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雛菊種植方法有哪些
一、白雛菊種植方法有哪些
白雛菊是一種很常見而且人氣很高的觀賞植物,那么白雛菊在家里怎么養(yǎng)呢?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白雛菊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白雛菊種植方法 栽培管理
雛菊較耐移植,移植可使其多發(fā)根,不需作株形修剪和打頂來控制花期。秋季經(jīng)過一兩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見花時直接定植花壇。秋季分苗后未經(jīng)倒畦移植過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養(yǎng)護成型后,入花壇定植或出圃上市。
水肥管理
雛菊喜肥沃土壤,每隔7-10天追一次肥,可用20-10-20和14-0-14的花卉肥,也可用復合肥進行點施或溶于水澆灌,濃度在200-250ppm。生長季節(jié)給予充足的水肥,長得既茂盛又可延長花期。
光照調節(jié)
雛菊也喜陽光,包括在生長期和開花期。光照充分可促進植株的生長,葉色嫩綠,花量增加。
溫度控制
性喜冷涼濕潤,耐寒而不耐酷熱,最適宜的溫度是18-22℃,雛菊10-25℃可正常開花,溫度低于10℃時,生長相對緩慢,如溫度高于25℃,花莖會拉長,生長勢及開花都會衰減。
病蟲害
雛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可用百菌清800-1000倍,甲箱靈1000-1500倍進行防治);蟲害有蚜蟲等。
白雛菊養(yǎng)殖的注意事項 1.盡可能使植株在涼爽的栽培環(huán)境下生長,以利于植株的株形緊湊。
2.冬季相對濕度過高和植株葉片過于潮濕易引發(fā)灰霉病。栽培時可選擇稍微潮濕些的環(huán)境,但不能過濕。
3.雛菊是基葉簇生,不加強通風,基部易腐爛,從而感染病菌。
4.雛菊性喜冷涼濕潤,耐寒而不耐酷熱,能適應一般園土,而以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最為適宜;耐移植,移植可促使發(fā)根。
5.雛菊對肥料要求不太嚴格,在整個生長期中只需追施4至5次肥。若能將少許豆油滴入花盆,定可使其葉綠花肥。平時不可澆水太多,雨季注意排水防澇。
雛菊的種植方法 1. 8月底-9月初于盆栽苗床上進行下種。
2. 雛菊播種后,不能暴曬于陽光下,宜簾布遮蔭,不可用透明薄膜進行覆蓋。
3. 當雛菊的幼苗長出時,就將簾布撤掉。
4. 盆土中長出兩三片葉子時開始分植,雛菊裸根,不帶宿土,盆土濕潤,澆水適當,當盆土變得干燥,簾布遮蔭2-3天后,便可適當澆水。
5. 兩天后松土,翻土。長出后防止葉莖徒長。盆內施加適量肥料。來年株形矮壯,抗逆性強,花大豐滿色艷。
6. 雛菊耐寒冷,但怕風干及冰霜。根據(jù)天氣的情況以及花苗的長勢來確定鋪席的厚度,可以有效控制它的花期和花苗的徒長。
7. 待過秋季的一兩次移植,春季可在在花的時候直接定植到花壇中。秋季未經(jīng)過移植的,春季便可在加足基肥的盆土中養(yǎng)護成型。。
8. 定植的時候將腐葉肥作為底肥使用。定植后,每隔1周左右進行一次澆水。
二、關于雛菊的種植方法……
雛菊別名太陽菊、延命菊,屬菊科、雛菊屬。
[栽培技術]
繁殖:種子繁殖。9月播種,發(fā)芽適溫為℃左右,約7天出苗。也可分株繁殖,將花后老株分株上盆,置冷涼處越夏,繼續(xù)生長,但長勢不如實生苗。
管理:幼苗經(jīng)間苗后,在有2--3片真葉時移植一次,4--5片真葉時定植,株距15厘米。定植后,施肥不必過勤,每隔2--3周施一次稀薄糞水,每月中耕1次,待2月開花后,停止施肥。雛菊在夏季炎熱時期開花不良,易枯死,如掘起移植涼爽處,待秋季仍能重新開花。
雛菊品種易退化,應優(yōu)選采種。采種時要將整個花序割取曬干,收好待用。
[用 途]
可盆栽置于陽臺、走道等處觀賞。
三、請問小雛菊的種植方法是什么?
直接種在地里就可以了,關鍵是種子不好得到。
四、該怎么養(yǎng)雛菊
雛菊(DALSY)
學名:Bellis perennis
科名:菊科 原產地:歐洲
用途:花壇、盆花
特性: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耐寒但不耐熱,又喜日照良好。適于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一般園土也可適應。株高15-20cm.
栽培要點
發(fā)芽適溫:15-20℃ 播種期:秋季8-9月
生長適溫: 5-25℃ 開花期:11月-次年5月
育苗:盆播、箱播均可,播后不覆土,否則不發(fā)芽。必維持濕潤直至發(fā)芽。在八月高溫下,育苗容易,但需注意防止幼苗立枯病。
栽植:本葉2-3枚時假植一次,株距5×5CM,至本葉6-7枚時,帶土挖取,定植于花壇時株距15-20CM?;ㄅ柚灰溯d植一株,除多施基肥外,生長期間,每月追肥一次。盆栽在發(fā)蕾時要控水,防止花莖伸太長。
個人總結:只要掌握好溫度,雛菊就很好養(yǎng)
五、雛菊怎么養(yǎng) 雛菊的養(yǎng)殖方法
雛菊是菊科植物的一種,異名長命菊、延命菊,原產于歐洲,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種被視為叢生的雜草,開花期在春季。頭狀花序單生,有白、粉、紅等色。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雛菊深得意大利人的喜愛,因而推舉為國花。我國各地已普遍引進栽培,供人們觀賞。
雛菊的習性:
雛菊性喜冷涼濕潤,耐寒而不耐酷熱,能適應一般園土,而以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最為適宜;耐移植,移植可促使發(fā)根。
雛菊對肥料要求不太嚴格,在整個生長期中只需追施4至5次肥。若能將少許豆油滴入花盆,定可使其葉綠花肥。平時不可澆水太多,雨季注意排水防澇。
雛菊的養(yǎng)殖方法:
1、光照調節(jié):雛菊也喜陽光,包括在生長期和開花期。光照充分可促進植株的生長,葉色嫩綠,花量增加。
2、溫度控制:性喜冷涼濕潤,耐寒而不耐酷熱,最適宜的溫度是18-22℃,雛菊10-25℃可正常開花,溫度低于10℃時,生長相對緩慢,如溫度高于25℃,花莖會拉長,生長勢及開花都會衰減。
3、水肥管理:雛菊喜肥沃土壤,每隔7-10天追一次肥,可用20-10-20和14-0-14的花卉肥,也可用復合肥進行點施或溶于水澆灌,濃度在200-250ppm。生長季節(jié)給予充足的水肥,長得既茂盛又可延長花期。
4、栽培管理:雛菊較耐移植,移植可使其多發(fā)根,不需作株形修剪和打頂來控制花期。秋季經(jīng)過一兩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見花時直接定植花壇。秋季分苗后未經(jīng)倒畦移植過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養(yǎng)護成型后,入花壇定植或出圃上市。
5、病蟲害:雛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可用百菌清800-1000倍,甲箱靈1000-1500倍進行防治);蟲害有蚜蟲等。
雛菊的養(yǎng)殖注意事項:
1、定植時,施腐葉肥或廄作底肥,株距15厘米。定植后,宜每7-10天澆水一次。施肥不必過勤,每隔2-3周施一次稀薄糞水,每月中耕1次,待2月開花后,停止施肥。
2、雛菊生長期喜陽光充足,不耐陰。雛菊秋播促壯后,如果沒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將苗起出,分開,根叢稍帶一點宿土,然后抓-把事先準備好的含腐殖質多而稍粘的濕潤肥沃土壤。
3、雛菊在夏季炎熱時期開花不良,易枯死,如掘起移植涼爽處,待秋季仍能重新開花。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