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柳的栽培技術(shù)
杠柳的栽培技術(shù)
種子采集及播種前的處理
杠柳果實10月份成熟,將果實采回后,裝在麻袋內(nèi),置于通風干燥處越冬保存。待第二年春季播種前取出,這時果實已徹底風干,大部果實已開裂。選擇無風天氣或在室內(nèi),用木棍反復敲打或揉擦,使白色種毛與種子脫離,除去種毛和雜質(zhì),即可獲得純凈種子。
在播種前,為了促使種子提早出苗,可進行種子處理。用40~50℃熱水浸泡4~5h,待種子膨脹后,并有部分種子微露白芽,便可撈出、控水、混沙,進行播種。另外,播種前為了防止病蟲害發(fā)生,可采用高錳酸鉀消毒。
育苗
選擇平坦、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地塊設(shè)置苗圃,采用床作或壟作均可。如果在沙地上床作,為了保水抗旱可做下床,一般床面凈寬100cm,步道寬40cm,苗床長10~20m,床間留好水線;如果壟作,可作70cm寬,以便增加苗眼寬度。
無論床作或壟作,都可以采用撒播和條播。若采用撒播,先將床(壟)面摟平,撒種后,人工揚沙土(或篩沙)覆蓋,覆土厚度為1.0cm;條播采用特制的小鎬開溝,覆土厚度1.5~2.5cm,條播較撒播抗旱,可適當減少澆水次數(shù)。
播種前要澆透底水,播種后撒播苗床每天噴水2~4次,條播1~2次,以保持苗床濕潤,促進出苗。若在5月10日前后播種,7-10d即可出苗。杠柳出苗后,要堅持噴水,幼苗出齊后可減少噴水次數(shù)。定苗時以100~150株/m2為宜。同時視雜草情況進行除草松土4~5次。幼苗生長期可視干旱情況采用大水灌溉,以滿足幼苗生長需水要求。
造林
可采用植苗造林和直接播種造林兩種方法,通常以植苗造林為主。造林前要整地起壟,行距130~150cm。隔壟栽種,株距70~100cm,植苗密度為6000~10000株/hm2。直播造林要提前作壟,播種時間最好在6月份進入雨季時,在下透雨后進行,或提前座水播種。造林成活或出苗后,要中耕除草2~3次。第2、3次中耕可只鏟樹間,不鏟空壟,保存空壟上的雜草可防止當年秋季及第二年春季風蝕危害的產(chǎn)生。待次年夏季結(jié)合中耕時,再全面清除。
柳條如何栽培
柳樹一般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成活率高,繁殖量大,品質(zhì)好。在初春時節(jié),河冰解封,萬物復蘇,剪取兩年生的粗壯枝條,插入育苗床,株行距為25*40公分,當年即可長高3米左右,直徑2~3公分。切記不可用細枝條,細枝條較弱,生長速度很慢,而且選取的枝條要基本上一樣粗,這樣培育出的苗才整齊。雖然柳樹以插條繁殖為主,但是使用種子繁殖的優(yōu)點也相當明顯,播種育苗可以克服長期無性育苗帶來的早衰現(xiàn)象,且壽命長,抗病力強,柳樹種植技術(shù)。
柳樹對空氣污染及塵埃的抵抗力強,每年常綠期更是長達280天,在北方地區(qū)常綠樹種非常少見,所以一般北方常用的柳樹代替常綠苗木。柳樹適合于都市庭園中生長,道路,小區(qū)等地,也栽植與水池或溪流邊作為景觀樹。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