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怎樣種植?
一、無花果怎樣種植?
無花果繁殖可用分株、壓條、扦插進行,季節(jié)以5-8月為宜,極易成活。
無花果喜光照、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不耐寒,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根系發(fā)達,但分布較淺,生長迅速。
栽培無花果要注意:
1.澆水。盆栽者盆土表面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地栽者比較省工省力,盆土一般出現干旱進再澆水也不遲。
2.溫度。無花果不耐嚴寒,冬季低于-5℃就會凍害盆栽者,地栽者也不能忍受-10℃的低溫,需要在根部培土防寒。生長適溫為20-30℃之間,38℃的高溫下也能正常生長。
3.施肥。從3月下旬至8月下旬皆可施肥,家庭中最好選擇有機肥料,這樣結出的果實口感好,糖度高。也可用化學肥料施之,注意用量不要太大,以淡肥勤施為宜。
二、無花果怎樣繁稙
無花果的盆栽技術 * * * 1、無花果樹的繁殖與栽培 無花果樹的繁殖以扦插為主,4月下旬結合修剪,選擇充實枝,長約20 - 30cm,斜立埋在花盆土中,再復蓋一層厚土,壓實。土要濕潤,20-30 天后長出愈傷組織即可移栽在準備好的花盆中。盆土以8份沙壤土2份肥料混合,用馬掌做底肥。半月后長出新芽即可移到室外有陽光又無風的地方,如果是用母樹的根享生的枝條繁殖,宜帶些根移栽更好成活。小苗長到2年后最好換內徑35cm以上的大花盆,這樣水豐、肥足掛果也多。 2、澆水、施肥與管理 進入冬季休眠期,應將盆栽無花果移到室內,隔1一2周澆一次小水,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到了春天移到室外時,應將貼盆壁的根切除,為的是使其長新根,增加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和防止夏季陽光照射的傷根毛。春梢長出后應施一次肥,可用腐熟的餅肥或雞糞,這兩種肥中含豐富的氮、磷、鉀,能使枝旺葉茂果早熟。早春和秋季日澆一次水,能保持盆土潮濕即可。夏季正值果實漸熟,應早、晚各澆一次水(切忌中午高溫時澆水)。一旦澆水不及時便出現蔫葉落果現象;澆水過量出現徒長和果裂。 3、除蟲 陽臺通風不良,夏季高溫少雨時,無花果枝易受紅蜘蛛為害;紅蜘蛛尤喜在果實與葉柄間結網掩體,一年多代,以7一8月份危害最甚。植株被害后葉片出現黃、白斑,生長衰敗、落葉,使果實失去翠綠光澤,甚致落果。防治紅蜘蛛可用1000-1500倍樂果稀釋液噴灑葉面。防治越冬雌蟲出蟄盛期,及第一代雌蟲孵化盛期,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600-800倍稀釋液噴灑。家庭盆栽數量不大而且接近熟果期發(fā)現害蟲時,為避免農藥殘留,可用 10-20倍大蒜漿水稀釋液過濾后噴灑全株及盆土,反復進行兩次即可滅除。 4、修剪、整形 在華北地區(qū)無花果的露地栽培粗放,成樹無須特別管理,枝葉生長旺盛可自然形成大樹冠,但結果晚而少,往往秋果未熟天氣已經轉涼,有產無收。盆栽無花果管理精細,較露地枝嬌小,容易早產早熟。二三年生果枝可在7 月份于于高60-70cm處截頂,然后在于頂部留4一5個飽滿芽為主枝形成部位,其余芽均可除去。待主枝部位發(fā)芽后,選擇位置適當的三、四個主枝,每個主枝上留1一3個頂芽形成側枝,所留的側枝均勻分布在主干四周,形成主從關系的平衡樹冠。盆栽無花果枝條生長短而密,4年以后可不再大修剪。冬季為少占室內空間可把枝冠整成扇形存放。
三、怎樣養(yǎng)盆栽無花果?
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如果選擇盆栽最好用肥沃疏松,透氣性良好的土壤。澆水量可以根據生長進度來定:春季枝葉萌發(fā)時,澆水量可相對少些,盆土保持一定濕度即可,至少要等表層3-5厘米的土干了再澆;隨著溫度的升高,枝葉的長大,無花果也進入了結果期,此時要加大澆水量,保持盆土濕潤,如果澆水不及時,很容易發(fā)生枝葉萎靡,掉果等現象,只要看到表層土壤顏色變淺即可澆灌。進入秋季果實成熟期,必須減少澆水量,太大的水會造成果實開裂;陰雨天除了要避免澆水,還要注意防止盆內積水,以免發(fā)生澇害。
無花果的新梢生長速度快,平時要注意修剪整形,尤其是盆栽植株,過高的樹干影響美觀,養(yǎng)護起來也較麻煩。盆栽無花果必須限制樹冠的高度,不能使其無限生長,具體做法是:在樹苗長至20-30厘米時就要將梢頭打頂,促使其萌發(fā)側枝,一般植物在截去頂部后,最靠近頂部的葉芽就會萌發(fā),摘取最上部的葉芽,緊鄰的第二個葉芽也會萌動,??梢愿鶕@個規(guī)律,依照個人喜好修剪株型,提高欣賞價值。
無花果不耐寒,秋末霜降前要移入室內,放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陽臺或客廳養(yǎng)護。冬季無花果進入休眠期,生長趨于停滯,澆水要節(jié)制,不干不澆,澆就澆透,至少等盆土表層5厘米左右發(fā)干再澆,才能使盆栽無花果安全越冬。
四、無花果怎樣種植
1.繁殖和栽植
無花果枝條極易生根,也易發(fā)生根蘗,繁殖苗木時扦插、壓條和分株等方法都可應用。生產上大量繁殖苗木都用扦插法,成活率極高。長江流域應用硬枝扦插在3月中下旬進行。凡節(jié)間短、枝粗在1厘米~1.5厘米的枝條都可用作插穗,每個插穗帶2~3芽。具體操作技術可參照葡萄。扦插地忌連作,以免線蟲的傳播為害。如冬季利用塑料大棚進行營養(yǎng)袋育苗,可提早成苗。
建園時要根據不同要求和立地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如作制罐加工用的應選黃色品種,冬季氣溫低(零下15度右)的地方應選抗寒品種,灘涂地應選抗鹽品種,以鮮果應市的應選大果型品種等。園地忌連作。
栽植距離一般3米~4米,土質好或氣候溫暖的地區(qū)樹冠大,可把株行距擴大到5米~7米。栽植時間長江流域秋植、春植均可。秋植應較早,春植宜在3月中、下旬。沿海灘涂地宜秋植,淮北地區(qū)宜春植。
2.整形修剪和肥水管理
一般情況下,無花果樹冠內枝條不密集,適于培養(yǎng)有中心干的無層形或多主枝自然開心形的樹形,也可直接從地面分枝形成叢生灌木狀的樹冠。整形時,對苗木在40厘米~50厘米高處定干,以后全樹保留4~6個主枝,中心干有或無均可。各主枝間保持一定的間距,主枝每年剪留40厘米~60厘米,其上再按適當間隔配置2~3個副主枝,擴大結果面。
(四)栽培技術特點
1.繁殖和栽植
無花果枝條極易生根,也易發(fā)生根蘗,繁殖苗木時扦插、壓條和分株等方法都可應用。生產上大量繁殖苗木都用扦插法,成活率極高。長江流域應用硬枝扦插在3月中下旬進行。凡節(jié)間短、枝粗在1厘米~1.5厘米的枝條都可用作插穗,每個插穗帶2~3芽。具體操作技術可參照葡萄。扦插地忌連作,以免線蟲的傳播為害。如冬季利用塑料大棚進行營養(yǎng)袋育苗,可提早成苗。
建園時要根據不同要求和立地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如作制罐加工用的應選黃色品種,冬季氣溫低(零下15度右)的地方應選抗寒品種,灘涂地應選抗鹽品種,以鮮果應市的應選大果型品種等。園地忌連作。
栽植距離一般3米~4米,土質好或氣候溫暖的地區(qū)樹冠大,可把株行距擴大到5米~7米。栽植時間長江流域秋植、春植均可。秋植應較早,春植宜在3月中、下旬。沿海灘涂地宜秋植,淮北地區(qū)宜春植。
2.整形修剪和肥水管理
一般情況下,無花果樹冠內枝條不密集,適于培養(yǎng)有中心干的無層形或多主枝自然開心形的樹形,也可直接從地面分枝形成叢生灌木狀的樹冠。整形時,對苗木在40厘米~50厘米高處定干,以后全樹保留4~6個主枝,中心干有或無均可。各主枝間保持一定的間距,主枝每年剪留40厘米~60厘米,其上再按適當間隔配置2~3個副主枝,擴大結果面。
樹形完成后,每年只疏除無用徒長枝、密生枝、下垂枝和干枯枝,盡量多保留壯枝結果。收秋果為主的品種,因結果部位多在當年生新梢的中下部,對枝條可適度短截。夏果品種的花芽多著生在枝條頂部,冬季不宜短截健壯枝條,以免影響產量。對分枝少或結果部位逐年外移的無花果樹,冬季可適當重短截,以促發(fā)新枝。部分枝條可剪留基部2~3個葉芽。
無花果枝條組織疏松,剪口愈合緩慢,冬剪后常使剪口下~段枝條干枯,影響剪口芽的生長。故凡大的剪鋸口應涂抹接蠟或其他保護劑,小枝則可適當提高短截部位。
無花果基肥在落葉前后結合冬耕施入。追肥以在新梢迅速生長前及花托果實急速膨大期分期施用為好。無花果對水分要求不嚴,雨季應注意排澇,沿海地區(qū)在臺風季節(jié)最好在株分設立支柱防護。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