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葫蘆養(yǎng)殖場(油葫蘆在葫蘆里飼養(yǎng))
1. 油葫蘆在葫蘆里飼養(yǎng)
油葫蘆的飼養(yǎng)方法
油葫蘆的飼養(yǎng)首先須解決飼養(yǎng)器。飼養(yǎng)器因各地的傳統(tǒng)習慣不同而不同,江蘇及山東、浙江的一部分地區(qū)喜用養(yǎng)蟋蟀的陶質蟀缸,而江西和我國中南部及南部地區(qū),傳統(tǒng)的習慣是用蟋蟀籠。近些年來,市場上還出現(xiàn)了透明塑料質長方形的蟲籠。這幾種飼養(yǎng)器都可以用。
在飼養(yǎng)時,有人認為可以將兩只雄蟲放在一起共養(yǎng),只要食物充足就不會相殘。筆者認為最好不要采用這種方法,還是分開飼養(yǎng)為好。兩只雄蟲一起飼養(yǎng),筆者認為必然會進行咬斗,而且戰(zhàn)勝的那只雄蟲一般都不肯就此罷休,會在籠中追逐不歇,最后戰(zhàn)敗的一只可能會被咬死。
油葫蘆的飼料以植物飼料為主,可喂給絲瓜、南瓜、包菜葉、青菜葉、蘋果、米飯粒等。入冬時,可喂點豬肉末或牛肉末,以增加其體內(nèi)脂肪,加強其抗寒能力。飼料要經(jīng)常變換品種,不要老喂一種。
進入冬季前,就應注意采取保暖措施,將其放入葫蘆內(nèi)(留通氣孔)飼養(yǎng),外面可裹層棉花。它在葫蘆內(nèi)仍能鳴叫,當感到溫熱時會發(fā)出“熱叫”,若溫度降低時,它又會發(fā)出“冷叫”。不論冷叫、熱叫,每次聽到叫聲就應加給食物。這樣,每逢出現(xiàn)溫差時,由于條件反射的作用,它就會鳴叫。
當氣溫降至10度以下時,可將它放在泡沫塑料小盒內(nèi)(留通氣孔),再放在家中焐飯鍋內(nèi),底下放個50度左右的熱水袋,上面再墊2~3層布,裝蟲的泡沫塑料盒就放在布上取暖,早晚各換1次熱水袋內(nèi)的溫水。也可將裝有蟲的小塑料盒揣在貼身的衣袋內(nèi)保溫,若處理得好,能使它多生存半年。
油葫蘆的挑選方法
理論方法
挑選油葫蘆主要應從“體、色、翅、聲”4個方面來選。
“體”是體形和體質。油葫蘆要選個體大、頭大、咬鉗寬廣的,體大才健壯,壽命長,鳴聲洪亮;體小多為先天不足,發(fā)育不良,或有傷病,壽命短,鳴聲弱而澀。
“色”是體色。人們大多喜愛渾身烏黑油亮的油葫蘆,認為它體色純正美觀,觀賞價值高,鳴聲也較悅耳動聽。其實,這點并非絕對,只要顏色鮮亮,不論金黃色、紅色、紫色、棕色都有優(yōu)質的,同樣有獨特的觀賞價值。
“翅”是指翅的長短。一般是翅膀越長,鳴聲越響亮,如前翅蓋至尾端的,則是百里挑一的長翅佳種,鳴聲必然響亮。另外,翅端鈍圓,鳴聲也必然響亮。
“聲”是指鳴叫的聲音。要挑選聲音洪亮婉轉、顫音拖長如“居---、優(yōu)、優(yōu)、優(yōu)“者,其”優(yōu)“音可重復5~6次,長者可達9次,這種蟲被玩賞者美其名曰”九囀油蛉“。
此外,如用聽鳴音,則應選頭小的油葫蘆,因頭小者比頭大者更肯鳴叫。
實踐經(jīng)驗
油葫蘆講究的是大為上,原因是,油葫蘆的叫聲靠的是翅膀的摩擦,個頭大的一般力氣就大,聲音就大,從體型上,講究的是兩頭尖,及頭小、膀子粗,尾巴小。
從聲音上挑選,這部分基本上很難,當然,趕上買的時候,油葫蘆在叫,挺過去,明亮的,“幽”多的好,什么是“幽”呢,油葫蘆叫聲,一般是幽~~呼嚕呼嚕呼嚕,呼嚕多的就是“幽”多,一般為上品。
2. 油葫蘆在葫蘆里飼養(yǎng)好嗎
最好在油葫蘆的叫罐里飼養(yǎng):
注意事項,里面要常放個小碗,放滿水,油葫蘆是水蟲,所以缺水就死了。蟲具最理想空間是圓型,直徑等于蟲體程度的5.5倍左右??梢缘贸?,最適合的蟲具空間應該在直徑12厘米左右。
3. 油葫蘆在葫蘆里飼養(yǎng)可以嗎
首先自配‘三合土’,三合土是北方砸底的配方.對于這個配方有很多說法,但最主要的不是怎樣配,是砸出來的底牢不牢,會不會掉,吸不吸水,對養(yǎng)蟲好不好.我這里給大家一個最傳統(tǒng)的配方配比,大家試一試,老石灰:土:沙,4:4:2,很好記,就象足球陣容一樣.但這個配料要看你用什么樣的土,和石灰的干濕度而定的,隨著土的粗細程度和石灰的不同,配比是要有變化的.另外還有一點要告之大家,就是即使用同一批料,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天氣砸底,砸出來的東西的吸水性也是不同的.干旱的天砸出的底吸水些,悶濕的天要吸水性差點.
北方的上漿法,那邊的愛好者,把罐開著蓋,有空就把茶汁用把毛刷在上面刷一層,由于北方干,所以很快就被底吃下去,這樣有事沒事的漿一次,日久天長下來,底就吃飽了,色也會上的很純正,在漿底的整個過程中罐也被養(yǎng)活了.
砸底的意義在于,模擬一個更接近油葫蘆自然狀態(tài)的環(huán)境,這個底是具有吸附能力的,養(yǎng)蟲的話每天用茶水涮葫蘆,這個底就可以保持濕度,當然蟈蟈葫蘆就不用砸,因為蟈蟈是喜歡干燥的。
蛐蛐盆的底是平整的,為了便于蛐蛐的爪花抓牢地面,所以才打底。上漿就是往葫蘆和底土上掛兒茶,兒茶是種中藥,可以敗火,不過在這里不是幫油葫蘆敗火,是為了防止油葫蘆咬里子,這葫蘆里子因為是濕的,蟲子很喜歡咬,但是掛了茶就苦了,蟲也不愛吃了。
4. 飼養(yǎng)油葫蘆喂什么吃的
早上7點喂食。
油葫蘆一天喂一次最好,因為油葫蘆是黑蟲,離不開水,而食物隔天水份就會揮發(fā),所以油葫蘆一天喂一次最好。油葫蘆一般能夠活到一百天左右,如果養(yǎng)的好甚至能超過四個月,主要是根據(jù)主人的飼養(yǎng)水平?jīng)Q定的。在飼養(yǎng)時要保證好合適的濕度和溫度,給油葫蘆喂食時,最好選擇無污染的糧食,才能讓它更好的生存。
5. 油葫蘆放哪里養(yǎng)
首先準備一個類似于養(yǎng)魚缸形的玻璃缸。其大小不限,但最好是長方形的。然后用紙板或三合板做個蓋子,要求能把玻璃缸扣緊、扣嚴。以防幼蟲孵出后,跳到蓋上鉆出跑掉。在蓋子上方應開個小天窗,并釘牢一塊細鐵窗紗,以流通空氣。
然后再準備些篩過的細沙土,用鍋炒下,放涼后待用。另外,找?guī)赘鶅?nèi)徑在1.5-2厘米的竹竿,避開竹節(jié)鋸成5厘米長的小段;然后從端頭正中往下劈開分成兩半,呈長瓦狀,用開水燙一下晾干。再找?guī)讉€玻璃罐頭瓶,洗刷干凈備用。
上述器具準備齊全后,便可著手進行油葫蘆培育繁殖了。立秋后,從野外捉兒只身條粗壯、肚子鼓起、排卵管完好的雌性油葫蘆。先把沙土放入罐頭瓶內(nèi)攤開,厚度在4厘米左右,稍微噴灑些涼開水,有一點潮濕便可。
然后把選好的雌性油葫蘆放進瓶內(nèi)。每瓶只放1只(另加1只雄性也可)。在捕捉和飼養(yǎng)過程中一定要細心,注意不要把雌性油葫蘆長針狀排卵管弄斷或碰傷。
每天喂給用水泡發(fā)的黃豆和白菜心。食要常換,要保持新鮮。把瓶放在陰暗處,大致經(jīng)過2-3個星期便可排卵。排卵的早晚取決于雌性油葫蘆受精時間的早晚。
捕捉及挑選雌性油葫蘆的肚子越大越好。其排卵時是將排卵管插入沙上進行排卵的。油葫蘆是否已經(jīng)排卵,要及時把油葫蘆取出,倒出沙土挑出蟲卵進行篩選。
油葫蘆蟲卵呈橢圓形,青灰色半透明。長度約2.5毫米,中間直徑為0.5毫米。在篩選蟲卵時,如發(fā)現(xiàn)有白色或黃色的,要挑出來丟掉。因為這是沒有受精的卵,俗稱“水子”。
取出準備好的玻璃缸,刷洗干凈,缸內(nèi)鋪勻沙上,厚度在4厘米左右,把卵分散埋入沙中約2厘米深處。淋上一點清水后,把竹瓦凹面朝下順向排放。排與排之間要留有1-2厘米的距離。在每排竹瓦之上錯位再放層。放竹瓦的作用,是使幼蟲出上后,在生長過程中有隱蔽之處。
竹瓦放好后,蓋上蓋子,放在向陽處就可以了。到了冬天家庭生火取暖時,再把培養(yǎng)缸放置火爐旁或暖氣片上,溫度最好保持在25℃左右。每隔3-5天要微淋次溫水。這樣從埋卵到幼蟲出上,大約需要30-50天。如果使培養(yǎng)缸始終保持25-30℃的相對恒溫,則用不了1個月時問幼蟲便可出土。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