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紅下山樁怎么養(yǎng)
一、映山紅下山樁怎么養(yǎng)
映山紅屬于酸性植物,所以最好用含有腐爛的松針的山土養(yǎng)樁,一定要大很多的盆子,底部填4厘米左右山土,然后將修剪好的樁頭放入,慢慢填土敦實,不能施肥,快填平盆口以后,搬到通風向陽處擺放,澆足定根水,再培土埋樁上部,盡量高埋,保持土壤濕潤。
養(yǎng)映山紅如果用粘土百難活其一,必須用松針土腐葉土。
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自己制作我不建議用因為太慢,那就是去山上收集松樹下面已經腐爛透了的腐葉土,添加硫酸亞鐵水發(fā)酵2個月就可以。因為過程太慢所以不建議大家用,南方的兄弟的話就可以直接去山上挖腐葉松針土了,因為南方本來土壤呈酸性。
第二種方法比較快就是去花市買君子蘭杜鵑松針土2塊錢一大包,很快也很劃算。
映山紅澆水最佳水是收集的雨水,其次是太陽曬過2天多的自來水,盡量不要直接用自來水,映山紅屬于喜陽的植物,但是夏天不能暴曬,其它季節(jié)可以曬了好,夏天要曬到一半就好,頭三年的樁子就算發(fā)芽也不一定是活的,很有可能是假死狀態(tài)死去自身的養(yǎng)分發(fā)芽,所以前三年花期前一定把花骨朵全摘了,不能讓它消耗能量,第一年的熟樁切記不要施肥,澆水不要太勤,見干見濕,沒事可以在中午噴水在葉子上 ,冬天注意保溫,記住一定不要用泥巴栽否則早晚死。
二、映山紅樹樁什么時候發(fā)葉子
開春左右
樹樁換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山泥等為主,換土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一些養(yǎng)料,使其在土中發(fā)酵揮發(fā)成為遲效型養(yǎng)料,這樣能使樹樁緩慢受益。至于土壤的酸堿度的把握,要視樹種的具體情況而定。換盆時,一般先在盆底孔處固定篩網或瓦片,先加入顆粒較大土壤以利排水,然后放入樹樁,填入顆粒較細的培養(yǎng)上,用竹、木棍插緊,并視樹種情況確定澆水量。
樹木盆景的翻盆可根據(jù)以下幾方面決定:
①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一次,中盆景2~3年翻盆一次,大盆景3~5年翻盆一次。如系老樹樁景,可多隔幾年翻盆一次。
②生長旺盛且喜肥的樹種,翻盆次數(shù)要多些,間隔年限要短些;生長緩慢、需肥較少的樹種,翻盆次數(shù)可少些,間隔年限可長些。松柏類老樁景就不宜多翻盆。
③枝葉茂盛,根系發(fā)達的樹種要勤翻盆。翻盆可通過根部生長情況來決定,當盆土不干不濕時,將盆倒翻過來,用手拍打盆底,使樹木連土帶根全部倒出來,檢查土塊板結情況以及根系分布情況,如土塊板結、根系密布土塊底面,則說明必須翻盆。
翻盆時間以選擇樹木休眠期為好,大多在早春或晚秋進行。如保留原土較多,則隨時可翻盆,不受季節(jié)限制。如需換去大部或全部宿土,則應嚴格選擇恰當?shù)姆钑r期。
放置與保護
樹樁盆景的放置,也應據(jù)樹種的特性確定位置,一般應放置在通風透光處,要有一定的空間濕度,陽光不充足,通風不暢,無一定空間濕度,可使植株發(fā)黃、發(fā)干,導致病蟲害發(fā)生,直至死亡。但有的樹種喜蔭,有的樹樁需要陽光多一點,這樣就要采取如遮蔭或遮光措施。如常綠的一些闊葉或非闊葉樹種黃楊、杜鵑、山茶花等大都喜蔭,而紫薇、銀杏、海棠等喜陽,因此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定。有的樹樁盆景還有耐寒或非耐寒性,對非耐寒性的樹樁一般冬天還要進入溫室維護管理,如榕樹、福建茶等。
三、映山紅樁頭栽培后怎樣澆水
第一次定根水一定要澆足。然后培潮濕的土到樁頭上,只露出幾個大的枝條,以此潮濕的土壤保護樹樁,防止失水。 以后,始終保持土壤潮濕即可(土壤干燥,可以扒開澆水后,再培好土)。應該多曬太陽。
四、野生映山紅盆景怎樣扎
制作映山紅盆景,大多到野外挖掘為主。采挖時間,大多選在早春土壤解凍后,也有在暮冬土壤封凍前進行。從野外挖回來的樹樁,要進行初步修剪和整形。將所有枝條進行重剪,保留15—20厘米樁頭。疏剪部分過密無生機的須根,以減少蒸騰,利于積蓄養(yǎng)分。修剪后,栽種到露地或大型素瓦盆中養(yǎng)胚。栽后,澆足定根水。待后,保持土壤濕潤。成活后,帶土坨移種在盆景盆中。苗盆置于疏蔭下,經常向苗盆周圍噴灑清水,創(chuàng)造一個弱光和濕潤環(huán)境。新芽伸長后,逐漸增加弱光和澆水。結合澆水,可適量追施稀薄液肥,促樁頭生長發(fā)育。在一般情況下,上盆一年就可以著手造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