集中,開花碩大。每枝上所保留的芽應以充實健壯為佳。有些品種生長勢強,發(fā)枝力強且成花率高,每枝上常有1-2個甚或3個芽均可萌發(fā)成枝并正常開花, 對于這些品種每枝上可適當多留些芽,以便增加著花量和適當延長花期;而某些長勢弱、發(fā)枝力弱并且成花率低的品種則應堅持1枝留1芽的修剪措施。
⒌、病蟲害的防治(bing chong hai di fang zhi)
其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以如下:
⑴牡丹灰霉病
灰霉病是世界上牡丹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國也時有發(fā)生,上海、鄭州等地較嚴重。該病在牡丹的生長季節(jié)均可發(fā)生,對幼嫩植株危害嚴重,引起幼苗的倒伏、枯萎。
防治: ①減少侵染來源:秋季清除病株的枯枝落葉,春季發(fā)病時摘除病芽、病葉,對病殘體進行深埋處理。②生長季節(jié)化學防治:生長季節(jié)一旦發(fā)病可采用下列藥劑進行噴霧防治: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氯硝胺1000倍液。每隔10天-15天噴1次,連續(xù)噴2次-3次。③加強栽培管理:栽植密度要適度;雨后及時排水,株叢基部不要培濕土;重病區(qū)要實行輪作;栽植無病種苗,苗木可用65%代森鋅300倍液浸泡10-15分鐘。 ......>>
問題九:牡丹花種怎樣種才能發(fā)芽 種植過程中牡丹播種不可過深,以3至4厘米為宜,播后覆土與地面平,俗稱“種子入土,深不過五”(5厘米)。再輕輕將土壤踏實,澆透水,冬季要覆上谷草、樹葉或馬糞,或用地膜蓋好,以保溫、保墑、防寒。翌年牡丹萌動出土后,使幼苗露出地面,弱者僅生出一片小葉,壯者可生出2至3片葉,應及時中耕除草。
對于牡丹花,有這樣一個說法:“能收八成嫩,不收九成老?!敝饕且驗槟档しN子是由子房內的胚珠發(fā)育而成的,一般在每年的8月上、中旬成熟,結實率因雌雄蕊的瓣化程度增高而降低,甚至不結實,種子在達到一定成熟度后,其萌芽率隨成熟度提高而降低。播種時期晚了。牡丹種子的上胚軸具有休眠的特性,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即可采收,宜即采即播,過早過晚會降低發(fā)芽率。
補充:
牡丹花種植種子繁殖有個缺點就是開花晚,衡水土壤有點堿。牡丹花的繁殖,用播種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但用播種法時間太長,從播種時起,要4-5年后方可見花;衡水的牡丹長壽的少,新手更是難以伺候,若措施不當,即使發(fā)芽后牡丹也難以成長,所以牡丹花種子種植方法是最難的,所以一般以采用分株法者為多。
問題十:牡丹苗怎么種 要想栽培好牡丹,除了掌握各類品種的生長習性和生態(tài)習性外,還需要有適當?shù)墓芾泶胧?,才能使植株生長健壯、開花繁茂,無論是大田栽培或庭院地里種植都必須重視如下恭鍵措施。
(1)適地適花選擇品種和用地。應根據(jù)牡丹四大品種群的特點以及栽培地的環(huán)境條件選擇牡丹種苗。這樣因地制宜、因花制宜選擇的牡丹種苗,既符合不同牡丹品種的生長特性,又容易管理。
(2)適時栽培。無論是哪一品種群的牡丹,絕大多數(shù)的繁殖栽培時期都以秋季為最佳。
(3)適時適量澆水施肥。給牡丹澆水一定要遵循其喜燥惡濕的特性。牡丹雖然根系發(fā)達、粗長、入土深,但因為是肉質根,加之地上部分枝葉繁茂,開花大而多,蒸發(fā)量也大,所以必須適時適量澆水,把握好既保持土壤濕潤,又不可過濕,更不能積水以及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看天氣情況和植株生長狀況酌情澆水。
牡丹喜肥,1年中3次施肥是必需的。第一次在早春萌芽時施肥,俗稱“花肥”,目的是補充和滿足萌芽后枝葉的生長、花芽迅速發(fā)育和開花所消耗的營養(yǎng),以腐熟的農家肥、氮肥、磷肥為主。第2次在花凋謝后施速效性復合肥,俗稱“芽肥”,目的一方面是全面補充營養(yǎng),恢復樹勢,另一方面此時正是新花芽開始分化時期,可促進其順利進行。第3次在入冬前后結合灌凍水施入腐熟的農肥,俗稱“冬肥”,有利于安全越冬并為牡丹苗第二年春季萌芽生長提供營養(yǎng)物質。除炎熱夏季外,其它時間根據(jù)植株生長狀況以結合澆水追施稀薄的液體復合肥為佳。澆水施肥后,還應當鋤地、松土。
(4)合理整型修剪。牡丹的整型猶如人的著裝和梳洗打扮一樣,表現(xiàn)出一種氣質和精神面貌,它可以使株形整齊優(yōu)美、花繁葉茂、健康生長。因此,必須掌握合理的整形修剪技術,牡丹是叢生的亞灌木,沒有主干而有許多叢生的枝。為了使植株通風透光,養(yǎng)分集中,健康生長和柱形優(yōu)美,必須保持適量的枝條,不能任其生長。另外,每年入冬前還需要把殘留的花??萆壹舻簦槐A舢斈晟l有芽眼而完全木質化的部分。為了使牡丹開花碩大艷麗,還常結合修剪進行疏花抹芽工作,即在早春萌芽時僅僅保留每個枝條上1個健壯飽滿的芽,其它的芽以及老干上的不定芽應剝掉,以使養(yǎng)分集中。
(5)封土越冬。牡丹性耐寒,一般露地栽培無須防寒,但在冬季過分寒冷的地方,以及當年新栽培的牡丹苗和1~2年生的牡丹還應于入冬前就地封土墩,保護越冬,也能起到防旱保溫的作用。3~4年生以上的植株耐寒力增強,在株叢基部封土便可越冬。
來源:河南鄭風生態(tài)牡丹園 牡丹養(yǎng)護知識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