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的養(yǎng)殖方法
菖蒲的養(yǎng)殖方法
菖蒲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廣布世界溫帶、亞熱帶。生于池塘、湖泊岸邊淺水區(qū),沼澤地或泡子中。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關于菖蒲的養(yǎng)殖方法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菖蒲的養(yǎng)殖技術 植料:仙土小顆粒加植金石顆粒。這樣解決了保水、利水、透氣和養(yǎng)分問題(仙土屬于有機土,肥力緩釋,所以不會燒尖)
環(huán)境:我是放在5樓天臺,上面搭了濾光90%的遮陽網(wǎng),南北通風良好,花盆下面放置水盤一只,誰盤內盛植金石,再注水,水量大致不會超橋裂過所鋪植金石顆粒為準。
澆水:觀察水盤內的水量,視情況增減,陰雨天氣需要注意排水,一般雨后會用噴壺沖洗葉面
日常打理:菖蒲是個愛干凈的東西,葉片常被水粘連。通風不好的情況下會腐爛,所以 隔日清除腐葉很重要。
菖蒲的栽培技術 行距
露地栽培,選擇池邊低洼地,栽植地株行距小塊20m、大塊50m,但一定要根據(jù)水景布置地需要,可采用帶形、長方形、幾何形等栽植方式栽種。栽植的深度以保持主芽接近泥面,同時灌水1-3厘米。盆栽時,選擇不漏水的盆,內莖在40-50厘米,盆底施足基肥,中間挖穴植入根莖,生長點露出泥土面,加水1-3厘米。
施肥
菖蒲在生長季節(jié)的適應性較強,可進行粗放管理。在生長期內保持水位或潮濕,施追肥2-3次,并結合施肥除草。初期以氮肥為主,抽穗開花前應以施磷肥鉀肥為主;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放入泥中(泥表面5厘米以下)。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殘葉,集中燒掉或漚肥。露地栽培2-3年要更新,盆栽2年更換分栽1次。
土壤
栽培以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最佳,砂質土壤生育亦良好。栽培處宜擇半蔭處,避免強烈日光睜虛直射,若能接受50%-60%光線,生育自能旺盛而葉色柔美。性好潮濕喜氮肥,施肥以腐熟豆餅水或氮、磷悉消燃、鉀,速效1、2號等,每20-30天少量施用1次,氮肥比例多,能促使葉片繁茂。培養(yǎng)土需經常保持濕潤,小盆栽盆底可墊1水盤,以保持水分。室內擺飾擇窗緣光源射入處,若生長勢轉弱,應即時移出室外,充分灌水,并接受柔和的陽光能恢復生機。性喜溫暖至高溫,生育適溫約18-28℃。久植過于擁擠時應強制分株,換土后再栽植。
儲藏
栽后3-4年收獲。早春或冬末挖出根莖,剪去葉片和須根,洗凈曬干,撞去毛須即成。
菖蒲的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
即種子繁殖。將收集到成熟紅色的漿果清洗干凈,在室內進行秋播,保持潮濕的土壤或淺水,在20℃左右的條件下,早春會陸續(xù)發(fā)芽,后進行分離培養(yǎng),待苗生長健壯時,可移栽定植。無性繁殖即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長期內進行用鐵锨將地下莖挖出,洗干凈,去除老根、莖及枯葉、莖,再用快刀將地下莖切成若干塊狀,每塊保留3~4個新芽,進行繁殖。在生長期進行分栽,將植株連根挖起,洗凈,去掉2/3的根,再分成塊狀,在分株時要保持好嫩葉及芽、新生根。露地栽培,選擇池邊低洼地,栽植地株行距小塊20m、大塊50m,但一定要根據(jù)水景布置地需要,可采用帶形、長方形、幾何形等栽植方式栽種。
栽植的深度以保持主芽接近泥面,同時灌水1~3cm。盆栽時,選擇不漏水的盆,內莖在40~50cm,盆底施足基肥,中間挖穴植入根莖,生長點露出泥土面,加水1~3cm。
菖蒲在生長季節(jié)的適應性較強,可進行粗放管理。在生長期內保持水位或潮濕,施追肥2~3次,并結合施肥除草。初期以氮肥為主,抽穗開花前應以施磷肥鉀肥為主;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放入泥中(泥表面5cm以下)。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殘葉,集中燒掉或漚肥。露地栽培2~3年要更新,盆栽2年更換分栽1次。
今天我來介紹一下菖蒲小苗是如何養(yǎng)殖的,菖蒲小苗對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賣此,只要土質透水透氣有營養(yǎng)就可以啦,我們在種植菖蒲的時候一般用多種土混合在一起種植的,田園土、腐爛葉、粗沙粒、泥塘土等這些土混合成的土都是很有營養(yǎng)的,比較疏松透氣性好滲透力也是很強的,我們在種植菖蒲的時候也可以在上面鋪一層白色的石頭,這樣不光菖蒲可以吸收石頭的微量元素同時也起到美觀的作用。我們在給菖蒲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因為菖蒲的葉子很怕濕氣,如果我們在澆水的過程中不小心給它的葉子上澆到水了那么它的葉子可能腐爛,如果我們選猜配橘擇的是滲透性很好的土壤環(huán)境,那么就算澆水的時候澆多了也不會枯穗團。以上就是菖蒲小苗的養(yǎng)殖講解,如果你還不會養(yǎng)殖菖蒲或是需要菖蒲小苗都可以電話咨詢我們。
菖蒲好養(yǎng)嗎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jié)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亦稱為堯韭。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
去病
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時節(jié),懸菖蒲、艾葉于門窗,飲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葉,驅蚊滅蟲的習俗保持至今。菖蒲劍葉盈綠,端莊秀麗,是室內盆栽觀賞的佳品。
用菖蒲制作的盆景,既富詩意,,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讀,常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氣中微塵的功能,可免燈煙熏眼之苦。
驅蟲
菖蒲還是極好的“綠色農州首銷藥”。將菖蒲根莖芹察500克搗爛后,加水1-1.5千克熬煮兩小時,經過濾所得的原液,兌水3-6千克,可有效防治稻飛虱、稻葉蟬、稻螟蛉、蚜蟲、紅蜘蛛等蟲害。
觀賞
菖蒲是園林綠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其豐富的品種,較高冊游的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得以充分應用。菖蒲葉叢翠綠,端莊秀麗,具有香氣,適宜水景岸邊及水體綠化,也可盆栽觀賞或作布景用。葉、花序還可以作插花材料。
園林上叢植于湖,塘岸邊,或點綴于庭園水景和臨水假山一隅,有良好的觀賞價值。
室內觀賞多以水培為主,只要清水不涸,可數(shù)十年不枯。栽培時可依據(jù)個人喜好、放置地點、株體的大小,選擇中等深度的玻璃或其他不漏水的器皿,將菖蒲莖段洗凈,去除老根、過長根。
日常除及時補水外,定期在水中添加少許市售營養(yǎng)花肥或復合化肥,便可使其生長繁茂。菖蒲耐寒,冬季無需特殊養(yǎng)護,只要將枯枝殘葉清理即可。
藥用
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驅蚊蟲;莖、葉可入藥。
菖蒲的養(yǎng)殖方法:
一、光照
菖蒲喜光,不管是地栽在水邊,還是盆栽養(yǎng)護,都要種在光線好的區(qū)域,多曬太陽有利于植株積累養(yǎng)分,開花結果。
二、溫度
最帆春適合菖蒲的生長溫度在20-25℃,低于10℃菖蒲就會停止生長,溫度再低植株就會自然黃葉,冬季以地下莖潛入泥土中越冬。
三、澆水
地栽種到水邊,栽種時保持主芽接近土面,灌水1-3cm,盆栽找個不漏水的大花盆,口徑在40-50cm,種下根莖后把生長點露出土,加水1-3cm,并且保持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水位。
四、施肥
地栽無需施肥,像那種塘泥本身就肥力十足,盆栽需要在盆底施入基肥,并追肥2-3次。初期施肥以氮肥為主,抽穗開花前改用磷鉀肥,將肥施入土壤5cm以下。
五、修剪
在每年的冬季來臨前,將植株地上態(tài)陵耐部分的枯葉剪掉,清理干凈,把盆中的汪清水倒掉,保持土壤微潮,等到來年春天換盆分株,重新進行栽種。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