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什么特色水果?
楊梅是我國的江南特產(chǎn),也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果樹之一。
根據(jù)浙江自然博物館科學測定,浙江余姚的楊梅已經(jīng)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
人們也曾在漢代的墓葬中發(fā)現(xiàn)過楊梅的遺存。
在陸賈的《南越記行》,東方朔的《林邑記》,嵇含的《南方草木狀》及后來的許多古代文獻中都有楊梅的記載。
楊梅雖稱其為“梅”,但和梅花以及草莓卻不是一家子。
梅花和草莓倒是近親,統(tǒng)屬于薔薇科,而楊梅卻屬于楊梅科。
楊梅是一種常綠喬木,高可達12米,胸徑60厘米。
其葉革質(zhì),倒披針形,在幼小時,背面有黃色的小油腺點。
楊梅有雌雄之分,雄樹上的花序為圓柱形,黃紅色,雌樹上花卵狀橢圓形。
因此,在種植楊梅時,既要有雄株,又要有雌株,否則不能結(jié)果。
楊梅的果實是球形的,直徑約有1.5—2厘米,成熟時,為紫紅色、深紅色和白色。
其外果皮上密生著許多柱狀的肉質(zhì)囊狀體,內(nèi)富含液汁,果核十分堅硬。
楊梅是一種亞熱帶果樹,其性喜暖耐陰,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區(qū)都有分布。
江蘇太湖洞庭山、馬跡山、浙江杭州、湖州、余姚及蘭溪、溫州一帶,福建長樂、建甌、廣東潮陽、廣西賀平、平東、三江等縣、湖南靖州、武岡等縣,為著名產(chǎn)區(qū)。
但我國產(chǎn)量居全國之冠的要數(shù)浙江省,其中又以余姚楊梅為最多。
余姚一帶為歷史上越國的故地。
在過去,吳越楊梅曾與閩廣荔枝齊名。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說過“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
”明代王象晉《群芳譜》中說楊梅“會稽產(chǎn)者為天下冠,吳中楊梅種類甚多,名大葉者最早熟,味甚佳。
”楊梅因栽培歷史久遠而品種繁多,曾勉教授根據(jù)其果實成熟時色澤等特點,把它分成四個品種群。
一種果實呈白色或近白色,所以又稱水晶楊梅;一種果實為紅色,如浙江余杭縣的荔枝梅;另一種果實是粉紅或淡紅,例如浙江上虞的花種、鎮(zhèn)江的糖酸楊梅等,還有一種果實在成熟前為紅色,成熟后為濃紫色或紫黑色,稱之為烏楊梅,浙江余姚的荸薺種楊梅就屬于這個品系。
關(guān)于荸薺種楊梅還有一個故事。
據(jù)傳,古代浙江余姚有一個種田人,在山上挖了一棵楊梅,種在張湖溪邊,那里土質(zhì)松軟,水分充足,在第二年就結(jié)出了大個的楊梅果,其形狀好似荸薺,因而得名。
后來,這位種田人將荸薺種帶回自己的老家——梅溪。
從此,便在那里安家落戶。
現(xiàn)在,梅溪的楊梅收入占群眾總收入的一半以上,而荸薺楊梅早已名揚海內(nèi)外,暢銷許多國家。
楊梅是著名的水果,其味酸甜適中,營養(yǎng)十分豐富,維生素C含量很多。
它不像其它水果,多食也不會傷脾胃。
它有生津、止渴、助消化、除濕、止瀉之功效。
除鮮食之外,還可制成楊梅干、楊梅酒。
葉可提取芳香油,其木材堅致,可作細木工活。
此外,楊梅樹冠圓整、密蔭婆娑。
每至春日,雄樹上長大的花序,紅艷奪目,夏初時節(jié),雌樹上果實累累,斑斕可愛,所以楊梅還是優(yōu)良的觀賞樹種。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