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百科全書第一部分是什么內容啊 農業(yè)百科全書第一部分是什么內容啊英語
一、我國第一部農業(yè)百科全書是什么?
? ? ?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農業(yè)百科全書是《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北魏時期的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
? ? ? ?《齊民要術》全書20余萬字,共十卷,“起自耕農,終于醯醢,資生之事,靡不畢書”。其中,飲食部分主要集中在七、八、九、十四卷中。卷七、卷八專記食譜,包括各種菜肴和食品的烹調方法。書內所記烹調基本技術近30種,如[魚乍](腌魚、腌肉),醬(肉醬、梅醬),菹(泡菜),羹,湯,[月霍](燉肉),蒸,煮,炒,炙,奧(走油肉),糟,煎,蜜,拌,炸,燒,醇,凍等。對烹調的記述,大致包括選料要求,刀工處理,調味用料,火力水候,烹調要領及成品菜肴的色香味形等,這一體例對后世烹飪論著有很大影響?!洱R民要術》也是研究古代飲食文化的重要歷史文獻。
二、中國第一部農業(yè)百科全書是什么?
《齊民要術》是北魏時期的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的最完整的農書。書名中的“齊民”,指平民百姓?!耙g”指謀生方法。 《齊民要術》大約成書于北魏末年(533年-534年),《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qū)農牧業(yè)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對中國古代農學的發(fā)展產生過重大影響。
三、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一共幾部分內容?
一共有4本:地球家園、文化生活、科學技術、人類社會
四、百科全書主要內容是什么?
百科全書的主要內容是記錄人類過去積累的所有知識范疇或某一知識范疇。百科全書在規(guī)模和內容上都超過了其他類型的參考書。
五、農業(yè)三減是什么內容?
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
六、休閑農業(yè)重點縣是什么內容?
休閑農業(yè)重點縣是由國家政府引導、組織,國家財政重點支持、扶持發(fā)展休閑農業(yè)。使以“休閑農業(yè)”為主的中小型農業(yè)綜合體,成為縣域經濟發(fā)展的支點,撬動全域農業(yè)增美、增產、增效、增收的縣(區(qū)、市)。
經縣級申報、省級遴選、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程序,北京市延慶區(qū)等60個縣(市、區(qū))被認定為2021年全國休閑農業(yè)重點縣。(每省、市、區(qū)各2個)
七、第一部百科全書是什么?
1、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队罉反蟮洹穬热莅ń?,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y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2、《永樂大典》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毀于火災和戰(zhàn)亂,也有相當一部分被后人以修書之名竊走,現今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3、《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
八、第一個百科全書是什么?
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队罉反蟮洹肥俏覈鞒瘯r期所修建,其作為百科全書,比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早了300余年?!队罉反蟮洹繁4媪?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原本《永樂大典》在明朝就已經因戰(zhàn)爭火災等失傳,現在流傳在世的只有400本。
《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于大成的類書。初名《文獻大成》,后明成祖親自撰寫序言并賜名《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九、余秋雨的《道士塔》共有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道士塔》全文四個部分。
作者融記敘、議論、抒情于一體,展示了近代中國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帶來的一場不可避免的悲劇。第一部分:引出了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圓箓,并記敘了外國冒險家瘋狂掠奪文物的事實。第二部分:點出敦煌文物被毀被盜的原因之一:愚昧無知。第三部分:提出造成國寶大量流失的更本原因:舊中國的落后與腐敗。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的悲憤、無奈之情。告訴人們:我們必須正視這場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浩劫和悲劇,唯有正視歷史,才能反思。第四部分:寫這場悲劇的終結。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給專家們研究華夏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好在歷史已翻過新的一頁,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輝煌任然在中國,敦煌學任然在中國。十、建黨偉業(yè)第一部分內容?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的篇章。在此之后,孫中山回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然而封建王朝的沒落,共和的表象下中華民族的磨難仍在繼續(xù)。袁世凱篡得大總統之位,更與日本秘密簽訂二十一條,意在復辟帝制。在舉國上下的聲討中,復辟鬧劇黯然落幕,軍閥混戰(zhàn)又帶來新的戰(zhàn)火與傷痛。
國難當頭,愛國志士與熱血青年無不痛徹心扉,義憤填膺。有的人一心效法西方先進的理念與制度,有的人尊古復禮、修繕己身。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則在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中華民族新的希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