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種植技術
一、紅棗種植技術
紅棗種植技術
1、強肥地力,增強樹勢。無論是幼樹還是盛果期大樹都應以施好施足基肥為基礎。從開花到成熟需要源源不斷的養(yǎng)分供應。也需要及時松土除草,及時消滅雜草以節(jié)省養(yǎng)分。注意灌排水,保持適度墑情,要注意適時噴灑新高脂膜以保肥水之效,切實促進樹體的強壯,增強其抗病能力。
2、整剪樹形,強化促果。棗樹樹冠擴展速度較慢,幼樹修剪可增加枝量,加快樹冠形成,形成豐產骨架。并在其刀剪傷口處及時涂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要分別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果蒂,加大營養(yǎng)輸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確保果品優(yōu)質高產。
3、促花分化,均衡果率。樹體掛果的大小年使得樹體承載失衡,既影響均衡收益,也影響果園樹體健康。要在每年的棗花的開花率達20%時環(huán)刷促花王2號一次;過30—35天再環(huán)刷促花王2號一次,即可大大促進花芽分化,提高開花坐果率,抑梢狂長,徹底均衡大小年。
4、防蟲防病,安全樹越冬。蟲害可使樹體衰弱、抗病能力差、病毒易侵染,要根據植保措施噴灑藥劑滅蟲,并同時加施新高脂膜增強藥效;秋末冬初,要涂刷護樹將軍,做好園地和樹體的越冬抗寒準備。要增施肥強底墑,保障樹體營養(yǎng)供給,確保樹體的健壯,為來年豐產增收奠定基礎。
二、棗樹的栽培技術
?棗樹的栽培技術
一、土肥水管理
中耕除草:為使棗樹生長良好,夏季應及時追肥、灌水,雨后進行中耕除草2~3次,以保持樹下土壤疏松,不生雜草。
葉面噴肥: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噴一次硼砂,濃度為0.3%,亦可噴赤霉素溶液,濃度為10~一15 ppm,均能提高坐果率。從7月上旬至8月下旬,每隔15天噴一次0.3%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溶液,能防止落果,增加果重,提高品質。
追肥:7月上旬,成齡大樹株施硫酸銨(或碳酸氫銨)0.5~1公斤、過磷酸鈣2~3公斤。施肥方法可采用穴狀施肥、環(huán)狀溝施或放射狀溝施。穴狀施肥一般根據樹冠大小,每株挖8~10個深、長、寬各20厘米的坑,將化肥撒入坑中,用土填平,并做好樹盤。環(huán)狀溝施沿著樹冠投影挖寬、深各30厘米環(huán)狀溝,把肥料撒入溝內,與土充分混合,然后把溝填平,在溝外緣做一樹盤,以備澆水。放射狀溝施是以樹干為中心,距樹干約50厘米,向四周延伸開4~6條深、寬各20~40厘米的放射溝。近干處淺,越遠越深。肥料撒入后與土充分混合,填平并做好樹盤。此期追肥可減少落果,加速果實生長,提高品質,增加果實含糖量。
灌水:棗樹在生長期內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開花和果實發(fā)育期,一定要把水灌好。值得注意的是花期澆水不能太大,以使根系分布層含水量達到田間含水量的70%為宜。干旱年份可采用小水勤澆的方法,效果也很好。
二、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是棗樹栽培中一項很重要的技術措施,可大幅度提高坐果率。夏季修剪主要有:
摘心:在6月上旬至中旬,對骨干枝和大型結果枝組以外的所有當年生棗頭進行摘心,以控制其生長,促發(fā)二次枝,增加棗股數量??梢罁l方向確定摘心程度,空間大的可留5~6個二次枝,空間小的可留3~4個二次枝,以增加內膛結果的枝組,當年結果,甚至創(chuàng)造二次結果條件。
抹芽:抹除主干、骨干枝上萌發(fā)的沒用萌芽。
疏枝:春夏季節(jié)從棗股上發(fā)出的新枝或從棗頭基部萌發(fā)的徒長枝,以及其它交叉枝、密生枝等如無利用價值,要在枝條尚未木質化時疏掉,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改善光照條件,促進坐果。
開甲:開甲一般在6月中旬進行。
三、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
6月上旬噴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防治棗粉蚧、桃天蛾、棗黏蟲、棗步曲。6月下旬50%辛硫磷乳劑200倍液,防治棗黏蟲、日本龜蠟蚧、桃小食心蟲。7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各噴一次1∶2∶200波爾多液+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防治棗銹病、刺蛾類、桃小食心蟲、炭疽病?.
三、六月鮮鮮棗種植技術
種植技術要點
1、適時早栽。過去種植多在春季,根據元謀氣候,一定要在春節(jié)前栽苗,因為地溫高,可使棗苗冬季早生根,讓肥料腐熟早吸收快,確保1月底到2月初發(fā)芽,3-4月大量生長,5月成果,保證6月底成熟,7月份搶占各大城市。
2、挖大坑,深施肥,淺栽苗。定植塘可挖50-70公分,便于拌肥回土,每畝施入腐熟秸稈、農家肥150-2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辛硫磷顆粒劑2公斤,藥肥計量到塘,再用熟土墊塘約10公分,栽苗前適量澆水“發(fā)塘”,栽苗時根與肥土層適當隔開,成活扎根后才吸收肥料,這樣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3、選用壯苗。壯苗標準為直徑0.8-1公分,高度1米左右,芽眼飽滿,根系發(fā)達(4-7條根),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
4、苗木處理。栽前要把棗苗用水浸泡一夜,讓根充分吸水,有條件的可用ABT生根粉、生物菌肥蘸根;栽苗后澆足水(澆2次),為防止地面板結,澆水后要用松土蓋塘,也可用薄膜蓋塘。
棗園管理要點
1、栽植密度要合理。改變過去每畝110株為220株,有條件密植的可栽333株,也就是2米行距,1.5株距或1米距,只有矮化密植才能充分利用光照和地力,便于管理,才能達到早結高產(2000公斤/畝)。
2、樹體管理要適當。棗樹要堅持年年修剪,刺激生長發(fā)育,使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達到平衡協(xié)調,既要冬季修剪,也要夏季修剪,還要撐拉吊綁,調節(jié)枝條生長,平衡樹勢。
3、肥水管理要合理。千萬不能不施肥或盲目偏施氮肥,要以農家肥、有機肥為主,注意施復合肥、中量微量元素肥、生物菌肥、氨基酸、核苷酸類肥,如高鈣氨基酸、核苷酸、海藻酸、那氏778,還可間種花生、豆類改良土壤。注意灌好“冬肥水、花前水、果后水”,花果期切忌大水溫灌,保持水份“適當干燥”,雨季注意適時排水,防止裂果。
4、病蟲害防治要科學。元謀棗果含糖高達40%,病蟲害易發(fā)生,要搞好預防,每7-10天噴1次波爾多液,半月左右噴石硫合劑,田間撒施硫磺粉、生石灰粉消毒改土,適當配合噴施低毒農藥,重點推廣使用生物農藥、礦物藥。
5、做好授粉樹配植。棗樹應注意多品種授粉配植,千萬不要單栽一個品種,如種國光棗要配金絲四號,栽金絲四號也要配國光棗。中國有機農業(yè)網整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