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養(yǎng)殖龍蝦(水稻田養(yǎng)殖龍蝦視頻)
1. 水稻田養(yǎng)殖龍蝦視頻
活動目標
1、了解稻子的生長過程,激發(fā)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2、了解水稻的生長,并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
3、知道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學會珍惜糧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兩個星期,讓幼兒觀察水稻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并進行記錄。
2、幼兒用書。
3、稻子、米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出示米飯圖片,請幼兒來說一說米飯。(米飯是白白的、香香的等)
——請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米飯是怎么來的?
二、活動過程。
——幼兒介紹水稻種子的觀察記錄。
——教師播放幼兒用書《稻子的一生》及農(nóng)民種植水稻的視頻。
——請幼兒說一說稻子是怎么長成的。
三、游戲:“種水稻”。
1、教師扮演農(nóng)民,請幼兒扮演稻子每一個時期的狀態(tài)。
——播種第一天:幼兒蹲下,手抱著頭。
——2—3天:蹲著,一只手慢慢開始往上伸。
——30天:稻子長高了。(幼兒站起來雙手伸開)
——插秧后:兩個或多個幼兒背靠背并打開雙手。
——稻子成熟:幼兒彎腰站著,手里拿著稻子的卡片。
2、請個別幼兒扮演農(nóng)民,其他幼兒扮演水稻。
——教師小結(jié):稻子成熟后會變成金黃色,農(nóng)民伯伯把稻子收割后曬干,去掉稻殼就變成一粒粒的白米,經(jīng)過加工之后香噴噴的白米飯就出來了。
2. 水稻田養(yǎng)小龍蝦
一畝投蝦苗在50-100斤左右,等到賣的時候一畝蝦就在400斤左右,而且在種植稻谷的時候,蝦就已經(jīng)賣了一批了。
等到稻谷豐收的時候,又賣稻谷,此外合作社的稻田里還有蝦種。把原本要用來養(yǎng)殖稻谷的田再放蝦,賣了稻谷,又賣蝦,可謂是節(jié)省了土地租用資金又多賺了錢,這中間的利潤,看全國都流行的這種養(yǎng)蝦模式,就知道了。
蝦稻共作也就是說在種植水稻期間,小龍蝦和水稻是共生共養(yǎng)的。而蝦稻輪作就不一樣,基本都是一年內(nèi)水稻和小龍蝦錯開養(yǎng),也就是說在6-9月份種植水稻,9月份投放親蝦,然后在來年3-5月份捕捉成蝦出售。所以,蝦稻共作和蝦稻輪作它們操作模式是不一樣的。
3. 水稻田養(yǎng)龍蝦技術(shù)
苗種放養(yǎng)前期準備
1月—2月,改造蝦溝,采用“一”或者“L”型田邊溝,溝深0.6-0.8米、寬4米、坡比1:1.5,對蝦溝、大田凍、曬、消毒,消毒用藥量按水深1米畝用生石灰160公斤;消毒后10天栽植伊樂藻到溝、田之中,每隔2-3米栽植一族,以星狀分布。
蝦稻共作的養(yǎng)殖:苗種投放
3月—4月中旬,待水草扎根發(fā)芽后,投放蝦苗到溝、大田中(越早越好),投放量5000-7000尾/畝,規(guī)格為70~200尾/500g,同時適當投喂浸泡過的大豆、玉米等植物性蛋白餌料。
蝦稻共作的養(yǎng)殖:日常管理
4月下旬—5月,注意水質(zhì)調(diào)控、水草養(yǎng)護、病害預防治療等工作,對蝦溝、大田中的蝦苗加強投喂人工飼料、小雜魚等,一般為存塘蝦總量的1-2%。
7月初—8月中旬,做好水稻前期病蟲害生物農(nóng)藥防治,人工耘耥拔除多余的大雜草,水稻移栽25天后分次輕擱田2-3次。適當少量輔助投喂人工飼料、小雜魚等,并適時起捕部分成蝦出售。做好田間日常管理工作
4. 水稻田養(yǎng)殖龍蝦視頻播放
發(fā)朋友圈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式展示家鄉(xiāng)的稻谷豐收景象:1. 選擇一張稻谷豐收的圖片作為朋友圈的背景,然后配上文字描述,例如:“家鄉(xiāng)的稻谷豐收啦!金黃的稻穗,在秋風的吹拂下?lián)u曳生姿,真是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拍攝一段稻谷豐收的視頻,展現(xiàn)稻谷隨風搖曳的景象,并配上對家鄉(xiāng)豐收的喜悅之情的文字,例如:“秋風起,稻谷熟!看著這一片金黃色的稻海,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喜悅!家鄉(xiāng)的農(nóng)民辛勤付出的勞動終于有了豐收的回報?!?. 在朋友圈中分享種植稻谷的過程,可以拍攝播種、灌溉、育苗等農(nóng)作業(yè)的照片,然后配上文字描述,分享自己對農(nóng)民辛勤勞作的敬佩之情,或者分享自己參與其中的經(jīng)歷和感受。4. 如果在豐收時,有家人、朋友一起參與收割,可以選擇拍攝一系列合影照片,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和幸福之情,例如:“豐收的喜悅,讓我感到無比親切和幸福!和家人、朋友一起參與稻谷收割,心里充滿感恩和懷念?!睙o論選擇哪種方式,重要的是能夠真實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稻谷豐收的喜悅之情和對農(nóng)民辛勤勞作的敬佩之情。
5. 水稻田養(yǎng)殖龍蝦視頻大全
1. 不是真的。
2. 通過對視頻的分析,可以看出水稻圖片和其他山上的景物融合不自然,而且視頻中出現(xiàn)的水稻和周圍景物的比例和角度也不符合水稻在山上的真實生長情況,表明這個視頻是經(jīng)過技術(shù)加工的虛假內(nèi)容。
3. 此外,水稻是需要特定環(huán)境和水源的,生長在極端環(huán)境下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真的有水稻在山上生長的話,那可能是由于人工種植或者其他原因。
因此,這個視頻并不能代表水稻在山上真實存在。
6. 水稻田養(yǎng)殖小龍蝦技術(shù)
水稻 蝦”模式是指以稻田為基礎(chǔ),在不減少糧食產(chǎn)量的前提下,在稻田養(yǎng)殖小龍蝦,發(fā)揮水稻和龍蝦共生互利的作用,從而獲得水稻和龍蝦雙豐收的一種高效生態(tài)種養(yǎng)模式。具體如下: 稻田選擇 選擇水源充足,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不受旱災(zāi)、洪災(zāi)影響,周圍無污染,水質(zhì)良好,排灌方便,陽光充足的低套稻田進行套養(yǎng),稻田面積以便于管理和投喂為原則,一般以40~50畝 為一個種養(yǎng)單元為宜。初次建議用有現(xiàn)成的溝系供利用的稻田,減輕養(yǎng)蝦建設(shè)工程成本。 開挖蝦溝 在一個養(yǎng)殖單元內(nèi)開挖1條環(huán)形溝,環(huán)形溝距田埂1.5~2米處開挖,溝寬2~3 米、溝深1~1.5米,外田埂面寬2米左右,坡比1:2.5。為了便于水稻田淺灌、曬田、施化肥、農(nóng)藥及捕撈,必須在養(yǎng)蝦稻田開挖蝦溝和蝦潭。田中蝦溝可在插秧后開挖,其開法應(yīng)視田塊的形狀、面積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較小,可開成“田”字形;如是長且大的田塊,可開成內(nèi)“井”字或內(nèi)“田”字形,溝寬0.5~1.0米,溝深0.3~0.4米為宜。蝦潭可開在蝦溝的交叉處或田的四角,與蝦溝相通。蝦潭一般以1.0米見方、深0.8~1.0米為宜
7. 稻田養(yǎng)龍蝦的技術(shù)視頻
土壤:種植蓮花最好用河塘泥或接近河塘的泥,稻田的泥土也可以。
2.施肥:生長期需要每月追施一次磷鉀肥或餅肥。
3.光照:在陽光充足的位置最好,養(yǎng)殖蓮花每天至少要提供7小時以上的光照時間,光照時間不夠,其花期會變短,甚至不開花。
2. 盆栽蓮花的養(yǎng)殖方法
1、荷花屬于長日照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每天光照五小時以上最好,光照的時間越長越好,不宜在室內(nèi)栽培,日照不足會影響開花。
2、荷花屬水生植物,喜歡濕潤,害怕干燥。它喜歡相對平靜的水域,水生一般不要超過1.5米,水太深只會出現(xiàn)少數(shù)浮萍,挺出水面的立葉少便不能開花;它不喜歡風浪較大的流水,所以栽培中多見于淺水、湖泊、沼澤地、池塘地區(qū),池塘種植荷花水生0.3米~1.2米最好。
3、如果是盆栽養(yǎng)的話,需要較大的水缸,注意生長期間不能缺水,也不耐陰,土質(zhì)一富含有機質(zhì)的黏土為宜,比如無污染的田園土、稻田土、河泥等。有些盆栽荷花每年還需要翻一次盆,比如碗蓮,每年翻一次盆才能保證它的生長和開花量。4、荷花生長旺盛時期,需要施肥,采取薄肥勤施,或者半月施肥一次,選擇的肥料有復合肥、尿素、緩釋肥等。
3. 鮮花蓮花怎么養(yǎng)
一、生活習性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wěn)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種而定,大株形品種如古代蓮、紅千葉相對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過1.7米。中小株形只適于20-60厘米的水深。
同時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水缸所栽荷葉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則荷葉邊焦,花蕾回枯。荷花還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環(huán)境。荷花極不耐蔭,在半蔭處生長就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趨光性。
二、形態(tài)特征
1、葉圓形,盾狀,直徑25-90厘米,表面深綠色,被蠟質(zhì)白粉覆蓋,背面灰綠色,全緣稍呈波狀,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葉脈從中央射出,有1-2次叉狀分枝;葉柄粗壯,圓柱形,長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ü:腿~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
2、花單生于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直徑10-20厘米,美麗,芳香;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臺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黃色或間色等變化;荷葉矩圓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5厘米,由外向內(nèi)漸小,有時變成雄蕊,先端圓鈍或微尖,雄蕊多數(shù)。
3、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8-2.5厘米,果皮革質(zhì),堅硬,熟時黑褐色;種子(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2-1.7厘米,種皮紅色或白色?;ㄆ?-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期8-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tǒng)。
4、荷花葉大,直徑可達70厘米,全線,呈盾狀圓形,具14-21條輻射狀葉脈。葉面深綠色、粗糙、滿布短小鈍刺。刺間有一層蠟質(zhì)白粉,故能使雨水凝成滾動的水珠。
4. 蓮花的養(yǎng)殖方法
養(yǎng)殖方法:喜肥沃濕潤的土壤,怕干旱和積水,必須選擇土質(zhì)疏松,有機質(zhì)豐富,排水、通氣性能好,又有保水、保肥力的砂質(zhì)壤土。酸堿度在pH值5.6—7.2范圍均可種植,但以6.8~7.2的微酸性到微堿性的土壤較好。培養(yǎng)土可采用5份園土、3份垃圾土、2份礱糠灰,再加適量菜餅?;蛴?份馬糞、4份園土、2份河砂、再加少量菜餅。
5. 蓮花怎么種植方法 家養(yǎng)
澆水冬夏有分差
荷花蘭可以說生命力還是比較自主的,對于水分需求也不太過要求,只要保證最基本的生理機能活動(可以保證生長期的荷花蘭吸收水分充足,正常生長)就行了。但是冬天和夏天澆水的量不一樣的,有一定的差別,因為夏季的溫度濕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需要比冬天的時候多澆點兒水。
施肥把握寸度
家養(yǎng)植物一般都是需要主動上肥的,因為缺少了野外或者說野生的生長環(huán)境,雖然說荷花蘭可以適應(yīng)水肥比較困難的環(huán)境,但是適當?shù)氖┓士梢员WC荷花蘭的良好的生長趨勢,注意次數(shù)就行,不然的話肥料多了容易燒根。
栽培講究土壤
荷花蘭的栽培是需要土壤慢慢溫養(yǎng)的,這不是說土壤的肥料需要多高,而是說荷花蘭的生長期很長,想養(yǎng)成一盆上得了臺面的荷花蘭還是得一段時間的。長時間的緩慢生長,要求栽培荷花蘭的土壤盡量要擁有良好的排水性,因為荷花蘭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喜歡那種濕度不高的生長環(huán)境的。
光照適當有遮擋
對于荷花蘭的光照需求,這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有充足的陽光荷花蘭才能進行光合作用來合成生長所需要的化合物。荷花蘭生性喜陽光,所以說可以放在室外的有陽光的地方或者說有陽光照射的窗臺,接受陽光的沐浴。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光照時間太長,不然的話容易造成葉尖變黑。
室溫環(huán)境保持好
荷花蘭生性強健,一般的話時應(yīng)在比較溫暖的環(huán)境下緩慢生長,這一點從它生性喜好陽光的天性就可以看出來。生長環(huán)境的溫度一般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即可,溫度太低或者溫度太高都會對荷花蘭植株造成一定的傷害,嚴重時還會對荷花蘭的生長造成嚴重損傷。
注意事項
1. 栽培荷花蘭的土壤最好含有一定量的腐葉土,可以保證適當?shù)姆柿?yīng);
2. 長時間不見太陽的荷花蘭最好不要直接搬到強烈的光照之下,盡量有一個慢慢適應(yīng)強度調(diào)整的過程;
3. 光照過強時要對荷花蘭進行一定的遮擋措施,或者說可以暫時搬到陰涼的地方。
6. 蓮花咋養(yǎng)植
首先是養(yǎng)殖環(huán)境,蓮花需要豐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為栽培土,一定不要用工業(yè)污染土。其次是溫度,蓮花對于溫度要求比較嚴格,溫度在8℃到10℃時會發(fā)芽,14℃藕就會生長了。但也需注意,夏季溫度過高也不利于它的生長發(fā)育,蓮花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2℃到35℃。然后是光照,蓮花需要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每天至少接受7小時以上,這樣可以促進更多花蕾生長。
2、荷花喜肥,但要薄肥勤施。如果蓮花出現(xiàn)腐敗病和葉枯病,需要及時用藥劑噴灑。
蓮花
3、常見的蓮花有白蓮花,藍蓮花,紅蓮花。金蓮花就不是我們現(xiàn)在講的這種蓮花了,金蓮花是地上長的一草本植物。
7. 蓮花如何養(yǎng)殖
一、選水缸
透明的水缸不利于蓮花長芽苞,所以在水缸養(yǎng)荷花,一定要選擇不透明的器皿,可以選擇陶瓷材料的,也可以選擇深色系的水缸。
二、土壤和水
蓮花是水生植株,所以水和土壤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準備這兩樣東西時,最好把它們都消毒,因為水里很容易有病菌,再加上土壤不消毒,很快就會長蟲子,所以一定要給土壤和水消毒以后,再把它們按照比例拌起來制作成培育土,制好以后,給里面撒上打底肥料,打的肥料可以用骨粉,因為骨粉和土壤的貼合度最好,有利于荷花吸收養(yǎng)分,最后再養(yǎng)上荷花。
三、光照
它是喜陽的植株,所以每天必須保證至少八個小時的自然光照射,才能滿足它的生存需求。冬天日短,可以把它放在陽臺或者室外養(yǎng)殖,最大限度的給予它光照。
四、施肥
它在生長期和花期的時候,對養(yǎng)分的需求特別大,所以在這兩個特殊時期,一定要保證養(yǎng)分充足,最少一個月施肥兩次。在秋冬季節(jié),它處于休眠期,不需要過多養(yǎng)分,養(yǎng)分過多還會損傷它健康,所以秋冬季一般不用施肥,如果施肥,最好不超過一個月一次
8. 蓮花怎么養(yǎng)殖方法圖解
多肉植物蓮花掌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需有大量的陽光直接照射,特別是越冬期間更需要陽光。家庭種植時,應(yīng)將其擺放在露天的陽臺上,或能照射到陽光的窗臺上。如果缺乏陽光照射,植株的葉子就會變長,還會提早脫落。
一、溫度管理
蓮花掌植株為陽性植物,不耐寒。春夏季正常的室溫即可,越冬期間溫度要保持在10℃以上。
二、澆水管理
蓮花掌生長期間適量澆水,冬季如果將植株放在10℃的環(huán)境之中讓其休眠的話,要等到培養(yǎng)土上半部分干后才可澆水。
三、施肥管理
蓮花掌在生長旺盛期間,每兩星期施標準液肥一次。
四、栽培與換盆管理
種植蓮花掌的盆土宜用腐葉土,或用泥炭和珍珠巖拌合,并稍加骨粉或過磷酸鈣的混合土。多肉蓮花掌生長迅速,每年或隔年需換盆一次,換盆時注意將植株栽牢。
9. 蓮花怎么養(yǎng)殖方法視頻
蓮花豆就是蠶豆蠶豆的適宜播種期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播種前要精細整地,做到土塊細碎,土面平整。播種時要保證播種密度,一般耐旱力較強、成熟較晚的大粒品種宜在旱地種植,每畝4000-5000蔸,每蔸播種2-3粒,每畝用種量為7.5-9公斤;成熟較早、耐濕力較強的小粒種,宜在稻田種植,每畝5000-6000蔸,每蔸播種2-3粒,每畝用種量6-7.5公斤,播種后要用濕潤的火土灰蓋種,以利出苗。
10. 蓮花怎樣栽培
盆栽沉水 選用無孔營養(yǎng)缽,高30cm,口徑40cm,栽種方法及營養(yǎng)土如缸載,填土高度在25cm左右,栽種完成后沉入水池,水池水位控制在剛剛淹沒營養(yǎng)缽為宜,隨之生長逐漸增加水位。此方法優(yōu)點在于越冬容易,只需冬季增高水位,使睡蓮頂芽保持在冰層以下即可越冬,缺點是管理時必須進入水池,略感不變。 池塘栽培 選擇土壤肥沃的池塘,池底至少有30cm深泥土,繁殖體可直接栽入泥土中,水位開始要淺,控制在2~3cm,便于升溫,隨著生長逐漸增高水位。根據(jù)地區(qū)不同入冬前池內(nèi)加深水位,使根莖在冰層以下即可越冬。優(yōu)點是群體效果較好,生長量大,缺點是翌年采挖困難,病蟲害不易防治?! ≡绱喊殉厮疟M,底部施入基肥(餅肥、廄肥、碎骨頭和過磷酸鈣等),之上填肥土,然后將睡蓮根莖種入土內(nèi),淹水20~30 cm 深,生長旺盛的夏天水位可深些,可保持在40~50 cm,水流不宜過急。若池水過深,可在水中用磚砌種植臺或種植槽,或在長的種植槽內(nèi)用塑料板分隔1 m×1 m,種植多個品種,可以避免品種混雜。也可先栽入盆缸后,再將其放入池中。生育期間可適當增施追肥1~2 次。7~8 月,將餅肥粉50 g 加尿素10 g 混合用紙包成小包,用手塞入離植株根部稍遠處的泥土中,每株2~4 包。種植后3 年左右翻池更新1 次,以避免擁擠和衰退。冬季結(jié)冰前要保持水深1 m 左右,以免池底冰凍,凍壞根莖。
11. 蓮花養(yǎng)殖技術(shù)
石蓮花喜陽光充足,溫暖干燥的環(huán)境,耐干旱。栽培中,空氣濕度可稍大些,但土壤不宜積水,否則會發(fā)生爛根。夏季高溫時植株生長緩慢或完全停滯,可放在通風良好處養(yǎng)護,避免烈日暴曬,節(jié)制澆水、施肥。
春、秋是石蓮花屬植物的主要生長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否則會造成植株徒長,株型松散,葉片變薄,葉色黯淡,葉面白粉減少。澆水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避免盆土積水,空氣干燥時可向植株周圍灑水,但葉面,特別是葉叢中心不宜積水,否則會造成爛心。尤其要注意避免長期雨淋。
生長季節(jié)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施肥時不要將肥水濺到葉片上。施肥一般在天氣晴朗的早上或傍晚進行,當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澆一次透水,以沖淡土壤中殘留的肥液。冬季放在室內(nèi)陽光充足的地方,倘若夜間最低溫度在10℃左右,并有一定的晝夜溫差,可適當澆水,酌情施肥,使植株繼續(xù)生長。如果保持不了這么高的溫度,應(yīng)控制澆水,維持盆土干燥,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的低溫,某些品種甚至能耐0℃的低溫。
1至2年翻盆一次,多在春季或秋季進行,盆土宜用疏松肥沃、具有良好透氣性的沙質(zhì)土壤。可用腐葉土3份、河沙3份、園土1份、爐渣1份混合配制,并摻入少量的骨粉等鈣質(zhì)材料。翻盆時剪去爛根,剪短過長老根,以促發(fā)健壯的新根。還可在盆面鋪一層石子或沙礫,既可提高觀賞性,又可防止?jié)菜?、施肥時肥水濺到葉片上,影響觀賞
8. 稻田養(yǎng)殖龍蝦技術(shù)大全(5大要點)
稻田的選擇和改造
1、稻田選擇:稻田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zhì)良好、周邊環(huán)境安靜、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壤土為佳,水源要選無污染的大型水體,田塊要不受旱災(zāi)、洪災(zāi)影響,田埂高而堅實,保水性能好。
2、田間改造:稻田選擇好后要對選好的田塊要進行環(huán)境改造,其中包括環(huán)形溝、田間溝的開挖,田埂加寬、加高、加固,水質(zhì)、水位控制,水草種植等。
3、防逃措施:稻田的進、排水口要設(shè)防逃設(shè)施,進水口用20~40目的網(wǎng)片過濾進水,排水口也要用密網(wǎng)圍住,四周田埂上要用70厘米寬的密眼網(wǎng)片或石棉瓦圍攔。
4、清除敵害:稻田威脅小龍蝦生存的敵害較多,如水鳥、水老鼠、水蜈蚣、蛙、水蛇、黃鱔、泥鰍、鯰、烏魚等,因此水稻栽插前用生石灰消毒,徹底清除田間敵害。
小龍蝦的養(yǎng)殖技術(shù)
1、親蝦選擇:親蝦要選擇體質(zhì)健壯、無病無傷、軀體光滑、無附著物、活動能力強且體重在30克以上的雌雄蝦,雌雄比例(2~3):1,為保證成活率放苗前最好在稻田附近設(shè)置親蝦暫養(yǎng)池。
2、親蝦放養(yǎng):親蝦待水稻栽插后放入稻田,每畝投放1厘米以上幼蝦1~2萬尾或暫養(yǎng)親蝦15~20千克,宜在晴天的早晨和傍晚進行,投放時間越早效果越好,離水時間不超過2小時。
3、餌料選擇:小龍蝦的食性雜,早期宜以動物性飼料為主,中期以水草、農(nóng)家肥和農(nóng)副產(chǎn)品飼料為主,后期以農(nóng)副產(chǎn)品飼料和人工配合飼料為主。
4、科學投喂:小龍蝦投喂做到“定時、定點、定質(zhì)、定量”,堅持每日1~2次,傍晚和晚上投喂,日投喂量控制在存蝦總量的1~3%之間,有條件可多投放一些螺、蜆。
5、及時捕撈:小龍蝦捕撈要做到長期捕撈、捕大留小,這樣既能減少死亡損失,又能降低稻田中小龍蝦的密度、促進小規(guī)格龍蝦快速生長,一般每畝稻田可產(chǎn)商品蝦150千克左右。
9. 水稻田養(yǎng)殖龍蝦視頻教程
品種搭配
1.熟期搭配原則。根據(jù)地理氣候條件,種植雙季稻季節(jié)矛盾比較突出,在早、晚稻品種搭配上選擇性不多,適用于早、晚稻品種搭配的模式只有早熟早稻品種搭配中熟偏遲晚稻品種(105天熟期搭配120天熟期),中熟早稻品種搭配中熟晚稻品種(110天熟期搭配115天熟期)兩種模式,才能確保早、晚稻雙季種植都能獲得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
2.品質(zhì)搭配原則。為突出綠色、高產(chǎn)、高效目標,種植雙季稻的地區(qū)推行“早超晚優(yōu)”種植模式,即早稻種植超級稻,晚稻種植優(yōu)質(zhì)稻。
品種選擇
篩選適用于種植早、晚稻的品種進行合理搭配,是雙季水稻種植獲得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的基礎(chǔ),經(jīng)過多年引種、示范,適宜種植的早稻品種有:湘早秈6號(87早)、中早39、溫814、湘早秈45號、湘早秈32號、中嘉早17、潭兩優(yōu)83、潭兩優(yōu)143等;晚稻品種有桃優(yōu)香占、湘晚秈13號、岳優(yōu)9113、天優(yōu)華占、岳優(yōu)518等。
播種時間
根據(jù)氣候條件,早稻適宜于3月下旬視天氣情況播種(采用旱育保姆包衣的種子可以提前7天左右播種);晚稻湘晚秈13號熟期品種于6月8~10日播種;桃優(yōu)香占熟期品種于6月15~18日播種,岳優(yōu)518熟期品種于6月20日左右播種。
10. 水稻田養(yǎng)殖小龍蝦視頻
用料龍蝦一只姜適量蔥適量洋酒適量油適量步驟11.龍蝦放尿,清理干凈,蝦身對剖步驟2蒜、姜切末,放入油中炸至金黃色。量要多一些拌上一點點洋酒,放在龍蝦肉上步驟3水開后,放入,蒸8-10分鐘步驟4出鍋開吃可以撒上蔥花 。
優(yōu)質(zhì)
主料:龍蝦尾600克
輔料:青蒜2根、香蔥2根、大蒜4粒、生姜1塊、干辣椒適量、花椒適量、料酒適量、油適量、豆瓣醬適量、生抽適量、水適量、白糖適量、蠔油3克
1、蝦尾洗凈入鍋焯水。
2、四成油溫入鍋炸蝦尾。
3、鍋內(nèi)熱紅油。
4、倒入花椒小米椒干辣椒炒香。
5、倒入自制辣椒底料炒化。
6、倒入蝦尾翻炒均勻。
7、倒入生抽味極鮮倒入食材翻炒均勻。
小龍蝦200克、干辣椒20克、花椒20克、蔥2根、姜4片、香葉4片、大蒜5瓣、八角1個、桂皮1根、生抽45ml、老抽15ml、紅糖8克、鹽5克、高度白酒30ml。
步驟
1.將小龍蝦洗凈,蔥姜蒜切碎,辣椒剪塊。
2.鍋中加入比平時炒菜稍多的油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