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的種植方法
一、蝴蝶蘭的種植方法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碰撞的藝術
家庭繁殖蝴蝶蘭的方法【圖】
?瀏覽:54752
?|
?更新: 16:17
???????分步閱讀
蝴蝶蘭一般多采用組織培養(yǎng)法繁殖,但需要設備與條件,只有專業(yè)人員才能做到。蝴蝶蘭屬于單軸型植物,一般無分蘗芽產生,令不少想在家庭條件下繁殖的花友深感遺憾。在此向大家推薦一種利用蝴蝶蘭花梗進行繁殖和刺激蘗芽的繁殖技術。
工具/原料
?開花蝴蝶蘭一盆、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剪刀等
步驟/方法
1.一、花梗催芽法:
將開花后花梗上的殘花連花梗剪去,注意保留未萌發(fā)的芽節(jié)(大約有三四節(jié))。把最上面一二節(jié)芽上的苞片小心除去,露出節(jié)芽,注意不可傷及芽子,取少量的催芽劑(植物激素)均勻涂在節(jié)芽上,若能將除去苞片后的傷口也涂抹蓋上,效果更好。將處理好的蘭花置于適宜的地方(能見光又不直曬)。溫度需保持在25~30℃、濕度在75%以上,2~3個月就可長出新的花苗來。當新苗長到一定大小時,在其基部用薄膜包少量水苔裹住,當小苗長出二三根粗根時,即可剪下單獨種植。
取少量的催芽劑均勻涂在節(jié)芽上,若能將除去苞片后的傷口也涂抹蓋上,效果更好。
2.花梗未萌發(fā)的芽節(jié)(大約有三四節(jié))。蝴蝶蘭通常由花梗基部(近母株處)算起在第6、7節(jié)才會分化花朵。除最基部第一節(jié)外,剝開位于開花節(jié)位以下各節(jié)的苞片,皆可見到芽,都是繁殖的好材料。進行蝴蝶蘭花梗芽培養(yǎng),材料的取用時期所受限制不大,從蝴蝶蘭有花梗產生開始,到花朵凋謝后,只要花梗尚綠未枯
二、蝴蝶蘭的栽種知識
蝴蝶蘭為附生性蘭花,一般花期在春節(jié)前后,開花可達2~3個月。栽培時要求根部通氣好,盆栽基質必須疏松、排水和透氣,常用苔蘚、蕨根、樹皮塊、椰殼或蛭石等。新株栽植后約30~40天長出新根。生長旺期每7~10天施肥1次,以氮肥為主,花芽形成至開花期,多施磷鉀肥,10月底后可停止施肥。北方可常在地面、葉面噴水,提高空氣濕度,對莖葉生長十分有利。每年換盆1次,5~6月花后新根開始生長時換盆,溫度應在20~25℃。若溫度太低,新株恢復慢,而且易腐爛;32℃以上高溫對蝴蝶蘭生長不利,會促使其進入半休眠狀態(tài),影響花芽分化,結果不開花。蝴蝶蘭花序長,花朵大,盆栽時需立支架,防止傾倒。
三、蝴蝶蘭怎么養(yǎng)
栽培蝴蝶蘭一般選用水苔、樹皮作栽培基質,施肥的原則是少施肥,施淡肥,花期不施肥,每周一次。施營養(yǎng)液也可以,但最好是蝴蝶蘭專用營養(yǎng)液。
花開過之后應盡早剪掉莖。從基部第一節(jié)與第二節(jié)之間剪下。
栽培養(yǎng)護
溫度:
白天溫度為25~28℃,夜間為18~20℃,35℃以上或10℃以下氣溫都將使其休眠而停止生長。
濕度:
全年濕度應保持在70%左右,當溫度太低時,需要降低濕度,否則容易導致病害。
水分:
澆水的原則為見干才澆,一般澆水宜在上午進行,5~10天澆水一次,但室內空氣干燥時,可用噴霧器直接向葉面噴霧,但要注意花期噴水不可將水霧噴到花朵上。另外要注意根部不宜積水。
光照:
一般應放在室內沒有強光照射的環(huán)境中,勿直射正午前后的陽光。
空氣:
蝴蝶蘭喜好清新流動的空氣環(huán)境,忌悶熱、通風不良,抽煙或污濁的空氣會使花朵提前凋謝。
蝴蝶蘭實用栽培
--------------------------------------------------------------------------------
常規(guī)管理蝴蝶蘭是一種熱帶附生蘭,栽培時根部要求通氣良好。盆栽材料主要用水苔、蕨根、樹皮等,多用水苔。注意事項有:1.水苔適當浸泡;2.將根系散開;3.栽植深度至莖基部;4.注意遮蔭;5.剛定植時少澆水。
單株蝴蝶蘭壽命可達5-15年,栽培管理措施好的話可每年開花。換盆時間一般選擇在春末夏初,換盆溫度最好在20℃左右,溫度太低植株生長恢復較慢,溫度太高易誘發(fā)病蟲害。小苗換盆時,可在原來的基質外再包上一層新的基質。成株苗一年需換盆一次或更換盆中基質一次。
蝴蝶蘭生長的最適溫度為白天25℃-28℃,夜間18℃-20℃,小苗時溫度可高3℃-5℃。一般出瓶一年半到二年開花。一般情況下溫度如低于15℃,則生長停止,呼吸作用極弱,逐漸爛根死亡。
切花管理蝴蝶蘭可作切花,瓶插壽命1-2個月,最長達3個月。方法:將蝴蝶蘭花梗(已經開花)從母株上剪下,隨即插入清水里,每隔3天換一次水,7-10天剪去下端2-3cm,弱光10℃-15℃溫度下保存,增加空氣濕度可延長瓶插壽命,一般入水10cm就行,太深易腐爛,太淺不利于吸水,切忌往花朵上噴水。
二次開花留3-4節(jié),距節(jié)間4-5cm處斜口切下,剪口不要剪在節(jié)上,保持夜溫16℃-18℃,日溫25℃,光照25000lux左右,20天后即可發(fā)現花芽從第三節(jié)或第四節(jié)露出,一般2個月即可開花,快的40天就開花了。
花后的營養(yǎng)調整開花期是植物體消耗營養(yǎng)最多的時期,花期越長,消耗營養(yǎng)越多,花后需要恢復的時間就越長;植株越健壯,恢復調整期就越短?;ㄆ谑呛m一生中生命活動最弱的時期,需水肥量也最低,若水肥過量,EC值偏高,極易爛根;濕度超過70%,則病害驟增,如花瓣灰霉病等。應將花期的濕度控制在50%左右,以減少病害的發(fā)生,但濕度太低,則花瓣不厚,易出現花瓣向外翻卷的現象,降低觀賞價值。另外,花蕾分化期,晝夜溫差過大易導致“掉苞”,即花蕾由紅或白變淺,呈淺紅、橙紅,最后花蕾脫落。
在營養(yǎng)調整期,保持夜溫20℃左右,白天23℃-28℃,光照降低到18000-25000lux,肥料改為平均肥,并增加氮肥的用量,噴霧一周一次,1個月即可恢復。
蝴蝶蘭的越夏
措施蝴蝶蘭的越夏主要就是一個降溫的問題,宜采取以下措施:
1.加雙層遮陽網,降低光照,能達到良好的降溫效果(降2℃-4℃)。
2.地面灑水、灌水。夏天氣溫很高,但剛從井里抽出來的水溫卻很低,在16℃左右。因此,用灑水或灌水的方法可起到明顯的降溫效果。
3.葉面噴水,其降溫速度最快,但持續(xù)時間最短。
4.通風。墻上每5米遠距地高70cm處打一40cm×40cm的方孔,增加通風量,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高于25℃開風扇,加強空氣循環(huán),以利于植株生長。
越夏中易出現的不良現象1.葉片老化脫落,部分植株下部葉片在越夏過程中出現衰敗,夏末到秋天逐漸黃化脫落。2.病蟲害嚴重,特別是天氣炎熱、空氣相對濕度太高且無風、高溫,易導致軟腐、褐斑、病毒等病害發(fā)生。
蝴蝶蘭開花處理
花芽分化期進入9月份,夜間溫度逐漸降至20℃以下,花芽便開始分化。采用地面灌水降溫與葉面噴霧降溫處理的辦法,效果比較明顯,光照強度保持在25000-30000lux之間,濕度60%-70%,改用P、K含量高的肥料。
花蕾分化期從花梗露出到現蕾需25天左右,現蕾到開第一朵花需24-35天,此間保持夜溫18℃-20℃,白天25℃左右,光強25000-30000lux,每周二次葉面肥,結合灌肥濃度15000倍,換用開花肥。延長此階段的生長時間,可明顯增加花蕾數目。
開花期此期從現蕾到開花需1個月左右,提高夜溫20℃以上,白天25℃-28℃,光照30000lux以上(指冬天)可加快開花速度,但夜溫提高會出現逆溫,開花數量會減少,雖然開花速度快,但花朵變小,并且從基部到頂梢依次減小。
其他
雙株優(yōu)缺點優(yōu)點:1.一盆雙株節(jié)約資材,降低生產成本。2.充分利用空間,增加單位面積產值。3.蝴蝶蘭將來組盆賣,雙株在組盆時就占優(yōu)勢,緊湊、整體效果好。缺點:1.花期不一致、不整齊:有的抽梗早,有的抽梗晚,影響觀賞效果。2.有部分不出梗。
對蛞蝓、蝸牛的防治此類蟲危害新葉、花梗、花朵、根尖,損失極大,是蝴蝶蘭的主要害蟲之一,在其幼蟲期用密達每棚2袋均勻撒施,效果極好,誘殺率98%以上,或蝸克星1-2袋/棚,均勻撒施,或生石灰10-20公斤/棚均勻撒施。
對紅蜘蛛的防治高溫、干旱、不通風時,此蟲害流行,危害癥狀為葉面成斑塊狀凹陷失綠,用三氯殺螨醇(20%)800倍噴霧,5天一次,連噴二到三次,效果較好,中間最好結合尼索朗1500倍,效果更佳,克螨特1000倍效果也不錯。
介殼蟲的防治用氧化樂果、辛硫磷(或高滲辛硫磷)1605乳油、農倍樂800-1000倍噴霧,注意在幼蟲發(fā)生初期用藥最好。
炭疽病的防治高溫高濕發(fā)病嚴重,成褐黑色圓斑,逐漸向外擴展。用普力克800倍均勻噴霧,每5天一次,連噴2-3次,即可控制病害發(fā)生。
常見病癥判斷
1.葉片病癥
(1)葉色變黃綠,其他各部位均正常。原因:日照太強。
(2)葉色變黃,新芽生長慢又小,但無萎縮。原因:N不足。
(3)葉片呈紫紅色,尤其是新葉較明顯。原因:低溫傷害、缺乏磷肥引起或根系腐爛。
(4)老葉黃化脫落。原因:A正常老化現象;B換盆移植引起;C高溫越夏;D病蟲害所致。
2.根部病癥
(1)根群大量長在植料上面。原因:栽植方法不當。
(2)根群長出盆外。原因:沒有換盆。
(3)根向上生長,甚至越出盆緣。原因:澆水太多,植料太密。
(4)根群枯死,上層比下層多,莖葉皺縮凋萎。原因:施肥過多或水中鹽分多,產生毒害。
3.花苞病癥
(1)出現變異花苞。原因:A遺傳;B出現不明的生理因素。
(2)花苞變黃,再轉褐色,最后干癟脫落。原因:A.溫差太大;B.乙烯污染(開花產生乙烯);C.滴水所致。
(3)花苞關閉,不易展開。原因:空氣濕度太低。
4.花朵病癥
(1)花朵舌瓣基部變紅。原因:受到低溫傷害。
(2)花朵舌瓣變紅或異常的紅,未成熟而提早凋謝。原因:花朵被授粉或花粉塊已脫落。
(3)花朵舌瓣邊緣變色干枯,部分花朵變畸形。原因:花朵受強光直射太久。
(4)花朵未成熟即凋謝,子房部位變黃或粉紅。原因:乙烯污染。
(5)花萼先凋謝變色,花瓣脈紋分明而變薄。原因:乙烯污染。
(6)花朵偶爾變畸形。原因:花芽分化期受藥害、溫差太大。
5.花蕾病癥
(1)花蕾生長停頓。原因:夜間溫度太高、夜間光照太強、光照時間不當、植株未成熟、遺傳等。
(2)花蕾變黃,再逐漸轉為淡橙色,最后脫落。原因:A.乙烯污染;B.環(huán)境變化;C.植株不夠健壯,營養(yǎng)跟不上;D.花期不對。
(3)花蕾蜜汁凝固,花萼先端關閉,無法正常開花。原因:溫度過低。
--------------------------------------------------------------------------------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