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性土壤適合種植什么蔬菜?
一、堿性土壤適合種植什么蔬菜?
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酸堿度確實是一個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的指標。需要綜合考慮土壤酸堿度、土壤疏松程度、土壤肥力、有機質含量、水質以及氣候綜合考慮才可以科學的下結論。
在化學上一般pH大于7就可以認為是偏堿性了,所以單純這樣問無法準確回答。
二、南方土壤適合種植什么蔬菜或水果?
無花果,直接找個枝條回來扦插就可以生根成活,是我種過的最好種的果樹,而且只要土壤肥沃,陽光充足,結果非常多。
辣椒。喜歡吃辣的朋友有口福了,辣椒是比較好管理的一種小株型蔬菜,只要是有松軟的土壤就能種植,并且不需要修枝、打杈的過程,只要在成熟后及時采摘就可以了??梢赃x擇種植朝天椒等比較有味道的品種。但是土盡量一年一換或者換茬,辣椒忌重茬和迎茬。
三、沙土壤適合種植什么蔬菜和樹苗?
1.香椿:香椿為楝科、落葉喬木,喜厚土層沙質土壤,抗風沙,耐干旱,適應庭院、田埂及大面積栽培。香椿衍生能力很強,一般一年栽植,二年收益,三年豐產,樹令三五十年盛產不衰。又因根深冠小,椿糧間作可得糧菜雙收之益。 2.扁豆:扁豆是目前無公害蔬菜主要品種之一,又是調節(jié)夏淡季市場供應的蔬菜,因而,扁豆的種植已從零星隙地種植走向大田栽培。根系發(fā)達強大、耐旱力強,對土壤適應性廣,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質土壤或壤土種植能顯著增產。 3.民權葡萄: 民權葡萄適應性強,耐旱、耐瘠薄、耐鹽堿,無論荒山、沙灘、溝岸、庭院均可栽培,尤喜在晝夜溫差大的沙質土壤中生長。同其它果樹相比,葡萄有結果早、產量高、壽命長、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特點。
四、青椒適合什么土壤種植?
1、選地施肥
以選擇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土壤疏松且通氣性好、土層深厚的壤土,要求地勢平坦、排水方便、3年內未種植或茄科蔬菜和馬鈴薯地塊。秋季深翻,細碎平整土壤,在每畝施入腐熟的農家肥5000公斤、氮磷鉀復合肥50公斤或者碳銨5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在覆膜前及時溝施,溝深20厘米左右。
五、紅棗適合什么土壤種植?
一般要選擇地勢開闊、日照充足、土層深厚、肥力較好的土壤。如栽生食品種,宜選擇在砂性和水肥條件較高的土壤,栽制干用品種則應相對選擇鉆質的土壤,但過于粘重的土壤不適合栽植棗樹。
六、什么土壤適合種植葡萄?
葡萄根系發(fā)達,對土壤的適應性廣,幾乎可以在各種類型的土壤中栽培生長。最適宜葡萄生長的土壤是土質疏松,孔隙度適中,容重較小的沙壤土或輕壤土。這類土壤通氣、排水及保水保肥性良好,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長。沙性強的土壤雖疏松透氣性強,排水良好,雜草少,病蟲害輕,葡萄根瘤蚜不易繁殖,晝夜溫差大,有利養(yǎng)分積累,但營養(yǎng)物質含量低,保肥保水力差,導熱性高,溫變大,冬、春兩季植株易受凍害。在這類土壤上種植的葡萄常表現成熟早,含糖量高,但果粒較小。
含有大量礫石和粗沙的土壤也適宜葡萄栽培,它不僅通氣、排水良好,且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養(yǎng)分積累,有益于花芽形成,有助于提高果實品質。
黏重的土壤對葡萄最為不利,因其透氣性差,雨季易積水,根部窒息,促進嫌氣微生物活動,毒害根系,干旱時又易板結,對葡萄根系、地上部生長和果實品質均為不利。
土層的深淺、含水量、地下水位高低均影響葡萄根系的分布。土層厚度在1米以上,質地良好,根系分布必深而廣,枝蔓生長健壯,抗逆性強。土壤表層太薄,則不利于葡萄生長。葡萄根系在通透性強、水分適度、含氧量高的土壤環(huán)境中,生長良好。土壤水分以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為宜,低于30%時植株停止生長,降至5%時葉片凋萎,土壤含水量過多必然使空氣相對減少,缺氧會產生硫化氫等有毒物質,抑制根系活動,嚴重時根系停止生長并中毒。地下水位過高或過低均不適于葡萄生長,一般以1.5~2米以下較好。土壤酸堿度對葡萄生長亦有影響,pH一般以5~7為宜,最為適宜的pH為6~6.5,pH低于5或高于8,葡萄生長不良。不同種類品種對pH反應不一,美洲種和歐美雜交種抗鹽堿力弱、適應性差。
葡萄園地的坡度、坡向亦是影響山地葡萄栽培的因素之一,坡度應以200°~250°以下為好。50°~100°的緩坡地既有利于排水,又不易積聚冷空氣,光照條件也優(yōu)于平地,是栽培葡萄的最佳地塊。在坡向選擇方面,南坡優(yōu)于北坡,東坡和西坡的優(yōu)缺點介于南北坡之間。
七、綠色土壤適合種植什么?
各種綠肥的幼嫩莖葉,含有豐富的養(yǎng)分,一旦在土壤中腐解,可以大量地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及氮、磷、鉀、鈣、鎂等各種微量元素,提升土壤肥力。常見綠肥品種有紫云英、毛苕子、箭舌豌豆、田菁、沙打旺、紫花苜蓿、紅/白三葉草、紫穗槐、草木犀、油菜、二月蘭、鼠茅草、黑麥草等。
八、砂石土壤適合種植什么?
砂石土壤適合種植根系發(fā)達,怕澇,需養(yǎng)分少的植物
九、種植靈芝適合什么土壤?
種植靈芝土壤不能使用一般普通的土,需要使用經過人工配置之后特制的土壤。通常使用到如棉籽殼、麩皮、木屑、石膏粉和水等等,將其放在同一個器皿當中攪拌均勻,放置水的量不宜過多,占60%~65%即可。
濃稠度保持在用手抓起,原材料不會有水滴落為止,攪拌至干濕恰當,有水溢出但不會滴落。
準備好攪拌好的材料后放在聚乙烯袋當中高溫消毒殺菌,一般經過12個小時。等待其冷卻之后,一般在30℃時就可以拿出放到無菌室當中,為后期栽種做準備。
十、姜適合什么土壤種植?
姜,就是生姜,又名黃姜,為姜科姜屬能形成地下肉質根莖的栽培種,作一年生蔬菜栽培,它的食用器官為地下形成的肉質根莖。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無論黏壤,壤土,均可以種植,但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而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上栽培,姜產量高,姜質細嫩,味平和;沙壤土種植的姜塊更光潔美觀。
姜對土壤的酸堿度比較敏感,土壤以中性偏酸為好。
不耐干旱,也不耐澇,如果土壤積水,容易引發(fā)姜瘟病,喜肥,整個生育期需要鉀最多,其次是氮,再次就是鎂、鈣、磷。
姜的栽培哥養(yǎng)護:
1.整地施肥,要深翻30厘米,每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機肥7500克以上,整平耙細,高畦栽培。南方種姜的施肥多采用“蓋糞”,就是先擺放姜種,然后蓋上一層細土,每平方米再撒施7500克有機肥。
2.適時播種,長江流域一般于3月的中下旬催芽,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采用無色地膜覆蓋栽培的,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催芽,3月的下旬就可以播種。
一般情況下姜種塊以50~75克為宜,每一塊姜種上只留一個壯芽,其余的芽要全部抹除,掰姜時發(fā)現芽基部或者是姜塊斷面變成褐色,應該剔除。在播種前的一小時應澆足底水,但不能把壟濕透。用平播法排入姜種,就是把姜塊水平放入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東西溝向,芽一致向南,南北溝向,芽朝西,也可以無論什么溝向,芽一律向上)放好姜種以后,用手輕輕的按入泥中,使姜芽與溝面相平,種姜播后立即覆土4~5厘米厚,然后蕩平溝底。如果是地膜覆蓋,要及時打孔引出幼苗,6月發(fā)生第一側枝時撤去地膜。
2.田間管理,生姜屬于中光性植物,不耐強光和高溫,苗期必須遮陽。用秸稈覆蓋省工省力,操作簡便,成本低廉。
姜幼苗期長,而且生長速度慢,又處在高溫多雨的季節(jié),雜草萌生極盛,要及時的中耕除草,一般采用人工拔除。
播種之前澆足底水,播種半月后第一次澆水,2~3天后第二次澆水,幼苗期要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度65~70%,夏季澆水適宜早晚進行,暴雨后注意排澇,立秋以后進入旺盛生長時期,需水比較多,每個4~6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的相對濕度在75%到80%。
發(fā)芽期不追肥,在姜苗高30厘米、發(fā)1~2個分枝的時候追一次壯苗肥。每平方米施腐熟的人糞尿1500克。
立秋前后追轉折肥,每平方米施餅肥100~120克,或者是腐熟的優(yōu)質廄肥4500~6000克。結合追肥第一次培土,以后結合澆水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培土。9月中旬追施補充肥。
鮮姜一般在初霜之前的11月及時收獲。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