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菲葉如何種植
一、南菲葉如何種植
南非葉四季皆宜種;雨水充沛環(huán)境下,茂盛成長;其網狀葉脈,應屬雙子葉草本植物;但卻不見開花結果,因此是無性繁殖;地下根蔓延、或簡單的扦插法,在一兩個月內即長至米高,盆栽也行;屬草藥。
南非葉中倍半萜內酯和斑鳩菊苷都有很強的抗癌藥理活性。
臨床應用:南非葉的水煎劑可以治療發(fā)熱、瘧疾、腹瀉、痢疾、肝炎、疥瘡、咳嗽、頭痛和胃痛等疾病,具有抗氧化性、保肝、促胃酸分泌、降血脂、抗瘧原蟲和抗癌作用。東南亞民間長用南非葉治療乳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肺癌、結腸癌等多種癌癥。
二、洋鳳仙的栽培技術
第一階段
播種后大約4-5天出現胚根。這個階段要求濕度較高,需要保持介質潮濕由于發(fā)芽需要100lux的光照,建議覆蓋一層薄薄的蛭石用以保濕。不宜施肥,注意保持恒定的發(fā)芽溫度。
第二階段
這個階段的濕度要求稍稍減少,以便胚根可以更好的伸展并順利“脫帽”。洋鳳仙的主根不明顯,后期可以看到須根1-2cm。該階段子葉展開并出現第一片真葉。這時可以進行少量的施肥,以50ppm的20-10-20的水溶性肥料施用,最好與澆水結合起來。
第三階段
這時種苗開始快速生長,但看起來洋鳳仙生長還是比較慢,因此這個階段相對其它品種來說會長一些。這期間,每周交替施用70-100ppm的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這時要求控制水分,與施肥相結合,使介質間干間濕。生長環(huán)境還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濕度,但溫度要降低一些,以更利于生長。當苗有3-6片真葉且根部已出現在穴孔底部時表示該階段結束。
第四階段
到了此時,根系已經比較壯實,應控制水分進行煉苗,可以準備移栽或者出售了。應加強通風,避免種苗徒長。 光照調節(jié)
洋鳳仙生長時不耐強光照,尤其在夏季要加強遮蔭,可以種植在樹下或隱蔽處。
溫度控制
洋鳳仙不耐高溫和低溫,在15-25℃之間生長良好,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植株易受病害。
水肥管理
洋鳳仙花莖肉質柔軟,在缺水時會很快枯萎,即使種植在樹下的成株也需要額外的供水和施肥,以避免與樹的根系競爭。所有的洋鳳仙品種在肥沃、潮濕的環(huán)境下生長良好,當然需要定期施入一定的水溶性肥料。施肥時采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100ppm-150ppm,每周一次。夏季和冬季少施,尤其注意濃度減半。
栽培管理
洋鳳仙幼苗生長很快,需及時移苗上盆,放置在遮陰處養(yǎng)護,注意及時澆水,隔10-15天追施1次氮、磷、鉀等量復合肥。當小苗長到20cra左右時需及時打尖,促進側枝生長:當側枝長到與主枝相同的高度時,要陸續(xù)摘除主側枝下部的花芽,僅保留頂層花芽,把盆花培育成多分枝平頂形,頂層可同時開花。花期每隔10天澆1次偏磷、鉀的復合肥,花敗后及時清除殘花并打尖,植株會形成新花蕾,四季花開不斷。 病蟲害較少,主要在夏季和冬季易受灰霉病感染,除了加強通風外,可以施加百菌清800-1000倍液防治。蚜蟲也會經常發(fā)生,定期觀察,一旦發(fā)生,可以施藥防治,最好使用稀釋了的洗滌劑。。夏季高溫時,干燥常使底葉發(fā)黃脫落影響株形。
常易發(fā)生的病是莖腐病,病斑發(fā)生在莖基部或分枝處,初為灰褐色斑點,凹陷,病斑擴展迅速,繞莖一周后呈黑褐色,植株枯萎死亡,病原菌存活在土壤內,嚴格消毒是防病的主要措施,丁廠化栽培生產時,基質可用高溫蒸汽消毒。家庭栽培時,基質可用火炒,晾后再用。在發(fā)病初期可用500倍液退菌特涂抹病斑處,隨后用1000倍液澆根。
三、紅王子錦帶如何種植
你認為在百度上的資料還不夠嗎。如果不夠的話沒辦法了
只能去植保站 農業(yè)局去問了
這段是摘下來的。。。。。。。。。
紅王子錦帶花為錦帶花的一個園藝品種,植株高1至2米,嫩枝淡紅色,老枝灰褐色。夏初開花,花朵密集,花冠胭脂紅色,艷麗悅目,花期長達一個月,從5月初始花,延續(xù)到6月上中旬??芍灿谕ピ?、公園、草坪之中,也可叢植于路旁、坡地等處,十分美觀。目前,已在東北、華北地區(qū)廣泛栽培。紅王子錦帶花繁殖可采用扦插、播種、分株或壓條等多種方法。 1.扦插繁殖扦插分為硬枝扦插和半木質化扦插兩種。硬枝扦插時,常用一年生成熟枝條,剪成15至20厘米插穗進行露地扦插。半木質化扦插于夏季6至7月進行,剪取半木質化頂枝做插穗,極易成活。為提高扦插成活率,可速蘸50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或其他生根粉,使用時按說明操作)促進生根。扦插可在陰棚下、大棚內或全光霧插床上進行,插床最好用辛硫磷進行土壤消毒,除消滅蟲害,也有殺菌防病效果。 2.播種繁殖一般用于大量育苗。錦帶花種粒細小,不易采收,應于10月果實成熟后及時采收,脫水風干后將凈種收藏。翌年春4月中下旬在室內盆播。用冷水浸種2至3小時后,混入2至3倍的素沙,平鋪于背風向陽處催芽,6至7天后即可播種。播種前灌足底水,種子和沙子同撒于床面,播后覆土0.5厘米左右,再加覆蓋物,以保持苗床濕潤,直到苗出齊后撤去。 3.壓條或分株繁殖分株須在早春植株萌動前進行。壓條最好在 6月上中旬生長期進行,將植株下部枝條壓入土中,注意埋入土中的枝條須用刀割傷皮層,以便產生愈傷組織,促其迅速生根。等到第二年早春萌芽前,從壓條前未入土部位截斷,便可移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