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瓜種植技術和方法?
一、海南地瓜種植技術和方法?
一、施肥整地地瓜在種植之前,先要將土壤基礎保障好。地瓜一般多種植在沙薄地上,必須施足底肥,這樣能保證好肥效,提高產(chǎn)量。地瓜屬于塊根作物,應種植在適宜的土壤中,可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通氣、排水好的土壤中,對土壤進行深耕,深耕的深度約30厘米左右。
二、選擇良種地瓜的品種很多,可以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品種,要求選擇的地瓜品種抗病性強、沒有病蟲害侵襲、沒有傷口、大小整齊,這樣播種下去能促進生長,也能提高產(chǎn)量。
三、適時早栽地瓜對于生長的氣候要求不是很高,可以根據(jù)生長適時早栽。一般情況下,可以選在4月下旬-5月中旬進行種植。地瓜常見的種植方法有直插法、斜插法、釣鉤插、水平插等,種植的方法可根據(jù)實際的情況來選擇,將地瓜栽種到土壤中,保持一定的間距,合理密植提高產(chǎn)量。
四、田間管理栽種出苗之后,需要定期間苗補苗,將長勢不好、生長孱弱的小苗去掉。定期中耕,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氣性,并且去掉雜草。在薯塊膨大期到收獲之前,應該注意及時施肥。
二、水果地瓜種植方法?
1、地瓜在北方一般于8月份底進行種植,在南方一般于10月份之后或者在3月份之后種植比較合適。在清明時節(jié)開始的時候插植紅薯幼苗比較適宜,此時天氣回暖會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秧苗栽種在晚霜結(jié)束之后地表10厘米左右的地溫達到15℃之上就可以栽秧了。
2、地瓜的種植方法比較簡單,要選擇比較好的種子,在選種的時候要觀察地瓜種薯是否健壯、無病害,然后選擇體積比較大、芽點多的品種進行種植。
3、種植前用藥劑進行浸泡地瓜種薯,種植后在種薯上面撒一層枯草腐木,然后再覆蓋上少量土壤,等到地瓜幼苗長至30-40厘米的時候,把幼苗莖葉剪下來,然后按照3片葉子為一節(jié),剪成小節(jié)進行扦插,排插的密度要合理。
4、定植完后要進行第1次施肥,這樣可以促進扦插的地瓜苗長出新的根系,第2次施肥在地瓜成活后,施適量的尿素,這樣可以促使地瓜幼苗生長整齊,第3次施尿素加復合肥可以提苗,然后就是壯果肥,一般是施鉀肥和硼肥。
5、定期巡查地瓜田間,防止地瓜受到病蟲害危害和田鼠的侵害,發(fā)現(xiàn)后要及時處理。
三、水果地瓜的種植方法?
地瓜一般多種植在沙薄地上,必須施足底肥,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通氣、排水好的土壤種植,提前將土壤深耕。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品種,要求抗病性強、沒有病蟲害侵襲、沒有傷口、大小整齊。一般選在4月下旬-5月中旬種植,將地瓜栽種到土壤中,合理密植提高產(chǎn)量。等種植出苗后,一定要做好田間管理。
四、地瓜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地瓜是塊根作物,種植時應該選擇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強的砂質(zhì)壤土,深耕17-20厘米的深度,并在田塊中加入腐熟的農(nóng)家肥,將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勻,使地瓜更好的吸收。
2、進行播種
播種地瓜時,首先要將其切成大小相等的塊狀,堆放在溫室中進行催芽,等地瓜發(fā)芽后栽種到土壤中,并澆一次河水,使地瓜和土壤牢牢粘住。
3、間苗補苗
地瓜播種后15天幼苗就會出土,第一對基生葉出現(xiàn)后要進行間苗補苗,每穴留苗1-2株,最后定苗1株,并且補苗要及時,選擇陰天將地瓜幼苗帶土團移栽。
4、中耕除草
地瓜苗長到7厘米左右時,要抓緊中耕除草,中耕時要控制好深度,切忌傷根,并且要在地瓜根部培土4-7厘米,以免肉質(zhì)根暴露在土外,出現(xiàn)發(fā)黃腐爛的現(xiàn)象。
五、水果番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
1、種植時間
西紅柿種植技術與管理
種植西紅柿要在每年的春秋季節(jié)進行,而且南北方氣候不同,栽種時間有所差異,北方地區(qū)可以在每年的五月份開始育苗,而南方地區(qū)可以在四月份前后播種,如果是大棚栽種,則可以一年四季種植。
2、種植方法
種植西紅柿時,要選擇籽粒圓潤的種子,放在陽光下晾曬一天的時間,起到滅菌消毒的作用,然后將種子均勻的播撒在松軟的土壤中,澆灌水分后覆蓋薄土,再利用竹條和塑料膜搭架拱形棚,等待幼苗長出后移栽。
3、田間管理
幼苗期養(yǎng)殖西紅柿時,可以為其施加磷肥,促使花朵發(fā)育開放,而株苗處于長葉階段時,要向枝葉噴灑磷酸二氫鉀、尿素等葉面肥,促進莖葉的生長,并且養(yǎng)殖期間要定期對西紅柿打杈摘尖,避免植株徒長。
六、地瓜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紅薯一般是秋冬季節(jié)才能收獲,其中經(jīng)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生長,比如說先要經(jīng)過育苗,然后在扦插,才算正式生長。
一般紅薯播種的時間是在每年春天四五月份之間,播種的時間是在五月中旬,這時的溫度基本上是穩(wěn)定在十五到二十度在這個樣子,這時播種紅薯可以快速的發(fā)芽。
七、地瓜蘿卜種植技術?
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種地瓜蘿卜,4月下旬收獲。甘薯在3月下旬覆膜育苗,5月上中旬栽插,9月底10月初收獲。9月底至10月上旬播種蘿卜,次年1月底收獲。這樣搭配組合種植,能充分發(fā)揮各季的產(chǎn)出效率,增加經(jīng)濟效益。
八、天門地瓜種植技術?
1、土地整理
(1)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地勢較高的砂壤土地塊進行種植。
(2)種植前30天左右,每畝地施加1500-2000kg腐熟雞糞以及50kg復合肥,然后耕翻2次左右,保證土肥均勻。
(3)整地后20天左右,整平做畦,畦面呈梯形,畦溝寬20cm,溝深15cm左右。
2、播種
(1)在平均氣溫達到12℃以上的時候進行播種。播種之前,使用溫水浸種6小時左右,然后轉(zhuǎn)移至25-28℃的環(huán)境下進行催芽,等到50%以上種子露白后直播(每天使用溫水沖洗一遍)。
(2)每畦播種8行,株距為15-16cm左右,每畝地栽種8000-9000株。
3、苗期管理
(1)控制好田間土壤的濕度。如果土壤濕度過高,會導致種子腐爛,如果土壤過干,容易受凍。
(2)查苗,補苗。
(3)當幼苗長至10cm左右時,結(jié)合中耕除草施加苗肥。每畝地施加15-20kg的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
4、立柱整枝
(1)當植株開始拉蔓的時候開始立柱,株高約為120cm,材質(zhì)為小山竹。
(2)當藤蔓長至15-20cm時,每1-2株植株旁邊插上一支小山竹,搭成人字架,然后使用尼龍絲將人字架連成直線,最后按照右旋轉(zhuǎn)的方向,將主蔓纏繞在小山竹上,同時將側(cè)蔓剪除。
5、中耕培土
(1)在立柱前,進行一次中耕除草。
(2)在立柱之后(6月上旬左右),每畝地施加25-30kg的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雨后撒施),同時進行一次除草,培土。
6、打頂抹芽
(1)在植株生長過程中,需要精力2-3次的腋芽抹除工作,同時需要將花芽打掉,減少植株養(yǎng)分的消耗。
(2)在主蔓長至110-120cm的時候,進行打頂,將養(yǎng)分集中輸送至地下莖塊部分。
7、采收
通常在播種后4-5個月左右收獲。
九、洋地瓜種植技術?
洋薯又叫涼薯,一般在南方春季栽種,秋季采收。主要以膨大的肉質(zhì)根食用,是夏季清涼解暑的最佳水果。
1、選地整地
涼薯的根膨大而富含水分,所以選擇播種地,一定要土壤疏松而深厚,濕潤而靠近水源。灌溉方便,一般要在較為向陽的地方。有利于根的生長膨大,和吸收水分養(yǎng)分,向陽也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增加根的含糖度。種植前翻地,中耕,平整土地,澆透水,要噴灑一定藥劑,避免根感染病害。
2、播種間苗
涼薯種子皮較厚而堅硬,為了早萌發(fā),在播前可以在溫水中泡種催芽,這樣下地后生長較快。但是涼薯本身生命力頑強,溫暖地區(qū)也可以直播,直播可以增強苗的適應性,生長活力。播種密度要合理,不能互相搶奪生長空間。如果育苗就需要在出苗齊后將瘦弱,病害,黃化苗拔除,但是如果直接大田播種,只需要先定好間行距,給沒出苗的補播就可以。
3、控制肥水
出苗前可以隔三天澆少量水一次,保持60%的濕潤度。在出苗后可以追施淡肥水一次,促進生長,以后隔一周施肥水一次,直到開花前。開花期不澆水,需要施復合磷鉀肥加微量元素肥輔助轉(zhuǎn)為生殖生長。膨大期,需要大量水分來保持根含水量和運輸葉制造的養(yǎng)分,可以隔5天澆水一次,但是要在土壤出現(xiàn)干燥的情況下,一般要保持土壤表層2厘米以下是濕潤的。表層干燥,不易感病。增施復合肥,平衡葉根生長平衡。
4、搭架整枝
在苗快長出藤蔓時,就開始搭架,搭架是為了,讓植株有足夠的生長空間,接受足夠的陽光,避免擠壓郁閉。在夏季旺長時,要留主要的開花藤蔓,將多余枝都修剪掉,可以減少營養(yǎng)的消耗。
十、白地瓜種植技術?
白地瓜又稱豆薯,是秋冬季節(jié)的重要果品,又可當蔬菜食用。白地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沙壤、紅壤地都適于種植。白地瓜一般在清明前后,用種子搶睛播種。土層要深耕細耙后做畦。
在畦面開淺溝播種,淺溝距5 -6寸,株距8寸左右,每畝用種2-8斤。每畝用10-15擔人糞尿,施于淺溝內(nèi)作基肥。
播前應將種子拌細沙進行磨擦,使種皮輕微損傷,以利播后吸水,加快發(fā)芽速度,減少爛種損失。播后即覆土3-4分厚。若用種植蘑菇的下床料拌疏松垃圾土作為覆土,則效果更佳。
播后至出苗前,若遇雨造成畦面板結(jié),應用窄鋤及時疏松表土,防止悶種爛芽。出苗后7 -10天,當幼苗長到4-5寸時,每畝施1:5的稀人糞尿10-15擔,促進幼苗生長。
以后每隔20天左右,再根據(jù)土壤肥瘦和苗情酌量追施一次水肥,必要時再摻以化肥施用。當苗長到一定后,氮肥不宜施用過多,以葉色保持綠豆青為好。若過于濃綠,將影響地下薯塊的膨大。
白地瓜生長期間需鉀肥較多,應注意配合施用,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水灌到半溝,至哇面濕潤即可排去。白地瓜的花蕾及過量生長的莖葉,會消耗大量養(yǎng)分,影響薯塊生長,所以每當花蕾出現(xiàn)時,就必須摘除;并結(jié)合去蕾,進行摘心,使地上部薯藤保持1-1.5尺長,不讓薯藤生長過旺。
根據(jù)不同品種,分別在9 -12月份,當莖葉停止生長并開始落黃時,就可陸續(xù)收獲,挖掘時應講究方法,避免碰傷薯塊,以免影響貯藏。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