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甲魚養(yǎng)殖怎樣過冬(夏天野生甲魚怎么養(yǎng)活)
1. 夏天野生甲魚怎么養(yǎng)活
甲魚屬于冷血動物,進食的溫度卻比較高。一般溫室甲魚都是養(yǎng)在30-40度左右的,但是釣野生甲魚在水溫15度到40度都很活躍的。現(xiàn)在剛立夏,正是釣甲魚的好時機,天一熱,甲魚就會到岸上去曬背,甲魚主要活動在河邊有沙灘的地方和河水拐彎的地方。多觀察甲魚的活動痕跡,就可以找到好的垂釣地點了。釣甲魚最多到小滿至立秋,到寒露就釣不到了,甲魚會冬眠的。
2. 怎樣養(yǎng)野生甲魚
由于鱉的繁殖期較長、稚鱉的出殼時間也不一致、個體大小不一,每
年秋后稚鱉孵出不久,有的還沒能攝食生長就已進入冬眠期。由于剛出殼
的稚鱉體小 (一般4克左右)幼嫩、覓食能力差、抗病較弱,死亡率較高。
如何提高稚鱉的成活率成為養(yǎng)鱉的技術難點。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總結
出一套飼養(yǎng)稚鱉的有效方法,現(xiàn)介紹如下。
-、科學投喂
飼養(yǎng)稚鱉要求選用優(yōu)質、新鮮、營養(yǎng)全面、適口性好、蛋白質高的餌
料。一般稚鱉出殼后2~3天卵黃囊吸收完后,便開始攝食,這時可投喂一
部分小紅蟲、搖蚊幼蟲、蚯蚓絲、熟蛋黃等食物。經(jīng)飼養(yǎng)7天后,可投喂新
鮮的豬肝、絞碎的鮮魚肉、螺蚌及動物內臟,有條件的地方可人工飼養(yǎng)蚯蚓
投喂(由于蚯蚓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及礦物質,投喂蚯蚓飼養(yǎng)稚
鱉生長快,成本低、成活率高)。飼養(yǎng)稚鱉要堅持"四定":即定時、定點、
定質、定量,養(yǎng)成稚鱉定時定點的攝食習性。高溫季節(jié)在早9點投喂一次,
下午5點鐘投喂一次。秋后則每天投喂一次、飼料要投在食臺上接近水面處。
食臺可用木板或石棉瓦架設在水下10厘米處,成25度坡度。為了避免稚鱉攝
食時爭奪與撕咬,可多設幾個投食點。投食量要根據(jù)稚鱉實際吃食情況而定,
讓稚鱉吃飽下次投喂無剩余為度。在水溫25℃~30℃時,一般投飼量可占稚
鱉體重10%~20%。所投餌料要求新鮮、無腐爛、無霉變現(xiàn)象。每天在投食
前要對食臺進行清掃消毒,防止沾污新投飼料和污染水質。
二、嚴格水質管理
稚鱉皮膚細嫩,易受外界機械損傷,加之剛出殼的稚鱉有互相撕咬的惡
習,在高密度人工飼養(yǎng)情況下極易被咬傷,受傷后的稚鱉若生活在水質不好
的池水中,很容易被感染致病而死。所以飼養(yǎng)稚鱉要求水質肥嫩、新鮮、淡
綠色、無污染、無病菌,透明度一般在25厘米左右,pH值7~8。由于稚鱉池
較小、水又淺(一般水深20~30厘米)、放養(yǎng)密度大,水質極易敗壞,必須
在2~3天內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為水體總量的l/3左右。換水水溫要和養(yǎng)
殖池內水溫保持一致。飼養(yǎng)稚鱉的水以綠色為好。養(yǎng)殖池內可放一些水生植
物如水葫蘆、水浮蓮、水花生等,這樣能使稚鱉在隱蔽狀態(tài)下飼養(yǎng)生長,減
少稚鱉互相撕咬,提高稚鱉成活率。
三、及時防治病害
稚鱉在放養(yǎng)前,要對養(yǎng)殖池進行徹底消毒處理。 可用10ppm漂白粉、或
150ppm生石灰潑灑浸泡,經(jīng)7天后放人新水備用。 稚鱉下池前要進行鱉體消
毒,用8ppm高錳酸鉀浸泡稚鱉20分鐘(水溫20℃)。或用20ppm浸
泡25分鐘,也可用3%的食鹽水浸泡10分鐘,
以殺死病菌。在飼養(yǎng)過程中,可用15ppm生石灰或lppm漂白粉交替潑灑,
一般15天潑灑一次。 為了預防病害,可在飼料中拌入磺胺藥物,或與抗菌素
兩種藥物交替投喂。在稚鱉飼料中加入一點Ve、Vc增強稚鱉抗體。飼料中加
入2‰的甜菜堿可增加稚鱉的誘食量。
對受傷的稚鱉要及時用2ppm的溶液浸泡或用紫藥水涂抹傷處,
防止病菌感染。發(fā)現(xiàn)病鱉要及時隔離治療。對發(fā)病池要徹底換水,可用10ppm
福爾馬林潑灑, 并且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藥物治療。
四、冬眠期管理 越冬是稚鱉養(yǎng)殖中的一個難關。由于當年孵出的稚鱉
個體?。ㄒ话阒挥?0~15克),體內貯存的營養(yǎng)物質少,越冬期長,消耗量
大,容易因體質弱而生病大量死亡。自然水溫20℃時,有溫室的要及時轉入
溫室進行加溫養(yǎng)殖。沒有溫室的,在水溫15℃以下時,將稚鱉及時轉入越冬
池。越冬池宜選擇向陽、背風、防凍保溫的室內或塑棚內,池底墊20厘米的
細砂,再注入10厘米的水,將稚鱉用20ppm浸泡25分鐘,每平方米
投放稚鱉200~250只,稚鱉會自行鉆入砂中。如稚鱉數(shù)量不多,可放入缸內、
桶內、盆內裝人細砂蓄水越冬。越冬期間要保持適溫(一般越冬要求水溫在2℃
~6℃),嚴防室內溫度時高時低、以免稚鱉從冬眠中蘇醒過來,不利于冬眠。
對池水一般不用換,如水位下降可增加一點水,但是必須使水溫與越冬池內水
溫一致。在天氣變化較大時,要及時采取防凍措施。通過多方面的科學飼養(yǎng)管
理,稚鱉經(jīng)冬眠后,一般成活率在95%左右。
甲魚的科學飼養(yǎng)法
-、親鱉飼養(yǎng)
親鱉一般以6齡左右為宜。放養(yǎng)的親鱉雌雄比例以3:1為好。此時要正確
識別雌雄,性成熟的雌鱉尾短,不能自然伸到裙邊以外,雄鱉尾尖,可伸到右
裙邊以外。放鱉前先放干池水,用石灰消毒,過半個月再注水放養(yǎng),親鱉可在
淺水池中用0.1%福爾馬林消毒1次,每畝放養(yǎng)300~400只。
二、投喂飼料
根據(jù)甲魚品種的食性、生長階段所要求的比例充分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拌
和,再投飼?,F(xiàn)介紹幾種飼料的配方。
①豆餅粉5公斤,蠶蛹粉10公斤、浮萍、米糠25公廳配合成的伺料,甲魚
較喜歡吃。
②水花生切碎煮爛后,搗成粥狀,然后加入適量的米糠,少量食鹽和蘇打
粉等拌勻配合成飼料。
③30公斤牛糞、7.5公斤米糠、6.5公斤糠餅、2.5公斤花生麩、1.5
公斤麥麩。1公斤魚粉、1公斤蠶蛹粉和少量粘合劑,可提高利用率,易于甲魚
消化吸收。
④20%黃豆蔓、20%稻殼類、10%蠶沙、15%菜籽餅、35%甘薯,制成
,甲魚喜食,增重快。
⑤20%稻谷、30%麩皮、10%黃豆、40%統(tǒng)糠配在一起,每50公斤原料
摻上1公斤食鹽、40克磺胺,制成膨化顆粒飼料,飼喂甲魚效果好。
⑤以魚蝦、蚯蚓、動物內臟、螺肉、蛙鼠蛇肉為主,配以熟麥粒,餅類及
瓜菜等,效果最佳。
三、產蛋孵化
在常溫池里6~8月份產蛋, 蛋殼上有不透明乳白色小圓點的是受精蛋,收
集和孵化時乳白色部分必須朝上、否則孵不出稚鱉。
孵化溫度以30℃左右為宜,砂子含水量 5%~25% 都能孵出,埋藏深度5~20
厘米。一般45天左右可以孵出稚鱉。孵化方法根據(jù)具體條件選用。如有溫水池,
可將池水放淺至30~40厘米, 水溫保持30℃左右,在20厘米的孵化盆中鋪7厘
米厚的砂子固定種蛋,再蓋上5厘米砂子,放入水池中13~14厘米深,不要進水。
這樣孵出的稚鱉可自然進入飼養(yǎng)池。稚鱉宜喂水蚤、絲蚯蚓等餌料,以后可喂鰻
魚。
四、加溫養(yǎng)殖
加溫養(yǎng)殖又稱快速養(yǎng)殖。一般的自然養(yǎng)殖因受水溫影響較大,因而養(yǎng)成商品
鱉需要4~5年,而采用加溫養(yǎng)殖可將此年限縮短至l年左右,即利用溫泉水或工廠
余熱水加溫。并且使飼料中含蛋白質45%~50%,再添加3%~5%油脂可提高飼
料利用率和生長速度。
稻田養(yǎng)鱉技術
鱉不僅是一種名貴食品,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隨著人們對鱉需求量
的日益增加,人工養(yǎng)鱉發(fā)展較快。但是稻田養(yǎng)鱉卻是近年才興起的一種養(yǎng)殖方法。
稻田養(yǎng)鱉,由于鱉的生活環(huán)境寬暢,活動、攝食、曬背范圍大,所以生長發(fā)
育快、增重率高。稻田養(yǎng)鱉,稻鱉共生,鱉可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蟲,同時,
稻田養(yǎng)鱉,還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
一、稻田選擇 養(yǎng)鱉稻田應選擇便于看護,如離住處較近的田塊。
同時,應用的地勢要低洼,水源條件好,水流通暢,排灌方便。
二、防逃設施 鱉有用四肢掘穴和攀登的特性,防逃設施的建設是稻田養(yǎng)鱉
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在選好的稻田周圍用磚塊、水泥板、木板等材料建造高出地面50
厘米的圍墻,頂部壓沿內伸15厘米,圍墻和壓沿內壁應涂抹光滑。并搞好進、排
水口防逃設施。
三、開好鱉溝 應在稻田內開鱉溝。也可用田邊的條溝代替,鱉溝是投喂飼
料和鱉冬眠的場所。一般鱉溝上寬3米,底寬、深1.5米,長度根據(jù)稻田面積確定,
一般占稻田總面積的20%。在田中央建沙灘,以供親鱉產卵繁殖和曬背所用,一
般為南北向,長5米,頂寬1米,高出正常水位0.8米。
四、鱉苗投入 稻田養(yǎng)鱉要根據(jù)條件合理放養(yǎng),掌握好放養(yǎng)密度。過稀浪費
水面,過密影響鱉的生長發(fā)育。根據(jù)經(jīng)驗,一般情況,放養(yǎng)2齡以上的鱉種,每畝
300~600只為宜。如果準備繁殖仔鱉,則每畝可加放50~60只6齡親鱉,雌雄比例
為2:1或3:2。養(yǎng)鱉的稻田一般應放養(yǎng)少量大規(guī)格鰱魚,以凈化水質。
五、飼養(yǎng)方法 鱉是偏的,喜食及動物尸
體。幼鱉多食、蝌蚪 、小魚、小蝦、水蚯蚓等。成鱉主食螺類、小魚、
動物尸體及其內臟,也食大豆、玉米等植物性飼料。
如果有條件,最好投喂部分人工。投喂時,要做到"四定",即定
時、定位、定質、定量。 六、水質管理 水質和水溫對鱉的生長發(fā)育影響很
大,要注意觀察水色,分析水質,經(jīng)常加注新水,適當控制水位,一般水深應掌
握在15~20厘米之間。還要調節(jié)水溫,高溫季節(jié),在不影響水稻生長的情況下,
可適當加深稻田水位。同時,為防止中毒,養(yǎng)鱉稻田一般不用農藥治蟲。
3. 野生甲魚要怎么養(yǎng)
一、甲魚的生活習性
甲魚是冷血動物,生活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臟?!按禾彀l(fā)水走上灘,夏日炎炎柳蔭潛。秋季涼了入石洞,冬季寒冷鉆深潭”。甲魚生活的最適水溫為15~17℃,每年的4一5月份,當水溫上升到10℃以上時,甲魚開始出水活動。4~11月是甲魚的生長活動期,活動最頻繁。從11月下旬到次年4月是甲魚冬眠期;水溫降到10℃以下時,甲魚潛入泥沙中越冬。5~8月是甲魚的繁殖季節(jié),5~6齡甲魚可達到性成熟,性成熟的甲魚,在水溫上升到20℃時即可進行交配。甲魚的食性很雜,但主要以肉食性食物為主,喜歡吃田螺、河蝦、小魚之類的動物性飼料。
二、甲魚的飼養(yǎng)技術要點
1、養(yǎng)殖池的建造選擇日照好、環(huán)境比較安靜的地方建池。池的面積不宜過大,集體飼養(yǎng)在1~2畝之間,家庭飼養(yǎng)可小一些。池深2米左右,由池中到岸邊成斜坡,坡度以1:3為好,坡面寬2米左右,并輔以15厘米左右厚度的泥沙,培植一定數(shù)量的雜草和灌木,以供甲魚產卵。池邊須用磚石砌成光面的圍墻,以防甲魚外逃。池底是水泥約應鋪墊20~30厘米的軟泥,供甲魚冬季潛伏越冬。池中應經(jīng)常保持水深40~60厘米。甲魚池可用舊魚池改建,也可以與家魚混養(yǎng),在水池中應放置木伐木板,供甲魚休息和攝食。
2、成甲魚的飼養(yǎng)投放小甲魚苗時,要按其大小分池飼養(yǎng),避免大甲魚吞食小甲魚。甲魚的飼養(yǎng)密度一般在1平方米面積上,放養(yǎng)1齡甲魚20~30只,2齡甲魚7~20只,3齡甲魚3~5只,4~5齡甲魚1~3只。甲魚食性雜,對飼料要求不高,小魚、小蝦、蚯蚓、田螺、南瓜、野菜、玉米、動物內臟及尸體和屠宰場的下腳料都可以作飼料。每天投喂兩次,清晨和中午各一次,干餌投喂量應為甲魚體重的2~5%,濕鮮餌料應提高到甲魚體重的15%,水溫在15~34℃之間,甲魚吞食活躍,生長迅猛,應喂足餌料。具體喂量應根據(jù)甲魚的吃食情況靈活增減。
三、疾病與敵害防治
甲魚的適應性強,抗病力較強,一般疾病較少。但是在小甲魚孵化后2~3個月內卻容易得病,死亡率很高,常見的疾病有:
1、急性腸炎初生小甲魚特別嬌嫩,又格外覓食,若生活在不干凈的環(huán)境中,很容易發(fā)病。主要癥狀是腸內壁發(fā)炎,腸子粘連,并有惡臭味。治療可先用1%高錳酸鉀溶液給小甲魚消毒,接著用大蒜和四環(huán)素拌入飼料中喂食,藥物用量比占飼料用量的1/1000以上。
2、表皮破損小甲魚容易互咬致傷,從而感染水生微生物的侵害。防治時,可以適當控制放養(yǎng)密度,對池水定期消毒,對受傷甲魚用萬分之一的福爾馬林。
3、背間腫病和腫頸病用抗生素或呋喃西林摻入飼料中飼喂。
4、鐘形寄生蟲病用百萬分之八的硫酸銅溶液或百分之二十的高錳酸鉀藥液洗浴30分鐘。
4. 冬天野生甲魚怎么養(yǎng)
冬天養(yǎng)小甲魚時,大于10厘米的就要準備讓它冬眠,一般它會在冬眠前一星期將腸道排空。小甲魚冬眠時,可以讓它在濕潤的沙子、椰土中冬眠,也可以將它放在水中。通常體型小于10厘米的甲魚,就要給它進行增溫,避免它熬不過冬天。
5. 夏天野生甲魚怎么養(yǎng)活的
溫室養(yǎng)殖甲魚,因室內氣溫較高,應注意通風換氣,并加強水質的調節(jié)和飼料的合理投喂。
從溫室移至外塘進行養(yǎng)殖是,應注意溫差不要太大,搬移時最好選擇在早晨陰涼天氣,操作時盡量減少損傷和相互撕咬,以免入池后發(fā)病。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