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玉米種植成本? 冬天大田種植什么蔬菜最好?
一、大田玉米種植成本?
種植成本,得看你是在哪個地區(qū)種了。
土地情況,黃土,黑土,紅土,沙土各不同。
一般北方種玉米產(chǎn)量高。
一年一季還是一年兩季的地,土壤灌溉條件,附近農(nóng)民是否幫忙打零工。
筆者在的河南冬小麥,秋玉米,可以均攤土地成本,種子,化肥品種,農(nóng)藥,收割,晾曬,運輸成本。當?shù)卮髴?0-500畝大平原起步,灌溉優(yōu)良。坐標駐馬店漯河。
沒玩過盡量不要隨便玩。
二、冬天大田種植什么蔬菜最好?
1、非菜:零下5度照樣可以存活,10度以上可以
生長,而且對光照要求不高,所以比較適合陽臺和室
內(nèi)種植。但是說種植也僅僅是指以韭菜根來種,如果
用種子來種,恐怕三個月以內(nèi)你是吃不上非菜了。全
年可收割4-5次。
2、小香蔥:可以自己種,但是要有心理準備,它在室內(nèi)或者陽臺會長的很慢,而且像鋼針一樣細的狀
態(tài)會維持很長時間,不如用蔥根來種,保你在20天內(nèi)
吃上小蔥。
3、枸杞:用扦插的辦法繁殖。
4、香菜:用香菜根種植會比種種子快好幾倍,而
且長的比較旺盛。屬耐寒性蔬菜,性喜冷涼,生長適
溫為12℃-26℃,但耐熱性也較強。
5、芹菜:用根來種植,芹菜耐寒、耐熱、抗病,
生長速度快,對溫度適應(yīng)范圍廣,生長快,芹菜味
濃,在15~20℃的適溫下,可多茬栽培,如果盆土充
足,可一年四季種植。
6、蒜苗:最簡單,也是長的最快的,15天絕對可以吃。
7、茼蒿:用種子種植,生長適宜溫度是17-
20℃。對光照要求不甚嚴格,較能耐弱光,比較喜沙濕,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因此在北方種植非常適儀。
8、木耳菜:扦插比種植更好一些。方法很簡單:
取較粗沒法吃的莖部帶2-3個小丫的為宜,插入土中,
記得澆水就長成一大盆拉!
9、菠菜:耐熱、耐寒,生長迅速,抗病性強,據(jù)說吃了會變成大力士水手,可惜我變不了啊。
10、生菜:耐熱,耐寒,耐抽苔,可周年種植。
全年可種蔬菜:大蒜、姜、蔥。大白菜小白菜菠
菜包菜花菜蘑菇亦可種。
三、蔬菜工廠化種植成本?
地區(qū)間不同,差距很大。在平原地區(qū)種植,如果土地成本考慮一田在500元的情況下,購買工廠化菜苗3500棵就需要700元,畝用肥200-300元,機耕以及水電150元,農(nóng)藥100元,人工300元。一畝地從種植到收獲至少2千元(不包括收獲人工)。大面積種植經(jīng)濟還可觀。
四、集裝箱種植蔬菜成本?
由于集裝箱種菜的成本在2千元左右,由于集裝箱種植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所以相關(guān)蔬菜售賣的價格也很昂貴,所以很多地區(qū)對于集裝箱蔬菜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集裝箱種菜的商業(yè)規(guī)模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短時間內(nèi)很難進行全方面的擴大。
五、大棚蔬菜立體種植成本和利潤?
種菜給專業(yè)的人打理,肯定菜不一樣,費用也高,但人輕松,如果想成本低,就自己吃苦,自己想辦法,如果想當甩手掌柜那就成本高,講利潤,那就看你賣給誰,怎么賣,農(nóng)家種菜,沒什么大成本,自己種了吃,想拿出去賣也可以掙些成本,想多掙點錢,那就看你怎么想了
六、大田蔬菜跳蚤如何防治?
你問的問題,
蔬菜上應(yīng)該不會有跳蚤,
跳蚤是寄生在動物身上的,
假如蔬菜上有很多,
必須找出原因,
比如是不是旁邊有很多貓在活動,
那么要趕走它們才行,
不然滅了還會有。
七、大田大蒜種植方法?
1、因為大蒜根系淺、吸收力弱,應(yīng)以排灌方便,疏松肥活的沙壤土為宜。一般三犁三耙,使田地細碎平整,以利扎根出苗。在深耕細整的基礎(chǔ)上,水澆田最好起畦,畦寬1~1.5米,溝寬30厘米,溝深25厘米,中溝、圍溝適當加深,以利排灌,每畦內(nèi)栽5~7行大蒜。
2、大蒜在播種前需進行催芽和辛硫磷拌種。開溝深10厘米,寬6~7厘米,播種后覆土3~4厘米。10月10日前后播種。每畝密度35000~38000株。
3、大蒜在播種后應(yīng)立即澆水,5~6天后再澆一水,幼苗出齊后澆第三水,以后中耕劃鋤。冬季澆一水、返青期及時打鋤、中耕,并每畝追施有機肥2000~3000千克,氮肥30~40千克。蒜薹生長期澆3~4次水,保持土壤呈濕潤狀態(tài)。
八、大田西瓜種植時間?
首先肯定就是土了,它是喜歡比較肥沃的,最好是能夠有點坡度,這樣就更加方便去排灌,特別是這個地方之前從來都沒有種過效果就會更好,先應(yīng)該去翻土,然后再加上基肥。接下來就是去挑選品種,這個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去挑選比較早熟,還有抗病情況好的,另外也能抵抗住高溫,還有運輸過程中也不會有什么損傷的,這樣相對起來就會有不錯的產(chǎn)量,風險也沒有那么大。
通常就在種的時候,應(yīng)該在七月二十左右,這樣差不多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去移栽了,首先應(yīng)該先去浸泡種子,放在三十度的水里面,泡上大概四個小時的時間,然后等到水分都干了之后就能去催芽了。
此時它的成長周期是比較短的,應(yīng)該多做點主蔓,可以用留下三根左右,其他的都應(yīng)該全部去掉,不能直接用手去弄,可以選擇專用的剪刀,這樣就能避免出現(xiàn)疾病傳染的情況,同時還應(yīng)該選擇人工授粉的方法,這樣就能提高產(chǎn)量了。
它雖然是特別耐干旱的,但是同樣是需要水分才行,就在轉(zhuǎn)移以后,應(yīng)該適當?shù)奶砑铀郑@樣就能讓幼苗快速形成,隨著它逐漸開始長大,水分也應(yīng)該適當?shù)脑黾?,不過就在開花之前,此時要合理控制,以免生長速度太快。
九、大蒜大田種植方法?
從小就在農(nóng)村長大的我,對種植各種蔬菜都有接觸。南方大蒜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diào)料。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質(zhì)鱗皮,剝?nèi)[葉,內(nèi)有6~10個蒜瓣,輪生于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shù)須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剝?nèi)ケ∧ぃ匆姲咨?、肥厚多汁的鱗片。那么大蒜怎么種植才好呢?又如何挑選大蒜的種子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種植大蒜方法和步驟及大蒜種植技術(shù)要點吧.
第一步驟、如何挑選大蒜種子
1.在地里挑選大蒜種子,一般要選擇根系大的,蒜瓣飽滿,尤其是個頭大的大蒜最好,但如果是大面積種植,就要挑選普通個頭大蒜,為確保出苗后長勢都比較均勻。
需要注意的是收獲的時候,盡量的把根系留著,為了后來晾干大蒜根系營養(yǎng)縮回蒜種上,也防止傷害了蒜種的根部。涼干蒜時,盡量不要烈日炎炎下暴曬,防止傷到了蒜種。
2、集市上挑選大蒜種子
這個問題不一樣,集市上的蒜種都是大小不一,良莠不齊,有時品種不一。這時就需要注意了,大蒜種類根據(jù)蒜皮的顏色來分為紅蒜、紫蒜、白蒜,還有一種是獨頭蒜,就是一頭蒜是一瓣蒜,特別的辣。
在挑選大蒜種子時,盡量的挑選一種大蒜種子,這樣容易便于管理。也是可以挑選幾類大蒜,種植時要注意分開種。挑選大蒜種子時一定不要有腐爛的、發(fā)芽的、生根的、枯萎的,要要挑選沒有損傷的蒜頭,別挑選蒜瓣種子。
第二步驟、大蒜育苗
南方種植大蒜一般都是在九月份中旬就開始育苗的,育苗時選擇種子要健壯、潔白的硬實蒜瓣進行種植,種植前要將種子的蒜盤及外皮除去,然后種入澆透水的土中,深度3~4厘米左右,間距約在5~10厘米左右,保持土壤的濕潤,大概1周內(nèi)就會發(fā)芽。注意各個蒜瓣的背面應(yīng)朝向同一個方向,這樣發(fā)芽后葉片生長方向基本都是一致的。苗高一般在5厘米的時候,可追施1次稀薄的腐熟有機肥(農(nóng)家肥),以氮肥為主。
第三步驟、大蒜田間管理
①莖葉在生長期一般盆土的表面略干后再進行澆水,避免浸澇而導致腐爛。若要采收蒜薹和蒜頭,則從開始抽薹時起應(yīng)適當增加澆水量以保持土壤的濕潤,收獲前再控制澆水。
②一般每采收1次葉片要追施1次腐熟有機肥(比如農(nóng)家肥人畜糞便)。待莖葉老化而不適合食用的時候就可以拔除了。若要采收蒜薹和蒜頭則需要繼續(xù)的正常管理,每1~2周就追施1次腐熟有機肥,注意增加磷鉀肥。
第四步驟、大蒜的采收
植株高約在20厘米的時候可采收蒜葉,一般將較小的植株留下來繼續(xù)生長,將較大的植株拔出;還可以在晴天用刀將植株割下,留下地面上約3~5厘米的部分,切口晾干后再正常管理。采收蒜頭的,待植株葉片大部分自然的干枯、假莖變軟時再將蒜頭挖出,在涼爽通風處晾干以便于保存。
大蒜的生長習性
1、溫度:喜冷涼,適宜溫度在-5-26℃。大蒜苗在4-5片葉子時期耐寒能力是比較強的,這時適宜的越冬苗嶺。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及較高溫度條件下開始花芽和鱗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涼的環(huán)境下,只適合莖葉生長。
3、水分:喜濕怕旱
4、土壤和營養(yǎng):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富含有機質(zhì)、疏松透氣、保水排水性能強的肥沃壤土較適宜
十、大田冬瓜種植技術(shù)?
大田冬瓜栽培技術(shù)要點 肥水管理。在冬瓜的莖蔓生長階段不易澆水,要采取“促”、“控”結(jié)合的管理措施,澆水后及時中耕保墑,延長澆水間隔的時間,此時不需要追肥。
壓蔓中晚熟品種。冬瓜的第一雌花著生在15~25節(jié),瓜蔓很長,利用瓜蔓節(jié)上能生長不定根特性壓蔓,可起到防止風寒和擴大根系的作用。具體做法是:當瓜蔓伸長60厘米時,在每棵瓜秧的同一側(cè)離根約20厘米處將表土開一條20~30厘米長、7~8厘米深的弧形溝,然后將瓜秧龍頭以下一段瓜秧約20厘米入溝內(nèi),封溝覆土稱作壓蔓。盤條時把瓜蔓的側(cè)枝和卷須去掉。為使瓜蔓先端留在地面的長度一致,壓蔓時將瓜蔓長的盤條弧度大一些,短的弧度小些,壓蔓完成后要澆一次水,以便插架。
插架、打杈和綁蔓中晚熟品種。冬瓜在壓蔓后要及時插三角形的小架,每顆瓜秧周圍插三根1米長的短竹竿,竿上端攏成一架。晚熟品種冬瓜在壓蔓后等瓜蔓再長出6~7片葉(50厘米左右)時即可引蔓上架。第一道蔓綁在頭一根桿離地面約15~16厘米處;第二道蔓綁在架的另一根竹竿上,離地面50厘米左右,使冬瓜的果實著生于兩根桿之間;第三道蔓綁在第二根竹竿的架頂部位。每次綁蔓時,要摘卷須,去側(cè)蔓。在瓜蔓上綁第一道蔓時要淺中耕,除草。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