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怎么養(yǎng)殖
一、蟾蜍怎么養(yǎng)殖
1、當亮談蟾蜍是小蝌蚪時,每平米可以放養(yǎng)4000只以內。
2、當長成幼蟾蜍時放養(yǎng)量為40只左右每平方米。
3、按蟾蜍發(fā)育的敬兄碰不同階段進行分池和分群飼養(yǎng)。
4、在小蝌蚪生長5天之后,進行人工投喂蛋黃,水蚤等新鮮餌料,每天投喂兩次。
5、幼蟾蜍可以投喂蚯蚓,球藻等餌料。
6、成蟾采用糠麩,面粉和配合飼料來投喂。
7、防止塵高老鼠和毒蛇的危害。
二、瀘縣玉蟾山什么時候開放?
瀘縣玉蟾山的具體開放時間是8點到18點。
玉蟾山位于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縣城旁,因山形、山石狀似蟾蜍而得名。玉蟾山歷來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聞名川南,曾是川南佛教名山,被張愛萍將軍譽為“川南明珠”。玉蟾山風景區(qū)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省級森林公園、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誰會蟾蜍的飼養(yǎng)技術!可以教教么!
(一)種蟾蜍池的清理與消毒
種蟾蜍放養(yǎng)前,要清理放養(yǎng)池、喂料臺和整治陸地活動場所。池內要種養(yǎng)水草。在陸地活動場所種植樹木、農作物、蔬菜等,并堆砌多孔洞的磚石堆。檢查防護網或隔離墻的完整性,以防敵害侵人。清理后的放養(yǎng)池和喂料臺要進行消毒,藥性消失后,注人日曬曝氣的水,池邊水深 15 一 20 厘米。
(二)放養(yǎng)種蟾蜍
1 .密度 每平方米可放養(yǎng)蟾賒 30 只左右。隨著日齡的增加和個體的長大,可逐漸減少放養(yǎng)的密度。成蟾蜍每平方米 2 一 4 只為宜。
2 .雌雄種蟾蜍放養(yǎng)比例 雌雄比例通常為 2 一 3 : l ,也可采用 3 : 2 或 8 : 5 的放養(yǎng)比例。
3 .消毒 放養(yǎng)時要對蟾蜍身體進行消毒。參見第七章預防措施部分。
(三)飼養(yǎng)
1 .餌料量 種蟾蜍每只每日投餌量為體重的 10 % - 12 %。具體投料量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飼喂 2 小時全后剩余料多,說明投料量大,下次應減少投喂量;如飼喂 2 小時后或不到 2 小時,飼料全部被吃光,說明投料量少,應增加投喂量。
2 .餌料種類 餌料應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所占比例不少于60%。
3 .飼喂次數 每日2次。上午7-8時,下午6-7時。
種蟾蜍報對時基本停食,之后攝食量恢復正常,這一階段要酌情增減投餌量。
(一)日常管理
經常向種蟾蜍池注人新水,一般每周 1 一 2 次,每次換掉池水的 1 / 4 一 1 / 3 水。適宜水溫為18-24℃,新舊水溫差不大于2℃。
不得飼喂霉敗變質飼料。產卵前后,活餌料占60% - 70 %以上,配合料占 30 %一 40 % 。要求環(huán)境寧靜,切忌嘈雜。
發(fā)現病蟾蜍應及時隔離治療。必要時,對養(yǎng)殖場進行消防。
注意防除敵害(如蛇、鼠等)。防止蟾賒逃跑。越冬期注意保暖。
這里有一個比較詳細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四、蟾蜍怎么養(yǎng)殖,蟾蜍在什么情況下會脫蟾衣?
野生蟾蜍在野外一般每年才會蛻衣1-2次,在饑餓的情況下才會蛻衣,而且是邊蛻邊吃,很難見到。人工養(yǎng)殖通過專業(yè)的技術,可以使蟾蜍每個月蛻衣兩次,不會被它自己吃掉,采集到的都是完整的蟾衣。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