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怎么育苗,辣椒育苗時間及技術(shù)介紹
一、辣椒怎么育苗,辣椒育苗時間及技術(shù)介紹
辣椒種子發(fā)芽適溫25~30℃, 低于15℃不易發(fā)芽;幼苗生長適宜溫度白天25~27℃、夜間18~20℃。土溫宜在18℃以上。
播種期
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栽培方式等確定播種期。低溫季節(jié)育苗苗齡70~80d, 高溫季節(jié)育苗苗齡25~30d。北方春茬種植在1月下旬播種, 秋茬種植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種。
種子處理
播種前, 選飽滿無蟲害的種子放入55℃溫水中浸種15min, 其間不斷攪拌, 或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min, 然后再用溫水浸泡5~6h, 將種子撈出瀝干后用干凈的濕紗布包好, 置于27~30℃環(huán)境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溫水沖洗1遍, 經(jīng)3~4d、8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分苗
播種后30~35d, 秧苗長有2~3片真葉時采用營養(yǎng)缽紙袋或營養(yǎng)土塊分苗??煞譃閱蚊缁螂p苗, 一定要選大小均勻的苗子。
苗床管理
1. 溫濕度管理
分苗后7d內(nèi)保持較高的濕度, 促進根系生長, 白天保持25~30℃, 地溫18~20℃;緩苗后可適當降低溫度, 白天保持20~25℃、夜間15~17℃, 保證秧苗健壯生長, 防止徒長;定植前10~15d按陰天少通風、晴天多通風、雨天不通風的原則, 進行低溫煉苗, 使幼苗健壯、整齊、不徒長。
2. 水肥管理
分苗后緩苗期一般不澆水, 心葉開始生長后根據(jù)土壤墑情適當澆水, 不可大水漫灌, 保持土壤見干見濕。秧苗生長中后期, 可多次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溶液, 以保證秧苗生長健壯和促進花芽分化。
3.壯苗標準
定植時, 要求苗高18~25cm、具9~14片真葉、子葉完整、葉大而厚、帶大花蕾、根系發(fā)達。
二、細葉欖仁的種植技術(shù)
1、播種法,取成熟掉落的種子為佳,春至夏季播種;
2、嫁接法,砧木選用欖仁樹,三月上旬嫁接為宜,陰雨天氣不宜嫁接。
3、土:小葉欖仁樹性強健,生長迅速,不拘土質(zhì),但以肥沃的沙質(zhì)土壤為最佳。
4、水、光照:排水、日照需良好。幼株需水較多,應常補給。每年春、夏季各施有機肥一次。樹冠若不均衡,待冬季落葉后稍加修整。
5、溫度:性喜高溫多濕,生育適溫約為23——32℃。
6、特點:耐熱、耐濕、耐堿、耐瘠、抗污染、易移植、壽命長。
三、如何種植甘草
甘草,別名甜草根、甜根子等。為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以根和根莖入藥。味甘、性平,用于瘡瘍解毒、咳嗽咽痛、脾胃虛弱、氣虛少血、傷風、胃痛、肢體疼痛、黃疸病、牙周病等癥。栽培技術(shù)如下:
1、選地整地。應選擇土層深厚的沙土或覆沙土地,避開風口。選好地后,深翻土壤40厘米,整平耙細,然后做成畦,施足基肥,灌好底墑備用。
2、直播:每年4~6月可播種。無灌溉條件的地區(qū)應在雨季播種。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可與種衣劑混用),能驅(qū)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fā)芽率。行距50厘米,播深3厘米,播種量6~8公斤左右,播后約1~2周出苗。
3、育苗移栽:即先在苗圃地中育苗1年,翌年將苗移入大田種植。移栽一般于秋末進行,將育好的一年生苗按行株距50×15厘米栽植,每畝可植2萬株。移栽后,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蒸發(fā),苗體水分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huán)境,健康成長。
4、田間管理。要勤除雜草,適當松土,生長期確保水肥充足,適當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墑,雨季注意排水。葉片開始擴展之時,葉面噴施藥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chǎn)物(營養(yǎng))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yǎng)轉(zhuǎn)換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若發(fā)生銹病、褐斑病、白粉病、葉蟬等病蟲害,應及時噴灑針對性藥劑加新高脂膜進行防治。
四、赤小豆種植
用播種法繁殖,在8月份莢果成熟尚未開裂時采集,可隨采隨播,也可干藏至翌春播種,每畝播種量5公斤至6公斤。因其種子表面有一層角質(zhì),播種前要用開水燙1分鐘,再用冷水浸種24小時,借助于熱脹冷縮,可破壞種子外表的角質(zhì)層,提高發(fā)芽率。播種后及時噴施新高脂膜,提高出苗率,幼苗時經(jīng)移植一次,移栽后也要噴施噴施新高脂膜,減少水分蒸發(fā),防病菌侵染,提高成活率。次年春天再定植,一年生苗可高達70厘米以上。越冬溫度不得低于4℃。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