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紫露草的栽培技術(shù)
一、白花紫露草的栽培技術(shù)
1.盆栽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量混合作基質(zhì),由于白花紫露草為匍匐生長,故宜懸掛盆體,以達到較佳的觀賞效果。
2.陵棚在莖蔓生長初期每10-15天追施一次液肥,待莖蔓生長滿盆以后可停止施肥。
3.中生花卉,生長季節(jié)保持盆土濕潤,澆水注意間干間濕,冬季少澆水;高溫干燥時應(yīng)經(jīng)常向葉面噴水,以保持花盆周圍的空氣濕度,過于干旱則生長受抑制,葉片干枯缺乏生機。
4.冬季可置于有陽光照射游汪拆處,夏季忌日光暴曬。生長季應(yīng)蔽陰養(yǎng)護,但過陰則莖易長,斑葉品種則斑紋不明顯。
5.每年翻盆1次,春季翻盆時可將老莖剪去,翻盆后讓腋芽萌發(fā)畢長
日常養(yǎng)護
(1)當水培根長出并表現(xiàn)出新的生長勢時,用觀葉植物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每個月更換營養(yǎng)液1次。放置在散射光明亮神棗處。
(2)白花紫露草雖耐陰,但不宜長時間過陰,否則莖會徒長、葉脆嫩、長勢差。
(3)盛夏應(yīng)放置在陰涼、通風處,要避免強光直射,否則葉片會枯焦。喜濕,空氣干燥時,需向葉面噴霧,增加空氣相對濕度。
(4)冬季放置在室內(nèi)向陽處,保持室溫5。C以上,能安全越冬。
(5)生長期適當修剪枯老葉片。
二、泡桐(玄參科 泡桐屬)栽培技術(shù)是怎么樣的?
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
泡桐又稱白花泡桐,樹姿優(yōu)美,花先葉開放,色彩絢麗,春天繁花似錦,夏日綠樹成蔭,被廣泛作為庭蔭樹、行道樹應(yīng)用于城市綠化。
[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樹干通直,葉大柄長,對生,心狀卵圓形至心狀長卵形,全緣,稀有淺裂,圓錐狀聚傘花序。第一年秋季生花蕾,翌年4月先葉開花,花冠唇形,白色或淡紫色,內(nèi)有紫色斑點,有香氣。蒴果大,橢圓形,外果皮硬殼質(zhì),種子扁平,極小。
同屬廣泛應(yīng)用于栽培觀賞的還有:
楸葉泡桐P.catalpifolia葉似楸樹葉,花序有明顯總梗,花萼淺裂1/3~2/5,花冠淡紫色,果紡錘形。
蘭考泡桐P.elongata花序有明顯總梗,花萼淺裂1/3~2/5,花冠紫至粉白,筒內(nèi)散布紫斑,果卵狀。
四川泡桐P.fargesii花序無總?;蛳虏坑卸炭偣#ㄝ嗔呀话?,毛不脫落,花冠白至紫,果橢圓。
光葉泡桐P.glabrata小枝、葉無毛或極少有疏毛?;ü谒{紫色,果卵狀。
毛泡桐P.tomentosa又稱紫花泡桐,葉全被茸毛,花序有明顯總梗,花萼裂過半,花冠淡紫藍色,果卵狀。
[分布]
我國特產(chǎn)。分布很廣,北起遼南、北京、延安一線,南至廣東、廣西,東起臺灣,西至云南、貴州、四川,都有栽培。
[習性]
強陽性速生樹種,對氣候的適應(yīng)范圍很廣,喜溫暖氣候,耐寒力較強,但種類不同,差異明顯,耐大氣干旱性能較強。根近肉質(zhì),喜濕畏澇,根系深廣,呈上下兩層,下層根幅較大,穿透力差,不宜在黏重土壤生長,宜于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礫土中生長,土壤pH6~7.5之間最適宜。萌芽、萌蘗力均強。
[繁殖與栽培養(yǎng)護]
用留根、埋條、埋根和播種繁殖,而以埋根、播種為主。埋根在3月初進行,以1~2年生苗的根截成15~20厘米,株行距80厘米×100厘米,直埋于圃地。圃地要深翻細耕,筑高畦,施基肥,埋后40天左遲清右發(fā)芽出土。播種繁殖于2~3月間,苗床精細平整,消毒,播前浸種催芽,播后覆蓋,播種量約7.5千克/公頃,出苗后澆水須勤,及時間苗,預(yù)防病害,有4對真葉即可移苗,播種1公頃,通常可分栽15~20公頃。大苗移植在秋季落葉后至第二年春天發(fā)芽前均可進行。一般以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中旬較好。泡桐喜光,喜肥,怕積水,故栽植地應(yīng)選擇在土壤濕潤、肥沃、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植不宜太密,碼凳前一般以單行栽植為好。栽植時要做到深挖淺栽,栽植深度以埋至離根頸深10~15厘米為好。泡桐苗越冬后頂芽易遭凍害,影響主干生長,故采用人工接干法在泡桐栽培中具有特殊意義。
泡桐主要病蟲害有:泡桐叢枝病、炭疽病、葉斑病、樟寄生、柳圓葉甲等。防治方法:①培育無叢枝病苗木,及時修除病枝,灌澆四環(huán)素或土霉素等。②樟寄生防治見“楓楊”。③葉甲發(fā)生嚴粗鍵重時,噴灑敵敵畏或敵百蟲等藥劑。
[觀賞與應(yīng)用]
泡桐主干端直,冠大蔭濃,不論孤植、群植均甚相宜,如作行道樹或成片造林,亦有其特色。泡桐葉大被毛,能吸附塵煙、抗有毒氣體和凈化空氣,適于工礦綠化。在北方平原實行農(nóng)作物與泡桐間作,可達到糧豐林茂。
三、白蘭花怎么移植栽培。
白蘭移栽在早春時節(jié)很適宜,還沒有從休眠期中出來,此時萌發(fā)性較弱,樹木里面的樹液流動較慢,新陳代謝也很慢,此時就可以移栽,對于謹指當年的生長有利。
除了早春之外,梅雨季節(jié)也很合適,此時降雨量較多,空氣濕度較大,選在此時成活率較高,但是注意不能選在暴雨或高溫時進行,盡量選在陰天或多云的天氣時進行。
移栽的時間最好不要選在生長期,要是想生長期移栽,也要避開發(fā)芽期,等葉子生長停止后再移栽。移栽時要帶有土球,防止對根部造成傷害,裸根移栽成活率較小,不太容易成活。
移栽后對樹物晌凳體適當修剪,去除上面的枯黃枝、孱弱枝,能減少養(yǎng)分消耗,提高成活的可能性。
擴展資料:
澆水是否得當是養(yǎng)護好白蘭花的關(guān)鍵。白罩旅蘭花不應(yīng)澆水過勤、過量。正確的澆水方法應(yīng)是:一次性將盆內(nèi)的土壤濕潤透,盆內(nèi)的土壤微干時則不必澆水。
切記不要天天澆水,但可以經(jīng)常地用小噴壺給葉片上噴噴水。夏季,應(yīng)每月不少于澆三四次透水(外加葉片上噴水)。
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只要看見白蘭花的葉子下垂,就該澆水。秋季每月澆兩三次透水,冬季里每月澆一兩次透水。
.大樹移植的時間
嚴格說來,如果掘起的大樹帶有較大的土球,在移植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移植后要注意養(yǎng)護,那么在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大樹移植。但在實際中,最佳移植時間是早春,因為這時樹液開始流動并開始生長、發(fā)芽,挖掘時損傷的根系容易愈合和再生,移植后,經(jīng)過從早春到晚秋的正常生長,樹木移植時受傷的部分已復(fù)原,給樹木順利越冬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在春季樹木開始發(fā)芽而樹葉還沒全部長成以前,樹木的蒸騰還未達到最旺盛時期,此時帶土球移植,縮短土球暴露的時間,栽后加強養(yǎng)護也能確保大樹的存活。 盛夏季節(jié),由于樹木的蒸騰量大,此時移植對大樹成活不利,在必要時可加大土球,加強修剪、遮蔭、盡量減少樹木的蒸騰量,也可成活,但費用較高。在北方的雨季和南方的霉雨期,由于空氣中的濕度較大,因而有利于移植,可帶土球移植一些針葉樹種。
深秋及冬季,從樹木開始落葉到氣溫不低于—15℃這一段時間,也可移植大樹,這個期間,樹木雖處于休眠狀態(tài),但地下部分尚未完全停止活動,故移植時被切斷的根系能在這段時間進行愈合,給來年春季發(fā)芽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但在嚴寒的北方,必須對移植的樹木進行土面保護,才能達到這一目的。
南方地區(qū)尤其在一些氣溫不太低、濕度較大的地區(qū)一年四季均可移植,落葉樹還可裸根移植。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相差很大,具體的移植時間應(yīng)視當?shù)氐臍夂驐l件以及需移植的樹種不同而有所選擇。
3.大樹移植前的準備工作
(1)大樹預(yù)掘的方法
為了保證樹木移植后能很好地成活,可在移植前采取一些措施,促進樹木的須根生長,這樣也可以為施工提供方便條件,常用下列方法:
①多次移植
此法適用于專門培養(yǎng)大樹的苗圃中,速生樹種的苗木可以在頭幾年每隔l一2年移植一次,待胸徑達6cm以上時,可每隔3—4年再移植一次。而慢生樹待其胸徑達3cm以上時,每隔3—4年移一次,長到6cm以上時,則隔5—8年移植一次,這樣樹苗經(jīng)過多次移植,大部分的須根都聚生在一定的范圍,因而再移植時可縮小土球的尺寸和減少對根部的損傷。
②預(yù)先斷根法(回根法)
適用于一些野生大樹或一些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樹木的移植,一般是在移頃枯余植前1—3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樹干為中心,2.5-3倍胸徑為半徑或較小于移植時土球尺寸為半徑劃一個圓或方形,再在相對的兩面向外挖30—50cm寬的溝(其深度則視根系分布而定,一般為60-100cm),對較粗的根應(yīng)用鋒利的鋸或剪:齊平內(nèi)壁切斷,然后用沃土(最好是沙壤土或壤土)填平,分層踩實,定期澆水,這樣便會在溝中長出許多須根。到第二年的春季或秋季再以同樣的方法挖掘另外相對的兩面,到第三年時,在四周溝中均長滿了須根,這時便可移走。挖掘時應(yīng)從溝的外緣開挖,斷根的時間可按各地氣候條件有所不同。
③根部環(huán)狀剝皮法
同上法挖溝,但不切斷大根,而采取環(huán)狀剝皮方法,剝皮的寬度為10-15cm,這樣也能促進須根的生長,這種方法由于大根未斷,樹身穩(wěn)固,可不加支柱。
敗敗(2)大樹的修剪
修剪是大樹移植過程中,對地上部分進行處理的主要措施。修剪枝葉是修剪的主要方式,凡病枯枝、過密交叉徒長枝、干擾枝均應(yīng)剪去。修剪量與移植季節(jié)、根系情況有關(guān)。除修剪枝葉的方法外,有時也采用摘葉、摘心、摘果、摘花、除芽、去蘗和刻傷、環(huán)狀剝皮等措施。
(3)編號定向
編號是當移栽成批的大樹時,為使施工有計劃地順利進行,可把栽植坑及要移栽的大樹均編上一一對應(yīng)的號碼,使其移植時可對號入座,以減少現(xiàn)場混亂及事故。
定向是在樹干上標出南北方向,使其在移植時仍能保持它按原方位栽下,以滿足它對蔽蔭及陽光的要求。
(4)清理現(xiàn)場及安排運輸路線
在起樹前,應(yīng)把樹干周圍2—3m以內(nèi)的碎石、瓦礫堆、灌木叢及其它障礙物清除干凈,并將地面大致整平,為順利移植大樹創(chuàng)造條件。然后按樹木移植的先后次序,合理安排運輸路線,以使每棵樹都能順利運出。
(5)支柱、捆扎
為了防止在挖掘時由于樹身不穩(wěn)、倒伏引起工傷事故及損壞樹木,因而在挖掘前應(yīng)對需移植的大樹進行支柱,一般是用3根直徑15cm以上的大戧木,分立在樹冠分支點下方,然后再雀滾用粗繩將3根戧木和樹干一起捆緊,戧木底腳應(yīng)牢固支持在地面,與地面成600左右。支柱時應(yīng)使3根戧木受力均勻,特別是避風向的一面。戧木的長度不定,底腳應(yīng)立在挖掘范圍以外,以免妨礙挖掘工作。
(6)工具材料的準備
包裝方法不同,所需材料也不同。
4.大樹移植的方法
當前常用的大樹移植挖掘和包裝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軟材包裝移植法:適用于挖掘圓形土球,樹木胸徑10-15cm或稍大一些的常綠喬木。
木箱包裝移植法:適用于挖掘方形土臺,樹木的胸徑15—25cm的常綠喬木。
移樹機移植法:在國內(nèi)外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專門移植大樹的移植機,適宜移植胸徑25cm以下的喬木。
凍土移植法:在我國北方寒冷地區(qū)較多采用。
下面將軟材包裝和木箱包裝移植法作一簡單介紹,其余方法大體相似。
(1)軟材包裝移植法
①土球大小的確定
樹木選好后,可根據(jù)樹木胸徑的大小來確定挖土球的直徑和高度,一般來說,土球直徑為樹木胸徑的7一10倍,土球過大,容易散球且會增加運輸困難;土球過小,又會傷害過多的根系,影響成活。所以土球的大小還應(yīng)考慮樹種的不同以及當?shù)氐耐寥罈l件,最好是往現(xiàn)場試挖一株,觀察根系分布情況,再確定土球大小。
②土球的挖掘
挖掘前,先用草繩將樹冠圍攏,其松緊程度以不折斷樹枝又不影響操作為宜,然后鏟除樹干周圍的浮土,以樹干為中心,比規(guī)定的土球大3—5cm劃一圓,并順著此圓圈往外挖溝,溝寬60—80cm,深度以到土球所要求的高度為止。
③土球的修整
修整土球要用鋒利的鐵锨,遇到較粗的樹根時,應(yīng)用鋸或剪將根切斷,不要用鐵锨硬扎,以防土球松散。當土球修整到l/2深度時,可逐步向里收底,直到縮小到土球直徑的l/3為止,然后將土球表面修整平滑,下部修一小平底,土球就算挖好了。
④土球的包裝
土球修好后,應(yīng)立即用草繩打上腰箍,腰箍的寬度一般為20cm左右,然后用蒲包或蒲包片將土球包嚴,并用草繩將腰部捆好,以防蒲包脫落,然后即可打花箍:將雙股草繩一頭拴在樹干上,然后將草繩繞過土球底部,順序拉緊捆牢,草繩的間隔在8-lOcm,土質(zhì)不好的,還可以密些?;ü看蚝煤?,在土球外面結(jié)成網(wǎng)狀,最后再在土球的腰部密捆l0道左右的草繩,并在腰箍上打成花扣,以免草繩脫落。
土球打好后,將樹推倒,用蒲包將底堵嚴,用草繩捆好,土球的包裝就完成了。在我國南方,一般土質(zhì)較粘重,故在包裝土球時,往往省去蒲包或蒲包片,而直接用草繩包裝,常用的有橘子包(其包裝方法大體如前)、井字包和五角包。
(2)木箱包裝移植法
樹木胸徑超過15cm,土球直徑超過1.3m以上的大樹,由于土球體積、重量較大,如用軟材包裝移植時,較難保證安全吊運,宜采用木箱包裝移植法。這種方法一般用來移植胸徑達15—25cm的大樹,少量的用于胸徑30cm以上的,其土臺規(guī)格可達2.2m×2.2m×0.8m,土方量為3.2立方米。在北京曾成功地移植過個別的檜柏,其土臺規(guī)格達到3m×3m×1m,大樹移植后,生長良好。
①移植前的準備
移植前首先要準備好包裝用的板材:箱板、底板和上板。掘苗前應(yīng)將樹干四周地表的浮土鏟除,然后根據(jù)樹木的大小決定挖掘土臺的規(guī)格,一般可按樹木胸徑的7一10倍作為土臺的規(guī)格。
②包裝
包裝移植前,以樹干為中心,以比規(guī)定的土臺尺寸大10cm,劃一正方形作土臺的雛形,從土臺往外開溝挖掘,溝寬60—80cm,以便于人下溝操作。挖到土臺深度后,將四壁修理平整,使士臺每邊較箱板長5cm。修整時,注意使土臺側(cè)壁中間略突出,以使上完箱板后,箱板能緊貼土臺。土臺修好后,應(yīng)立即安裝箱板。
安裝箱板時是先將箱板沿土臺的四壁放好,使每塊箱板中心對準樹干,箱板上邊略低于土臺l一2cm作為吊運時的下沉系數(shù)。在安放箱板時,兩塊箱板的端部在土臺的角上要相互錯開,可露出土臺一部分,再用蒲包片將士臺包好,兩頭壓在箱板下,然后在木箱的上下套好兩道鋼絲繩。每根鋼絲繩子的兩頭裝好緊線器,兩個緊線器要裝在兩個相反方向的箱板中央帶上,以便收緊時受力均勻。
土臺規(guī)格
樹木胸徑(cm) 15-18 18-24 25-27 28-30
木箱規(guī)格(m) 1.5×0.6 1.8×0.70 2.0×0.70 2.2×0.80
緊線器在收緊時,必須兩邊同時進行,箱板被收緊后可在四角上釘上鐵底板全部釘好后,即可釘裝上板,釘裝上板前,上臺應(yīng)滿鋪一層蒲包片。上板一皮8-10道,釘好鐵皮后,用3根杉槁將樹支穩(wěn)后,即可進行掏底。掏挖時,首先在溝內(nèi)沿著箱板下挖30cm,將溝清理干凈,用特制的小板鎬和小平鏟在相對的兩邊同時掏挖土臺的下部。當掏挖的寬度與底板的寬度相符時,在兩邊裝上底板。在上底板前,應(yīng)預(yù)先頂在箱板上,墊好木墩,另一頭用油壓千斤頂頂起,使底板與上臺底部緊貼。釘好鐵皮,撤下千斤頂,支好支墩。兩邊底板釘好后即可繼續(xù)向內(nèi)掏底。要注意每次掏挖的寬度應(yīng)與底板的寬度一致,不可多掏。在上底板前如發(fā)現(xiàn)底土有脫落或松動,要用蒲包等物填塞好后再裝底板。底板之間的距離一般為l0-15cm,如土質(zhì)疏松,可適當加密。
底板全部釘好后,即可釘裝上板,釘裝上板前,上臺應(yīng)鋪滿一層蒲包片。上板一般2塊到4塊,其方向應(yīng)與底板成垂直交叉,如需多次吊運,上板應(yīng)釘成井字形。
(3)機械移植法
近年來在國內(nèi)正發(fā)展一種新型的植樹機械,名為樹木移植機(tree transPorter),又名樹鏟(tree sPades),主要用來移植帶土球的樹木,可以連續(xù)完成挖栽植坑;起樹、運輸、栽植等全部移植作業(yè)。
樹木移植機分自行式和牽引式兩類,目前各國大量發(fā)展的都為自行式樹木移植機,它由車輛底盤和工作裝置兩大部分組成。車輛底盤一般都是選擇現(xiàn)成的汽車、拖拉機或裝載機等,稍加改裝而成,然后再在上面安裝工作裝置:包括鏟樹機構(gòu)、升降機構(gòu)、傾斜機構(gòu)和液壓支腿四部分。
鏟樹機構(gòu)是樹木移植機的主要裝置,也是其特征所在,它有切出土球和在運移中作為土球的容器以保護士球的作用。樹鏟能沿鏟軌上下移動,當樹鏟沿鏟軌下到底時,鏟片曲面正好能包容出一個曲面圓錐體,這也就是土球的形狀。起樹時通過升降機構(gòu)導(dǎo)軌將樹鏟放下,打開樹鏟框架,將樹圍合在框架中心,鎖緊和調(diào)整框架以調(diào)節(jié)土球直徑的大小和壓住土球,使土球不致在運輸和栽植過程中松散。切土動作完成后,把樹鏟機構(gòu)連同它所包容的土球和樹一起往上提升,即完成了起樹動作。
傾斜機構(gòu)是使門架在把樹木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能傾斜在車架上,以便于運輸。液壓支腿則在作業(yè)時起支承作用,以增加底盤在作業(yè)時的穩(wěn)定性和防止后輪下陷。
樹木移植機的主要優(yōu)點是:a.生產(chǎn)率高,一般能比人工提高5—6倍以上,而成本可下降50%以上,樹木徑級越大效果越顯著;b.成活率高,幾乎可達100%;c.可適當延長移植的作業(yè)季節(jié),不僅春季而且夏天雨季和秋季移植時成活率也很高,即使冬季在南方也能移植;d.能適應(yīng)城市的復(fù)雜土壤條件,在石塊、瓦礫較多的地方也能作業(yè);e.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yè)的安全性。
目前我國主要發(fā)展3種類型移植機,即:a.能挖土球直徑160cm的大型機,一般用于城市園林部門移植徑級16—20cm以下的大樹;b.挖土球直徑100cm的中型機,主要用于移植徑級10-12cm以下的樹木,可用于城市園林部門、果園、苗圃等處;c.能挖60cm土球的小型機,主要用于苗圃、果園、林場、橡膠園等移植徑級6cm左右的大苗。
5.大樹的吊運
大樹的吊運工作也是大樹移植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吊運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樹木的成活、施工的質(zhì)量以及樹形的美觀等。常用方法如下所述。
(1)起重機吊運法
目前我國常用的是汽車起重機,它是一種自行式全回轉(zhuǎn)、起重機構(gòu)安裝在通用或特制汽車底盤上的起重機。起重機構(gòu)所用動力,一般由汽車發(fā)動機提供。其優(yōu)點是機動靈活,行動方便,裝車簡捷。
木箱包裝吊運時,用兩根7.5-10mm的鋼索將木箱兩頭圍起,鋼索放在距木板頂端20—30cm的地方(約為木板長度的l/5),把4個繩頭結(jié)在一起,掛在起重機的吊鉤上,并在吊鉤和樹干之間系一根繩索,使樹木不致被拉倒,還要在樹干上系l一2根繩索,以便在起運時用人力來控制樹木的位置,以便于不損傷樹冠,有利于起重機工作,在樹干上束繩索處,必須墊上柔軟材料,以免損傷樹皮。
吊運軟材料包裝的或帶凍土球的樹木時,為了防止鋼索損壞包裝的材料,最好用粗麻繩。因為鋼絲繩容易勒壞土球。先將雙股繩的一頭留出lm多長結(jié)扣固定,再將雙股繩分開,捆在土球的由上向下3/5的位置上綁緊,然后將大繩的兩頭扣在吊鉤上,在繩與土球接觸處用木塊墊起;輕輕起吊后,再用脖繩套在樹干下部,也扣在吊鉤上即可起吊。這些工作做好后,再開動起重機就可將樹木吊起裝車。
(2)滑車吊運法
在樹旁用杉篙搭一木架(杉篙的粗細根據(jù)所起運樹木的大小而定),把滑車掛在架頂,利用滑車將樹木吊起后,立即在穴面鋪上兩條50-60cm寬的木板,其厚度根據(jù)汽車(或其它運輸工具)和樹木的重量及坑的大小來決定(如果坑過大,可在木板中間底下立一支柱,以增加木板的耐壓力),汽車或其它運輸機械就可裝運樹木了。
(3)運輸
樹木裝進汽車時,使樹冠向著汽車尾部,土塊靠近司機室,樹干包上柔軟材料放在木架或竹架上,用軟繩扎緊,土塊下墊一塊木襯墊,然后用木板將土球夾住或用繩子將土球縛緊于車廂兩側(cè)。通常一輛汽車只裝一株樹,在運輸前,應(yīng)先進行行車道路的調(diào)查,以免中途遇故障無法通過,行車路線一般都是城市劃定的運輸路線,應(yīng)了解其路面寬度、路面質(zhì)量、橫架空線、橋梁及其負荷情況、人流量等等,行車過程中押運員應(yīng)站在車廂尾一面檢查運輸途中土球綁扎是否松動、樹冠是否掃地、左右是杏影響其它車輛及行人,同時要手持長竿,不時挑開橫架空線,以免發(fā)生危險。
6.大樹的定植
將大樹輕輕地斜吊放置到早巳準備好的種植穴內(nèi),撤除纏扎樹冠的繩子,并以人工配合機械,將樹干立起扶正,初步支撐。樹木立起后,要仔細審視樹形和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轉(zhuǎn)動和調(diào)整樹冠的方向,使樹姿和周圍環(huán)境相配合,并應(yīng)盡量地符合原來的朝向。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繩包或箱板,分層填土分層筑實,把土球全埋入地下。在樹干周圍的地面上,也要做出攔水圍堰。最后,要灌一次透水。
7.定植后的養(yǎng)護
定植大樹以后必須進行養(yǎng)護工作,應(yīng)采取下列措施:
支撐樹干:剛栽上的大樹特別容易歪倒,要設(shè)立支架,把樹牢固地支撐起來,確保大樹不會歪斜。
澆水:養(yǎng)護期中,要注意澆水。在夏天,要多對地面和樹冠噴灑清水,增加環(huán)境濕度,降低蒸騰作用。
施肥:移植后第一年秋天,就應(yīng)當施一次追肥。第二年早春和秋季,也至少要施肥2—3次。
生長素處理:為了促進根系生長,可在澆灌的水中加入0.02%的生長素,使根系提早生長健全。
包裹樹干:為了保持樹干的濕度,減少樹皮蒸騰的水分,要對樹干進行包裹。盛夏,為降低蒸騰量,也可在樹冠周圍搭蔭棚或掛草簾。裹干時可用浸濕的草繩從樹基往上密密地纏繞樹干,一直纏裹到主干頂部。接著,再將調(diào)制的粘土泥漿厚厚地糊滿草繩子裹著的樹干。以后,可經(jīng)常用噴霧器為樹干噴水保濕。
根系保護:對于北方的樹木,特別是帶凍土快移植的樹木移植后,定植穴內(nèi)要進行土面保溫,即先在穴面鋪20cm厚的泥炭土,再在上面鋪50cm的雪或15cm的腐殖土或20—25cm厚的樹葉。早春,當土壤開始化凍時,必須把保溫材料撥開,否則被掩蓋的土層不易解凍,影響樹木根系生長。
這陸鏈裂里說的很清楚了,自己操作很簡單的。就是在要種的地方挖好坑(先買好花,坑照著花盆大小挖大一點深度對照花盆再深10cm),喚滲敲破花盆,把花放坑里,土球不要早閉散開。培土踩實到與四周齊平,再在坑邊圍一圈土壩(保水、還有澆水后土下沉后補土用),澆透水后用木棍支撐小樹并扶直,一年后撤去木棍。望采納,打這么多字也不容易。
用扦插法或嫁接繁殖 不過那是廟里的,三思!
白蘭花是早春色、香俱全的觀花樹種,栽植時,要掌握好時機,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以早春發(fā)芽前10天或花謝后展葉前栽植最為適宜。移栽時,無論苗木大小,根須伏改均需帶著泥團,并注意盡量不要損傷根系。以求確保成活納廳襪。栽植前,洞激應(yīng)在穴內(nèi)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栽好后封土壓緊,并及時澆足水。
白蘭花較喜肥,但忌大肥;生長期一般施兩次肥即可有利于花芽分化和促進生長。一次是在早春時施,再一次是在5-6月份進行。肥料多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新栽植的樹苗可不必施肥,待落葉后或翌年春天再施肥。白蘭花的根系肉質(zhì)根,不耐積水。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