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怎樣移植
栽后管理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稍偏干為好。澆足定根水后不干不要常往根部澆水,以提升土壤溫度,利于生根,陽光太強時,應往樹身及土壤面噴水,調(diào)節(jié)溫差,利于新根和枝芽萌發(fā),高溫天氣,根下濕潤陰涼,易產(chǎn)生螞蟻為害,澆水時可澆一二次茶枯水或放農(nóng)藥伏南丹消滅螞蟻。 成活后要注意防止鐵銹病發(fā)生,每年二月底至三月下旬在枝葉上噴灑兩次“多菌靈”或“粉銹寧”等殺菌農(nóng)藥。用藥間隔10天,也可稍加“敵殺死”或“死得凈”等殺蟲藥,順勢殺死青殼小蝸牛,以免小嫩枝樹皮受害,松柏樹無其它大的病蟲害,成活后易于管理,到第二年入冬后即可初步拉枝整形。切莫急著剝皮制作舍利,待枝條長到一定粗度再修剪造型。
怎樣提高黑松移植成活率
通常都認為黑松移植時間從入冬休眠期到早春二三月份。其實最佳期應是春節(jié)前夕(閩粵地區(qū))到植樹節(jié)(3月12日)。
如果是初冬季節(jié)移植,強力根在低溫條件下無法促生新根,這時與新土細密接觸的時間過長,極易導致傷口潰爛,管理難度加大。但針對無法攜帶土球的樁頭,如果在春季松芽開始萌動,松液流動松而根不能及時從土壤中吸取有效養(yǎng)分,就導致植株的供需失衡,即便抽出松芽不日也會漸漸枯黃。因此,遇到上好良材又無法攜帶土球時,應及早移植使其在新的土壤中慢慢地分化生根。值得注意的是,在移植時盡可能呵護細小根須,特別是勁頭越大的粗根其細根就越多,越發(fā)珍貴,特別是直立式的主根就更粗,細根更加重要。移植時盡可能疏減多余的枝條,減輕樹體的負擔。
黑松最怕爛根。防止爛根與促生新根是關(guān)系到黑松成活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是盆土的配制問題。黑松是在PH值6.5左右比較好。南酸北堿。在南方大多土壤PH值都是偏酸性,假植松須要透氣好、脫水快的生長條件,通常理想的是用三毛土,即山土中帶有白至成分,呈粗細不均的顆粒狀,用手指碾抹可成粉末,再拌二份黃土(即山土)或沙土。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就黃土加粗沙,如山土的含沙量較高,沙就少用,反之多用。另外根皮的新切口在種植前用利刀修平傷口,涂上凡士琳,有的也可打上臘油,還有的用金霉素藥膏抹一層??傊?,盡可能在盆土過濕時不使新切口泡水而潰爛。新植松在未成活時每天需要多次噴葉面水,不能讓下滴的水分滲進培養(yǎng)土,導致盆土過濕。通??捎么髩K薄膜,一條邊沿繞著樁頭一圈,同時用線扎緊。如第一出支點離地面較高,薄膜可繞高一點,然后將膜張開,拉斜向外,使平時過多的葉面下滴水分全部引導外流。這樣頭部土面容易干燥,以人為控制盆土的干濕度。
移植的環(huán)境條件也非常重要。最好不要有午后斜陽的輻射,不用挖坑,特別是深坑。盆植較差,地值容易依附地溫,容易調(diào)節(jié)干濕度與透氣,促生新根,提高生命力。
筆者曾經(jīng)移植一株高度近兩米,頭樁直徑20多厘米的大型黑松樁材,由于沙土松散,地植之后經(jīng)養(yǎng)護活過夏天,順利生長起來。做法如下,僅供方家參考。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