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長江魚養(yǎng)殖基地在哪(江蘇長江魚類)
1. 江蘇長江魚類
蘇州全市共有157.96公里的長江岸線,其中,萬里長江入海前,在張家港拐了最后一道彎。為踐行長江大保護,張家港投資37.6億元,將9公里生產(chǎn)岸線全面調(diào)整為生態(tài)岸線,并騰退4平方公里的規(guī)劃產(chǎn)業(yè)用地。
張家港灣岸邊一座30多米高的海事建筑,被改造成鯉魚形狀的觀景臺,在此遠眺長江,江風撲面、水天一色。看得見風景,更看得到美好的未來。
長江常熟段有一片凸入江中的灘涂,曾因周圍只有一些稀疏的蘆葦,江水渾濁,沙洲呈現(xiàn)鐵銹色,被稱為“鐵黃沙”。
如今已經(jīng)打造成為集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長江生態(tài)島。目前島內(nèi)自然生長的植物群落7000多畝,既有長江魚類繁衍洄游的通道,也有人工隔離的候鳥保護區(qū),成為長江綠廊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太倉,七丫口郊野濕地項目建成后,將和鄭和公園連成一片,共同構(gòu)成占地面積達3600畝的江邊濕地公園,守護著長江。在這里你可能會看到四五頭江豚,探頭躍出水面又迅速潛入水中,而且不斷有市民來休閑散步,拿起手機定格美景。
2. 長江魚類排名
每年2月底到3月初,長江流域活躍著四種魚———鰣魚、魚回魚、刀魚和銀魚,它們因美味營養(yǎng)又有很強的季節(jié)性,被人們稱為“長江四鮮”。早在明代,長江鰣魚、黃河鯉魚、松江鱸魚、太湖銀魚已并稱中國四大名魚?!敖匚弧比绱酥叩啮堲~可見其腴嫩鮮美,且營養(yǎng)價值極高。
3. 長江魚種
長江魚的種類有很多,像: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鱖魚、鲇魚、鮰魚、黃顙魚等魚類。
我們都知道作為重要的淡水水生生物基因庫,長江擁有水生生物4300多種,其中魚類400多種,170多種為長江特有,占淡水魚總數(shù)的48%,大大超過其他江河的淡水魚種類數(shù)
4. 江蘇長江魚類有哪些
京杭大運河里有:鯽魚、草魚、鰱魚、鮰魚、鯉魚。
1、鯽魚鯽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鯽魚是雜食性魚類,食性廣、適應(yīng)性強、繁殖力強、抗病力強、生長快、對水溫要求不高,便于養(yǎng)殖,是我國重要的養(yǎng)殖性魚類。
2、草魚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類,棲息于平原地區(qū)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qū)域。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草魚幼魚期則食幼蟲,藻類等,草魚也吃一些葷食,如蚯蚓,蜻蜓等。分布廣,在中國分布于黑龍江至云南元江(西藏、新疆地區(qū)除外)。已移殖到亞、歐、美、非各洲等國家。
3、鰱魚鰱棲息于江河干流及附屬水體的上層。性活潑,善跳躍。剛孵出的仔魚隨水漂流;幼魚能主動游入河灣或湖泊中索餌。冬季,湖水降落,成體多數(shù)到河床深處越冬,幼體大多留在湖泊等附屬水體深水處越冬。冬季處于不太活動的狀態(tài)。以浮游植物為主食,但是魚苗階段仍以浮游動物為食,是一種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魚類。主要分布于中國、蒙古、俄羅斯等國。
4、鮰魚長吻鮠為底層魚類。常在水流較緩、水深且石塊多的河灣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潛伏于水底或石縫內(nèi),夜間外出尋食。覓食時也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冬季多在干流深水處多礫石的夾縫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甲殼類、小型軟體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分布于中國東部的遼河、淮河、長江、閩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鮮西部,以長江水系為主。
5、鯉魚鯉魚鱗大,上腭兩側(cè)各有二須,單獨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靜且水草叢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習(xí)性。原產(chǎn)亞洲,后引進歐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區(qū),雜食性。
5. 江蘇長江釣魚
一般情況下太湖是不允許釣魚的,要注意安全。
根據(jù)《江蘇省漁業(yè)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第一款:“國家和省級水產(chǎn)種質(zhì)資源保護區(qū)、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qū)常年禁止捕撈和垂釣。”第三款:“長江干流江蘇段在禁漁期內(nèi)禁止垂釣?!碧齻€保護區(qū)全年禁止捕撈,因此要注意不要捕撈非法,以免對保護區(qū)造成破壞。建議您咨詢當?shù)氐臐O業(yè)管理部門以獲取最新的規(guī)定和禁令信息。
6. 長江魚種大全 稀有
答:1、中華鱘:(保護級別一級)是硬骨魚綱、鱘科魚類,體型龐大有“長江魚王”之稱,最大個體能達到5米,體重600公斤左右。為底棲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
中華鱘為洄游性魚類,海洋中生長,產(chǎn)卵期在金沙江產(chǎn)卵,幼魚長到15厘米左右后,成魚帶它們進入外海,在外海生長,最長壽命可達40年。
2、長江鱘:(保護級別一級)原名達氏鱘,俗稱鱘魚、鰉魚、沙臘子等,體型與中華鱘相似。
長江鱘為肉食性魚類,主要覓食底棲無脊椎動物、植物碎屑、藻類和幼魚等。分布于長江干支流、烏江、黃河、黃海、東海海域。
3、白鱘、(保護級別一級)又稱象魚等。為大型肉食性魚類,成魚和幼魚均以魚類為主食,亦食少量的蝦、蟹等水生動物。
白鱘為洄游性魚類,曾經(jīng)分布在海河到錢塘江之間的各大河流,現(xiàn)在主要在長江流域,以及黃海、渤海和東海等近海。
7. 長江魚類品種
長江下游物產(chǎn)豐富,交通便捷,沿江地區(qū)人杰地靈,經(jīng)濟發(fā)達。
日落西下,海天一色,景色怡人,每逢海水漲潮時,適應(yīng)淡咸水生長的魚蝦類逆流而上,在長江之中繁殖生長,如長江四鮮:河豚、刀魚、鮰魚、鰣魚。國家保護水產(chǎn)有白鰭豚、中華鱘、揚子鱷等,還有眾多的雜魚、蝦蟹類,如籽蝦、毛蟹、鰻魚、黃道土魚,橋丁魚、鯔魚、白魚、沙踏皮魚等。8. 長江魚類名錄
有22種,有些魚類耳熟能詳,有些多數(shù)人不認識,都有哪些呢?
1、中華鱘:(保護級別一級)
2、長江鱘:(保護級別一級)
3、白鱘、(保護級別一級)
4、花鰻鱺:(保護級別二級)
5、鰣:(保護級別一級)
6、胭脂魚:(保護級別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7、稀有鮈(jū)鯽:(保護級別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8、鯮 (zōng):(保護級別二級)
9、圓口銅魚:(保護級別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10、長鰭吻鮈(jū):(保護級別二級)
11、四川白甲魚:(保護級別二級)
12、多磷白甲魚:(保護級別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13、金沙鱸鯉:(保護級別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14、細鱗裂腹魚:(保護級別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15、重口裂腹魚:(保護級別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16、厚唇裸重唇魚:(保護級別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17、巖原鯉:(保護級別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18、紅唇薄鰍:(保護級別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19、長薄鰍:(保護等級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20、青石爬鮡:(保護等級二級)
21、川陜哲羅鮭:(保護等級一級)
22、松江鱸魚:(保護等級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長江流域的保護魚類22種,但有些魚類并非只在長江分布,其他地區(qū)也有分布,并且其他地方的保護魚類,在長江中也有生存,這里只是做一個參考。
9. 江蘇長江魚類分布圖
長江魚類400多種,170多種為長江特有,占我國淡水魚總數(shù)的48%,大大超過我國其他江河的淡水魚種類數(shù)。 長江有四大家魚,分別是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還有鱖魚、鲇魚、鮰魚、黃顙魚。
10. 江蘇長江魚類有多少種
長江流域共分布有魚類420多種,其中僅分布于長江流域的特有魚有170多種,保存了大量珍稀而古老的物種,如全世界最大淡水魚之一的白鱘、“長江名片”——中華鱘等。
11. 長江水產(chǎn)魚
1、河豚魚
河豚魚又名氣泡魚,古名:鯸鮐。味道極為鮮美,與鰣魚、刀魚并稱為“長江三鮮”。
河豚雖然有劇毒,但其肉鮮美柔嫩無比,人們常把河豚魚片與日本繪畫相提并論,柔和細膩,回味無窮。
2、刀魚
刀魚 學(xué)名“刀鱭”,屬洄游魚類。每當春季,刀魚成群溯江而上,形成魚汛。農(nóng)諺有“春潮迷霧出刀魚”,是春季最早的時鮮魚。刀魚體形狹長側(cè)薄,頗似尖刀,銀白色,肉質(zhì)細嫩,但多細毛狀骨刺。肉味鮮美,肥而不膩,兼有微香。宋代名士劉宰曾有詩稱贊:“肩聳乍驚雷,腮紅新出水,以姜桂椒,末熟香浮鼻?!钡遏~是鎮(zhèn)江、靖江、江陰、張家港主要水產(chǎn)品之一,境內(nèi)長江水域均可捕獲。前期刀魚雄性多,體大,脂肪多;后期雌性居多,體小,脂肪少?!扒迕鳌焙螅遏~肉質(zhì)變老,俗稱“老刀”。刀魚和鰣魚、河豚和鮰魚一起被譽為“長江四鮮”。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