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切花菊花怎么快速開?
一、鮮切花菊花怎么快速開?
1,不能修剪
秋季想要菊花開花,堅決不能給他修剪,因為菊花開花的特性跟我們知道的茉莉花是一樣的,就是從新枝條的頂部長出花苞來開花的,如果在秋季你一直給它修剪,那么他會處于一個一直長新芽的過程,花苞是根本長不出來的,所以如果你想要菊花開花,到了現(xiàn)在停止給它修剪,只有停止修剪了以后,它的枝條就會長到一定高度從頂部冒花苞。
2,強光照
菊花開花離不開光照,它是一種強陽性的花卉,一般我們養(yǎng)的話,一年四季放到光照充足的地方去,它就不會出問題。如果到了秋季你把它放到陰暗的地方去,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枝條越長越長,一個花苞也長不出來,就是由于缺光所導(dǎo)致的。
3,肥料要足
把菊花種到花盆里,盆土少,養(yǎng)分少,到時候長勢會弱,甚至?xí)幱谝粋€僵苗的狀態(tài),所以說想要菊花快速的開放,必須要加上肥料,只有充足的肥料才能夠促進它開花,我們選擇肥料應(yīng)該用什么呢?直接使用磷鉀肥,比如磷酸二氫鉀,一個月給他三到四次,也就是七到十天給他補充一次,濃度別太高,直接澆到盆土里邊去,保證得到充足的磷元素,它的花苞就會快速地從頂部長出來,而且到時候每一個花都能夠開起來,根本不會出現(xiàn)花苞脫落等的情況。
二、切花菊的栽培技術(shù)有哪些?
扦插菊花苗在溫室或冷棚中進行。扦插后25~30天定植。秋菊定植的適期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
定植前深翻、敲碎、耙平土壤,筑1~1.2米寬的高畦,施足農(nóng)家肥。獨頭菊和多頭菊不掐尖的,定植株行距為10厘米×10厘米,多頭菊掐尖后每株留3~5支的,碧磨定植株行距為20厘米×25厘米。
地栽菊緩苗后,應(yīng)及時進行一次摘心,只留最下部5~6片葉,產(chǎn)生3~4支切花。
株高20~30厘米時,每平方米施入麻醬渣或顆粒肥料150~200克,隨土一起翻入畦內(nèi)。
切花菊高大,稈硬,高80~150厘米,為防倒伏應(yīng)及時在畦四周立竹竿或鐵管,設(shè)1~2層切花網(wǎng)。
現(xiàn)蕾時隨時摘除羨慧銷主蕾以下的所有側(cè)蕾。
定植前每667米2施腐熟的畜糞6000千克,加入餅肥、麻醬渣及少量骨粉和過兄游磷酸鈣。
生長初期追施尿素、麻醬渣等。后期每周噴1次0.2%~0.5%的磷酸二氫鉀或硝酸鉀溶液和0.1%的尿素溶液。
夏菊花期6~8月,花芽分化的適宜溫度為夜溫10~13℃,15~20℃可開花。秋菊4~5月扦插,8~11月開花。
寒菊6月下旬定植,12月開花。7月上中旬定植,1月開花。北方在溫室栽培,7月扦插,12月至1月開花。
春菊11~12月定植,3~5月開花。
三、菊花怎樣摘心
苗高15~20厘米時,選晴天摘去頂心1~2厘米促進分枝,每半個月摘心1次,共3~4次,大暑后停止。
菊花摘心是摘除菊花主枝或側(cè)枝的頂梢,也叫“打頂”,不是掐尖,摘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達漏唯到預(yù)定的開花頭數(shù),而且能夠防止菊苗長的過高而造成植株瘦弱,簡單說來,摘心能使植株發(fā)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使其長得矮而壯。
菊花摘心的具體操作彎皮如下:
1、當(dāng)菊苗上盆后生長高達10厘米左右時,就要進行第一次摘心了,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3-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以后長出的新枝有5-6片葉時,再將心摘去,摘心不宜過遲,否則基部老化,對側(cè)芽生長不利。
2、一般獨本菊摘心3-4次,在養(yǎng)護過程中可以靈活安排,植株較高的摘心次數(shù)多,生長緩慢的摘心次數(shù)可以減少,但到了立秋以后就要停止摘心了,摘心最好在晴天進行,避免雨天摘心,以防雨水浸入傷部引起腐爛。
擴展資料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chǎn)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埋搜差品格,才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jié)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xí)俗。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當(dāng)菊花植株長至10多厘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長出5―6片新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后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摘心能使植株發(fā)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后一次摘心時,要對菊花植株進行定型修剪,去掉過多枝、過旺及過弱枝,保留3―5個枝即可。9月現(xiàn)蕾時,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個分枝上只留頂端一個花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菊花摘心與疏蕾
菊花摘心的具體操作如下:
當(dāng)菊苗上盆后生長高達10厘米左右時,就要進行第一次摘心了,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3-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以后長出的新枝有5-6片葉時,再將心摘去,摘心不宜過遲,否則基部老化,對側(cè)芽生長不利,一般獨本菊摘心3-4次,在養(yǎng)護過程中可以靈活安排,植株較高的摘心次數(shù)多,生長緩慢的摘心次數(shù)可以減少,但到了立秋以后就要停止摘心了,摘心最好在晴天進行,避免雨天摘心,以防雨水浸入傷部引起腐爛。
擴展資料:
病蟲防治
1、斑枯病又名葉枯病。4月中、下旬始發(fā),為害葉片。防治方法:收花后,割去地上都植株,集中燒毀;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并交替噴施1∶1∶lbo倍液波爾多液和50%托市津l000倍液。
2、枯萎病6月上旬至7月上旬始發(fā),開花后發(fā)病嚴(yán)重,為害全株并爛根。防治方法:選無病老根留種;輪作;作高畦,開深溝,降低濕度;拔除病株,并在病穴撒石灰粉或用50%多菌靈l000倍液澆灌。?
3、蟲害:菊花一年四季均有栽植,提供了害蟲和悔知害螨充足的養(yǎng)料與棲所。因此,菊花不管是栽培在網(wǎng)室或露天栽培中都逃不過害蟲或害蹣的為害。菊花上重要的害蟲有蚜蟲類、薊馬類、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番茄夜蛾和二點葉蹣等。次要的害蟲有切根蟲、擬尺蠖、斑潛蠅、粉虱、毒蛾、粉介殼蟲、細蹣等,種類可說相當(dāng)多。供內(nèi)銷的菊花(切花或盆花),只要不影響花的品質(zhì),可容許少量害蟲的發(fā)生。.
4、雜草:菊花栽培大多屬于露地栽培且與水田輪作,一般水、旱輪作田常見之旱田雜草,皆會發(fā)生于菊花田中。雜草的競爭危害與菊花的栽培方式、草相、密度、競爭時期和環(huán)境因素均有關(guān)系,雜草對水分、養(yǎng)分、光線等之競爭可直接造成并戚菊花之生長不良、品質(zhì)下降,不利于田間之管理作業(yè)等。
5、田區(qū)及田的四周圍環(huán)境所發(fā)生的雜草,其非競爭性危害可成為病蟲之寄主或棲息所在,而間接造成損失。平地旱田所發(fā)生的一年生雜草,發(fā)生在高溫季節(jié)的雜草種類有芒稷、牛筋草、馬唐、香附子、馬齒莧及野莧;在低溫的秋冬季節(jié)主要雜草有鵝兒腸、鼠曲舅、小葉灰y、小葉碎米薺、山芥菜、泥胡菜、早苗蓼。雜草對菊花生長除直接于水分、養(yǎng)分、光線等之競爭,亦不利于菊花田間管理作業(yè)或容易滋生其它病蟲害,故于菊花栽培過程中必須要予以適當(dāng)之防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碧蔽消菊花
菊花摘心方法:
菊花生陵梁長旺盛,我們需要對菊花的高度進行控制,進行菊花摘心處理。
摘心分為三次,第一次摘心是發(fā)現(xiàn)菊花高度已經(jīng)超過10厘米以后,對菊花多余的枝條與葉子進行摘心,只需要留下底部的4~5片葉子繼續(xù)進行生長。
第二次是在八月中旬剪去側(cè)枝上多余枝條,留下2~3片葉子就好,
第三次是在立秋時候剪去枝穗汪肢條中的旺盛猜世和病弱、多余的枝條,保持菊花植株的美感。
1、菊花第一次摘心
當(dāng)菊滑殲花幼苗生長到10厘米高左右,一般也就扦插下去3周的時間,就要進行第一次摘心,這個時候只要留下菊花幼苗植株盆土上方3-5片葉子即可,頂上部分可以剪除。
注意,摘心是促使菊花生出分枝的重要技術(shù)措施,如果不摘心,任由菊花無序生長,那就很難長出分枝,不及時摘心,菊花主枝很快就會半木質(zhì)化,不利于側(cè)芽的生長,所以,時間上一定要把控好。
2、菊花第二次摘心
當(dāng)菊花長出新的枝條,并且分枝也長出5-6片也時,就可以進行第二次摘心了,這樣分枝再促生分枝,很快單枝的菊花植株就會變成多枝植株,枝條多了,開花的時候自然也就多了。
3、第三次甚至第四次摘心
摘心操作一般隔一個月就可以操作一次,第二次摘心后,再隔一個月時間就可以進行第三次摘心了,戚讓空有的菊花只要2-3次摘心即可,有的菊花可以進行第4次摘心,具體的可以在養(yǎng)護進程中看菊花植株長勢,或者看菊花品種來決定,比如多頭菊只要摘心2-3次,普通獨本菊要摘心3-4次,而大立菊需摘心7-8次,另外,立秋前(8月中下旬)就要中止摘心行為。通常情況下,菊花生長快植株較高的,摘心次數(shù)可以適當(dāng)增加,而生長慢的,摘心次數(shù)因時間局限,可能也就比較少了。
4、菊花摘心注意事高瞎項
給菊花摘心的時候要注意天氣,最好是在晴天的時候進行,陰雨天不要摘心,避免菊花遭受雨水傷害導(dǎo)致傷部感染,引起腐爛。摘心后,為了促使分枝生長更健壯,可以適當(dāng)施加一點腐熟肥。另外,摘心的菊花枝條不要扔掉,只要時間上來得及,還可以繼續(xù)用來扦插哦。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