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東盆景花怎么養(yǎng)?
一、米東盆景花怎么養(yǎng)?
1、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海棠喜陽光,不耐陰,需經(jīng)常放置在陽光能照到的地方,在陰涼的地方容易生長不良。
但是如果夏天正午陽光較毒時,應給予一些遮擋,以免灼傷花葉。2、土質(zhì)要疏松、偏堿性: 海棠花需要比較疏松的土壤,并需要含一些堿性,大概土壤的ph值不低于7即可,可選用花圃或樹根底的土壤再加入三分之一河沙。3、栽植深度不宜過深: 海棠花栽入盆內(nèi)的深度不宜太深,以便根系能比較好的伸展,最好載入深度距離盆底12厘米為宜,但是具體還是要看植株大小而定。4、澆水以盆土保持濕潤為佳: 具體澆水應視天氣而定,應保持盆土的濕潤,但不能積水,最好不要淋雨,以免水過多導致爛根,太寒冷時不要澆水。5、適時施肥: 在春芽萌動時要施點有機肥,以補充養(yǎng)分,并且配合澆一次透水。秋季落葉時施有機肥,也配合澆透水一次,花謝后要施磷鉀肥,日??少徺I一些海棠專用的肥料,根據(jù)說明適當施肥。6、要放置在通風地方: 可將海棠放置在院落中或陽臺等通風的地方,海棠比較耐寒,所以冬天也是可以放在屋外的,但是如果特別特別嚴寒的話,還是要做一些防凍措施。7、在早春修剪枝葉: 為保證植株能開花旺盛,應在海棠落葉后至早春萌芽期間進行枝葉修剪,可減去弱枝、病蟲枝葉、個別較長枝葉、過密枝葉,還可對枝條稀疏部位進行垂剪,以促使其多發(fā)側(cè)枝。
二、盆栽植物怎么養(yǎng) 盆栽植物的養(yǎng)殖方法
1、準備合適的花盆
盆栽植物花盆一定要排水性良好,無論是種什么花,底部一定要有較大的排水孔,除非是栽培水生植物,排水孔較大的花盆可以避免土壤積水,盆底可以墊上碎瓦片或顆粒時,避免土壤堵塞排水孔。
2、光照
植株的生長發(fā)育是離不開太陽光的養(yǎng)護的,所以要在平常培養(yǎng)中多加注意,需要將植株放在柔和的光線下接受照射而不是過于強烈的,會灼傷葉片組織,再者如果說長期植株得不到充足的光照時長,它的葉片就會逐漸的變黃,更嚴重的還會影響到花朵兒的開放,甚至導致不開花。
3、水分
由于盆栽植物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放在室內(nèi)培養(yǎng)的,故而其生存環(huán)境決定不可以給它太多的水,因為長期接觸太陽的機會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光線照射時長肯定是不足量的,長此以往如果水分的供給太過頻繁且過量,那么勢必植株的根系會發(fā)霉腐壞,從而影響到植株的生長發(fā)育。
4、溫度
植株在適宜的溫度下生長才能夠發(fā)揮出最好的長勢,過高或者過低都是不利的。
5、澆水
植物種好之后需要適當壓一下土壤,但是不要壓太實,擺放在通風光線明亮的地方,先不要曬太陽,之后要澆透水,直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滴出來。
三、盆栽花卉種植技術(shù)是什么
盆栽花卉如果管理不善,葉子會發(fā)黃、枯焦、卷曲。那么我們就應該要知道盆栽花卉的種植技術(shù)才能很好的種植花卉。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盆栽花卉種植技術(shù),一起來看看。
盆栽花卉種植技術(shù) 一、盆栽花卉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
植物的生存環(huán)境是土、水、光、溫。盆栽花卉也不例外。
花卉盆景的栽培技術(shù) - 海藍藍 - 海藍藍的博客
土:土是每一種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礎(chǔ),特別是盆栽的絕大部分花卉,都需要富含多種礦物質(zhì)的土壤。
一般來講,土有三大類型:即酸性土(PH值小于7)、中性土(PH值等于7)、堿性土(PH值大于7)。南方花卉多為喜酸性土的花卉和中性花卉,喜堿性土的花卉較少。南方盆栽花卉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至6.5
之間較適宜,花卉長勢好。
下面介紹幾種盆栽花卉的栽培土
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松、透氣、保水、保肥、不積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巖發(fā)育的山砂質(zhì)紅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幾種。其它兩種需要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質(zhì)土和砂質(zhì)紅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龜背竹、綠蘿、綠巨人、鵝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紅、綠寶石)等,稱為雙性土。又如:人工菌廢料(必須是玉米桿粉碎料或米糠、豆糠料)塘泥或山地砂紅、河砂或珍珠巖,以3∶2∶1
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巴西鐵(香龍血樹),多種蘭花、天鵝絨、竹芋等。含有氮(N)磷(P)鉀(K)鈉(Na)鈣(Ca)等多種無機鹽、殺菌劑、植物纖維等多種花卉所需的養(yǎng)料,一次性栽培可長時間不需要施追肥換土,是理想的室內(nèi)花卉栽培土。
溫度和光照:各種植物因海拔各異植物的分布也不同,形成了每種植物的適生區(qū)域(小區(qū)環(huán)境),小區(qū)環(huán)境的不同,花卉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時數(shù)也各異。從熱帶引至亞熱帶種的假檳榔、斑瑪、曼綠絨、發(fā)財樹等,在熱帶地區(qū)適于室內(nèi)外栽培,移至亞熱帶,由于紫外錢的照射強烈,夏季易灼傷;冬季易被霜凍凍壞,無法在野外越冬,必須移入大棚或室內(nèi)。
花卉盆景的栽培技術(shù) - 海藍藍 - 海藍藍的博客
水:水是植物的命脈,每種植物對水需求各異。如:蘭科、茶科、禾本科三大科植物,每一科中的某幾種植物需水相似,但從大科來講又各有不同。蘭科植物是陰性花卉,茶科植物是半陰性,這兩個科的花卉對水的需求量比禾本科要少一些,禾本科花卉植物絕大多數(shù)呈陽性花卉,科內(nèi)不同品種的花卉植物對水份要求也不盡相同。
在滇中地區(qū),花卉的水份供給,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不同: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這一段時間,氣溫較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大增,澆水應選擇早晚,避免灼傷。室內(nèi)花卉由于這段時間空氣濕度大,室內(nèi)葉面的蒸騰量較小,10天左右才需澆一次透水。從初霜冰到來之時至翌年春來(即倒春寒)這段時間,空氣干燥,溫度低,水溫相對較低,澆水應盡量選擇晴天下午。室內(nèi)觀葉植物的澆水要特別小心,澆室內(nèi)花卉的水溫必須在25℃-38℃之間,才能使用。
二、花卉的繁殖
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
有性繁殖;是通過有性(受精)過程得到種子,用于繁殖新個體。要得到優(yōu)良種子必須有優(yōu)良的雙親植株,并對優(yōu)株采集到的種子進行合理的貯藏。有的必須隨采隨播。如:八角茴香、黃蘭、樹蕨雪松、臭椿等。貯藏的種子必須放在蔭涼、通風、干燥的房內(nèi)。松、杉、柏、和禾本科植物的種子,貯藏以一年為限。球根花卉的種球以半年為限,如香雪蘭、白合、晚香玉(草本)、唐昌蒲等。
無性繁殖:利用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進行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根、壓條、嫁接、組培等,使其成為一個新植物。三角梅(葉子花),多種木瓜海棠、櫻桃、五色梅(3種)、夾竹桃、月季、玫瑰、刺柏、黃楊、薔薇、梔子花、竹類、紫薇等。無性繁殖花卉品種,會因季節(jié)變化而影響成活率。竹類、本報特約記者科、三角梅、夾竹桃、迎春花、紫騰、紫薇等春季成活離較高,秋后至立立前以薔薇科、楊柳科成活率較高,三角梅到秋后繁育成活率就很低。為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下列激素,即:生花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α-奈乙酸、吲哚丁酸、乙稀和生長延緩劑等。
盆花施肥的方法 花卉基肥
這種情況一般為:大面積地栽花卉或營養(yǎng)育苗床,最佳追肥為熟肥,也就是經(jīng)腐熟過的有機肥。
基肥施用量1500-3000斤/畝,若改用餅肥、骨粉、牲畜干糞等則用量為100-200斤/畝,或同時摻施生物肥20-40斤/畝,整地時均勻翻入土中,幾天后就可以種植。
營養(yǎng)苗床多采用吸附性強的介質(zhì)如泥炭等,植苗前加入適量的營養(yǎng)元素,讓其充分吸附后再種植,也可同時加入0.001-1ppm的錳、鐵、鋅、硼、銅、鉬微量元素。
盆栽花卉追肥
盆栽花卉因為花盆容量所限,肥力無法一次追加,所以要多次隨時補充。
已返青出新葉的苗株,就應該開始追肥了。追肥量根據(jù)盆的大小,每盆每次施復合肥40-60粒(進口復合肥);對已生長健壯的苗株,每盆每次施100-120粒外,每月施2次,另配合噴淋配方液肥5-8次;如遇大雨過后還應補施追肥一次。
盆栽花卉的追肥應施在盆的周邊,盡量遠離莖基部,尤其不能讓肥粒落入有輪生葉(如龍血樹類、鳳梨類等)的中心。
如需催花,可加噴0.2%的磷酸二氫鉀,加速花芽發(fā)育健壯,一般3-5天噴一次。
?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