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種子怎樣生更發(fā)芽
一、蒲公英種子怎樣生更發(fā)芽
只要落在泥土上,有一定的水分,就會生根發(fā)芽。我早幾年種過,春天,把種子放在盆土面上,再抓幾把土薄薄的蓋在上面,早晚澆水就行。盆要放在明亮的地方,否則會生長不良。
二、有誰知道 “蒲公英” 怎么人工種植呢?求方法
1、如何從野生蒲公英中獲得種子?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二年生植株就能開花結(jié)籽,初夏為開花結(jié)籽期,每株開花數(shù)隨生長年限而增多,有的單株開花數(shù)達10個以上,開花后13-15天種子即成熟?;ūP外殼由綠變?yōu)辄S綠,種子由乳白色變褐色時即可采收,切不要等花盤開裂時再采收,否則種子易飛散失落損失較大。一般每個頭狀花序種子數(shù)都在100粒以上。大葉型蒲公英種子千粒重為2克左右,小葉型蒲公英種子粒重為0.8-1.2克左右。
采種時可將蒲公英的花盤摘下,放在室內(nèi)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盤全部散開,再陰干1-2天至種子半干時,用手搓掉種子尖端的絨毛,然后曬干種子。在蒲公英野生資源豐富的地方,也可挖根栽培。通常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厘米×3厘米,栽后澆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芽,這時再施一次有機肥,可采葉上市。
2、蒲公英種子如何發(fā)芽?如何播種?
成熟的蒲公英種子沒有休眠期,當氣溫在15度以上時即可將種子播在濕潤土壤中。經(jīng)過90個小時左右即可發(fā)芽。種子土壤溫度15度左右時發(fā)芽較快,在25-30度以上時,發(fā)芽慢,所以從初春到盛夏都可進行播種。
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得知:5月末采收種子后立即播種,從播種至出苗需10-20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種,則從播種到出苗需15天,播種量一般每平方米3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蒲公英播種前,應(yīng)先翻地作畦,畦寬80-90厘米,在畦內(nèi)開淺溝,溝距12厘米,溝寬10厘米。然后將種子播在溝內(nèi),播種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種時要求土壤濕潤,如土壤干旱,在播種前兩天澆透水。春播最好進行地膜覆蓋,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蓋。
3、蒲公英如何進行肥水管理?
蒲公英抗病、抗旱、抗蟲能力很強,一般不需進行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的重點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雖然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是它還是喜歡肥沃、濕潤、疏松、有機質(zhì)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種植蒲公英時,每畝還須施17-20公斤硝銨作基肥。播種后,也要始終保持土壤有適當?shù)乃帧T谏L季節(jié),要追肥1-2次。播種當年一般不采葉,以促進其繁茂生長,使下年早春植株新芽粗壯,抽生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的嫩葉。
三、蒲公英怎么栽培?
一、采收種子
1、蒲公英一般二年生就能開花結(jié)籽。野生5-6月份開花,有單株也有群落生長。蒲公英年齡越長開花越多,最多開花20朵以上。開花后種子成熟期短,一般13—15天種子即可成熟。種子成熟與否主要看花盤外殼由綠色變?yōu)辄S色,每個花盤種子也由白色變?yōu)楹稚礊榉N子成熟期,便可采收。種子成熟后,很快伴絮隨風飛散,可以在花盤末開裂時搶收,這是種子采收成敗的關(guān)鍵。
2、花盤摘下后,放在室內(nèi)后熟1天,待花盤全部散開,再陰干1一2天,種子半干時,用手搓掉種子先端的絨片,然后將種了曬干。大葉型浦公英千粒重2克,小葉型品種為1—1.2克。
二、整地做床
1、選地。蒲公英適應(yīng)性強既耐旱又耐堿,喜疏松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
2、施肥。每公頃施有機肥,最好是馬糞,30000-45000千克,混合過磷酸鈣225-300千克,均勻鋪撒地面,再深翻20厘米。
3、做床、做壟。地面整平耙細后,做寬100厘米、高15厘米、長10米的播種床或做高30厘米、基寬30厘米,肩寬20厘米小壟。
三、播種與埋根
1、床上播種。橫向開深1厘米、寬5厘米的小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nèi),用細土覆蓋,用木磙鎮(zhèn)壓,行距15厘米。
2、壟播。順壟開深1厘米,寬5厘米的小溝。播種后覆蓋細土,用木磙鎮(zhèn)壓。
3、埋根栽植。為了提早上市,增加收入,野外挖根到溫室埋根栽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深秋(10月中、下旬)蒲公英第一次遭霜打,葉色由綠變紅時,要抓緊野外采挖蒲公英根系,全根最好。在溫室內(nèi)作床,規(guī)格如上述。按行距15厘米,株距5厘米栽根,埋到原根地表位置為宜,使根頂在地面似露非露,用手壓實即可。溫室溫度控制在20℃左右,蒲公英就能正常生長。如使蒲公英在市場需求旺季上市,要控制溫室溫度,使植株生長受到限制,即可收到滿意效果。
為了使播種后提早出苗,可采用溫水燙種催芽,即把種子置于50-55℃溫水中,攪動到水涼后,再浸泡8小時,撈出,種子包于濕布內(nèi),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濕布覆蓋,每天早晚用50℃溫水澆1次,3—4天種子萌動即可播種。每公頃播種量11.25千克。
四、田間管理
1、松土除草。蒲公英出苗后半月,進行1次松土除草。床播的用小尖鋤于苗間刨耕;壟播的用鎬頭在壟溝刨耕。以后每10天進行1次松土中耕。封壟后要不斷人工除草。
2、定苗。浦公英地上植株葉片大,管理要充分考慮植株生長有一定的空間,不可貪密戀苗,影響生長。一般在出苗10天后即可定苗,株行距5—10厘米。
3、澆水施肥。蒲公英生長期間要經(jīng)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蒲公英出苗后需要大量水分,因此保持土壤的濕潤狀態(tài),是蒲公英生長的關(guān)鍵。
播種的蒲公英當年不能采收。入冬后,在床(壟)上撒施有機肥每667平方米2000千克,最好是腐熟的馬糞。這樣,既起到施肥作用,又可保護根系安全越冬。不提倡施化肥,施化肥雖然嫩株及葉片色黑突長,但失去綠色植物的內(nèi)涵,也失去了蒲公英的野味風格。一般每公頃可產(chǎn)9000—10500千克。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