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技術? 妮娜女王全程栽培技術手冊?
一、蔬菜栽培技術?
1. 選擇合適的土壤:土壤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要選擇合適的土壤。要結(jié)合蔬菜的生長特點,綜合蔬菜生長對陽光、風、水分等因素的需求。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保證蔬菜的高效生產(chǎn)。
2. 選擇優(yōu)質(zhì)蔬菜品種:蔬菜品種的選擇要適應栽培地區(qū)的氣候和土壤。優(yōu)質(zhì)的蔬菜品種種植周期相對較短,自然災害、病蟲害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強,以及強大的市場需求和帶來經(jīng)濟效益等。
3. 培育壯苗:在栽培前,要做好種子的處理工作,通過微量元素浸種、低溫處理等方式進行種子的消毒和基本處理,隨后進行種子的催芽工作。處理好床土,床土和營養(yǎng)杯土的營養(yǎng)要高,且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腐熟的有機質(zhì)。加強大棚內(nèi)的濕度和溫度管理,確保苗床土壤適宜種子發(fā)育。在育苗期間要配合使用氮肥、磷肥以及鉀肥,在育苗期間噴灑2~3 次的磷酸二氫鉀以及2次硼酸和硫酸鋅的混合液。在定植前7~10d 開始煉苗。
4. 科學施用肥料:蔬菜生長過程中,要科學的施用肥料。根據(jù)蔬菜的長勢、土壤的肥沃程度等因素,進行科學的肥料配比和使用。
5. 植株調(diào)整:蔬菜的生長過程中,要及時的進行植株調(diào)整,通過對蔬菜莖葉、果實的時間與空間分布以及蔬菜的結(jié)構(gòu)進行調(diào)整,來提高蔬菜的生長情況。
二、妮娜女王全程栽培技術手冊?
一、建園定植
妮娜女王品種上色難,最好在晝夜溫差大、光照的地區(qū)栽培,才有利于外觀品質(zhì)的形成;園地土壤應具有機質(zhì)含量高、土質(zhì)疏松、透水性、保水性良好等特性。
定植前深耕整地,定植時間宜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或春季2月下旬至3月;因該品種樹勢偏弱,砧木最好是SO4、夏黑等強勢砧;栽植時挖定植坑,不要太深,栽植時根系舒展,前期可考慮進行限根栽培,有利于營養(yǎng)吸收,促進果實著色。
二、整形修剪
1、架勢選擇:可選用H型架,冬夏修剪規(guī)范簡單,較節(jié)省人工成本。
2、幼樹修剪:定植后,選強壯新梢作為主干,主干高度基本與架高相等,長到頂端架面時,培養(yǎng)左右相對的第一、第二亞干,然后從亞干前端各分出前后兩個主蔓,完成H型的構(gòu)建。
3、結(jié)果樹修剪:冬季修剪時應以短梢修剪為主,結(jié)果枝選留2個芽為宜;夏剪做好主梢摘心和除卷須工作,發(fā)育枝留10~14片葉為宜,副梢的處理方法是花序下部的全都抹除,花序上部的副梢留2~3片葉反復摘心,適時去除基部的老葉,增加透光透風能力,促進生長。
三、花果管理
1、合理控產(chǎn):每畝留穗2000~3000串,單穗30~50粒左右,單串重約500~700g,畝產(chǎn)應控制在2000~2500斤左右。
2、疏穗疏果:開花前1周左右疏穗,將副穗剪除,果穗過長的去除尖部1/5~1/4,每個果枝留1個果穗;無核化、促膨處理后再進行疏果,每穗留40粒左右,而后套袋。
3、調(diào)節(jié)劑使用:盛花后1~2天用12.5~25ppm赤霉素浸沾花序;15天后,再用25~50ppm赤霉素 +3~5ppm細胞分裂素混合液再重復處理一次,在濃度過高時可能會引起成熟期掉粒。
4、后期裂果:妮娜女皇有時在成熟后期仍會裂果,這可能是掛果太多,轉(zhuǎn)色延遲所致,要注意控產(chǎn)與保持水分的平衡供給。
四、肥水管理
1、施肥管理:全年主要有基肥、催芽肥、花前肥、膨果肥、轉(zhuǎn)色肥、采果肥等幾個關鍵節(jié)點,在葡萄根系生長高峰期注意配合使用海精靈生物刺激劑,養(yǎng)根促根;花果期還應注意結(jié)合葉面追肥如開花坐果補硼源庫,幼果膨大期補蓋世美葉面肥,轉(zhuǎn)色時補紅庫等。
2、水分管理:妮娜女皇葡萄萌芽前需水量較大,開花前1周滴灌2次;花期植株對水比較敏感,土壤水分過多會影響坐果,要嚴格控水;幼果膨大期到轉(zhuǎn)色期,植株生理活動旺盛,蒸騰作用增加,及時補充水分;漿果成熟期要控制水分,提升品質(zhì)等。
五、病蟲害防治
妮娜女皇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腐病、潰瘍病、穗軸褐枯病、灰霉病、黑痘病、綠盲蝽、介殼蟲等,應該抓住關鍵期進行防治。
三、蔬菜栽培技術全套教程?
首先種菜要從難到易,不同蔬菜種植的難度系數(shù)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葉菜類蔬菜種植最簡單,尤其生長周期只有二三十天的速生葉菜類,比如小白菜、小油菜、菜薹。這些十字花科的葉菜最好種,干籽播種2-3天就能出苗,出苗后十多天就能陸續(xù)采收,在施足底肥(主要是糞肥)的情況下幾乎不用追肥。
其次為油麥、生菜、菠菜、香菜、韭菜等,這些蔬菜雖然也為葉菜,但是它們種子發(fā)芽困難,生長周期比較長,所以播種時要下些功夫,最好進行浸種處理,才能很好的出苗。由于這些葉菜生長緩慢,生長期長,田間管理中需要追肥1-2次,并進行中耕松土和除草。
最難種的就是果菜類和豆類蔬菜了,主要包括茄果類蔬菜(番茄、茄子、辣椒)、瓜類蔬菜(黃瓜、西甜瓜、絲瓜、苦瓜等)、豆類蔬菜(豇豆、扁豆、荷蘭豆等),這些以采收果實為主的蔬菜需要根據(jù)不同的生長階段進行不同管理。注意協(xié)調(diào)植株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關系,在保證植株足夠的營養(yǎng)生長的情況下多開花多結(jié)果。對于這些蔬菜需要不斷嘗試,總結(jié)經(jīng)驗進行種植,大家可以看我寫過的一些技術貼,都是我的親身體會,應該對您有所幫助。
所以對于剛接觸種菜的人來說,我們可以先種一些簡單的葉菜,慢慢的提高難度。
葉菜的播種過程
不同蔬菜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想要蔬菜長得好一定要種對季節(jié)。
蔬菜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有很大差別,要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是蔬菜長得好的先提條件,所以不同蔬菜要求不同的種植時間,于是才會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清明催芽、立夏種姜”,“七月蔥、八月蒜、中秋里頭種白菜”等等,千百年來我們依靠著這些農(nóng)諺,進行著各種蔬菜的種植。
現(xiàn)在蔬菜種類繁多,我們有了更科學的種植方法,可以根據(jù)蔬菜生長所需的溫度條件結(jié)合當?shù)氐臍夂驕囟葲Q定播種時間。
耐寒蔬菜:大部分的葉菜都是耐寒蔬菜,十字花科的葉菜、生菜、油麥、大蔥、大蒜等生長適宜的溫度為15-20℃,能耐0-5℃的低溫。
喜溫蔬菜:茄果類蔬菜和豆科蔬菜都是喜溫蔬菜,生長適宜的溫度為20-30℃,溫度為10-15℃生長不良。
喜熱蔬菜:幾乎所有的瓜類蔬菜都是喜熱蔬菜,生長適宜的溫度為25-35℃,生長過程中需要較高的溫度條件。
選擇好了要種的蔬菜,確定好了播種時間,選擇適宜的地塊就可以播種了。
蔬菜相對于大田作物對肥料的需求量還是挺多的,大部分蔬菜喜肥也耐肥,所以我們種植蔬菜要首先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zhì)的壤土或者沙壤土種植,沙土地或者黏土地種植蔬菜也長不好。
如果地塊很瘠薄應該怎么改良呢,種植之前多施有機肥能夠很好的增加地力,不僅多施腐熟的糞肥,尤其要多施入農(nóng)家肥。農(nóng)家肥是由人糞尿、秸稈、落葉、雜草、菜葉子等堆制腐熟而成的,能夠很好的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zhì)和腐殖質(zhì),從而提高土壤肥力。農(nóng)家肥一般不會造成燒苗,可以多施點,施5-6cm厚厚的一層,然后深翻土壤,曬垡?guī)滋?,使土壤熟化?/p>
果菜的移栽過程
選擇好地塊之后,我們就可以開始播種了,很多人播種不出苗,主要是這一步?jīng)]做好。現(xiàn)在我詳細的介紹一下播種步驟,照著做就可以。
1.整地。
選擇好適宜大小的地塊,均勻的撒上腐熟的糞肥,然后大水漫灌,澆透水,三五天后地里能進人了,翻地,晾曬兩天。如果腐熟的糞肥已經(jīng)粉粹,可以在澆地后翻地前再撒糞肥。播種前把地耙平,葉菜類做1.2米寬的平畦待播種。果菜類需要耙地后撒上化肥(復合肥、鈣肥、磷肥)再起高壟,待移栽。
2.播種。
葉菜類幾乎都是條播,按照適宜的株行距劃播種溝,溝深1-2cm,每劃一條溝,用水壺順著溝淋上點水,水滲下后均勻的播上種子,然后覆土,可以用鐵耙子耬平完成覆土。
如果播種時的溫度達不到種子發(fā)芽的溫度,可以在播種完成后覆蓋地膜,保溫保濕。如果是炎熱季節(jié)播種,氣溫較高,那么直接劃溝播種,全部播完后澆透水,然后覆蓋稻草防止水分蒸發(fā)過快。出苗期間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才能出苗。
菜苗移栽和播種差不多,氣溫低時栽苗,澆坐棵水,待緩苗后再澆水。炎熱季節(jié)可以在全部定植后澆透水。
3.間苗及蹲苗。
直接播種的葉菜需要間苗2-3次,一般長出2片真葉時開始間苗,首先去除一些過密的、長殘的苗;長出3片真葉時第二次間苗,植株之間稍微保留些距離就好;長出4片真時保持最好的株距最后一次間苗,留下健壯的、大小差不多的苗。
很漂亮的生菜
4.種植蔬菜要科學追肥和澆水。
種植蔬菜要適當追肥,如果只是小面積種植,家庭食用,不進行販賣,那么為了提高蔬菜口感,可以不追施化肥,地塊肥沃的情況下也可以不追施任何肥料。但是土壤肥力不足,則需要追施生物有機肥、餅肥、或者蔬菜專用沖施肥。
追肥:生產(chǎn)上種植蔬菜都是需要追肥的,根據(jù)不同蔬菜的需肥特性進行施入,葉菜類偏施氮肥,果菜類需要氮磷鉀配合均衡施入。
澆水:千萬不能過多,尤其不能造成土壤積水,損傷根系,肯定會黃葉。也不能太少,土壤特別旱還是不澆水也不行。我們可以根據(jù)植株長勢來進行澆水,如果葉子中午萎蔫則要澆水。
噴施葉面肥很重要:噴施葉面肥能夠很好的防治蔬菜葉子發(fā)黃,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者其他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葉面肥。
5.病蟲害的防治。
如果是小面積種植蔬菜,以自己食用為主不進行販賣,那么最好少噴藥。葉菜易生蟲害,以自己捉蟲為主,保持田間透風良好時葉菜的病害很少。
生產(chǎn)上種植露地蔬菜的病蟲害還是挺多的,需要定時噴藥進行防治,一旦發(fā)現(xiàn)病蟲,就要有真多性的噴藥。
四、如何做到蔬菜溫室大棚多層覆蓋極早熟栽培技術?
用pc光控板,可以轉(zhuǎn)換為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波段的光,縮短生長周期
五、無土栽培技術都可進行什么品種蔬菜種植?
理論上, 無土栽培可以種植各種可在土壤中生長的作物, 包括蔬菜、 花卉、 果樹以及其 他作物。
蔬菜類包括葉菜類如生菜、通菜、菜心、白菜、芥菜、蔥、莧菜、芥藍,果菜類包 括番茄、黃瓜、節(jié)瓜、節(jié)瓜、苦瓜、絲瓜、茄瓜等,瓜果類包括西瓜、甜瓜等,果樹如草莓 等,花卉類包括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蘭花、非洲菊、郁金香、萬年青、曼麗榕、 巴西木、綠巨人、鵝掌柴以及盆景花卉如福建茶、九里香等。
六、甘蔗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種植地塊需滿足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條件,以充分滿足其根系生長的需要。整地則要先犁遍蔗地,然后再耙碎耙平。當然,重點還要開蔗溝行距:坡地0.9-1米、水田1.1-1.2米,溝深5-7寸,溝寬6-8寸,溝底要平,留1寸左右的松細土。
2、種前準備
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畝甘蔗地需要2000公斤左右的廄肥,另外再施40公斤左右的復合肥。另外,還需做好種苗的處理工作,一般可用2%的石灰水浸12小時或清水浸種24-36小時,可提高發(fā)芽率。
3、合理密植
一般每畝甘蔗田種植5000株左右的甘蔗苗即可。在蔗溝種擺放好甘蔗種之后要進行殺蟲劑的撒施,用雙行品字形或雙行擺種,蔗芽向兩側(cè)平擺。注意蓋土后一周以內(nèi)最后進行除草劑的噴施,減少雜草的危害。這一系列完成后可以給甘蔗地覆蓋地膜,下種工作就完成了。
七、杠板歸栽培技術?
土壤:在家養(yǎng)殖杠板歸選用土質(zhì)較為肥沃的沙壤土為好。最好選深一點的土盆,讓土層深厚一些;
溫度:它喜歡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在家庭中養(yǎng)殖無須擔心溫度所帶來的影響;
澆水:養(yǎng)護時要多澆水,保持濕潤的環(huán)境,在家中養(yǎng)護時能做到即干即澆就可以了;
光照:它喜歡向陽的環(huán)境,要放置在陽光條件充足的地方來養(yǎng)。
八、甘薯栽培技術?
適時早栽
在適宜的條件下,栽秧越早,生長期越長,結(jié)薯早,結(jié)薯多,塊根膨大時間長,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所以應根據(jù)情況適時早栽。麥套春薯在4月扦插;夏薯在5月下旬足墑扦插。
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產(chǎn)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一般單一種植每667米2密度在4000株左右,行距60~66厘米,株距25~27厘米。與其他作物套種,應根據(jù)情況而定。
4、栽插方法
甘薯栽插在保證薯苗成活的前提下盡可能淺栽,薯苗栽得淺,入土節(jié)處于土質(zhì)疏松、通氣性好、晝夜溫差大的土層里,有利于塊根形成和膨大。栽插時,首先澆足窩水,栽插方法有直栽、斜栽、秤鉤栽、船底栽、水平栽等。但不管是什么栽,栽插時薯苗只留頂部3片展開葉,下面各節(jié)上的葉片全部埋在土里,這樣可以控制地上部葉片數(shù),減少蒸騰失水面積,增加地下部吸水面積,促進早成活,且苗勻苗壯。
九、白芨栽培技術?
土壤
白芨對種植的土壤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土壤中的腐殖質(zhì)、有機質(zhì)含量最好比較豐富,其次就是土壤的疏松度要高,否則對白芨塊莖的生長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也就說明,像沙土、重黏土等土壤都是不適合 種植白芨的。 白芨種植地一般是選擇沙質(zhì)壤土、種植地靠近水源地帶、土壤的排水性和保濕、保肥性都要良好。當然如果在土壤條件不符合標準的情況下,我們可在土壤中加入沙子,來增強土壤的通透性。
溫度
白芨的成活率和溫度的關系還是比較大的。如果種植地的晝夜溫度過大或者是種植地溫度過高、在某季節(jié)溫度過低等情況下,我們則需要通過人工控溫來進行管理,否則會降低白芨的成活率,從而導致白芨減產(chǎn)。一般情況下,白芨能在溫度六到三十度的環(huán)境中正常生長,但最適合白芨生長的溫度是二十到二十五度。當溫度低于五度的時候,白芨就會出現(xiàn)葉子發(fā)黃枯萎的現(xiàn)象,所以我們要對種植地的溫度進行嚴格的管理。
濕度
白芨喜歡在濕潤的環(huán)境中生長,所以在種植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進行澆水,保持種植地的土壤濕潤。但是要注意的就是,田間不能出現(xiàn)積水的現(xiàn)象,當然遇到陰雨天氣或者是連續(xù)降雨天氣的話,要及時的做好排水處理,以免影響白芨的生長。還有要注意的就是澆水不能等土壤干旱了才澆,一般是在土壤還有微微濕潤的時候就進行澆水,不然對白芨的生長也是有影響的。
十、竹筍栽培技術?
1、選地建園、適時栽植
一般選擇肥沃排水較好的山坡地作為園地種植,立春之后栽植,容易成活,在品種上應選擇適合本地土壤和氣候的。在栽植前,需要將有機肥施入定植穴中,填埋土壤,然后移栽母竹,注意淺栽,降低密集程度,分層壓實,澆好定根水。
2、松土除草、合理施肥
松土除草,一般每年要進行兩次,第一次在剛長葉時,將雜草放入松土,增加土壤肥力。第二次在催芽肥時進行,林地上鋪上雜草,增加地溫,減少養(yǎng)分流失。為了提高竹筍生長速度,就要注意科學施肥,每年至少三次。一般以腐熟的農(nóng)家肥為主,生長季節(jié)施好速效化肥,疏松林地表層,改善物理性能,能夠快速提供竹筍生長速度。
3、護筍養(yǎng)殖、適時鉤梢
護筍是種植竹筍的關鍵,第一年長出的筍盡量多留,第二、三年只留發(fā)育較好的筍以便成竹,及時挖去發(fā)育不好的筍,剪去先梢,鉤梢適應保留15-17盤枝葉,鉤梢有利于減少風雪的危害,促進竹鞭和筍的生長。
4、地面覆蓋、增溫保濕
當竹筍進入到豐產(chǎn)期后,覆蓋一層地膜或使用稻草、竹葉等覆蓋,以提高地溫,這樣可以起到促進竹筍生長的作用,從而提高竹筍的產(chǎn)量。
5、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要加強竹筍的肥水管理,提高竹林抗性,并淺翻耕地,及時挖退筍除蟲。如果有條件的還可以安裝殺蟲燈。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