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飼養(yǎng)草雞
品種選擇
土雞,即本地雞,有的叫草雞。由于品種間相互雜交,因而雞的羽毛色澤有 “黑、紅、黃、白、麻”等,腳的皮膚也有黃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場消費也不一樣。故要選養(yǎng)適宜當地消費市場的品種,就廣東而言,三黃雞、杏花雞、麻雞均是較好的品種。
溫室育雛
修建“立體式網床”育雛溫室,進行專業(yè)化規(guī)模育雛,農戶養(yǎng)育成雞成活率高、風險小、容易成功(能育雛的則可從育雛開始)。育雛中主要注意幾點:
1. 室溫:0~1周齡時為35~32℃,2~3周齡時為31~24℃,4周齡為23~20℃,也可在1周齡之后以每天降0.5℃。
2.相對濕度:室內的相對濕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為60%~65%,10天之后為55%~60%;室內保持空氣新鮮,無刺鼻、熏眼的感覺。
3.補充光照:頭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時的光照,以后為17小時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內)。
4.適時飲水和開食。小雞應盡早開食和飲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斷,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飲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連用兩天;第三天在飲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錳酸鉀。
5.高密度育雛。在15天之前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雛在5000只(視養(yǎng)殖戶對雛雞的需求量來定育雛規(guī)模)。
“網、床、散”結合
養(yǎng)殖戶應根據自己飼養(yǎng)的數量來適當改造雞舍,要求室內地面為水泥地面,有窗戶和地窗,使空氣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網床或雞籠,且以立體式三層為宜。網床的多少以養(yǎng)雞的數量來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來計算(前期密度大一點)。
網床第一層離地面高40厘米,網床高30厘米,上下層之間的距離20厘米,一二層網床頂部應擱置承糞板(可用三層板)。網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夾竹,網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網目的塑料網固定好。料桶和飲水器均置于網床內。將庭院林地用尼龍網圍起來,每隔2~3米遠打一根樁柱,將尼龍網捆在樁柱上,靠地面的網邊用泥土壓實。所圈圍場地的面積,一般以每只雞不少于1.5平方米計算,越寬越好。
買回的脫溫小雞(已經過育雛的小雞)至1公斤體重的階段在網床內飼養(yǎng),1公斤后至出欄期間在所圈圍的院林地內放養(yǎng)(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飼喂中,做到料、水不斷,自由采食。網床內飼養(yǎng),雞活動范圍小、雞體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雞在圈圍的院林地散養(yǎng),能捕食野生雜草和生物昆蟲,改變食物結構,肉質品味高(保持土雞肉質的品味)。
日糧搭配
選擇營養(yǎng)全面、適口性好,易于消耗的肉雞全價顆粒料,再適當搭配其他的飼料養(yǎng)雞,才能保證雞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雞肉風味不變,因此要科學地搭配日糧。
育雛期,應選用肉雞全價顆粒料,最初開食時要將飼料稍浸泡轉化一下,并用手搓碎一點。脫溫雞至1公斤體重期間,則選用中雞料,更換時應逐步替換,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換,以免造成應激反應。同時,應添加5%~10%的完整谷粒(或小麥),并給予10%~15%的青綠飼料。
在庭院散養(yǎng)期間,選用大雞全價顆粒料,日糧中還要加入10%~15%的完整谷粒(或小麥),添加15%~20%的青綠飼料。若光喂全價飼料,一來飼養(yǎng)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來雞肉的肌間脂肪多,吃起來不爽口;三是無土雞肉的獨特風味,消費者不喜歡。添加適量的青綠飼料,一來可增加維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養(yǎng)殖成本,三可減少雞肉的肌間脂肪含量。
消毒免疫
做好雞的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傳染病的發(fā)生和傳播,這是規(guī)模養(yǎng)雞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減少雞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對土雞的免疫程序,應結合生產的性質(商品肉仔雞)而定,最好是按肉雞的免疫程序來參照進行,即1日齡的雛雞免疫接種馬立克氏疫苗(無條件時也可不搞,這主要是在孵化場搞);6~7日齡的雞用雞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傳支H120苗等混合飲水免疫;24~28日齡用雞新城疫Ⅱ系苗飲水免疫一次;60日齡再用雞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種一次,以后不再免疫接種。
在飼料飲水中添加一些藥物可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在2~7日齡添加0.02%的痢特靈和0.01%的土霉素或青霉素、慶大霉素等,13~17日齡又重復用上述藥物。19~90日齡在飼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蟲的藥進行驅蟲、雞舍每天要清掃干凈,并用生石灰對地面和承糞板上進行消毒。每半月用復合酚兌水將舍外進行噴霧消毒,用百毒殺對雞舍內帶雞消毒。出欄后對場地要徹底清掃、沖洗和消毒;雞舍門口處的消毒池要經常有石灰或消毒液,并注意常換。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草雞肉質鮮美、清香可口、無藥殘,是天然的綠色食品,且售價高,易于飼養(yǎng)。目前,草雞飼養(yǎng)已成為我省很多地區(qū)農業(yè)結構調整的主要項目。有些飼養(yǎng)戶為了使草雞增重快、早出欄,忽視草雞采食青草的習性,全期飼喂單一的精飼料,結果使草雞的飼養(yǎng)成本加大。隨著飼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在草雞的日糧中添加一定量的青粗飼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在添加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根據草雞不同的生長階段采取不同的飼養(yǎng)方法。小雞以精料開食,從其4日齡開始可在其精料中加入20%左右切碎的青菜。由于其食道容量小,應少喂勤添,使小雞對食物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為其脫溫后在牧地自覓青草類食物打下基礎。草雞36~80日齡時,有條件的可采取放牧飼養(yǎng),放牧期間注意早、晚給草雞補充全價配合料。如沒有條件放養(yǎng)的雞群,可在其日糧中以1∶1的比例添加青粗飼料。飼喂方法是先給雞群喂單一的全價料,1小時后再在料桶中放等量的青粗飼料,讓雞群自由采食。草雞出欄前15天可適當減少青粗飼料的喂量,以利于縮短育肥期,提高日增重。
第二,利用青粗飼料要多樣搭配,保證品質。任何一種青粗飼料都不具有全面的營養(yǎng)價值,如果多樣搭配,則可起到互補作用,提高飼料中各種氨基酸的利用率,同時降低飼料成本。如豆科飼料與禾本科飼料搭配、水生飼料與甘薯藤粉或面粉搭配,但切忌秸稈粉與秕殼、稻殼、統(tǒng)糠搭配。
第三,注意青粗飼料的加工與調制。青粗飼料最好切碎、打漿后與精飼料混合飼喂,如果其堆放時間過久或經過燜煮,可致使草雞亞硝酸鹽中毒甚至死亡。粗飼料如甘薯藤、苦藤、花生藤、苜蓿、香檳草收割后要立即曬干,并盡量保持其完整性,可將其青貯或加工成干粉,需要時取出與精料混勻使用。
第四,保證青粗飼料全年均勻供應。受季節(jié)影響,我省很多地區(qū)的青粗飼料四季供應不均衡,但只要加強牧草種植的計劃性,該問題就可得以解決。如春天種菊苣、魯梅克斯、苜蓿;夏初種香檳草、籽粒莧;冬季種紫云英、冬包菜、黃心菜,也可以在秋季把一些青粗飼料曬干或青貯起來,供淡季使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