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芍藥花的養(yǎng)植
一、芍藥栽培管理1.栽培芍藥耐旱忌濕,喜光厭熱,宜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中栽培,芍藥根系深,為肉質根,栽植地應選背風向陽、土層深厚、地勢高燥之處。栽植前深耕并施足基肥,如廄肥、骨粉及少量殺蟲劑,再深翻1次,免燒傷根系。株行距,在花壇為90cm×75cm,切花為60cm×45cm。栽植不可過深或過淺,一般從芽上覆土厚約3~4cm為好。覆土后,壓實,澆透水。2.管理入冬前,葉枯黃后,剪去地上部分,在栽植穴上培約20cm厚土防寒。翌春解凍后,嫩芽出土前,將堆土扒除,平整。春季萌發(fā)時,即行施肥澆水,中耕除草保墑。整個生長季至少除草10次以上。芍藥喜肥,除栽植前施足基肥外,還應注意生長過程中施肥?;ㄇ笆┓剩赫估佻F葉后,進入營養(yǎng)和生殖生長旺盛期,需肥量大;花后施肥:這次施肥有利于孕育新芽,是整個生長過程中需肥最迫切時期,如肥料跟不上,直接影響翌年生長和開花。結合堆土施冬肥,為來年開花打下物質基礎。無論哪一次施肥都應注意三要素的配合。注意:芍藥怕澇,但喜土壤濕潤,因此要注意旱澆澇排?,F蕾后及時摘除側蕾,以便養(yǎng)分集中于頂蕾,使開花肥碩豐滿。對于開花易倒伏的品種,應設支柱。立支柱有兩種形式:①單桿式:以扶持花特大而稈又軟的品種;②圈套式:用于一般品種,將松散植株用塑料圈圍起來,使花稈相互依附而立,切忌縛扎莖稈。盆栽可在秋季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結合分株繁殖進行栽種。選用口徑25厘米大小的盆,盆底蓋上瓦片以利排水,鋪入適量的基肥,基肥不能與芍藥根直接接觸,以免燒灼而死。然而加入栽培土,盆栽土可按園土、沙土和腐葉土各1份的比例配制。芍藥栽種深度一般以芽離表土3厘米左右為宜,過深第2年芽出土慢、生長弱;過淺根莖露于土面遭日曬,同樣影響生長發(fā)育。栽種后澆透水置于室外,以后盆栽土以保持稍潤濕狀況為宜。待翌年4月份展葉后生長迅速,現蕾后每10天施1次液肥;雨季要注意排水;為使主蕾花大色艷,應去掉側蕾?;ㄖx后,需及時剪去花梗,以促孕育新芽,仍需每10天追施液肥1次。秋冬之際,地上部分枯死,予以剪去,集中處理掉,結合松土施最后1次肥料,為第2年開花打下基礎。二、芍藥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亦可根插和播種繁殖1.分株繁殖時間以8月下旬至9月下旬為宜。此時氣溫高,有利于分株后根系傷口愈合及萌發(fā)新根,并可在冬季來臨之前使根系有一段恢復生長的時間,增強抗寒能力,對翌春生長開花有利。分株過早,易秋發(fā)芽,影響翌年生育;過遲則新根弱或不發(fā)新根,來年新株衰弱。我國有春分分芍藥,到老不開花之農諺。(1)分株方法:先將3年以上的株根掘起,震落泥土,陰干稍蔫后,順自然紋理可分離之處分開或用刀劈開,每叢帶有3~5個芽,剪除腐根,注意不要碰傷芽嘴;傷口最好涂以草木灰或硫黃粉以免病菌侵入。藥用栽培時,通常于芽下5~6cm處,將粗根切下加工入藥,將根叢栽植。(2)分株年限:以栽培目的不同而異。作花壇栽植或切花栽培時,6~7年進行分株1次;作藥用栽培以采根為目的,則應3~5年分株1次。2.根插繁殖在秋季分株時,收集斷根,切成5~lOcm長的小段,扦插于整好的深10~15cm的溝中,覆蓋5~lOcm厚的碎土,澆1次透水即可。3.播種繁殖僅用于培育新品種。播種地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為好。播種可采用條播和穴播。條播:行距40cm左右,播深6~7cm,粒距3~4cm,播后覆土。穴播:穴距20~30cm,每穴播種4~5粒。播種后當年秋季生根,次年春暖后新芽出土。幼苗生長緩慢,第一年只生1~2片葉,苗高3~4cm,以后生長加快,3~5年可開花。三、芍藥病蟲害防治芍藥病害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①葉霉病。該病是一種重要病害,發(fā)病初期出現紫褐色斑點,以后逐漸擴大,中央呈淡褐色,邊緣為暗紫褐色,具同心輪紋,秋天成暗褐色。該病由真菌引起,以4~5月份潮濕天氣條件下最易發(fā)病。②輪紋病。發(fā)生在葉片上,初為褐色圓斑,呈同心輪紋擴展,變成黃褐色或暗褐色,病斑常聯結成不規(guī)則狀,后期干枯。該病從傷口處侵入,通風不良,高溫高濕易發(fā)生。③疫病。該病可侵害葉、葉柄和莖。葉子發(fā)病多從下部葉面開始,出現水漬狀病斑,中央灰綠色,邊緣暗綠色,然后葉凋萎,枯死。④菌核病。該病是一種真菌病害,溫度20℃左右,濕度80%以上易發(fā)生,靠近地面的莖部受害最重,受害后出現水漬狀褐斑,后逐漸擴大腐爛,潮濕條件下表面有白色菌絲層,后集結成黑色菌核。防治方法:上述前3種病害應加強通風,再噴以百菌清或多菌靈800~.1劑,分3次服用。4.脅痛:芍藥花瓣6克、粳米50克。用粳米熬粥,在粥稠時下入芍藥花瓣,稍煮即可;芍藥、香附子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5.痢疾:赤芍、黃柏各30克,水煎,取汁加蜂蜜服用;白芍15克、馬齒莧30克、木香6克、甘草6克,水煎服,可治腸炎。6.痛經:白芍9克、干姜3克、紅糖20克,水煎服。7.月經不調:白芍15克、姜黃10克、甘草5克,水煎服。8.赤白帶下:白芍90克、干姜15克,共研細末,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白芍15克,雞冠花、薔薇根各30克,石榴花5克,水煎服。9.鼻衄不止:赤芍20克水煎服,或研末用溫開水送服,每次5~10克。10.急性乳腺炎:赤芍30克、甘草6克,水煎服。11.魚骨哽咽:白芍細嚼咽汁。12.黃褐斑:白芍藥花、杏仁、白芷、白僵蠶各30克,冬瓜子60克,共研末,每晚5克加水調成糊狀,敷面10分鐘。13.口舌生瘡:赤芍、甘草適量,水煎取汁,溫熱時漱口。自制花肥方法將豬排骨、羊排骨、牛排骨吃完剩下的骨頭裝入高壓鍋,上火蒸30分鐘后,搗碎成粉末,按一份骨頭屑3份河沙的比例拌勻,做花卉基肥,墊在花盆底部3厘米,上墊一層土,然后栽植花卉,這種骨頭屑是氮磷鉀含量充分的完全復合肥,有利花卉生長開花。將雞蛋殼內的蛋清洗凈,在太陽下曬干,搗碎,再放入碾缽中碾成粉末,即可按1份雞蛋殼粉3份盆土的比例混合拌勻,上盆栽培花卉,它也是一種長效的磷肥,一般在栽植后的澆水過程中,有效成分就會析出,被花卉生長吸收利用。雞蛋殼粉在栽植花卉后,開出的花大色艷,結出的果大飽滿,是一種完全的有機磷肥。將摘下來的菜葉、吃剩下的水果皮、以及魚頭和雞毛之類的廢料,可在園地中挖一個坑一層廢料一層土的填埋好后,澆一次透水,再蓋上土,蒙上塑料膜,經過半年的腐熟發(fā)酵后,各類菌群相繼繁殖完后,將其挖出后裝塑料袋中密封保存留用。使用時,將腐熟的有機肥一份,和三份園田土摻勻后栽植花木,效果很好。以上三種方法最好在春季換盆換土時使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