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紅河泥鰍養(yǎng)殖(云南紅河泥鰍養(yǎng)殖基地地址)
1. 云南紅河泥鰍養(yǎng)殖基地地址
“千種古規(guī)由哈尼先祖定下,千層梯田由哈尼先祖造出,臺臺梯田是哈尼發(fā)家的寶貝,諾瑪阿美是哈尼永遠的家鄉(xiāng)……”對如今的云南哈尼族人來說,千年的梯田不僅是賴以生存的飯碗,更是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的實踐。
秋天的哈尼梯田,稻谷金黃,煙籠霧鎖。層層疊疊、蜿蜒而上的梯田如天梯倒懸。
哈尼梯田蘊含著對自然的敬畏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有1300多年歷史,2013年6月22日,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唯一一個以民族命名、以農耕稻作文明為主題的世界活態(tài)文化遺產。2018年12月,紅河哈尼梯田遺產區(qū)被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chuàng)新基地。古老文化的魅力從此揭開面紗,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在申請世界遺產的理由中,哈尼梯田的意義被這樣表述:千百年來農業(yè)文明在極為有限的自然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極致與巔峰,其展現的世界觀在今天同樣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我們這個民族是很敬畏自然的”,哈尼梯田元陽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朱文珍告訴記者,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哈尼族始終與自然和諧共處,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在中、梯田在下、水系貫穿其中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呈現出特有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生態(tài)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張惠遠表示,這種“四素同構”的循環(huán)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較好地處理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自身的關系,彰顯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
“哈尼梯田順應地勢、因勢利導,山頂種樹涵養(yǎng)水源,山坡梯田種養(yǎng)結合,山下坑塘截污減災,這是一種傳統(tǒng)農業(yè)耕作‘道法自然’的生產方式?!睆埢葸h認為,哈尼族生活觀念中“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生態(tài)文化,使梯田的綠水青山一脈相承,被世界所認可。
守好千年遺產,需要讓綠水青山變?yōu)榻鹕姐y山
前些年,梯田里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固守著“老本”。作為世界活態(tài)文化遺產,一旦傳承千年的稻作體系崩塌,對哈尼梯田來說,可能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阿者科村是傳統(tǒng)的哈尼族村落,有160余年歷史,是哈尼梯田遺產區(qū)5個申遺重點村落之一。村里留存的60余棟傳統(tǒng)民居“蘑菇房”,被專家認為是元陽縣保存最為完好的哈尼族建筑群。
幾年前,阿者科人均年收入僅3000元,屬元陽縣典型貧困村,且“空心化”嚴重,傳統(tǒng)生產生活方式難以為繼。全村64戶479人中,有一多半勞動力在外打工,有的村民甚至還將傳統(tǒng)民居出租給外地經營者,自己搬出村寨。研究人員在調研報告中寫道:“如果不盡快改善該村經濟狀況,未來有很大的棄耕可能,勞動力外出打工,下一代進城讀書”。
為了改變當時的現狀,2018年1月,中山大學旅游學院院長保繼剛教授團隊應元陽縣政府邀請,為哈尼梯田旅游發(fā)展作戰(zhàn)略規(guī)劃,規(guī)劃完成后,團隊專門為阿者科單獨編制了“阿者科計劃”。
這個計劃實行“內源式村集體企業(yè)主導”旅游開發(fā)模式,對村寨進行整體改造并統(tǒng)一向游客收取費用,收入歸全體村民所有。
但由于許多村民不會說普通話,文化水平較低,如沒有專業(yè)人員的幫助,僅靠村民自身,也很難使旅游產業(yè)良性發(fā)展。
為此,保繼剛教授隨即派出技術人員協同縣政府派出的青年干部,出任村長,指導村民執(zhí)行“阿者科計劃”。
他們?yōu)榻n立卡貧困戶提供管理、售票、檢票、清潔、向導等9個就業(yè)崗位,其余農戶則經營農家樂餐館、織染布藝體驗、野菜采摘、哈尼家訪、梯田捉魚、哈尼婚俗表演、紅米酒品嘗等旅游項目。
為保護蘑菇房和梯田,“阿者科計劃”劃定了4條底線:不租不售、不引進社會資本、不放任本村農戶無序經營、不破壞傳統(tǒng)。在公司與村民簽訂的旅游合作協議中,梯田的維護管理作為一條重要內容寫了進去:村民負責景區(qū)內梯田的正常維護,并按季節(jié)耕種、管理、收割;崩塌的梯田要及時維修,保持梯田原有景觀;不得隨意撂荒梯田,不得隨意在梯田種植水稻以外的作物。
“阿者科計劃”強調了對傳統(tǒng)民居的保護和對梯田的種植維護。其中,根據對傳統(tǒng)民居的保護和對梯田的種植維護情況,給予70%的分紅;根據是否在村里居住及是否保留戶籍,給予30%的分紅。
村民高煙苗告訴記者,今年3月,他把自家房屋改造成農家樂,平均每月能增收2000至3000元。現在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每月還能得到“阿者科計劃”的分紅。
“作為一項農業(yè)文明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遺產的保護不僅需要對環(huán)境進行治理,也需要留住人來耕種梯田?!痹谥煳恼淇磥?,村民就是梯田的一部分,是森林的一部分,是資源的擁有者和保護者。沒有他們,哈尼梯田也就不復存在。
千年遺產正被現代元素激活
作為千年的農耕文明,稻作梯田紅米稻是元陽縣當地村民的主要種植作物。但一年僅收一季的生長周期,注定了紅米的年產量偏低。
大魚塘村民李正福告訴記者,他的家里共有2.5畝地,以前畝產的300多公斤紅米稻是全部的經濟來源,收入確實偏低?!斑^去每公斤收購價只有2至3元,但自從縣里的電商產業(yè)園建起后,每公斤集中收購的價格達到7元”。
此外,為了把人留住,增加村民收入,元陽縣將哈尼梯田的保護利用、脫貧攻堅、產業(yè)發(fā)展、品牌打造相結合,推廣“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糧漁共作、強農富民”的“稻魚鴨”種養(yǎng)模式。
李正福表示,綜合種養(yǎng)模式推廣后,他將土地流轉給養(yǎng)殖公司,每畝可獲1200元;幫養(yǎng)殖公司打理日常事務,每月可獲3000元工資,并且他還將閑置房屋出租給養(yǎng)殖公司,每年可獲3.8萬元租金,年收入大幅度提高。
另外,當地又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打造“稻魚鴨”綜合種養(yǎng)連片示范點13片兩萬畝,全縣發(fā)展良種繁育基地1000畝,篩選梯田紅米品種42個,試養(yǎng)臺灣泥鰍50畝,新街鎮(zhèn)黃草嶺、大魚塘建成全國稻漁綜合種養(yǎng)試驗示范基地。
哈尼梯田農產品配套的產業(yè)鏈也在進一步延伸。目前,梯田紅米、梯田魚、梯田鴨蛋等稻漁綜合種養(yǎng)相關農產品已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
伴隨著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陡然上升、旅游文化的急速涌入,哈尼梯田也在試圖走出新路徑。但這種急速的“變臉”,是否會使固有的道法自然受到沖擊?是否會讓綠水青山受到威脅?
2. 云南紅河泥鰍養(yǎng)殖基地地址在哪里
要說起昆明周邊有什么特色農莊,排名第一的我覺得是貓貓箐,貓貓箐位于西山區(qū),馬鞍山這里是一個村莊,這里有許多的農莊,都是村名家的院子,要來這里的農莊,需要走很多很多的山路,但是空氣特別新鮮哦,其實這里的農莊不進在的地理位置有些特別,而且來這里的路上,也是非常有趣的過程。
這里農莊之所以覺得有特色,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先說一下公交線路,這里現如今交通也方便許多,地鐵三號線終點站下來就是。
下地鐵走三分鐘就會有一條古道,這條古道有些像大理的古城,一條街的小吃,來到這,你可以先填飽肚子然后出發(fā),在這里其實比較建議早早出發(fā)。
然后一路走,去往貓貓箐的路上,還有一些景點,比如玉蘭園呀這些,不過一心想要去農莊的,還是不要進去了,因為徒步走上去大概也需要一個上午,除非打定主意不去農專吃午飯,干糧自備。
(路上遇到的蝴蝶,抓拍的) 跟著地圖走,順著一條道就能到達這里的農莊,在山路與這個農莊的交界就像是與世隔絕的地方,門這邊特別的安靜,而門那邊卻格外的熱鬧。
不過熱鬧是因為這里是一個菜市場,因為有許多人會登山來這買菜的,這里的蔬菜格外新鮮,都是自家種的,無公害。
農莊里有許多的農家小吃,比如烤雞,烤羊,烤豬,等等一些大大小小的農家菜應有盡有,在這課上下午茶,還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放松心情挺不錯的,農莊里有旅社,可以選擇在這待上一段時間,感受下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另外這里的小鍋米線也很不錯,還有正宗的米湯,都是農家的美味,也是昆明的特色小吃。
3. 紅河泥鰍養(yǎng)殖合作社
1. 光輝歲月 2. 青春紀念冊 3. 朋友別哭 4. 野百合也有春天 5. 同桌的你 6. 美麗心情 7. 玻璃杯 8. 明天會更好 9. 完美世界 10. 丁香花 11. 分飛 12. 你的樣子 13. 那些花兒 14. 奔跑 15. 回家 16. 祝你一路順風 17. 千千闕歌 18. 童年 19. 回到過去 20. 水手 21. 下沙 22. 大約在冬季 23. 在他鄉(xiāng) 24. 我的未來不是夢 25. 蝸牛 26. 祝福 27. 離別 28. 一生有你 29. 一路上有你 30. 再回首 31. 琥珀 32. 你的眼神 33. 忘憂草 34. 流年 35. 完美生活 36. 最想念的季節(jié) 37. 踏浪 38. 萍聚 39. 窗外 40. 真心英雄 41. 生如夏花 42. 一生何求 43. 燭光 44. 同一首歌 45. 龍的傳人 46. 梔子花開 47. 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 48. 秋日戀歌 49. 我是一只小小鳥 50. 相逢是首歌 51. 畢業(yè)生 52. 掌心 53. 橄欖樹 54. 魯冰花 55. 執(zhí)著 56.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57. 一無所有 58. 故鄉(xiāng) 59. 兩只蝴蝶 60. 再回到從前 61. 蝴蝶花 62. 蘭花草 63. 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 64. 夏蟲 65. 光陰的故事 66. 其實不想走 67. 放心去飛 68. 瀟灑走一回 69. 讓我們蕩起雙槳 70. 送別 71. 有沒有那么一首歌 72. 思念誰 73. 我愿你知道 74. 大學自習室 75. 友誼地久天長 76. 讓世界充滿愛 77. 十七歲的雨季 78. 駝鈴 79. 中學時代 80. 外婆的澎湖灣 81. 明年今日 82. 勇敢一點 83. 兩只老虎 84. 夢駝鈴 85. 花木蘭 86. 被遺忘的時光 87. 好人一生平安 88. 七子之歌 89. 蝸牛與黃鸝鳥 90. 偶然 91. 在那遙遠的地方 92. 路燈下的小姑娘 93. 難舍難分 94. 輕舞飛揚 95. 我是女生 96. 當我想起你 97. 青蘋果樂園 98. 跟往事干杯 99. 我們的紀念冊 100. 祝你平安 101. 明月千里寄相思 102. 似水年華 103. 我怎么哭了 104. 永夜 105. 少年壯志不言愁 106. 捉泥鰍 107. 寂寞的自由 108. 單眼皮女生 109. 春天在哪里 110. 青春無悔 111. 離開 112. 歌聲與微笑 113. 蝴蝶飛呀 114. 耶路撒冷的星空 115. 干杯朋友 116. 爸爸的草鞋 117. 流浪歌手的情人 118. 大中國 119. 戀戀風塵 120. 想把我唱給你聽 121. 往事隨風 122. 執(zhí)著 123. 三月里的小雨 124. 成吉思汗 125. 小螺號 126. 未來的未來 127.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128. 娃哈哈 129. 學習雷鋒好榜樣 130. 且行且珍惜 131. 寂寞是因為思念誰 132. 朋友首日封 133. 星光依舊燦爛 134. 賣報歌 135. 鄉(xiāng)間小路 136. 蒲公英 137. 鄉(xiāng)間的小路 138. 讀書郎 139. 兄弟情深 140. 別人都說我們會分開 141. 張三的歌 142. 小小少年 143. 今天我們要走了 144. 難兄難弟 145. 模范情書 146. 鄉(xiāng)愁 147. 閃亮的日子 148. 忘了我是誰 149. 驪歌 150. 白樺樹 151.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152. 純真年代 153. 雨中即景 154. 青春日記 155.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156. 好爸爸壞爸爸 157. 白衣飄飄的年代 158. 戀曲1980 159. 女孩與四重奏 160. 早班火車 161. 生命之詩 162. 冬季校園 163. 老屋 164. 壟上行 165. 松花江上 166. 墓志銘 167. 那時花開 168. 我們的田野 169. 希望你明年冬天會來 170. 再見(小虎隊) 171. 青春正傳 172. 紅河村 173. 畢業(yè)旅行 174. 戀人島 175. 單車歲月 176. 沖出你的窗口 177. 關于現在關于未來 178. 愛的叮咚 179. 秋蟬 180. 我們的一生 181. 思念總在分手后 182. 我是貓 183. 來自我心 184. 文科生的一個下午 185. 愛人同志 186. 當我老了 187. 在劫難逃 188. 我去2000年 189. 昨天今天 190. 流浪的承諾 191. 櫻園夢 192. 阿美阿美 193. 告別的年代 194. 雨滴 195. 秋梧桐 196. 關于理想的課堂作文 197. 時間快轉 198. 你那好冷的小手 199. 我們去遠方 200. 音樂蟲子 201. 歸去來兮 202. 火車開往冬天 203. 卻上心頭 204. 生命中的精靈 205. 沒有想法 206. 我們多么幸福 207. 飛鳥與冬天 208. 鹿港小鎮(zhèn) 209. 藍色理想 210. 趕海的小姑娘 211. 踏著夕陽歸去 212. 爺爺為我打月餅 213. 春分 214. b小調雨后 215. 百分之百女孩 216. 丁香姑娘 217. 未央歌 218. 命運之變奏 219. 珍惜(蘇有朋) 220. 朋友(周華健) 221. 第一次(光良) 222. 愛已成歌 223. 媽媽的黑頭發(fā) 224. 何年何月再相逢 225. 戀戀同學情 226. 好風長吟 227. 冒險小子 228. 故事里的樹 229. 第五個季節(jié) 230. 俏姑娘 231. 為你難過 232. 年輕人的心聲 233. 未名湖是個海洋 234. 方便面精裝版 235. 久違的事 236. 心愿(四個女生) 237. 上班族 238. 歌唱王二小 239. 赤足走在田埂上 240. 小小牽?;? 241. 車窗 242. 時光牧童 243. 花雨傘 244. 北京的冬天 245. 小雨滴 246. 你不在的北京還下著雨 247. 彝家娃娃真幸福 248. 青春(沈慶) 249. 郎心似鐵 250. 那天(艾敬) 251. 我們相識 252. 嘿,不要叫醒我 253. 雨恨云愁 254. 紛紛飄墜的音符 255. 紅月亮(李蓓) 256. 停電的晚上 257. 匆匆別后 258. 憶兒時 259. 九月(許巍) 260. 我沒醉 261. 等人就象在喝酒 262. 隨你而去 263. 傘的宇宙 264. 我居住的地方 265. 我踏浪而來(沈雁) 266. 云知道你是誰 267. 西風的故事 268. 午后的雷雨 269. 已是盛夏 270. 歲月(沈慶) 271. 湖邊含羞草 272. 為什么要走 273. 來不及呼吸 274. 月亮(老狼) 275. 昨夜沒有留下夢 276. 青青河邊草 277. 請到天涯海角來 278. 蘭花花 279. 紅蜻蜓 280. 逛新城 281. 思鄉(xiāng)曲 282. 恰似你的溫柔 283. 深深的海洋 284. 花兒與少年 285. 紫竹調 286. 星星索 287. 小背簍 288. 洗衣歌 289. 采蘑菇的小姑娘 290. 美麗的姑娘 291. 春分立秋冬至
4. 云南哪里有泥鰍苗賣
各位釣友,我們云南省目前最大的漁具批發(fā)市場是福德村的西南漁具批發(fā)市場。
當您來到這里,就會發(fā)現各種漁具釣具琳瑯滿目,讓您眼花繚亂:捕撈滋養(yǎng)魚鱉蝦蟹、蟮鰍鮑貝的網繩、籠罾、養(yǎng)殖箱,甚至還包括雞網、鳥網等各類商品的生產,加工,經營,批發(fā)。
相信各位熱愛生活的釣友、漁友一定能在這里選到心儀的產品。
5. 昭通泥鰍養(yǎng)殖
云南昭通水富縣向家壩水電站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站舉行秋季放流,本次放流魚類品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達氏鱘、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金沙江特有魚類巖原鯉、厚頜魴、長薄鰍、中華倒刺鲃六種魚苗,共計10.1萬尾。
6. 云南紅河泥鰍養(yǎng)殖基地地址查詢
巨魾(面瓜魚)!?。。?!
面瓜魚,又名老黃魚,因其肉黃似面瓜(黃面瓜)而得名。生長在云南山箐等小溪匯合而成的小河中,形似泥鰍但比泥鰍頭大,肉黃肥厚,味極鮮美。
巨魾(Bagarius yarrelliSykes)隸屬于鯰形目、鮡科、魾屬(成慶泰和鄭葆珊,1987;褚新洛和陳銀瑞,1990),因肌肉呈黃色,地方名“面瓜魚”、“黃魚”,分布于東南亞(FishBase),在中國僅分布于云南省境內的瀾滄江、怒江、元江水系(褚新洛和陳銀瑞,1990)。巨魾體重可超過50kg。
7. 云南省泥鰍養(yǎng)殖基地
瀾滄江是云南省西南部的一條大河,是亞洲第三大河流之一。瀾滄江上游水域多為山區(qū),水流湍急,水質清澈,種類繁多的淡水魚類在此棲息繁衍。而大頭魚,也被稱為鯰魚,是一種淡水魚類,主要分布于長江、珠江、淮河、黃河、黑龍江等河流中,據目前所知,在瀾滄江流域并沒有大頭魚。但是瀾滄江水域中仍有很多優(yōu)質的淡水魚類,比如云南特有的泥鰍、鯰魚、鯉魚、叉尾帶魚、銅錢魚等,也是當地很受歡迎的美食魚種。
8. 紅河州哪里有泥鰍養(yǎng)殖基地
1. 我們都是好孩子 2. 完美世界 3. 光輝歲月 4. 青春紀念冊
5. 丁香花 6. 琥珀 7. 水手 8. 朋友
9. 一生有你 10. 最初的夢想 11. 玻璃杯 12. 那些花兒
13. 十年 14. 美麗心情 15. 約定 16. 奔跑
17. 朋友別哭 18. 回家 19. 童年 20. 回到過去
21. 祝你一路順風 22. 千千闕歌 23. 分手快樂 24. 蝸牛
25. 愛我別走 26. 大約在冬季 27. 祝福 28. 我的未來不是夢
29. 下沙 30. 離別 31. 在他鄉(xiāng) 32. 同桌的你
33. 心愿 34. 流年 35. 愛的代價 36. 筆記
37. 再回首 38. 第一次 39. 珍惜 40. 一路上有你
41. 一生何求 42. 明天會更好 43. 你的眼神 44. 白樺林
45. 生如夏花 46. 真心英雄 47. 再見 48. 窗外
49. 最想念的季節(jié) 50. 萍聚 51. 一路順風 52. 完美生活
53. 龍的傳人 54. 我是一只小小鳥 55. 忘憂草 56. 梔子花開
57. 踏浪 58. 野百合也有春天 59. 相逢是首歌 60. 一無所有
61. 戀曲1990 62. 秋日戀歌 63. 畢業(yè)生 64. 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
65. 同一首歌 66. 再見了最愛的人 67. 燭光 68. 掌心
69. 放心去飛 70.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71. 我的左手旁邊是你的右手 72. 夏蟲
73. 執(zhí)著 74. 橄欖樹 75. 故鄉(xiāng) 76. 蘭花草
77. 再回到從前 78. 瓶中沙 79. 光陰的故事 80. 瀟灑走一回
81. 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 82. 蝴蝶花 83. 其實不想走 84. 送別
85. 魯冰花 86. 有沒有那么一首歌 87. 駝鈴 88. 分飛
89. 兩只蝴蝶 90. 大學自習室 91. 分手的擁抱 92. 七月
93. 十七歲的雨季 94. 我愿你知道 95. 明年今日 96. 勇敢一點
97. 青春 98. 夢駝鈴 99. 兩只老虎 100. 你的樣子
101. 外婆的澎湖灣 102. 思念誰 103. 被遺忘的時光 104. 讓世界充滿愛
105. 花木蘭 106. 青春舞曲 107. 友誼地久天長 108. 難舍難分
109. 在那遙遠的地方 110. 我們的紀念冊 111. 好人一生平安 112. 路燈下的小姑娘
113. 蝸牛與黃鸝鳥 114. 離別歌 115. 中學時代 116. 畢業(yè)了
117. 似水年華 118. 輕舞飛揚 119. 我是女生 120. 偶然
121. 青蘋果樂園 122. 青春無悔 123. 春夏秋冬 124. 離開
125. 當我想起你 126. 祝你平安 127. 跟往事干杯 128. 明月千里寄相思
129. 畢業(yè)歌 130. 單眼皮女生 131. 朋友首日封 132. 少年壯志不言愁
133. 流浪歌手的情人 134. 戀戀風塵 135. 在希望的田野上 136. 永夜
137. 捉泥鰍 138. 七子之歌 139. 蝴蝶飛呀 140. 歌聲與微笑
141. 往事隨風 142. 春天在哪里 143. 遲到 144. 寂寞的自由
145. 干杯朋友 146. 三月里的小雨 147. 未來的未來 148. 小螺號
149. 成吉思汗 150. 小小少年 151. 寂寞是因為思念誰 152. 歲月如歌
153. 娃哈哈 154. 且行且珍惜 155.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156. 想把我唱給你聽
157. 大中國 158. 我怎么哭了 159. 賣報歌 160. 耶路撒冷的星空
161. 白樺樹 162. 鳳凰花開的路口 163. 鄉(xiāng)間小路 164. 執(zhí)著
165. 星光依舊燦爛 166. 雨中即景 167. 爸爸的草鞋 168. 張三的歌
169. 兄弟情深 170. 學習雷鋒好榜樣 171. 鄉(xiāng)間的小路 172. 今天我們要走了
173. 閃亮的日子 174. 讀書郎 175. 別人都說我們會分開 176. 驪歌
177.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178. 模范情書 179. 冬季校園 180. 忘了我是誰
181. 鄉(xiāng)愁 182. 早班火車 183. 白衣飄飄的年代 184. 蒲公英
185. 青春日記 186. 壟上行 187. 好爸爸壞爸爸 188. 難兄難弟
189. 九月 190. 戀曲1980 191. 女孩與四重奏 192. 那時花開
193. 睡在上鋪的兄弟 194. 惜別 195. 畢業(yè)旅行 196. 純真年代
197. 松花江上 198. 墓志銘 199. 老屋 200. 關于現在關于未來
201. 時間快轉 202. 雨滴 203. 歲月 204. 校園的早晨
205. 沖出你的窗口 206. 櫻園夢 207. 我是貓 208. 秋蟬
209. 秋梧桐 210. 我們的田野 211. 戀愛癥候群 212. 單車歲月
213. 紅月亮 214. 生命之詩 215. 鹿港小鎮(zhèn) 216. 當我老了
217. 卻上心頭 218. 青春正傳 219. 流浪的承諾 220. 思念總在分手后
221. 來自我心 222. 戀人島 223. 愛人同志 224. 在劫難逃
225. 希望你明年冬天會來 226. 告別的年代 227.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228. 你那好冷的小手
229. 昨天今天 230. 愛的叮咚 231. 歸去來兮 232. 我的思念
233. 藍色理想 234. 我們去遠方 235. 十萬個為什么 236. 文科生的一個下午
237. 趕海的小姑娘 238. 沒有想法 239. 我們的一生 240. 爺爺為我打月餅
241. 飛鳥與冬天 242. 阿美阿美 243. 第一次(光良) 244. 丁香姑娘
245. 我去2000年 246. 踏著夕陽歸去 247. 生命中的精靈 248. 音樂蟲子
249. 未央歌 250. 關于理想的課堂作文 251. 小小牽?;?252. 上班族
253. 春分 254. 火車開往冬天 255. 媽媽的黑頭發(fā) 256. 冒險小子
257. 未名湖是個海洋 258. 愛已成歌 259. 年輕人的心聲 260. 為你難過
261. 我們多么幸福 262. 流光 263. 紅河村 264. 露天電影院
265. b小調雨后 266. 百分之百女孩 267. 俏姑娘 268. 小雨滴
269. 朋友(周華健) 270. 好風長吟 271. 車窗 272. 赤足走在田埂上
273. 久違的事 274. 命運之變奏 275. 故事里的樹 276. 你的明天會很美
277. 郎心似鐵 278. 戀戀同學情 279. 歌唱王二小 280. 第五個季節(jié)
281. 嘿,不要叫醒我 282. 花雨傘 283. 停電的晚上 284. 等人就象在喝酒
285. 你不在的北京還下著雨 286. 我沒醉 287. 北京的冬天 288. 為什么要走
289. 方便面精裝版 290. 雨恨云愁 291. 西風的故事 292. 云知道你是誰
293. 憶兒時 294. 我們相識 295. 何年何月再相逢 296. 紛紛飄墜的音符
297. 匆匆別后 298. 午后的雷雨 299. 春分立秋冬至 300. 來不及呼吸
301. 時光牧童 302. 我居住的地方 303. 已是盛夏 304. 湖邊含羞草
305. 傘的宇宙 306. 九月(許巍) 307. 隨你而去 308. 歲月(沈慶)
309. 彝家娃娃真幸福 310. 昨夜沒有留下夢 311. 讓我們蕩起雙槳 312. 青青河邊草
313. 請到天涯海角來 314. 蘭花花 315. 紅蜻蜓 316. 逛新城
317. 思鄉(xiāng)曲 318. 恰似你的溫柔 319. 深深的海洋 320. 花兒與少年
321. 紫竹調 322. 星星索 323. 小背簍 324. 洗衣歌
325. 采蘑菇的小姑娘 326. 美麗的姑娘
9. 云南哪里有泥鰍種苗基地
迷你清道夫魚叫原纓口鰍,為平鰭鰍科原纓口鰍屬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又可以細分為浙江原纓口鰍、云南原纓口鰍、信宜原纓口鰍、平舟原纓口鰍等。
體延長,腹部平,背部稍隆起。吻較短,吻褶分為3葉。具吻溝??谙挛?,較小,下唇褶分為4葉。后唇溝不連續(xù)。吻須2對,頜須工對。鼻孔2個,位于眼前。眼小,上側位。褶孔伸達頭部腹面。
10. 云南紅河泥鰍養(yǎng)殖基地地址電話
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區(qū),包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見于漢文史籍的名稱,有“和夷(蠻)”、“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自稱多達30余種,如“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葉車”、“阿木”等等。哈尼族的歷史淵源 對哈尼族的歷史淵源,民族學和歷史學界大致有四種觀點:①東來說;②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③紅河兩岸土著說;④“氏羌系統(tǒng)”南遷說。 東來說以滇南地區(qū)部分哈尼族采用父子連名譜系追根溯源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或山西、河南、江西、貴州等地。并以此為依據,認為哈尼族與漢族的淵源同出一轍。 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認為今天從事山居農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與云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就族源論,“當是雙向的、復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匯與融合”。就文化論,是一種“南方夷越海濱文化與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體?!保ㄊ奋姵豆嶙迮c“氏羌系統(tǒng)”》,載云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 紅河兩岸土著說以出土文物為證據,認為哈尼族系紅河地區(qū)的土著,與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關。(孫官生《論紅河流域是早期人類發(fā)展的重要區(qū)域之一》,載《紅河文物》1986年第3期。)“氏羌系統(tǒng)”南遷說是比較流行的觀點。它認為哈尼族同今天云南省境內十幾個彝語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于古代氏羌部落族群。 哈尼族的婚禮 每逢“扎勒特”(十月年),各地哈尼族的姑媽,娘娘及所有出嫁了的女子都要回娘家來,與父母兄弟同度佳節(jié),借以追認血緣祖根。娘家親人制作豐美的食品以盛情款待。按照哈尼族男女分桌進食的傳統(tǒng)風俗,女主人特意為回娘家的姑媽、娘娘們單獨設宴。眾女面對著滿桌可口的食品卻羞于下筷。女主人便將一片芭蘸葉鋪在各人面前,隨即將桌上的各種美味一一揀到芭焦葉中,請客人盡量享用。在女主人的盛情面前,客人只好揀起一片食物好象正在吃,其實,她并沒有吃,而是把食物巧妙地捏在端飯碗的兩個手指問,表示懂禮。如赴宴女子大口進食,將成為世人的笑柄。哀牢山部分地區(qū)的哈尼族與漢族同度春節(jié)。節(jié)日或“阿瑪拖”(祭護寨神)期間,全村各戶紛紛置辦豐美的食品,端于街心(村中),在古樸雄渾的铓鼓聲和歡樂的歌聲中開懷暢飲,同食共樂。滿街心一字成行的豐美宴席實為奇觀,世人將其稱為“街心宴”,哈尼語謂之“多角角”或“資烏都”,意即輪流互飲(酒)。 在紅河一帶奕車人男女青年社交擇偶活動中,還有一種奇妙的戀愛宴會,當地哈尼語稱作“阿巴多”?!鞍投唷倍嘣凇笆履辍逼陂g舉行。經同村的一群男青年商議,邀請遠村一群姑娘于某日夜晚前來“阿巴多”。屆時,一二十位妙齡女郎整裝一新,手持火把來到男方村赴宴。男青年們見姑娘們應邀赴宴,欣喜若狂,便在一間燈燭通明的公房里,擺開數張八仙桌,桌面上擺滿了大塊臘肉、干巴、清蒸鯉魚、腌鴨蛋、大塊煎豆腐、大塊粑粑,煮大公雞,能上桌面的各種菜應有盡有。準備就緒,宴會開始,男女青年配對入席。桌外有一位風趣的斟酒人,給每人面前的酒杯里盛滿酒。隨即,伙子頭和姑娘頭先舉杯互相對唱敬酒歌,互相敬酒,然后一一互唱互敬下去。當一對男女相互敬酒之際,其余各對則相互敬菜唱歌。酒過三巡,東方欲曉,姑娘們便要告辭回去了?;镒觽冇冒沤度~包扎好各種美味,分別送給站娘們在半路上吃,并定好到姑娘村還“阿巴多”的具體時間,姑娘們這才腳踏青霜消失在山路盡頭。 在哀牢山區(qū)部分哈尼族中,至今仍殘存著不同形式的“不落夫家”婚俗,即新娘分住娘家和夫家兩地。當新娘從娘家回夫家時,要用一個小巧精美的篾盒盛滿可口的米飯和火熏豬肉,腌鴨蛋帶去,當地哈尼語謂之“合戛拖”。據說,這是做娘的生怕自己的女兒在夫家不習慣、怕羞、受餓而特意備下的。當然,這盒可口的食物帶到夫家并非是新娘一人獨食,有時是夫妻一同享用,更多的時候是送給丈夫的弟妹們共食 墨江自稱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個婚禮儀式中,從頭到尾都離不開舞蹈?;槎Y前夕,男女雙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動場所?;槎Y這一天,迎親隊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準備回程時接應,其余跟隨新郎前往女家。當他們來到女家寨口時,寨內鼓樂齊鳴,送親隊跳起傳統(tǒng)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給接親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進寨直抵棚子里。休息片刻,一對新人站在一張方桌旁,女家親屬用兩指夾著一片筍葉,環(huán)繞方桌起舞,意在禳災祈祥。 新郎、新娘在迎新隊和送親隊簇擁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與等候多時的另一部分接親人相遇。大家就地圍成圓圈,踏著铓鑼和鼓點節(jié)奏縱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賀。當他們一起來到男家時,棚子內外已擺滿了豐盛的酒席。賓客剛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婦女從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緊跟其后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著上置三只碗和一個酒葫蘆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點酒菜。待酒席快要結束時,一位廚師端著放有八只大碗的竹篩,從廚房里出來舞向每一酒席,客人們又象征性地給搛上菜肴。最后,在他“該跳舞了”的一聲號令下,眾賓客紛紛離席,圍成一圈又一圈歡舞高歌,大家熱烈地祝福新人喜結良緣,勉勵他們勤儉持家、尊老愛幼。 新平等地自稱卡多的哈尼族,迎親時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劇。迎親隊到了女家,主客寒暄幾句就開懷暢飲,雙方家長也在那里大吃大喝,說東道西,似乎忘了這天是新娘出嫁的日子。過了好一陣子,頭系紅綢、胸前掛滿銀飾的新娘,才羞澀地緩緩出現在迎親隊前。當走到新郎面前時,她突然慍怒于色,舉起雙手向新郎劈頭蓋臉地捶去。這時,大家起哄助興。只見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則東躲西閃,毫不還手。當新娘捶夠了,突然破涕為笑時,新郎這才說“現在該走了吧”。在難分難舍之際,母女倆抱著又哭又唱。此時,新娘的兄弟姐妹強行把她倆分開,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親隊也尾隨而去。據說,“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驗新郎對愛情的忠誠。 哈尼族的婚喪習俗各支系間略有區(qū)別。碧約人婚姻盛行姑表婚,姑娘長大后要征得男家同意后才得嫁給外人??ǘ嗳说幕橐鲆踩绱恕楣帽砭嘶?,締結婚約以父母包辦為主,結婚時,當娶親人進入女方的毫巴門時,女方要組織年輕人用“橄欖迎親”,意思是用檄欖把娶親人身上帶著的邪魔打跑掉。臘米人的舅家有優(yōu)先擇親權,結婚接新人時,新郎在媒人、陪郎和鑼鼓手陪伴下,打著鑼鼓,唱著調子到姑娘家,新娘由長兄背出家門,要邊哭邊唱“切妞都耶”(女兒調),向父母兄長討嫁妝,其實主要是傾訴離別父母家鄉(xiāng)的苦衷。愛尼人實行一夫一妻制,夫死,妻子不可改嫁,妻死,夫可以另娶,婚姻較自由,無姑表舅婚約束,可由男女自己尋找夫妻。 哈尼族的民族節(jié)日 哈尼族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苦扎扎節(jié)(即農歷六月二十四的火把節(jié))、十月年,還有喝新谷酒的習俗。屆時,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熱鬧異常。每逢新春佳節(jié),家家戶戶都把宴席擺到街心,飯桌相連成長龍,進行長街宴,同喝街心酒,共慶新春佳節(jié),表現了哈尼族人相親相愛、團結互助的精神。 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節(jié)叫“庫扎扎”,時間為夏歷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六月年也是個歡樂的節(jié)日,紅河地區(qū)稱“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節(jié)期三至六天。節(jié)日里,以村寨為單位殺牛祭“秋房”,牛肉各戶分回祭祖,青年們聚集在一起“蕩秋千”、摔角、狩獵、唱山歌,盡情歡樂。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幾個月,后來,太陽和月亮傳授給哈尼人分月的辦法,在人間栽了一棵年月樹,一枝樹干算一個,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從此,就在六月過“庫扎扎”。又說,過去有七個仙女到哈尼寨,做了一個磨伙,她們輪流玩耍,把站在權上的小鳥也逗笑了。鳥兒歡樂地唱起歌來,歌聲感動了天神,天神把福降給了人間……人們懷念七仙女,每年過“庫扎扎”時都要打秋千。 內地紅河南岸的哈尼族,也過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節(jié)日。正月年過三至五天,有條件的人家殺豬祭祖,初一吃湯圓,親友之間互相宴請。端午和中秋節(jié)大體同漢俗。 過節(jié)分三天進行,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殺一頭牛祭竜神,把祭竜的牛肉分給各戶。六月二十四日,人們都要在家休息一天,每人殺一只雞,父母給子女們叫魂,先由寨外叫進屋里,叫魂的范圍很廣,日常生產勞動所到之處都要叫到。野獸嚇著,雷響驚著和跌倒過的地方都要叫到,不能讓魂在受驚處躲下。認為叫過,人的身體會強壯起來,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著簸糞,用干蘆葦或易燃的樹條扎成火把,點燃后從家里往外攆,把災難和鬼怪邪魔攆出去。然后把火把綁在樹上,求火把神護佐莊稼和牲畜成長得好,不遭蟲災,不得病。 吃新谷 紅河一帶哈尼族,農歷七月的第一個龍日,有“吃新谷”的習俗。吃新谷這一天,每戶人家按照老規(guī)矩,應在東方剛露魚肚白時,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連根帶穗的稻子。拔稻時要選擇株數逢單的稻穴,背回時無論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則以為不吉。 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來的稻穗搓下谷粒,連殼放在鍋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應先給狗吃一點。因為自古傳說,哈尼族在一場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種是狗叼來的,所以要感謝它。吃過米花,也要把當年栽種的瓜豆菜蔬統(tǒng)統(tǒng)拿出來嘗新,同時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筍,象征來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樣節(jié)節(jié)高;還要殺吃閹過的大肥雞,希冀來年的生活豐足美滿。 十月年 哈尼族的最大節(jié)日是過“十月年”,前后歷時六天,具體日期各寨可先可后。在農歷十月間過,哈尼人稱它為“扎樂特”。按照他們古老的歷法,每年農歷十月第一個辰龍日為新年之始(相當于漢族的大年初一)。節(jié)日里每個村寨都要舉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 農歷十月,稻谷剛進倉,家家戶戶舂糯米粑粑,烤制香甜的“悶鍋酒”,準備選屬龍日過年。過年的頭天,人們把家里屋外、寨子的每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然后洗澡換衣。 新年當天,每個寨子要共殺一口豬。豬無論大小,肉按戶平均分配,哪怕心、肝、肺、腸、肚等數量有限,也要家家都分到。到了下午,各家各戶用分得的豬肉和下水祭獻祖先,祭過龍樹、寨神以求人畜平安,五谷豐登后,街心酒宴開始。各家把最好、最拿手的菜端上桌進行比賽,看誰家的菜做得好吃、做得豐盛。先請德高望重的老人入席,然后大家坐在桌子兩邊向老人敬酒,接著互相敬,慶豐收,祝全寨平安、來年風調雨順,大家同心同德再奪豐收。酒足飯飽后,年過半百的婦女拿起宴席上的碗跳起碗舞,姑娘們砍下棕葉跳起棕扇舞,直到太陽落山。宴火點燃時,男人們敲起芒鼓,跳起神秘的芒鼓舞,人們盡情地跳,盡情地唱,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平靜下來。節(jié)日里闔家團聚,還邀請附近其他民族的好友參加。他們終日歡聲不絕,特別是少不了唱起古老的民歌,講述節(jié)日的來歷和民族的歷史,歌唱豐收的喜悅。 這時正是大春上場,廄中豬肥的時節(jié),有條件的人家都殺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黃糯米飯獻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著新裝,親友們互相走訪;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這個節(jié)日里請媒人去說親,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帶著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獻祖過年;村里的老年人輪流著到接到訂婚禮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禮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節(jié)里經常整個家族聚會餐(自帶食品),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風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們,要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訴說自己的新婚生活,而嚴禁男子偷聽。 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個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擺上長長的酒宴,全村共飲同樂,慶祝象征他們團結和睦,吉祥幸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種酒宴恰似一條長龍,故稱“長龍宴”;因設在街心,人們又稱之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個下午就可結束,若是大寨,則按戶劃分為三組,分三個下午舉行,每組輪流做東道主。 按約定的日子,做東的各戶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掃干凈的街心,一張接一張地擺放好,百來張桌子連成100多米的長龍。午后,經一聲招呼,做東的各戶人家爭先恐后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擺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體面,所以許多人家連自己平時都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都一一獻出來。一眼望去,魚雀、江鰍、鯉魚、竹筍、木耳、蘑菇、大肥雞……每桌20來碗,桌桌飄香,顯示出哈尼人辛勤勞作的成果和傳統(tǒng)的烹調技巧,展現出哈尼族最長最盛大宴席的風采。在鑼鼓喧天的熱鬧氣氛中,人們根據不同的年齡、興趣與愛好自愿組合就座。這時鑼鼓止息,鑼鼓手端鑼抬鼓逐桌接受人們敬酒獻菜。接著,由一對姑娘代表眾人向老奶奶們一一敬酒。婦女先開吃,爾后男人才舉杯動筷。一連幾個小時的街心酒宴,溫馨和諧、喜氣洋洋,笑語歡歌不絕于耳。 當夜幕降臨時,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們隨著鑼鼓、三弦、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夜深了,人們漸漸離去,那些情侶們則走向棕櫚林、金竹叢中……姑娘節(jié) 云南省元陽縣碧播山一帶的哈尼族,每年農歷二月初四要歡度別開生面的姑娘節(jié)。這天,雞還未叫,男人們就要首先挑回一擔水,天麻麻亮時,再砍回一捆柴,接著,就生火燒水,把洗臉水恭恭敬敬地端給慢騰騰起床的婦女。然后,男人們煮飯、洗菜、剁豬食、洗碗筷、帶小孩,婦女們則悠閑地坐在一旁,或做點針線活,或指揮男人做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們,則連針線活也不做。 午飯后,男人們急忙趕到寨中的公共娛樂場所去,按習俗,先到的為勤勞者,后到的為懶惰者。小伙子們向情人借來女式新衣新褲,打扮成姑娘的樣子,在歡快的弦樂聲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陽偏西才回家做飯,繼續(xù)服侍婦女到深夜。 姑娘節(jié)相傳起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四面環(huán)山、山拉泉潺潺、林木葳蕤的碧播寨,有個生得比金竹還標致的姑娘,名叫悠瑪。悠瑪與英俊彪悍的青年獵人戛期相愛。但是,那時哈尼姑娘的婚姻要由土司頭人和父母作主。悠瑪的父母把她許配給了白土司的獨眼兒子。悠瑪為此痛苦極了,她決心以死來表達對愛情的追求。二月初四這天,悠瑪獨自去薅勾勒山上砍柴,遇到了同村和鄰村的三個姑娘。悠瑪向她們訴說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引得三個姑娘痛哭不止。原來,她們也是婚姻上的不幸者。四個姑娘忘了砍柴,也忘了回家,在山頂上互訴苦衷,愈訴愈愁,愈訴愈悲,就一起跳崖自盡了。 悲劇發(fā)生后,哈尼人覺得再也不能干涉姑娘和小伙子們的婚姻了,特別是對姑娘,更應該給她們選擇意中人的權利。為了告誡后人,哈尼人就把每年的二月初四定為“姑娘節(jié)”,以表示尊重婦女和尊重婚姻自由。 這一帶的哈尼族男女青年自由相愛后,就自己選日子結婚,不要彩禮,也不辦酒席,用杯杯香茶招待前來祝賀的賓客。敬老節(jié)。 每年的農歷臘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節(jié)。清早,老人梳洗后穿上新衣服準備歡度自己的節(jié)日.成年人在家殺雞宰鴨,備辦美餐,小伙子將一棵小松樹載在過節(jié)的坪場旁,姑娘們挑來清水給它澆下定根水,象征青年們祝愿老人像青松一樣健康長壽,永葆青春。 里瑪主節(jié) 居住在紅河邊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鳥,把布谷鳥尊稱為“合波阿瑪”(布谷鳥媽媽)。每到山茶盛開的陽春三月,不論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聽到布谷鳥的鳴啼,人人都會報以一聲“我聽見了”的回答,表示對春天的歡呼。據說,這一聲回答,可使勤勞善良的哈尼族農家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終年和平康泰。 據傳說,布谷鳥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從遙遠天邊的石巖洞里飛出來,向人間傳達春天的消息的。當它飛過一個名叫“巷阿窩尼崩崩麻”的大海時,飛不動了,眼看快要掉進大海里去了。突然,從海里翹起一條龍尾來,隨后龍尾變成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讓布谷鳥在上面歇腳。布谷鳥終于歷盡千辛萬苦,把春天的信息傳達給了人間。 按照前輩人沿襲下來的規(guī)矩,等多數人都聽到布谷鳥的叫聲后,就相約在一個屬羊的日子,備辦美味佳肴,用一種大樹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噴香金黃的糯米飯,煮好紅鴨蛋,向布谷鳥虔誠地敬獻。這天,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們滿面春風,身著節(jié)日盛裝,會聚在一個適中草坪上,歡度一年一度的“里瑪主”節(jié)(春天的盛會),借以選擇對象,談情說愛。節(jié)后,各家選定一個好日子,在雀鳥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靜的五更時分,家長悄悄地把三叢秧苗插在自家田里,意即、“開秧門”。據說,“開秧門”時聽不到雀鳥的聲音,莊稼就能免災除害,獲得好收成。 捉螞蚱節(jié) 捉螞蚱節(jié)”,哈尼語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陰歷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個屬雞或屬猴日舉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區(qū),種植一季水稻。過了“六月年”,水稻就開始抽穗,為確保水稻豐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過“捉螞蚱節(jié)”的方式來驅除和避免蟲災?!白轿涷乒?jié)”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瑪蚱,每家捉夠一竹簡(約二斤)后,就把螞蚱一只一只撒成四份:頭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劃開的竹片夾起來插在田埂和排水溝旁,以對尚未捉到地螞蚱及其他昆蟲進行恫嚇。半小時后,又要把這些螞蚱收進竹筒。帶回家當菜或拌粑粑吃,據說螞蚱肉很甜。離開田野時,人們都要不停地大聲叫:“嘔,螞蚱,三天內不捉你了,三個月內你不要吃稻谷!” 吃新米節(jié) 哈尼族居住地區(qū),農歷七月左右,谷物逐漸成熟各戶要選擇自己的好日子進行“卡都匹”(吃新米)活動。過節(jié)時家長背著籮筐到地里拿些谷穗回來掛在門上,并且要拿稻俗桿制成“窩保波”,在“宗格”(倉竜)前吹奏三回,表示要吃新糧了,祈求神靈保佑糧食收得多,人不得病,家畜興旺發(fā)展。要殺一只產蛋母雞獻飯,過年時殺的豬肥腸,豬耳朵和尾巴也要留到這時獻神。吃新米時要把老米和新米混合在一起煮,這叫做“妾都喝扎”(即新老交替),意思是老谷老米吃到新谷米上市,祈求年年有余。 哈尼族的飲食 飲食愛喝酒 哈尼族中,老年男子普遍嗜好煙、酒,茶,有的以香芝麻棵枝葉當茶飲用。稻谷、玉米、高粱是他們釀造白酒的主要飲料(西雙版納哈尼族女子喜嚼檳榔)。 哈尼族喜飲酒,酒節(jié)特多。如祭母節(jié)、老人節(jié)、黃飯節(jié)、命名節(jié),祭龍節(jié)、認舅節(jié)等。逢節(jié)便有美酒。最有趣的是"阿巴多"酒與歌的戀愛宴會。 “阿巴多”是哈尼青年互相表示愛慕,體現智慧、比賽烹調技術的酒節(jié)。多在農閑舉行,由一村的小伙聯合邀請鄰村的姑娘參加,人數對等,一般在二十人左右,人夜宴會在一間大屋舉行,男女相約配對入席,菜肴豐盛,必有一只煮公雞(上面放著兩枚雞睪龍和一只活螃蟹)。彼此敬酒對歌,相依相伴,直到天明。臨別小伙要給相好者送糯米飯和肉,并約定下次聚會的日期。 紅河南岸的哈尼族善于用發(fā)酵的黃豆摻合豆桿灰制作具有特殊風味的豆豉,幾乎每餐都用以佐餐,吃法尤多,被稱為“哈尼味精”。用其調制的“雀肉松醬”,鮮香無比。 米飯為主 哈尼族日食兩餐,以大米為主,玉米為輔,喜食干飯、粑粑、米線、卷粉和豌豆涼粉,還將瘦肉剁細,與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他們愛吃糯米粑粑,用芭蕉葉包著與腌肉一起吃。他們還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飯、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作寶飯、紫米汽鍋雞、紫米甜酒煮雞蛋、紫米藥糖粥等,構成了完整的藥膳系列。這些藥膳具有補血益氣、暖脾止虛、健腦補腎、收宮強身的功效。 哈尼族常年以米飯為主食,逢年過節(jié)吃糯米飯和糯米杷耙,平時一日兩餐,農忙期間一日三餐,主要由家庭主婦或大媳婦承擔烹調任務。農忙期間的早晚兩餐在家進食,中午飯用一只特制的竹筒、篾盒或布袋將米飯(外加適量咸菜)帶到山野勞動地點吃。玉米、蕎、麥和豆類等作缺糧季節(jié)的補充。玉米的播種面積和經濟地位僅次于水稻,分黃、白、糯三個品種,每戶普遍種植。哈尼族男女均喜食生蒸飯,即二熟飯。其制作方法是先將浸泡過一夜的大米空干水分,盛入甑內生蒸,待上氣半熟后即倒入大簸箕中,灑上適量冷水,用一塊特制的木片翻撮拍打五六道之后,任其攤涼,三日五日之內逐日重蒸食用而不變質。這種生蒸飯始終保持營養(yǎng),滋潤可口而耐餓,不僅深受哈尼族男女勞動者的歡迎,而且將常食生蒸飯的人家尊為富裕者。 蔬菜不多 哈尼族的蔬菜品種不多,多利用宅旁、田間小空地和山地種植青菜、蘿卜、瓜、豆、芋頭等。按照哈尼族的社會分工,種植蔬菜多由婦女承擔,管理粗放,產量不高,常年所需蔬菜除秋收時節(jié)儲備的豇豆、老瓜外,則靠婦女采集的野生植物烹制而食。她們采集的野菜主要有蕨菜、樹甜菜、樹頭菜、羊奶菜,臭菜、水芹菜、魚腥草、細芽菜、水白菜、馬蹄葉、金雀花、棠梨花、老鵠花,杜鵑花,以及香菌、木耳、雞樅等。哀牢山區(qū)水土富饒,氣候溫和,各種野味常年不衰,取之不盡,用之不絕。有的野菜只要烹調有方,配料得當,就食之可口,別具風味。 食肉量大 哈尼族極愛吃肉,以豬、牛、羊、雞、鴨肉和禽蛋為主,并兼食水產品魚、鰍、鱔和田螺。大塊朵頤,大碗喝酒才是主人待客之禮,客從主意之道,大家聚集一堂,盡歡而散。村里有人家殺豬宰雞或做了什么可口的食物,各戶男女長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臟等最鮮嫩可口的部位俸敬給老者享用。 他們的烹調方法主要有清煮、煎炒和腌制三種。年節(jié)期間,肉食豐富,往往把食鮮剩余的豬、牛肉的凈肉和骨頭分別剔開,將凈肉腌制成臘肉和干巴,儲備以待客。由于哈尼族大房中的火塘四時煙火不斷,熏烤成的臘肉和干巴呈紫紅色,噴香異常而帶鮮昧,是哈尼族名貴食品之上乘。而骨頭卻剁成碎塊,與適量炒米面、八角面,椒鹽及姜絲、清酒相揉拌,盛入罐中腌制,過半年后便成酸酢肉,蒸熟食之。 哈尼人又善于精打細算,常常把吃鮮剩余的豬肉、牛肉制成別具風味的火熏臘肉和干巴,常年儲備以待客。制時,將肉切成條狀,撒上花椒面、鹽、八角粉等香料,捂漚一晝夜后,便懸掛于火塘之上,任其煙火熏烤,半月或一月后,臘肉和干巴均呈紫紅色,噴香異常而略含鮮味,取下裝進一只特制的大蔑籠中,懸掛屋梁上,則一年四季都可備吃了?;鹧D肉和干巴是哈尼族的名貴佳肴呢! 喜食酸辣 哈尼族普遍喜食酸辣食品,除善腌酸酢肉、酸酢魚和螺螄酢外,還善于利用竹筍、樹頭菜嫩葉和青黃豆米腌成各種咸菜。其中黃豆豆豉尤具風味,以其色、香,味俱佳而馳譽于世。制作方法雖各地略異,但均可用豬油煎炒或用飯甑蒸熟而食,也可用炭火烘烤后舂細作拌菜的引子,幾乎每餐用以佐食,被稱為“哈尼味精”。哈尼族很注意菜肴調味,每餐必備一碗用各種佐料制的蘸水,蘸菜而食。 喜食“白旺” 哈尼族還有一道奇肴叫“白旺”,是用生豬血、羊血、狗血制作的剁生,哈尼族支系的愛尼人稱之為“阿壓馬捏”,被列為殺豬宰牛期間必不可少的名菜。 剁生實際是一種用豬、羊鮮血做的涼拌菜。制作方法是先以適量的椒鹽放在瓦盆中,即將瓦盆接在噴涌的血口前,使其血鹽交融,并用筷迅速攪拌,以姜汁、蒜汁、皮菜根,炒肝和炒花生米面做佐料。待食用時,沖一碗冷開水進血盆中,并將各種佐料撤在血盆里,血凝固佐料擻完,即成剁生。此菜看著怕,吃著香,味道醇濃,麻辣可口,被列為殺豬宰羊期間不可缺少的名菜,也是哈尼人熱誠待客的佳肴。
11. 云南養(yǎng)泥鰍的前景和風險
泥鰍湯的做法
做法一:
主料:泥鰍
輔料:木耳(水發(fā))、(10克)、春筍(50克)。
調料:黃酒(5克)、鹽(1克)、大蔥(3克)、姜(3克)。
1、用熱水洗去泥鰍粘液,腹去內臟,用油稍煎;春筍(水發(fā))切片。
2.鍋中注入適量清水,加入泥鰍、料酒、鹽、蔥(切末)、姜(切末)、木耳(水發(fā)),筍片,煮至肉熟爛即成。
做法二:
主料:泥鰍250克。
調料:味精2克,鹽3克,植物油15克。
特色:湯汁鮮香,肉質嫩軟。
酸辣泥鰍湯的做法大全竅門
泥鰍相信大家都是比較了解的,在餐館里面也是經常的吃到這道菜肴的,這是非常滋補的一道補品的,而且還富有抗癌的效果的,人們吃了以后對于自己的身體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而且對于一些肝部本身就有炎癥的人們,還可以起到一個緩解肝炎的作用的,泥鰍湯是最好的保存了泥鰍的營養(yǎng)物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泥鰍湯的做法大全。
制作材料
主料:泥鰍250克
調料:味精2克,鹽3克,植物油15克
湯汁鮮香,肉質嫩軟。
制作步驟
1、先將泥鰍用熱水燙后,換水洗去黏液,剖腹去內臟,控干水分,入油鍋煎至金黃色;
2、加清水兩碗,煮沸后改中火煮,湯汁濃縮到一半時,用鹽、味精調味即可。
食品用料
主料:泥鰍
輔料:木耳
調料:黃酒
制作方法
1、用熱水洗去泥鰍粘液,腹去內臟,用油稍煎;春筍(水發(fā))切片。
2.鍋中注入適量清水,加入泥鰍、料酒、鹽、蔥(切末)、姜(切末)、木耳(水發(fā)),筍片,煮至肉熟爛即成。
這篇文章我們已經了解到泥鰍湯的做法到底是什么的,泥鰍湯制作出來以后不要放太辣的辣椒的,就是用文火熬出來很濃的高湯的,可以放一些春筍還提取湯里面的味道的,使得湯更加的好喝的。
責任編輯:于浩淙 Hzx0176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