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種水果酵素配方(20種水果酵素配方表)
1. 20種水果酵素配方表
準備材料:
1、一個密不透風,容量大概有兩公升的玻璃瓶。
2、準備腌制水果酵素的兩大材料:7至8粒的檸檬,和500克的黃糖,或黃色砂糖(也可使用冰糖)。
3、水果:最好以熱帶常見水果為主,如木瓜,黃梨,楊桃,番石榴,龍珠果。如果你喜歡外國水果的話,也可以加入葡萄或草莓。
制作步驟:
1、準備一個干凈的玻璃容器,將所有水果洗凈瀝干水份,削皮待用,火龍果留些紅色部分。
2、將所有水果按照容器的大小切成合適的厚片。
3、按照水份少的水果在下面一層層依次擺好。
4、檸檬放在水果的最上層后接著鋪上冰糖,比例大概是三層水果一層糖,直至將瓶子放滿,瓶頂的冰糖用手壓實至瓶口。
5、將瓶蓋蓋緊放置陰涼處三個月后即可開啟飲用。
功效:酵素無法通過口服來補充。因為它在消化道里就會被分解為小分子。植物的酵素一般無法催化人體的生理活動。而且人體不需要補充酵素。因為人體自身就有控制酶產生、分解的完整機制,并用這種方式控制一切生命活動。補充酵素等于人為地去干擾生命活動,未必有好處。
擴展資料
自制酵素注意:
“酵素”一詞來源于日本,它其實就是“酶”的意思。因其被宣稱有各種各樣的好處,比如瘦身、助消化,不少人也嘗試在家中自制酵素。不過,吃自制酵素并不會有什么好處,反而可能增加安全風險。
易受雜菌污染。自制“水果酵素”利用的是自然發(fā)酵,這個過程與自釀葡萄酒是類似的,只是用于發(fā)酵的水果不限于葡萄。水果在發(fā)酵過程中極易受到雜菌(如真菌)污染,因此家中生產出的“水果酵素”可能只是“水果發(fā)霉泡出的水”。
亞硝酸鹽和甲醇多。眾所周知的是,腌咸菜等食物含有很多亞硝酸鹽。采用自然發(fā)酵的水果酵素,由于菌種不易控制,往往會產生更多的亞硝酸鹽;由于工藝限制,也可能產生更多的甲醇。
糖分高。制作“水果酵素”時經常需要加入大量的糖,含糖量通常在10%以上,喝多了會增加糖分的攝入。家中如果有肥胖、糖尿病等人士,這種“酵素”并不適合他們飲用。
“水果酵素”其實指的是水果發(fā)酵之后得到的混合物,里面的成分主要是水、糖還有果酸,以及少量的酶,跟原本的“酵素”已經是天壤之別。而且它宣稱的瘦身、助消化功效跟酶也沒有什么實質的關系,有時間去自制酵素還不如好好吃個水果。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自制酵素小心細菌超標
2. 正宗水果酵素的做法與比例竅門
水果酵素的做法 :
洗凈水果,檸檬等,切板,瓶子和蓋,刀。所有用具要確保無水,無油,無菌。免得發(fā)霉。
水果和檸檬洗凈風干,確保無水分,切成薄片。水果我都是沒去皮。把水果切成薄片。
一層水果,一層檸檬,一層糖。順序的排入大玻璃罐內。 最上層一定是糖,放多一點可以避免上層發(fā)霉。
密封后置放在15至25oC陰涼處。讓材料浸泡3-6個月就可以打開來飲用了。發(fā)酵最少需要3個月,6個月為佳,越久越好,不會過期。因為發(fā)酵越久的酵素分子會更細小,身體容易吸收和能量更強。發(fā)酵的開始階段(大概是開始的15天-25天)要每天攪拌或直接使用呼吸瓶保證瓶內氣體流出,時不時輕搖一搖瓶子,讓液體掩蓋上層一下,白霉黑霉都不會出現;在大且密集的氣泡變得弱小后密封陰涼處繼續(xù)發(fā)酵就可以了。
3. 20種水果酵素配方表大全
酵素自制比例是1:3:10,即1份紅糖(或者冰糖):3份水果:10份水,酵素成功與否比例是關鍵,建議減少冰糖,用7.6斤冰糖,23斤水果,均分成幾大桶來做吧。
4. 20種水果酵素配方表圖片
1.
切碎果皮
想要將水果皮發(fā)酵成果皮要先準備好果皮,橙子皮、橘子皮、蘋果皮、香蕉皮、火龍果皮都行,將收集好的果皮全部切碎,切的越碎發(fā)酵速度越快。
2.
裝瓶
根據準備的果皮量選擇大小適宜的容器,容器要密封的。可用稍微大一些的塑料桶。將切碎的果皮全部裝入到容器中,還要加入淘米水,若是有廚余垃圾也可放入,全部放入之后攪拌均勻。注意,不可裝得太滿,大概放入容器的三分之二即可。
3.
發(fā)酵
將果皮全部放入到容器后將其密封起來,發(fā)酵一段時間后還要打開蓋子放氣,避免發(fā)酵過程中產生大量氣體導致爆炸。每次放氣之后還要順便搖晃一下,加速發(fā)酵。具體發(fā)酵的時間要根據溫度環(huán)境來定,溫度越高發(fā)酵速度越快,因此想要發(fā)酵速度更快,最好在夏季發(fā)酵處理。發(fā)酵一段時間后聞一聞,若是沒有臭味,只有酸味,且沒有氣體產生就說明發(fā)酵成功了
5. 20種水果酵素配方表格
1. 開機預熱、凈化空氣,提前一小時接通酵素機機體電源,啟動空氣凈化滅菌功能(酵素機底部用手觸摸,會感受到有空氣流出)
2. 加水溶糖,用電子稱稱400g冰糖,加入裝有3L純凈水的酵素桶內,溶解待用
3. 激活菌粉,在量杯中加入100ml的溫開水(40度左右),倒入菌粉攪拌溶解待用
4. 加工食材,李子去核切片待用(環(huán)保酵素?泡清洗水果能去除果皮殘留農藥)
5. 將準備好的食材倒進溶好糖的酵素桶內,倒入激活了的菌粉攪拌均勻,把桶蓋蓋好,放進已滅菌機體中,功能選擇鮮釀酵素,然后按開機(如果室溫超過30度,放進機體前,請按照機體最佳加水量的刻度線來開水)
6. 12小時后每天攪拌2-3次
7. 發(fā)酵48小時,泡多而細膩,嘗起來酸甜酸甜,繼續(xù)發(fā)酵
8. 發(fā)酵86小時,表面看起來泡沫變少,發(fā)酵基本完成,聞起來有酒釀的香味,嘗起來酸大于甜,可以起桶
9. 用濾網把水果渣撈起,用專業(yè)的酵素保鮮瓶分裝,放入冰箱(5-15度)冷藏保存,7天內飲用完效果最佳,酵素渣可以加糖按照自己口味做果醬或環(huán)保酵素
6. 水果酵素的材料
一般果樹用酵素,主要是以果蔬皮為原料,添加紅糖,經過一定的配比,然后密封發(fā)酵而成的。
果樹用酵對蘋果樹有特效:
1,增加營養(yǎng),促進生長,增加抗性。
果樹用酵素主要成分是氨基酸,能夠為蘋果樹生長提供營養(yǎng),刺激蘋果生長,提高蘋果樹抵抗力。
2,有利于促進蘋果膨大,提升口感。
7. 水果酵素配方大全
答:環(huán)保酵素可以促進植物生長,還可以改善土壤。
環(huán)保酵素澆花可以以1:500的比例稀釋然后澆花,渣滓可以用來做底肥。制做環(huán)保酵素的比率是,3:1:10, 也就是: 3份垃圾、1份糖、10份水。8. 幾種水果酵素制作方法以及其功效
1、首先將準備好的水果皮進行切片,盡量切得小塊一些,這樣子會有助于接下來的分解。
2、將剛剛切完的水果皮均勻地鋪在瓶子的底部,鋪完后在水果皮上面鋪一層紅糖,之后就按照這樣子一層水果皮一層紅糖的順序一層層鋪上去。
3、在鋪到最后一層的時候,要在最后一層那里放檸檬片(檸檬片是由檸檬去皮去籽后再切片制作成的),因為檸檬具有一定的殺菌效果,這樣子可以保證接下來做出來的酵素的質量。
4、最后一層不可太滿,注意與瓶口保持大概4公分的距離即可,之后用保鮮膜將瓶口給封住,然后再蓋上蓋子,防止外界的空氣進入瓶子。
5、把密封好的容器放置在溫度為15到25度的陰涼處,放置時間為三周,在時間到了之后便可以取回瓶子,然后把瓶子中的渣瀝出來,最后瓶子中剩下的汁液即是酵素,酵素保存的話需要放入冰箱進行冷藏。
9. 各種水果酵素的功效及配方
是的,多種果皮可以在一起做水果酵素。事實上,很多水果酵素配方都包含多種果皮,這有助于增加水果酵素的營養(yǎng)價值和口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水果的果皮在酵素發(fā)酵過程中的時間和方式可能會略有不同,需要根據具體的配方和酵素制作方法進行處理。
同時,由于不同水果的果皮可能會含有不同的農藥殘留物,建議選擇有機水果作為原料,并嚴格按照酵素制作步驟進行操作,以確保酵素的安全和質量。
10. 水果酵素制作比例是多少
水果酵素制作方法簡單,做法的比例是1:3:10。即:紅糖:水果或蔬菜:水份。注意比例才能做得成功。按這個做的化最后得到的酵素原計大概有不到1升吧。注意桶上面要適當留有空間,發(fā)酵產生氣體一兩天必須放一次。大概三個月就好了。如果感覺時間長,還有一個可縮短時間的,但最好有原汁。
做法是:天然麥芽糖125克、維生素C鈉5克、8升水、水果2斤,加入150亳升原汁,選個10升以上的大桶裝就行了,注意別粘油,大概15天就可以喝了。每天放氣。
11. 各種水果酵素的做法
用料:檸檬1個、蘋果1個、芒果2.2斤、白砂糖750克、礦泉水6升(水果共計約)2.5斤
簡單易操作的自制水果酵素的做法步驟:
步驟 1、酵素桶、攪拌勺、壓網等工具要清水沖洗,晾干備用,切不可用熱水、洗滌劑,以免影響酵素桶壽命。 案板、水果刀、刨皮刀等切水果用具要用開水燙一遍,晾干備用,切記不可沾油!
步驟 2、將白砂糖倒入礦泉水中溶解待用(可找個大點的盛水容器,我是用舊的豆?jié){機杯,剛好3升,分兩次裝水?;仡^出桶了也用得上)
步驟 3、蘋果洗凈留皮稍晾干,切成薄片
步驟 4、檸檬洗凈,削掉表皮,切成薄片,去籽
步驟 5、芒果削皮,切薄片
步驟 6、所有切好水果裝入酵素桶,倒入溶解好的糖水(共6升),倒完后用攪拌勺順時針攪拌,注意:勺子不要碰到桶壁和桶底
步驟 7、攪拌完畢,將壓網放入桶內,往下壓,這樣能避免上層的水果在發(fā)酵過程中變質。
步驟 8、每天早晚各攪拌一次,順時針攪拌,不要碰到桶壁和桶底,讓發(fā)酵更均勻。一般四天左右就可以出桶了。夏天溫度高,發(fā)酵會產生比較多氣泡,攪拌后將氣泡撈掉即可。
步驟 9、第四天,口感酸大于甜,準備出桶
步驟 10、裝瓶,瓶子也要事先洗凈晾干,沒有水分
步驟 11、裝好的酵素放冰箱冷藏,每天喝三次,一次150-200ml,飯前30分鐘到1小時。記得提前拿出來回溫,喝完喝溫水(30-40度)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