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平原面積? 高山種植蔬菜跟平原對比有優(yōu)勢嗎?
一、潮汕平原面積?
面積?4000多平方公里
大約10000年前,全球氣候變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潮汕斷陷盆地大部分變成古海灣,海岸線一度到達潮州城、榕城和潮陽司馬浦一帶,桑浦山和小北山成為海灣中的島嶼。
6000多年前陳橋人就在海濱從事漁獵生活。幾千年來隨著河流泥沙的沖積,滄海變桑田。由于韓江挾帶的泥沙較多,韓江口向海推進的速度較快,大約2500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海岸線人致推進到鮀浦——庵埠——上華——南峙山——樟林一線。
2000多年來海岸又向東南推進8-10公里。由于榕江泥沙較少,所以河口牛田洋仍保留喇叭狀的海灣。潮汕平原地質構造上是幾萬年前形成的斷陷盆地。幾萬年來由于周邊的山地、丘陵發(fā)生緩慢的上升運動,而平原區(qū)的地殼逐漸沉降。鉆探資料顯示其沉降深度一般達幾十米,最大的沉降中心在潮安彩塘一帶,第四紀松散層厚度達160多米。
二、高山種植蔬菜跟平原對比有優(yōu)勢嗎?
有優(yōu)勢:1高山獨特的氣侯特點.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通風好故可生產高質量.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2高山海拔高低不同.可選擇適應其海拔高度的蔬菜.3因居高山.污染源相對平原幾乎為零.因此生產的蔬菜無污染.質量更是平原地無法比擬的.
三、潮汕平原的位置?
潮汕平原位于粵東沿海地區(qū),廣東第二大平原,劃分為韓江三角洲、榕江平原、練江平原、黃岡河平原、龍江平原5部分。其中龍江平原與其他平原不相連接。此外,達濠、南澳、惠來獅石湖等地有小片的海積平原。在山區(qū)還有河谷平原、盆地。韓江中游有是湖,榕江上游有河婆、五經富等盆地,成為山區(qū)人口稠密、農業(yè)較發(fā)達的地區(qū)。
四、潮汕蔬菜叫法?
潮汕對蔬菜有著保留古代奇特的叫法:
菠菜叫飛龍,香菜叫莞荽
金不換叫魚腥菜,絲瓜叫角瓜
菠蘿叫番梨,馬蹄叫錢蔥
栗子叫猴樂,地瓜叫番薯
花生叫地豆,洋蔥叫番蔥
馬鈴薯叫共同
番茄就是西紅柿
應菜就是空心菜
力勃叫網光,蘿卜叫菜頭
五、蔬菜生長周期?
蔬菜按食用部位主要分為:葉菜如小白菜、菠菜、韭菜、茼蒿等生產周期短30-50天左右,根菜(含變態(tài)莖)如胡蘿卜、蘿卜、土豆、洋蔥等生產周期在2-4個月左右,果菜類如番茄、青辣椒、茄子等一般在4-5個月(包括育苗時間,但同類不同品種會有較大的差別,按生產方式:分為露地和保護地(溫室和大棚)同品種同地區(qū)同時種露地比保護地用的時間要長
六、蔬菜的生長周期?
1、蘿卜:生長期大約為50-70天左右。
2、白菜:早熟品種,生長期在70天以下,中熟品種,生長期大約為75-85天左右,晚熟品種,生長期在90天以上。
3、西紅柿:東北和西北地區(qū),3-4月份播種,7-9月份采收,大約需要110天左右,華北地區(qū),1-2月份播種,6月下旬采收,大約需要140天左右。
例如蘿卜的生長周期:
蘿卜的生長期為50-70天左右。
1、營養(yǎng)生長期
(1)發(fā)芽期:指的是從種子萌動到第一對真葉展開前這段時間,大約為5-7天左右。
(2)幼苗期:指的是從第一片真葉出現到蘿卜展開5-8片蓮座葉,根部完成大“破肚”這段時間,適宜條件下,大約為15-20天左右。
(3)蓮座期:又叫做葉片生長旺盛期,肉質根膨大前期,指的是肉質根從“破肚”到“露肩”這段時間(“露肩”指根頭部開始膨大變寬加粗),大約為20-30天左右。
(4)肉質根生長盛期:指的是從“露肩”到肉質根形成收獲這段時間,如果是大中型蘿卜,大約需要40-45天左右,如果是小型蘿卜,大約為15-20天左右。
七、楓木種植周期?
一般在四月份左右開始發(fā)芽,這時的氣候溫暖舒適,非常適合紅楓萌芽生長,所以如果要種植的話就要在5到8月份進行,冬季又過于寒冷,不適合種植,成活率也很低。紅楓樹在種植過后還需要細心的呵護,要及時檢查它的成活率。紅楓一般適合種植在多陽光且濕潤的地方,雖說它比較耐寒耐寒,但是也要避免大太陽的暴曬,不然這樣會使它葉片曬傷脫落,甚至死亡。
八、橘紅種植周期?
2-3年
橘紅栽培場地:選擇丘陵或低山地帶及園邊、宅旁。最好是能沾到煙火的地方。過松而不容易保持水分的沙壤土,或水分過多的地方,均不宜栽種。
橘紅育苗適期:每年春季2~4月或夏季7~8月。定植前1~2年育好苗。橘紅種植2~3年即可掛果。
橘紅育苗技術:橘紅的繁殖方法有種子、嫁接(枝接、芽接)、高空壓條、插條繁殖。
高空壓條繁殖的后代能保持母本的優(yōu)良性狀,不產生變異,是繁殖苗木的理想方法。
繁殖方法:選健壯的已開花結果正毛橘紅母樹的1~2年生枝條,直徑1~2厘米以上。在枝條基部10~20厘米以上處環(huán)狀剝皮,寬度5厘米左右,刮去環(huán)剝處的形成層。
1~2天后,用肥沃表土加少量動物骨灰、鮮牛糞、水混勻(干濕適中)包在環(huán)剝處,外包兩層塑料薄膜,兩端用塑料繩捆扎緊,待環(huán)剝處長出兩輪新根時,將枝條截離母株移栽到苗圃育苗1~2個月,當頂蓬葉穩(wěn)定時,再移植大田。
九、薯莨種植周期?
薯莨(學名:DioscoreacirrhosaLour.)是薯蕷科,薯蕷屬藤本植物,長可達20米。塊莖外皮黑褐色,凹凸不平,斷面新鮮時紅色,莖綠色,無毛,單葉片,革質或近革質,頂端漸尖或驟尖,基部圓形,兩面無毛,表面深綠色,背面粉綠色,網脈明顯;雌雄異株。雄花序為穗狀花序,蒴果不反折,近三棱狀扁圓形,種子著生于每室中軸中部,四周有膜質翅。4-6月開花,7月至翌年1月結果。
十、徐長卿種植周期?
300多天
它對氣候的適應性較強,長江南北的山區(qū)和平原陽光充足的地方都可正常生長,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但忌積水,耐熱耐寒能力強,當溫度30℃以上時仍能正常生長,在-20℃的氣溫下,地下根莖也能存活。2年生以上的植株均能開花結實,但結果率較低。種子容易萌發(fā),發(fā)芽適溫為25℃~30℃,發(fā)芽率可達90%以上,種子壽命為2~3年。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