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種子怎么種才能最快的長大?
一、臘梅種子怎么種才能最快的長大?
播種繁殖: 7~8月采收成熟的臘梅種子,
播種前用溫水浸種12~24h,可促進發(fā)芽。采用開溝條播,播后覆土4~5cm,約經(jīng)1~1.5個月發(fā)芽出苗。臘梅播種苗生長緩慢,一般3~4年才能開花
臘梅的果實古名為土巴豆,有毒,能入藥,但只能作以毒攻毒的用途。避免人食用,會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臘梅要怎樣播種種子,幾月份播種好?
臘梅要播種7~8月果實變黃時采收,取出種子干藏至翌春2~3月播種, 覆土厚約4~5厘米。若在播前先用溫水浸泡種子,可促進發(fā)芽。4月幼苗出土后,注意防止地蠶危害,并加強管理,不必護陰。幼苗生長緩慢,當年高僅10~15厘米,2~3年后才生萌蘗,4~5年后才能用作嫁接蠟梅的砧木,一般5~6年后始開花。用播種法可以大量培養(yǎng)蠟梅砧木,但需較長的培養(yǎng)時間。
臘梅落葉灌木,高達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圓柱形,灰褐色,無毛或被疏微毛,有皮孔;鱗芽通常著生于第二年生的枝條葉腋內(nèi),芽鱗片近圓形,覆瓦狀排列,外面被短柔毛。葉紙質(zhì)至近革質(zhì),卵圓形、橢圓形、寬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有時長圓狀披針形,長5~25厘米,寬2~8厘米,頂端急尖至漸尖,有時具尾尖,基部急尖至圓形,除葉背脈上被疏微毛外無毛?;ㄖ诘诙晟l葉腋內(nèi),先花后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長5~20毫米,寬5~15毫米,無毛,內(nèi)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基部有爪;雄蕊長4毫米,花絲比花藥長或等長,花藥向內(nèi)彎,無毛,藥隔頂端短尖,退化雄蕊長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長達子房3倍,基部被毛。
三、從臘梅樹上取下的臘梅花的種子怎樣種植
6-7月采收果實,剝出種子,用濕沙貯藏備用。第2年3月播種。取出種子,連沙一起在水里搓去蠟質(zhì),然后播種,苗期注意除草、施肥,培育2年移栽。
在3-4月播種前用溫水浸種12~24h,可促進發(fā)芽。采用開溝條播,播后覆土4~5cm,約經(jīng)1~1.5個月發(fā)芽出苗。臘梅播種苗生長緩慢,一般3~4年才能開花。蠟梅的繁殖可以用播種、壓條、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播種法因不易保持花卉的原有優(yōu)良特性,且播種的優(yōu)點是在于大量繁殖,而蠟梅大都只需培植少量幾株,故一般都不采用。采用較多的是嫁接法。
四、如何種植臘梅,什么時候種?
(1)地栽。臘梅地植應(yīng)選背風(fēng)向陽處,移植時間多在冬、春二季,苗的根部須帶土團。栽植前,在定植穴內(nèi)施足諸如糞肥、廄肥或腐熟的豆餅等作基肥。施基肥后,在肥上蓋上一層薄土隔開,再放苗填土。栽植后,要及時澆水并適當修剪。地栽臘梅管理上可以粗放些。一般每年6-9月份,每隔20天施一次液肥(可用骨粉和餅肥泡水,充分腐熟后施用),這樣可以保證枝葉、花芽發(fā)育良好。初冬前澆一次水,花謝后施一次肥,并澆一次水,平時一般不澆水,只有天氣太旱時可適量澆水。
臘梅萌發(fā)力強,花后要及時修剪,一般將花枝20厘米以上部分剪除,并將前一年的伸長枝剪短,留1-2對芽即可。這樣可使養(yǎng)分集中于抽發(fā)新枝,并為翌年開出色艷朵大的花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2)盆栽。盆栽臘梅,培養(yǎng)土應(yīng)選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zhì)的砂質(zhì)壤土。上盆后要及時澆透水,并放在蔭柵下緩苗約一個月,再放在庭院內(nèi)或陽臺上陽光充足處養(yǎng)護。澆水應(yīng)掌握干透再澆水的原則,不可多澆,盆土不宜過濕;但也不可干,過干則花開不整齊。平時要經(jīng)常追肥,以促其形成大量花苞,否則開花稀少。一般每年5-6月間每隔7天施1次腐熟的餅肥水,肥、水比可按3:10配合。7-8月間為臘梅花芽形成期,施肥可每隔15-20天1次,且肥水的濃度應(yīng)稀一些,肥與水的配比以1:5為好。這樣有助于花芽分化。所施肥料必須充分腐熟,不然會爛根。秋后再施一次干餅肥,以供開花時對養(yǎng)分的需要。入冬后要讓盆土偏干一些,不再施肥,否則花期縮短。12月份移入室內(nèi)。如果室溫高,元旦前即可開花;但若室溫低,花期可延遲到春節(jié)前后?;ê髴?yīng)移往冷涼處,防止過早抽新梢和葉,影響花芽分化,對來年開花不利。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