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池塘養(yǎng)殖技術(螃蟹池塘養(yǎng)殖技術與管理)
1. 螃蟹池塘養(yǎng)殖技術與管理
首先應該將養(yǎng)殖地選在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水質(zhì)良好的地點。土質(zhì)的選擇應優(yōu)先考慮粘土、沙土等松軟的地質(zhì),通氣效果良好的泥土有利于水蚯蚓、水草等動植物生長。在養(yǎng)殖螃蟹前應該對池塘進行徹底清淤,最淺處要求10cm,并需要制造數(shù)個略高出水面的土坡,即蟹島。島上可移植水生植物,平時注意消毒清潔等措施。螃蟹的養(yǎng)殖要注意適量的光照。胚胎發(fā)育前期要時刻處于黑暗的環(huán)境,而后期發(fā)育又需要一定的光照。光照不足容易導致幼體發(fā)育不良,影響蛻皮和成活率。此外水源中氧氣的含量會影響大閘蟹的生長蛻殼,所以定期進行人工充氧也是十分關鍵的。
二、如何鑒別螃蟹的好壞
觀察蟹的背甲殼是否呈青灰色,光澤度如何。如果背呈黃色,則說明蟹肉較瘦弱。其次觀察蟹的活動強度,活動有力、四處亂爬的蟹則說明比較的健壯。最關鍵的是要掂一掂它的分量,一般來說較為沉重的蟹就是比較肥碩的蟹,當然也有例外,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三、放苗技巧
螃蟹苗種以長江水的蟹苗為優(yōu)。放苗前應關注水溫是否合適。對于養(yǎng)殖新手來說,剛購買的螃蟹苗種絕不可直接直接投入養(yǎng)殖池??梢韵葘⑿访缭谒薪?分鐘并靜置,反復3次,待幼蟹吸足水分并適應水溫再放入池中,這樣操作可以大大提高蟹苗的存活率。
2. 螃蟹池塘養(yǎng)殖技術與管理方法
步驟/方式1
處理池塘
螃蟹要養(yǎng)殖在水源充足、水質(zhì)干凈的池塘中,并且池塘底部的淤泥不能超過20厘米,可以在池塘中搭建數(shù)個水墩,將水生植物種在上面,然后在放養(yǎng)螃蟹的前15天,每畝潑灑
步驟/方式2
放養(yǎng)蟹苗
選擇生長健壯、有活力的蟹苗放入池塘,放養(yǎng)前,將蟹苗在水中靜置2-3分鐘,接著拿出靜置10分鐘,如此反復2-3次,能夠讓蟹苗適應水溫,盡快的恢復生長,每畝可以放養(yǎng)1500只蟹苗。
步驟/方式3
投喂食物
螃蟹是雜食性動物,以水蚯蚓、小魚、小蝦等為食,養(yǎng)殖時可以投喂雞蛋黃或者動物的內(nèi)臟,投喂時要注意喂食量,要將食物切碎成小塊,每次喂2塊左右,不能投喂過多。
3. 螃蟹池塘養(yǎng)殖技術與管理視頻
我們釣魚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只有克服了這些困難才會有更好的收獲。
那么碰到螃蟹鬧窩大家是怎么處理的?螃蟹可以說在野河里是一個全能的選手,餌料入水鉤頓口,黑漂打樁,走漂,門門精通,樣樣在行!遇到這些漂象,多次提竿無魚后,便可判斷為螃蟹鬧窩,螃蟹鬧窩了最令釣友反感的是,他們的一雙大鉗子,把子線夾傷,甚至夾斷,釣友們碰到螃蟹大軍的攻擊,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屬甲殼動物,分類學上隸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方蟹科。淡水里生長,喜掘穴而居,常匿居于江河、湖池的岸邊,或隱藏在石礫、水草叢中。
我們釣友釣魚經(jīng)常碰到有,河蟹、大閘蟹等,其實不管什么蟹,釣魚人都不喜歡碰到,畢竟是釣魚不是釣蟹,野生螃蟹很瘦,即使到了晚秋也是瘦,渾身沒有半兩肉,它們鬧窩很煩人。
比如:黑漂提竿掛上來一個螃蟹腿,走漂提竿,又上來一個腿,誰讓它們腿多呢?很少有正口釣上來的,多半是鉤住身體或者腿錨上來的,這些腿對于螃蟹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過段時間又會長出來。
有些釣友說,螃蟹喜歡腥味,餌料里面少加腥味,或者不加腥味可以減少螃蟹的鬧窩,但是并沒有什么用處。實踐中,不管是香味還是本味,都是有螃蟹鬧窩的,并不能避免它們。有螃蟹鬧窩的時候不管餌料用本味,還是增加餌料增加粘度,其實效果并不好,它們該鬧還是鬧。
有些釣友說螃蟹鬧窩,窩內(nèi)沒有其他魚,有時候也并不一定,在魚口好的時候也碰到過上一桿螃蟹,下一桿就是鯽魚,真是令人不堪其擾!
其實螃蟹鬧窩沒有什么好辦法!最好的辦法是換釣位,因為螃蟹太厲害了!它在水底搞不定它,在水底他是真正是霸主。
如果實在是舍不得自己的釣位的話,這里有幾個小方法,會減輕一點。
一、旁邊用魚打一個窩
這個方法可以減輕螃蟹鬧窩,我們釣魚的時候總會碰到有些魚吃鉤吃的很深,即使放生也是死亡,有時候是魚兒釣上來就死了,那么可以用這些魚兒來打窩。
用魚線或者粗繩子,把這些死魚都綁起來,記得要綁結實,防止被螃蟹夾斷拖走,然后找一塊磚頭,把它們綁到磚頭上,扔到窩點左右2米的位置,等于說給螃蟹打個窩,讓螃蟹去吃魚。這個方法也不錯,就地取材不費什么事,比較簡單。李大毛老師游釣視頻有一期也是螃蟹鬧窩,他是用的火腿腸,也不錯,讓螃蟹有吃的,讓它去一邊去吃。
二、釣窩子旁邊
在螃蟹鬧窩的時候,一般窩子外的魚兒較多,它們吃螃蟹吃不完的殘羹剩飯,在窩外徘徊偶爾進窩吃窩料。這時候拋竿拋到窩邊還是可以的,在窩邊還是能釣到鯽魚。但是不要一直拋竿同一個位置,一個位置拋幾竿就行了,然后換一個位置,比如:這次是拋在窩子左邊,下次就拋右邊,防止在同一個位置時間過長,螃蟹追過來。
三、根據(jù)螃蟹的食性投喂
根據(jù)螃蟹的食性投喂?jié)庑阮w粒飼料,螃蟹吃食物是先用鉗子把食物夾住再往嘴里塞,它是有嘴唇的,它把鉗子送過來的食物用“嘴唇”咬住在往嘴里送,然后牙齒再咬住食物,一點一點吃掉。
而大塊頭的食物它們會抱著食物直接啃食或躲到安全區(qū)域啃食,而且啃食時間會相當長。利用這一特點,只要在窩子旁邊撒上一點濃腥味顆粒飼料,由于顆粒飼料非常耐泡,螃蟹抱著顆粒飼料啃食長時間才能吃完。這種方法也能減輕螃蟹的鬧窩,但是也是治標不治本,食物吃完后它們又會返回鬧窩,這時候還是要從新投喂顆粒飼料。
四、釣離底
其實釣離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我們目標魚是底層魚,釣離底雖說螃蟹鬧窩會減輕,但是效果也是一般。螃蟹鬧窩和小魚鬧窩不一樣,它們是底層生物,如果釣離底它們就沒辦法順利吃餌了。但是相應的魚兒吃鉤也少了。只能在魚口好的時候釣離底。
這種方法光頭也試過,光頭這邊有些河道螃蟹很多,釣魚的時候也是螃蟹鬧窩。然后減輕鉛墜,下拉浮漂,釣離底10-15公分,加大餌料霧化。雖說螃蟹鬧窩少了,但是白條多了,也能釣到鯽魚,效果不太好,如果在白條少的地方估計回稍微好點。
五、更換子線
螃蟹鬧窩的地方,不建議用尼龍線當子線,螃蟹的鉗子很容易夾傷夾斷子線。子線有傷的時候釣友并不知道,碰到魚兒吃鉤提竿就切線了。
光頭碰到好幾次這種情況,黑漂提竿,手感也不重,但是子線沒了,都是螃蟹夾斷的。換上pe線以后才不會有這個現(xiàn)象。pe線耐磨不容易夾斷。
六、釣螃蟹
釣鳑鲏其實比釣魚簡單多了,需要長竿短線,線頭綁上一段雞腸,(雞腸很便宜,味道大,又腥又臭,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誘來螃蟹),這個線不能是尼龍線,可以用pe線或者棉線。也用浮漂,浮漂在水里被螃蟹慢慢拉動了以后,就可以慢慢的提竿了。不要讓螃蟹出水面,要不然它們受驚后會掉入水中。
螃蟹快到水面的時候,用抄網(wǎng)一撈就可以了。一般螃蟹不出水,是不會松開鉗子的。也有跑掉的但是不多。螃蟹就算掉水里了,也不會跑得太遠,過一會還是會吃鉤,它們的貪婪,表現(xiàn)的淋淋盡致。
七、咬爛魚護
釣友們釣上來螃蟹后,不要把螃蟹放入魚護,放入魚桶是可以的。魚護是網(wǎng)狀結構,螃蟹放魚護里它是能爬出來的,也能咬爛魚護,爬出來沒事,在水底把魚護咬爛就是個問題了。
前年光頭有次釣魚的時候就是這樣,已經(jīng)是下午5點多了,快要收竿的時候釣一只大閘蟹。也知道螃蟹會咬爛魚護,但因為馬上收竿了,也沒在意。沒想到的是魚口不錯,估計螃蟹在水底把魚都趕到窩外了,沒有螃蟹鬧窩魚兒也就來窩子里吃鉤了,一直釣到天黑才收竿。收魚護的時候一條魚都沒了,魚都跑了,當時還納悶新魚護怎么會爛了。拿起來仔細看就發(fā)現(xiàn)魚護下面一個大洞。唉!不得不佩服這玩意在岸邊傻頭傻腦,在水里是真厲害。
其實開頭也說了,想要完全避免螃蟹鬧窩不太可能,這東西太厲害了。什么都會吃,什么也不怕,螃蟹跑了后還會去窩內(nèi)吃鉤,真正是橫行霸道!想要避免它們很難,只能減輕它們鬧窩。
有釣友會說:螃蟹那么貴為什么不專門釣螃蟹,我們想釣還沒有呢!其實你們沒有碰到螃蟹鬧窩,碰到煩都煩死了。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去釣魚,碰到螃蟹鬧窩就不會有很好的收獲,它們鬧窩的時候什么漂相都有,一會黑漂一會走漂,讓你以為來大魚了,提竿還是空空。有時候掛上來螃蟹腿,有時候一上午能釣好幾只,還都是大閘蟹,有的個頭很大,但是咱們是釣魚人,螃蟹就算了吧。
再說河內(nèi)螃蟹很瘦,現(xiàn)在季節(jié)雖說有蟹黃,但是野生螃蟹蟹黃不多,沒有養(yǎng)殖的肥,畢竟不是專門釣螃蟹,如果專門去釣的話還是可以的,去大閘蟹多的河道,一天釣幾斤應該是不成問題。
4. 螃蟹養(yǎng)殖池塘怎么建
成蟹養(yǎng)殖池塘應具備以下條件:交通方便,環(huán)境安靜,背風向陽;水源充沛,水質(zhì)良好,排灌方便;面積一般以10~20畝為宜,面積過小水質(zhì)不易穩(wěn)定,過大管理不便;池深1.5米,水深1~1.2米;池塘坡度1∶3,可大大減少河蟹穴居的數(shù)量;池塘為東西長、南北狹的長方形,長寬比為5∶3;池埂較寬,土質(zhì)緊密,以壤土為好;池塘不漏水,池底淤泥不超過5厘米。
5. 螃蟹養(yǎng)殖塘開挖方案
⑴建池塘地點的選擇 水源充沛,水質(zhì)良好,環(huán)境安定,路、電、訊通等方便的地方建造。
⑵蟹池塘的規(guī)格
①面積 成蟹養(yǎng)殖池的規(guī)格大小沒有嚴格的要求,主要根據(jù)能否適合河蟹的生活習性建造。有些地方水源條件較好,可土地面積小,這就根據(jù)小面積來建造。有土地、有水源的地方,規(guī)劃面積可開挖每只池3-10畝為宜,過大不便于管理。
②水深 池子深以1.2-1.5米為宜,蓄水0.8-1米。
③池埂寬 2-3米,必須夯實,不漏水、滲水。
④池坡比 1∶2.5-1∶3
⑤二臺坡 沿坡腳向下建2-3米寬二臺坡,坡高應低于水平面下0.3米左右,平臺是河蟹的食臺和栽水草提供蛻殼的地方。
⑥蟹溝 沿平臺二臺坡向外四周開挖1.5-2米寬、0.4-0.6米深的環(huán)溝,留做收集魚、蝦、蟹用。
⑶建造方向 以東西長,南北寬為宜,長∶寬=4∶1或6∶1
⑷排灌設施 每個連片池需建總進排水閘,進水口的建造在每只池子的最高處,排水口建在每只池子最低處,并且進排水口成對角線為好,出水口的外口用水泥管建造需超出池埂20-30厘裸管,留做防逃的第二道扎網(wǎng)袋口。
6. 螃蟹養(yǎng)殖池塘設計效果圖
一、養(yǎng)殖場場址的選擇
要求選擇水源充沛、水質(zhì)清新、環(huán)境安靜、背風向陽、底質(zhì)較硬(以黃色土壤為好)、通電通路的地方建螃蟹養(yǎng)殖池。
水源的引用以河流、水庫、湖泊的水質(zhì)為好。工廠、礦山的廢水含有各種有害的化學物質(zhì)、重金屬離子,不宜引用。水溫過冷的泉水、水庫底層水也不宜引用。
養(yǎng)螃蟹池的池邊要有一定斜坡、淺灘和陸地。
二、建螃蟹池的要求
一般養(yǎng)螃蟹池要求在放養(yǎng)螃蟹種前15天建好。螃蟹池的形式較多,有四周挖深水區(qū)作堤、中間作淺水區(qū)的,也有大池中挖掘許多小溝埂的。
這里介紹的是凹型螃蟹池,即中間挖深水區(qū),四周作淺水區(qū),邊上筑堤的一種螃蟹池,每池5000平方米或再大一些,挖出的池內(nèi)土可用在周圍筑埂。
要求埂頂寬1米以上,坡比1∶2以上,中間深水區(qū)面積占2/3左右,池深1.5~2米,能保持水深30~40厘米。
要設高灌低排水系統(tǒng),選購價廉適用的材料修建防逃設施,如磚、鈣塑板、水泥板、石棉板、玻璃鋼和塑料薄膜等。
三、清塘消毒問題
對確定養(yǎng)螃蟹的池塘,在水草移植前抓緊清塘,池水深10~15厘米,每667平方米(1畝)用生石灰75公斤,溶化后全池潑灑。
潑灑后10天待藥性消失后,放進幼蟹。
也可用漂白粉清塘,水深1米,每667平方米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13~15公斤,溶化后全池潑灑,清塘后5天藥性消失,8天后即可投放幼蟹。
四、建設防逃墻
以在離開螃蟹池1.5米的堤埂外,用磚塊建防逃墻為佳。建防逃墻時,朝陽的一面可在離水3米處建,防逃墻不宜離水太近。
墻基以埋入20厘米,高出水面80厘米為宜,每隔4米距離在墻外砌一方垛,加固圍墻。
圍墻頂端要向內(nèi)伸出“廠”字型倒檐15厘米以上,內(nèi)壁用水泥抹光一層,轉(zhuǎn)彎處砌弧形角,不要砌直角,使螃蟹無處攀緣。
7. 螃蟹 池塘
池塘養(yǎng)蟹與天然湖泊、水庫放養(yǎng)不同,放養(yǎng)密度大既要防止河蟹的逃走,又要在非常小的水面中給高密度的河蟹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棲息環(huán)境。
因此,池塘建設技術要求很高,建設養(yǎng)蟹池塘應做以下幾點:
一、建池地址的選擇
建池地址以水源充足,靠近外河或渠道,水質(zhì)無污染包括工業(yè)污染如重金屬、油酚類;農(nóng)業(yè)污染如化肥、農(nóng)藥。
土質(zhì)最好是粘土,避免在沼澤性地段挖池。同時選擇交通方便叉較為幽靜的地方。
二、養(yǎng)蟹池的建設要求
養(yǎng)蟹池面積以0.1-0. 4公頃為宜,太大不易管理,幼體集結易相互攻擊,太小防逃等基礎設施費用較高。
要求池深1.5米左右,保水深度0. 8-1.0米,池塘東西向,長方形,坡比1 : 3-4.池邊離防逃設施1米以上,采用階梯式池坡,每級寬20-30厘米,每級階梯用拱形瓦片建成蟹巢,在池中還應建設人工蟹穴,挖池時在池中央留占池水面10%左右的長條形土島,土島低于水面20厘米。
在池中設計土島可作河蟹掘穴棲息和蛻殼隱蔽場所,比河蟹在池邊淺水處蛻殼更安全,可免遭或少遭水老鼠水蛇等的危害,非蛻殼的河蟹常在池四周攝食相對對蛻殼蟹干擾少。
蟹池進出水口設計要求以函管閘門,用板閘和鐵絲網(wǎng)作濾水和止水結構,嚴格防止漏洞出現(xiàn)。
三、防逃設施的建設
河蟹養(yǎng)殖過程中有兩個逃逸高峰,其一是在大眼幼體到i期幼蟹,其二是河蟹性成熟期。這是河蟹索餌洄游和生殖洄游習性所致。
其它時期只要水環(huán)境良好,具有一定棲息環(huán)境、餌料,河蟹逃逸性較小。河蟹在逃逸高峰期還具有類似“搭人墻”的逃跑方式,遇到障礙會幾個堆疊一起攀援。
在防止河蟹逃跑時應結合河蟹的習性。防逃設施應表面光滑,使河蟹無法依附攀援,堅固耐用,禁得起風吹、日曬、雨淋,不易老化、破損,無可溶毒性,且價格低廉。
防逃墻建造時根基要扎實,不塌陷、滲漏,底部埋入地面30-40厘米,以防倒塌和老鼠穿墻打洞。
8. 池塘螃蟹養(yǎng)殖技術視頻
避風塘炒蟹的制作方法:
所需材料:
花蟹 4只
干辣椒 適量
鮮小紅辣椒段 適量
姜末 適量
蒜末 適量
蔥末 適量
豆豉末 適量
面包糠 適量
生抽 適量
料酒 適量
鹽 適量
白糖 適量
淀粉 適量
油 適量
制作步驟:
將花蟹洗凈斬件,加入料酒腌制片刻,然后蘸上干淀粉備用。
熱鍋倒入油,加熱至七成熱,放入蟹塊炸至變色,撈出瀝油備用。
鍋中留底油,放入干辣椒、姜末、蒜末、蔥末、豆豉末爆香。
加入炸好的蟹塊,加入生抽、鮮小紅辣椒段、鹽、糖翻炒至蒜蓉變金黃色。
加入面包糠快炒至入味,即可出鍋裝盤。
避風塘炒蟹口感香辣鮮美,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美食。
制作步驟:1、準備好梭子蟹6只
2、面包糠
3、玉米淀粉
4、大蒜兩頭 放入碎蒜神器中
5、抽拉成蒜碎后 泡至清水中 5分鐘 去除辣味
6、螃蟹 按視頻操作 然后這樣一分為二 再而分為四即可
7、把蟹蓋和蟹肉放入盆中 撒入少許鹽
8、兩湯匙生抽和一湯匙料酒
9、搖晃均勻后 放在一旁腌制 準備炸蒜酥
10、把蒜瀝干水分 在用廚房紙吸去多余水分后再炸
11、起鍋燒油 油溫不用高時下入蒜末 小火慢炸
12、炸至金黃酥脆關火撈出
13、碗中鋪廚房紙 吸去蒜酥多余的油
14、腌制好的螃蟹空干湯汁 加入6湯匙淀粉 搖晃均勻 準備炸
15、然后再次燒油 木筷冒泡泡 油溫合適
16、先炸蟹殼 炸至通紅后 撈出備用 中火
17、保持火力 下入蟹肉后 可轉(zhuǎn)大火
18、過程中 用您喜歡的方法 確保每個部位都被炸到
19、炸至紅焦酥后 關火 撈出瀝油備用
20、重新起鍋 薄薄一層底油 小小火 下入面包糠
21、炒勻 炒出多余水汽 使面包糠更加酥脆 關火
22、放入大蒜酥
23、加入鹽調(diào)味 不要放太多哈 有咸度即可
24、混合均勻后盛出備用
25、再次起鍋少許底油 下入小蔥和干辣椒爆香 中大火
26、爆出香氣后 下入蟹肉
27、放入2湯匙料酒
28、放入3湯匙生抽后 轉(zhuǎn)大火
29、迅速翻炒均勻 翻炒7-8下即可
30、下入酥脆組合 咔咔炒均 即可關火
31、找個大盤子 出鍋裝盤
32、然后蓋上蟹殼 小蔥點綴 就可以完美的上桌啦 感謝您看到這里 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您的每一條評論我都會都會第一時間回復 祝您胃口常開 健康快樂!
33、特寫一張 超級好吃
9. 螃蟹池塘養(yǎng)殖技術與管理方案
四個方面
一、選擇好池塘:蟹池條件水源充足,水質(zhì)良好,進出水方便,面積一般以1—5畝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為好。蟹池底質(zhì)量最好為沙壤土、砂礫土,通氣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棲動植物的生長繁殖,可為河蟹提供天然飼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過5厘米。蟹池的四周應建防逃設施,如磚墻、塑料薄膜等。蟹池的進出水口應用鐵絲網(wǎng)攔好,以防河蟹外逃。
二、放養(yǎng)前的準備:幼蟹放養(yǎng)前應做好蟹池的清塘消毒和栽培水生植物的準備工作。清塘的方法多采用排干池水,曝曬池底,配以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這樣的效果很好。發(fā)現(xiàn)有蛙或蛙卵要隨時撈出,這是很重要的一項。放養(yǎng)的蟹苗以二齡幼蟹(蟹種),180—200只/公斤為宜,放養(yǎng)密度一般在每畝800—1000只左右。水生植物可栽培些苦草、水葫蘆等,一是能為幼蟹提供飼料,二是可為幼蟹提供棲息隱蔽場所,有利于河蟹的生長。
三、科學飼養(yǎng)、精心管理:河蟹在池塘養(yǎng)殖的整個過程中,除利用水草和底棲生物外,主要靠人工投喂飼料。由于河蟹是雜食性動物,我們主要投喂雜魚蝦及餅粕、土豆、小麥等飼料。投喂時把餌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線的土坡上或淺水處,一般每畝水面選擇3—5個分布均勻的投飼點,既便于觀察河蟹攝食、活動情況,又有利于清除殘餌。投喂時間為適應河蟹晝伏夜出的習性,可選在傍晚前后,一天一次或兩次,根據(jù)情況適度掌握。河蟹對水質(zhì)條件的要求比魚類要高,尤其對污染的水體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質(zhì)好,利于河蟹的生長發(fā)育,且肉味鮮美。池塘養(yǎng)蟹其池水PH值應為7—9,最適為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若低于5毫克/升,會影響生長發(fā)育,若在2毫克/升以下,便會引起河蟹的死亡。為了保持水質(zhì)的清新,一般采用經(jīng)常換水和加水的方法,使池水經(jīng)常保持在清、爽、活的狀態(tài),透明度要在40厘米以上。
四、敵害與病害的防治
河蟹的敵害主要有水老鼠、青蛙、鳥類等,其中以水老鼠危害最大。河蟹夜間在池坡邊活動,特別是剛脫殼的軟殼蟹,往往幾天行動緩慢,最易受襲擊。防治的辦法可采用藥餌毒殺及人工捕捉等。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