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被稱為中國早期的百科全書?
一、什么被稱為中國早期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
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這樣的一個歷史傳統(tǒng)。就是"易代修史,盛世修書"。也就是改朝換代的時候要修訂一部歷史文獻,盛世的時候要修訂一部典籍。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傳統(tǒng)下,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了一部史無前例的鴻篇巨作。這部典籍收錄了當時社會所有方面的資料,包括宗教,醫(yī)學,政治,歷史,文學,戲劇等當時能想到的所有方面。這部書,就是中國最早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
二、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是什么書?
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指的是永樂大典,由明代解縉在南京負責編纂,鼎盛時期,有來自國內外近萬名監(jiān)生,在今東南大學成賢街一帶,精心打造出約有3.7億字的中國古代最大百科全書,全書共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另有凡例和目錄六十卷,當時裝成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永樂大典》輯入先秦至明代各類古書八千種,它是我國古書中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也是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早的百科全書。
三、中國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教育家?
梁啟超,被稱為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教育家。
梁啟超先生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重量級人物。
梁啟超勉勵子女首先要做一名負責任的國民。1919年,他歐游歸來前夕,在寫給梁思順的信中說:“總要在社會上常常盡力,才不愧為我之愛兒”;1923年11月5日,他在寫給梁思順的信中,又寫道:“我常說天下事業(yè)無所謂大小,士大夫救濟天下和農夫善治其十畝之田所成就一樣。只要在自己責任內,盡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便是天地間堂堂地一個人?!?/p>
在治學方面,他勉勵子女要“莫問收獲,但問耕耘”。1927年他在寫給梁思成等子女的信中說:“一面不可驕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于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p>
四、中國百科全書夢幻聆出的什么書?
中國百科全書夢幻聆出的《中國兒童百科全書》?!吨袊鴥和倏迫珪肥?015年4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兒童百科全書》編委會。編委會和作者隊伍,包括院士在內的眾多國內各學科科學家、科普作家,還有兒童教育家、兒童讀物編輯出版方面的專家,以及美術、電腦方面的專家。
五、沈括的什么被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百科全書?
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被稱為十一世紀中國的百科全書。
六、百科全書是什么類型的書?
類 別
書籍
百科全書是知識的總匯,是一切知識門類廣泛的概述性著作。
百科全書是概要記述人類一切知識門類或某一知識門類的工具書 。百科全書在規(guī)模和內容上均超過其他類型的工具書。百科全書的主要作用是供人們查檢必要的知識和事實資料,其完備性在于它幾乎包容了各種工具書的成分,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識。
七、什么被稱為德國的百科全書?
19世紀德國最為著名的百科全書《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
八、什么被稱為法律的百科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橐龇?、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yǎng)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九、什么被稱為英國的百科全書?
弗蘭西斯.培根是一個唯物主義哲學家。他從哲學原理出發(fā),深人研究和論述了科學的方法問題。他反對經院哲學和唯心主義,極力批判經院哲學,主張打破“偶像”,鏟除各種偏見和幻想。他主張雙重真理說,強調發(fā)展自然科學在人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根是近代哲學史上首先提出經驗論原則的哲學家。他重視感覺經驗和歸納邏輯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開創(chuàng)了以經驗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經驗哲學的新時代,對近代科學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人類哲學史、科學史都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培根思想上的進步性,反映出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上升時期對發(fā)展科學的要求。他未完成的《偉大的復興》在該世紀下半葉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為此,羅素尊稱培根為“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他也被別人稱為“不列顛的百科全書”。
十、中國百科全書是什么?
《中國百科全書)》是我國科學文化事業(yè)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程,對傳承和發(fā)展我國科學文化事業(yè),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推動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百科全書)》帶你眺望宇宙神秘的深處、領略浩瀚的太空奇景、漫游神奇的藍色星球、了解并保護我們的生存家園、走進生生不息的動物世界、踏人五彩繽紛的植物王國……無論千年文明的傳承,還是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無論地球滄海桑田的變化,還是人類歷史的演變,只要輕輕地翻開書的一頁,你就仿佛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