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盆景養(yǎng)護有哪些注意事項
紅梅盆景養(yǎng)護有哪些注意事項
紅梅盆景很好養(yǎng),放陽臺上明亮處就可以,喜光耐旱植物,干透澆水就可以,見干見濕比較好,土干一點,粗放管理就可以
怎樣養(yǎng)梅花
我國南方過新春佳節(jié),可略早催開梅花,分外烘托節(jié)日氣氛。北方就更是如此,室內有催開的梅花,簡單是頂級喜慶之舉。因為梅花自古被人們視為飄逸清高、堅貞不屈的象征,何況淡泊、幽香更贏得俗雅共賞呢。北方梅花自然開放早也得3月份,所以春節(jié)要看梅花必須催花,一般在節(jié)前一個月就從冷窖移入0℃—5℃環(huán)境讓它徐徐解除休眠,促花蕾生長,節(jié)前半個月使環(huán)境升溫促花蕾長大開放,到春節(jié)前已是含苞待放香氣氤氳了。春節(jié)熱鬧中添了梅花,大家分外高興,可節(jié)后謝了如何保養(yǎng)管理梅樹,讓它明年再度繁花似錦呢?不妨按照梅的習性,花謝后注意下列幾個問題并采取適當措施。
最忌突然降溫:花謝后新芽應相繼萌動,綠葉伸出,北方不能在花剛凋謝即移至冷室,原因是花蕾長大至開花的過程中根已多生嫩須,全株進入了生長狀態(tài),突然降溫首先受害的是嫩芽、嫩根,開始是芽頭、根梢萎蔫,繼而芽枯根爛,全株出現(xiàn)危機,此時移回溫暖環(huán)境搶救及時尚可成活,略晚即無望生還。梅花和其它催花過節(jié)的蠟梅、迎春、碧桃等都有花后忌溫度驟降的問題。
還忌持續(xù)水漚:花謝后克制澆水,一是無須急于賞葉,梅葉并不很美麗,二是室內并不利于梅枝旺長。我國北方春節(jié)花后梅株能有個“安身之處”,對付過寒期以“怠速”緩慢生長即可,到春暖安全出室,再回到大自然環(huán)境正常發(fā)育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不必過勤澆水,以見干澆水為好。濕了會使新枝細而軟弱,過濕也會漚壞嫩根。
無須為之施肥:寒冬后段,催梅早開時應已施過薄肥,花謝后“低調管理”不催長也不催壯,所以不必施肥。施肥無益,反而有害。
無須為之修剪:花后梅枝無論長短,暫不作任何整形修剪,因為催花時應已修剪過,花后也沒長出新枝,全株不在健旺時期,修剪不當還造成枝端干縮,要把下一次修剪留到春暖后新芽成枝的春末夏初,在對樹冠整形時,總體權衡造型一并解決問題。
不必為之換土:同樣由于花后梅株消耗內力較多,全株并不健旺,不可此時磕盆換土傷害嫩根,要換土也應在入冬前剛剛休眠之際,那時傷些根無妨?;ê笕缛ツ甓巴烈言摀Q卻沒換,也要等到下個冬前休眠時
盆栽梅花的管理
若干年來實際蒔養(yǎng)的體會搞好每年的花后管理,是讓梅花年年盛開的關鍵,茲將有關疑難問題,分述如下:
梅花的花期怎樣掌握?
梅花一般于冬未春初就開始開花,在落葉花木中是開花最早的,此時氣候乍暖還寒,除少數(shù)品種外,一般都是先花后葉;花期的早晚、長短、,受溫度影響很大,品種不同也有較大差異,氣溫高,開花旱,花期短,盛花期在2月中下旬,晚花品種3~5月間,故一般建立梅花園時,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種,使觀賞期延長,經(jīng)濟價值提高。
怎樣讓梅花在春節(jié)開放?
在春節(jié)前30~35天入室,使梅花在低溫環(huán)境中休眠,過早會提前開花,過遲則又會貽誤節(jié)日開花;入室后,應置放在散射光明亮但無直射陽光處,溫度保持5℃左右為宜,如有陽光直射或溫度超過 8℃時,就會提前開花;低溫期間,盆土保持微濕即可,過干花蕾會干萎,甚至枯死;過濕則易爛根或落蕾;臨春節(jié)前半個月時,可將花盆移至陽光充足、溫度為8℃~12℃的地方,并經(jīng)常向枝條噴水,保持清潔溫潤,如光照不足,可每晚加燈光4小時,半個月后可如期開花。
花后管理為啥要從修剪和短截著手?
花后,首先對開過花的枝條,應進行修剪和短截,每一枝約留3cm,并有2~3個芽為宜;對過密枝、病弱枝、位置不當、無觀賞價值者,均應盡量疏剪,保證通風透光,減少養(yǎng)分消耗;枝條下垂的品種應留內芽,枝條直立或斜生的品種,應留外芽;一年生枝條剪去上部,老枝稍事修整,基本不動;再通過疏枝、扎彎、懸根等處理,樹姿可取獨干、雙干、斜干、或懸崖等式。
在修剪上,應掌握強枝輕剪、弱枝重剪的原則,盡量掏頂端優(yōu)勢,促進下半部枝梢的萌發(fā)生長,使梅株矮化,并保持良好樹型。
換盆時用哪種土壤較為合適?
梅花適合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PH值6.5~6.8的土壤;盆栽每年需在4月上旬換盆換土,可用腐葉土2份、腐熟的氮磷肥1份、細砂土7份混合制成培養(yǎng)土使用,對梅花根系的生長發(fā)育最為有利。
花后病蟲害怎樣防治?
梅花常見的害蟲有紅蜘蛛、介殼蟲、桃蚜等;紅蜘蛛可噴0.2~0.3度石硫合劑,介殼蟲可用5度石硫合劑;梅花忌用樂果殺蟲劑,否則易造成大量落葉;梅花常見病有炭疽病、流膠病、根癌病、膏藥病等,應勤加檢查,對癥防治。
對溫度和濕度有啥要求?
由于花期特別早,一般認為梅花十分耐寒,其實只是在南方比較而言,可以露地越冬,生長很好,著花多;但在北方則大多盆栽,冬季移室內養(yǎng)護:就其本性而言,梅花喜溫暖,并不十分耐寒。
在入冬時需有一定時間的低溫刺激,以促使其開花良好,一般需0℃左右或更低一些的溫度,至少半個月左右;其抗寒能力也因品種而異,如龍游梅類能抗-10℃低溫,而杏梅系中的燕杏梅則能抗-35℃的嚴寒。
喜濕潤,但最忌土壤過濕或漬水,遇大雨須立即排水或采取遮雨措施;盆土過濕,輕則根系發(fā)育不良,葉凋落,重則傷亡根死亡;盆土過干新梢生長慢,青葉失綠提前脫落,花芽發(fā)育不良;此時應進行摘心,以促使多生花芽,并逐步適當控水,進行正常管理,可保證來年花多花大。
怎樣施肥才好?
花后,每半月施淡液肥1次,并多施磷肥,少施氰肥,促多發(fā)花蕾,使植株生長健壯;盆栽梅花,除換盆時應施基肥外,4~5月間萌發(fā)枝葉時,應每月追肥一次,促進枝葉茂盛;7月后,可施追肥1~2次,但以磷鉀肥為主,磷有利于花芽分化、開花、結果;鉀能促使枝干粗壯、提高梅花抗寒、抗旱及抗病害的能力,使花色鮮艷。
夏秋季為啥會出現(xiàn)落葉失綠現(xiàn)象?
梅花喜光,屬陽光性花木;有充足的光照,則光合作用旺盛,體內干物質積累多,生長健壯,花芽分化好,開花繁茂;如生長在蔭蔽環(huán)境下,樹勢弱,葉薄色淡,易枯梢,花小色淡,甚至不開花;但開花期適當減弱光照,可延長花期,花大色艷。
一般要在寒露后落葉,才算正常,梅花夏秋季落葉,對著花影響甚大,而澆水不當,尤其過濕是落葉的主要原因。
發(fā)現(xiàn)因過濕而黃葉時,除立即停水外,應松土,并換入適量干土來解救,在此期間,可向葉面噴水,以保持一定濕度;發(fā)現(xiàn)因過干而失綠時,應先澆幾次小水,并隨著花卉挺拔狀態(tài)的恢復,逐漸增加澆水量,直至澆足澆透,如大水猛澆,由過干而突然過濕,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為促進花芽分化,可在新枝長至25cm以上時,適當控制澆水,并以大小水交替輪灌的方法,使土壤偏干,抑制新枝的盲目生長,以利著花。
梅花怎樣嫁接才好?
梅花通過嫁接繁殖,可保持原有品種的特性,較耐寒,生長快,且能提早開花;李、桃、杏、櫻桃、梅的實生苗等均可作為梅花嫁接的砧木,它們各有特點,可用李作砧木,但因親和力差,成活率低;用桃作砧木,易成活,初生長旺盛,開花繁茂,花大,但易發(fā)生流膠現(xiàn)象,且生長逐步減退,易染病蟲害,壽命短;用櫻桃作砧木,必須是分蘗繁殖后成長3年左右的才易嫁接成活,比較起來,用梅接梅的嫁接法較為適宜,如以紅梅的實生苗為砧木,親和力強,易成活,根系發(fā)達,生長旺盛,壽命也長。
希望對喜歡梅花的新手有一些幫助,我就是新手,所以只好轉載啦,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