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蘋果為什么叫蘋果(為什么水果蘋果名字的來源)
1. 為什么水果蘋果名字的來源
蘋果,古稱柰,又叫滔婆。柰最早見于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公元前125-前118)中:"梈柰厚樸"。其中"柰"就是后來的綿蘋果,即中國蘋果的古稱?,F(xiàn)代漢語所說的“蘋果”一詞源于梵語,為古印度的另一種水果,在佛經(jīng)中被稱為“頻婆”,后被漢語借用,并有“平波”、“蘋婆”等寫法。明朝萬歷年間的《群芳譜·果譜》中,有“蘋果”條,稱“蘋果:出北地,燕趙者尤佳。接用林檎體。
樹身聳直,葉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圓滑。
生青,熟則半紅半白,或全紅,光潔可愛玩,香聞數(shù)步。
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許多中國農(nóng)學史、果樹史專家認為這是漢語中最早使用“蘋果”一詞。
2. 為什么蘋果是水果界的老大
榴蓮是這幾年特別受到年輕人喜愛的一種水果,口味獨特,愛它的人愛得不得了,不愛它的人,一聞到氣味便立馬躲得遠遠的。
榴蓮號稱是“水果之王”,也不知道是誰給冠以的這個稱號,作為一種水果,能不能稱“王”,還要從它的營養(yǎng)角度分析一下。
每百克榴蓮的熱量為150Kcal,并含有蛋白質(zhì)2.6g,脂肪3.3g,碳水化合物28.3g,不溶鋅纖維1.7g,鈉2.9mg,胡蘿卜素20μg,維生素E2.3mg,維生素B1為0.2mg,維生素B2為0.1mg,維生素C2.8mg,煙酸1.2mg,磷38mg,鉀261mg,鎂27mg,鈣0.3mg,鋅0.2mg,碘5.6μg,硒3.3μg,銅0.1mg,錳0.2mg。
榴蓮的熱量在水果中真的是屬于非常高的,比同等質(zhì)量的米飯熱量還要高出一些。這是由于它其中所含有的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較高,與眾多水果相比,含量真的非常突出。
榴蓮中的鉀含量較高,與高鉀水果—香蕉相比略低。鉀對于我們?nèi)梭w具有很多重要作用,可以維持糖、蛋白質(zhì)的正常代謝;維持細胞正常滲透壓;維持神經(jīng)肌肉的應激性和正常功能;維持心肌的正常功能;降低血壓等等。所以榴蓮在補鉀方面還是非常優(yōu)秀的,但是從補鉀的性價比方面考慮,還是推薦你吃香蕉和土豆。
榴蓮中的維生素B1和B2含量也較豐富,維生素B1和B2可以維持體內(nèi)糖、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謝,并且對維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起到重要作用。維生素E的含量也較充足,維生素E可以起到抗氧化、延緩衰老、保持機體年輕化的作用。
與眾多水果相比,榴蓮中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含量卻處于明顯的劣勢,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榴蓮與其它所有水果一樣,都具有優(yōu)勢和劣勢,并非“水果之王‘那樣完美。榴蓮在水果界可以是熱量之王、殺傷力之王,但絕非營養(yǎng)之王。
3. 水果蘋果為什么叫蘋果?
蘋果的美稱有很多,其中比較有名的兩個美稱是“平安果”和“智慧果”。
蘋果除了這兩個常見的美稱以外,它還有“平波”、“超凡子”、“天然子”、“滔婆”、“頻婆”、“林檎”等其它的美稱。它原產(chǎn)于歐洲,在我國也有分布。
蘋果是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屬于落葉喬木,一般能夠成活15-50年的時間,品種也非常的多,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qū)。在我國的山東、山西、陜西、甘肅等地都有種植。蘋果的品種有很多,比如富士、喬納金、金帥、嘎啦等等。
4. 蘋果的名字為什么叫蘋果
歌曲名字:Apple Red Apple round,apple red, Apple juicy,apple sweet. Apple,apple, I love you. Apple sweet I love to eat. Apple round,apple red, Apple juicy,apple sweet. Apple,apple, I love you. Apple sweet I love to eat.
5. 為什么水果蘋果名字的來源不一樣
答:蘋果含有微量元素鋅,而鋅是構成與記憶力息息相關的核酸和蛋白質(zhì)不可缺少的元素。兒童缺鋅,就會導致大腦發(fā)育不良,因此,蘋果又被稱為記憶之果。此外,蘋果中的果糖含量為水果之冠。 香蕉,被稱為"智慧之果",其內(nèi)含大量碳水化合物,酪氨酸, 色氨酸,維生素E,C ,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并能提高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記憶力,防大腦老化,使腦力好轉,智力提高. 吃香蕉能幫助內(nèi)心軟弱、多愁善感的人驅散悲觀、煩躁的情緒,保持平和、快樂的心情。這主要是因為它能增加大腦中使人愉悅的5-羥色胺物質(zhì)的含量。研究發(fā)現(xiàn),抑郁癥患者腦中5-羥色胺的含量就比常人要少。 蕃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也含有被視為抗癌物質(zhì)的蕃茄紅素,可抑制體內(nèi)自由基的產(chǎn)生,防止細胞病變,并且富含檸檬酸與蘋果酸,能清熱解毒、保肝利尿,對改善宿醉十分有效。
6. 蘋果為什么是水果之王的說法
水果之王是指對人有最高營養(yǎng)價值的水果。常見的說法有:蘋果、獼猴桃、榴蓮等。長久以來人們對“水果之王”的爭論不休。其實就各種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而言,很多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都相當高,不分伯仲。
蘋果
蘋果(Apple),是最常見的水果之一。蘋果樹屬于薔薇科,落葉喬木,葉橢圓形,有鋸齒。其果實球形,味甜,口感爽脆,且富含豐富的營養(yǎng),是世界四大水果之冠。蘋果通常為紅色,不過也有黃色和綠色。蘋果是一種低熱量食物,每100克只產(chǎn)生60千卡熱量。蘋果中營養(yǎng)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膚潤滑柔嫩。
根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統(tǒng)計,2013年全世界的蘋果產(chǎn)量為8082萬噸,超過葡萄的7718萬噸,排世界第二位(第一位是香蕉:1.067億噸)。毫無疑問,蘋果是溫帶水果之王。
獼猴桃
獼猴桃在中國被譽為“水果之王”“保健奇果”。雖然稱其為桃,但和桃并不是一家。桃屬于薔薇科,而獼猴桃因性狀獨特,自立門戶,稱作獼猴桃科,獼猴桃屬。在獼猴桃屬里,共有54個品種,其中52種產(chǎn)在中國。數(shù)千年以前,野生的獼猴桃就生長在中國大地上,任獼猴采食,因而得名獼猴桃。
獼猴桃是一種蔓性灌木,葉圓形,薄如紙?;ㄔ诔跗诔嗜榘咨?,后期變?yōu)辄S色,雅致可愛,可為園林增色添姿。獼猴桃的果實8—10月成熟,呈圓形至長圓形,肉質(zhì)多漿,清香可口。
獼猴桃為什么能稱為“水果之王”呢?原來,獼猴桃不僅風味獨特,清香鮮美,酸甜適宜,而且營養(yǎng)價值極高。它的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其中每100g鮮果中含維生素C100—420mg,是蘋果的80倍。這兩種維生素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因而使得獼猴桃不僅能夠預防動脈硬化、糖尿病、肝功能障礙等疾病,而且對“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病人有很好的降低血脂、血壓和膽固醇的作用,對肝癌、肺癌、皮膚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細胞病變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獼猴桃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和礦物質(zhì)等。
獼猴桃可謂全身都是寶,其果皮含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比果肉部分還要豐富,但皮不能直接食用,如果做成獼猴桃酒,就能充分利用它的營養(yǎng)了。這種酒有舒筋活血,祛濕御寒的作用;睡覺前適量喝一點,能使血液循環(huán)加快,促進新陳代謝。
榴蓮
人稱“水果之王”的榴蓮,獨特的臭味以及果肉的香甜讓許多人又愛又恨,甚至飛機上以及某些飯店會禁止顧客攜帶榴蓮,它的獨特性可想而知。
榴蓮是公認的“水果之王”,果肉中含有大量淀粉、糖、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還含有維生素B1、B2、C等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鐵、鎂、鋅等礦物質(zhì),是一種營養(yǎng)密度高且均衡的熱帶水果。
在食用榴蓮的時候,建議每天的榴蓮攝入量,不得超過100克,如果吃的太多,非常容易造成我們身體代謝出現(xiàn)問題。同時非常容易上火,在腸胃當中膨脹,會阻礙我們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引起腸胃功能紊亂,引起便秘或者腹瀉等癥狀。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是是不可以吃榴蓮的,同時患有腎病以及心臟病的人更是不應該吃這種高熱量高糖分的水果。
7. 為什么水果蘋果名字的來源很少
蘋果、西瓜、梨是一類詞,都是各種水果的具體名稱,而水果是一個總的名詞,不代表某一具體的水果。
8. 為什么水果蘋果名字的來源不同
這個提問有點怪。請問,有沒有不認為“為什么蘋果??叫蘋果???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這個問題很可笑的人,請舉手。
哈哈!估計舉手的人用手指頭數(shù)都能數(shù)得過來。對于舉了手的人,你可以進一步問他“狗??為什么叫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其實,中國人叫的“狗”,美國人、英國人不叫“gou”,他們叫“dog”呀;俄羅斯人也不叫“гоу”,而是叫“собака”;法國人叫“chien”;德國人叫“hund”;日本人叫“いぬ”,日文漢字是“犬(讀音是inu)”,日本人對于狗的這種寫法是古代從中國傳過去的,唐朝以前中國人把狗叫作犬,日本人現(xiàn)在還仍然寫作“犬”。如果你硬說外國人也和中國人一樣叫狗,可以告訴你,那是因為中國人自己把這些不同發(fā)音的外文單詞都按照中國的習慣,翻譯成了狗。你如果仍然堅持說,全世界的人都這么叫,那就教給你一個詞,叫做“強詞奪理”。
同樣道理,中文中的“蘋果??”一詞,在美國人、英國人的英語中叫“apple”,他們是為了紀念最早在北美大地上大片種植和推廣這種水果的農(nóng)莊主,就使用了他的姓來命名了這種水果,順便說一句,當時的北美洲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他在北美推廣蘋果的種植,與別的國家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呀,人家別的國家為什么要改掉自己原有的叫法,跟著他們一起去紀念呀!于是,俄羅斯人仍然把它叫作“яблоко”;法國人仍然叫作“pomme”;德國人也照舊叫作“apfel”;日本人叫作“りんご”,日文漢字寫作“林檎(讀音是ringo)”。日本人之所以這樣叫,是因為他們最早的蘋果,是唐朝時候從中國傳過去的,唐朝之前的中國都這么叫,日本人現(xiàn)在還在延續(xù)著。不過也有部分日本年青人為了時髦,將蘋果的叫法改成了英語“apple”音譯的日語外來語單詞“アップル”,其實日本這個外來語單詞的發(fā)音與英語中的“apple”的發(fā)音根本不像。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