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如何繁殖 石榴的繁殖方法有幾種
石榴如何繁殖 石榴的繁殖方法有幾種
石榴的繁殖方法有實生、扦鬧鉛插、分株和壓條等,生產中一般以扦插應用較廣。
一、扦插繁殖
1、短枝扦插
冬剪時,選發(fā)育健壯、無病蟲害、豐產性好的母樹采取插條。插條可選灰白色、發(fā)育充實、芽眼飽滿的1-2年生枝,粗度0.5-1.0cm為宜。插條刺針越多越好,刺枝多,發(fā)根(發(fā)芽)多,成活率高。插條采好后應打捆窖藏。
春季石榴芽萌動時,取出插條,剪成12-15cm長的插穗,按50條一捆放清水中浸泡24h,然后寬鎮(zhèn)再插。株行距10cm x 20cm或20cm x 30cm 。插后灌透水,覆土保墑。
2、長枝扦插
長枝扦插可在春天萌芽期和雨季兩個時期進行。雨季扦插時,在定植石榴樹的地方,挖深30-40cm、長、寬各40cm的定植坑,選發(fā)育良好的3根枝條,長1m左右,分三個方向分別放到定植坑內。為促進生根和擴大生根范圍,下端可彎曲90度,上端露出地面30cm左右,然后埋土填平。此法成活率高,生長快。在條源豐富的地方可用此法。
二、實生繁殖
石榴的種子易于保存,種子數量大,發(fā)芽液巧好力也很強。但實生苗變異大,結果晚,一般在選育新品種或種條缺乏時,可采用實生繁殖。供作取種育苗的石榴果實,要在9月中、下旬果實充分成熟時采收。種子取出洗凈陰干后,可將種子與河沙按1∶5的比例混合后貯藏。第二年春季谷雨前后播于苗床,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40℃的溫水中6 至8小時,待種皮膨脹后再播。這樣處理,有利于種子提前發(fā)芽。覆1.5cm厚的土,土溫控制在20℃至25℃之間。經過一個月左右,便可發(fā)出新芽和新根,當苗粗達0.5-1cm時可行嫁接。
三、分株繁殖
可在早春芽剛萌動時進行,選擇優(yōu)良品種根部發(fā)生的較健壯的根蘗苗,帶根挖出后另行栽植。生產中以春季分株較為適宜,分后即可定植。
四、壓條繁殖
利用根系產生根蘗的特性,于春季將萌條壓于土中,至秋季即可成苗。
石榴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石榴可采用扦插、分株、壓條、嫁接和組織培養(yǎng)等方法繁殖。目前生產上大量育苗以硬枝扦插繁殖苗木為主。
1.扦插育苗
(1)苗圃地的選擇與整地
苗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排水良好、蓄水保肥、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質壤土為宜。苗圃地必須有較好的灌溉條件,并注意挑選無危險性病害的土壤育苗。在育苗過程中,必須實行合理輪作倒茬,切忌連作。
扦插前應施足有機肥,然后深翻,并灌水蓄墑。當土壤解凍后及早做畦,畦長10m、寬1m,將畦面淺耕耙平,準備扦插。
(2)插條采集
落葉后萌芽前從攜爛返生長健壯、優(yōu)質豐產的優(yōu)良品種母樹上剪取莖基部0.5~1.5cm的1~2年生枝,剪去莖刺,用濕沙埋入貯藏溝內保存。
(3)扦插時間和方法
一年四季都能進行,但以春季硬枝扦插和秋季綠枝扦插較易成活。陜西臨潼產區(qū)春插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插多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扦插方法有硬枝扦插和綠枝扦插。硬枝扦插又分為短枝插和長枝插。短枝插插條利用率高。將枝條剪成長12~15cm、有2~3個節(jié)的短枝,短枝下端剪成斜面,上端距芽眼0.5~1.0cm處截平。短插條剪好后立即浸入清水中浸泡12~24h,使插條充分吸水,也可用生長素或ABT生根粉處理。據報道,用吲哚丁酸(IBA)100mg/L浸泡插條基部8~10h可使扦插苗根系發(fā)達,生長健壯,成活率和出圃率提高(見表1)。插時在畦內按30cm×10cm的行株距。長枝插多用于直接辯饑建園或庭院內少量繁殖,每穴插2~3根80~100cm長的插條,人土深度40~50cm,插條與地面成50°~60°夾角。綠枝扦插是在生長季利用半木質化綠枝插條繁殖的方法。大量育苗時插條長15~20cm,扦插建園時,插條長度以0.8~1.0m為宜。綠枝扦插在雨季成活率高,晴天時應注意適當遮蔭。
表 IBA處理對石榴扦插生根成苗的影響
2.分株繁殖
石榴根系容易形成不定芽長成根蘗苗,每年秋末或初春將根蘗苗帶根系歷培挖出,即成為可定植的石榴苗木。但此法出苗量少,每株母樹每年只能繁殖10株左右。
3.壓條繁殖
將母樹上一、二年生枝埋入土中,待生根后再與母樹分離成新植株的方法。根據壓條的位置不同可分為地面壓條和空中壓條。
4.嫁接繁殖
石榴的嫁接繁殖主要用于低產劣質品種的高接換頭,高接后第二年即可開花結果。因石榴枝含單寧物質較多,切口易氧化變色,妨礙接口愈合。另外,石榴皮層薄,木質部外緣凹凸不平,嫁接時砧穗之間形成層難以對齊,常影響嫁接成活率。但只要技術熟練,方法得當,仍能獲得高的成活率。陜西臨潼產區(qū)的試驗表明,萌芽初期(4月上中旬)樹皮易于剝離時采用皮下枝接法,成活率可達80%。
5.組織培養(yǎng)繁殖
利用室內催芽的新梢或春季田間的嫩梢作為組培材料,經消毒后,切取4mm長的芽節(jié)作為外植體。增殖培養(yǎng)基為MS培養(yǎng)基附加6-芐基腺嘌呤(BA)0.5mg/L和IBA0.05mg/L,生根培養(yǎng)基為MS培養(yǎng)基附加IBAO.1mg/L。生根后的組織苗在溫室煉苗后移植到苗圃。此法繁殖速度快,可用于繁殖珍貴稀有品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