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種子怎么種,臘梅種子種植方法
一、臘梅種子怎么種,臘梅種子種植方法
播種
7—8月果實變黃時采收,取出種子干藏至翌春2 —3月播種, 覆土厚約4~5厘米。若在播前先用溫水浸泡種子,可促進發(fā)芽。4月幼苗出土后,注意防止地蠶危害,并加強管理,不必護陰。幼苗生長緩慢,當年高僅10—15厘米,2—3年后才生萌蘗,4—5年后才能用作嫁接臘梅的砧木,一般5—6年后始開花。用播種法可以大量培養(yǎng)臘梅砧木,但需較長的培養(yǎng)時間。
二、臘梅怎么種植
1、露地栽植
選擇土層深厚、避風向陽、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質土壤,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栽植。小苗采取3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2-3年生的中等苗按50厘米×55厘米株行距栽植。庭園內定植的大苗樹穴直徑60-70厘米,穴深40-50厘米;穴底填放腐熟的廄肥、豆餅等作基肥,在基肥上覆蓋一層土后,再將帶有土球的蠟梅植株放入,填土,踩實,澆水。
2、盆栽
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做培養(yǎng)土,在盆或缸底排水孔上墊一層石礫,在每年的初冬選擇花蕾飽滿的小株,帶土掘起,植于盆中,開花后即可陳列觀賞。平時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養(yǎng)護。
蠟梅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蠟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蠟,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怕風,較耐寒,在不低于-15℃時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區(qū)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受凍害。好生于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上,在鹽堿地上生長不良。
耐旱性較強,怕澇,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樹體生長勢強,分枝旺盛,根莖部易生萌蘗。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后葉,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三、臘梅播種時間 臘梅怎么播種
臘梅種子的播種季節(jié)都在春季,在播種之前,要將臘梅種子放在溫水里浸泡24小時,并放入催芽盒子進行催芽,然后要放進沙質的土壤中作條插,要澆夠水,保持這樣的環(huán)境,只要15-20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了。需要注意一點的是,不同的地區(qū),臘梅發(fā)芽的時間也不一樣,通常來說,華南華中地區(qū)在4月份就會發(fā)芽,這時也不要放松,要記得及時施肥,這樣會促進臘梅種子的生長。臘梅種子發(fā)芽后,就可以種進土壤了,耐心等過一段時間就會開花了。
臘梅的種子也可以選在秋季進行,時間最好選擇7-8月份,將臘梅的種子從成熟的果子中取出即可進行播種,臘梅帶的種子發(fā)芽很快,十天左右就可以出苗,等臘梅苗長至20厘米時就可以入土栽培了,方法如上。
四、臘梅花怎養(yǎng)殖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梅于冬季開花,清香四溢,又很耐寒,是優(yōu)良的冬季室內芳香花卉,也可切取花枝于春節(jié)期問進行瓶插水養(yǎng)。臘梅是灌木類樹種,叢生性很強,上盒前首先應保留株叢中央一根較粗的主枝而將其他枝條從基部剪掉;上盆后,再將主枝基部30厘米處萌發(fā)出的側枝剪掉,上面保留三根分布均勻的側枝,同時對主枝進行截頂,讓袍枝從三根側枝上生出。以后每年都會發(fā)生大量根蘗條和新的小側枝,除在花謝后及時短截花枝以促使其腋芽萌發(fā)而形成更多的花枝外,還應疏剪過密的側枝,同時把根蘗條全部除掉,從而保持小喬木狀的樹形。臘梅屬于深根性植物,應使用較深較大的花盆來栽植。在庭院中露地栽培以北京為臨界線,但應栽在背風向陽的建筑物南側才不會受凍,向北或低于北京氣溫的地區(qū)都必須進行盆栽,秋末入室的時間不要過早。就北京地區(qū)而言,落葉后仍應放在竄外養(yǎng)護,這時花苞已經(jīng)形成,到大雪前(12月)再移人室內。如室溫較高,元旦前即町開花;如果窒溫低,花期町延遲到春節(jié)前后。花后應移人0℃以下的冷室內貯存,防止過早地抽生新梢和葉,否則植株容易徒長,影響花芽分化,對來年開花不利。在養(yǎng)護中千萬要注意控制澆水量,在庭園中應栽在地勢高燥和排水良好的地方,常年不用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