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郎花的種子收集起來是要把它拿出來曬還是放在陰涼處?
一、扶郎花的種子收集起來是要把它拿出來曬還是放在陰涼處?
稍微曬干水分就收集起來放在干燥處
二、馬蹄土能不能種植非洲菊
盆栽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別名扶郎花,為菊科大丁草屬多年生宿根常綠草本植物。葉基生,多數(shù);頭狀花序單生,花色多樣,花朵清秀挺拔,姣美高雅,在室內四季花開不斷,給人以溫馨、祥和、熱情之感,近年來頗受大眾喜愛?,F(xiàn)將其栽培養(yǎng)護技術總結如下。
1土肥水管理
盆栽非洲菊對土壤要求不嚴,喜歡pH值為6.0~6.5的微酸性土壤,在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上也能生長、開花,但在堿性土壤中葉片易發(fā)生缺綠癥,以疏松透氣、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為宜。一般選用松針、稻殼、醋糠等通透性好的材料與腐熟的有機肥(如豬糞、牛糞等)和沙土混合,其體積比大約為1∶1∶1,用多菌靈、代森錳鋅等廣譜性殺菌劑拌勻后覆薄膜3~5d,揭膜后翻動,待藥味揮發(fā)后再用。盆栽非洲菊除對氮、磷、鉀需求量大外,對鎂的需求量也較大,因此在生長季應每隔2~3周葉面噴施1次0.2%~0.4%以硝酸銨、過磷酸鈣、硫酸鉀、硫酸鎂等為主的生理酸性肥料,也可以結合澆水灌稀薄的礬肥水,秋冬季節(jié)可間隔時間長些,降低濃度,并適當增施磷肥,增強植株的抗寒性。盆栽非洲菊較耐旱,怕積水,積水易爛根。在澆水施肥時注意盡量不要使葉叢中心著水,否則易使花芽腐爛。水溫要比土壤溫度略高,否則會使其染上立枯病。
2溫濕度及光照
盆栽非洲菊性喜溫暖、光照充足和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生長適溫20~25℃,冬季12~15℃為宜,夜間應比白天低2~3℃,如果晝夜溫差太大,會形成畸形花。高于30℃或低于8℃停止生長,但能忍受短期0℃的低溫。因此冬季應有加溫設備,炎熱的夏季要經常向植株及其周圍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和降低溫度,同時加大通風量。晴天要遮去30%光,避免陽光直射。室內養(yǎng)護者放在避免陽光直射的明亮處。夏季有時會在晴天發(fā)現(xiàn)花梗歪斜或植株萎蔫,這時必須要在傍晚時分給植株及周圍噴水。秋冬季節(jié)氣溫低,要使盆土與空氣稍干燥,以防高濕的環(huán)境使其發(fā)生灰霉病。盆栽非洲菊基部的叢生葉易枯黃衰老,應及時摘除,以利于植株的通風透光,有利于新葉和新花芽的萌生,而且使下部的幼蕾得到充分的陽光和激素,同時也減少了病源。
3病蟲害防治
盆栽非洲菊抗病能力較差,易感染立枯病、灰霉病、白絹病等。因此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1)種植前要對土壤、花盆、溫室進行嚴格的消毒。(2)栽植時要淺栽,使根頸高于土壤表面1~1.5cm。(3)澆水時避免用冷水(最好在室內儲存1~2d再用),而且盡量避免使葉叢中心著水。(4)生長過程中及時摘除枯死衰老的葉片,以預防和減少發(fā)病。同時,每隔3~4周交替噴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廣譜性殺菌劑亦能起到防與治的效果。盆栽非洲菊在生長季節(jié)易受白粉虱、蚜蟲、葉螨等蟲害的為害,在栽培上可定期噴殺蟲劑和殺螨劑防治,亦可用黃色塑料板或木板涂以重油,誘粘白粉虱、蚜蟲等。
三、蕨草的資料是什么?
形態(tài)特征
為多年生草本。高可達60厘米,多數(shù)葉為基生,長橢圓狀披針形,有深淺不一的羽狀裂,長12厘米~25厘米,寬5厘米~8厘米。葉柄長12厘米~20厘米。頭狀花序單生,直徑8厘米~12厘米, 有白、黃、橙紅、紅等色,活潑艷麗。原產南非,現(xiàn)世界廣為栽培,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也是重要的盆栽花卉。種子繁殖,播種溫度22℃,15天~25天發(fā)芽,在有光的條件下發(fā)芽整齊。喜冬季溫和,夏季涼爽的氣候條件。適于溫室栽培。要求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深厚肥沃的土壤,PH值為6~6.5。大量生產切花用的種苗,需通過組織培養(yǎng)。這樣生產的切花性狀一致。切花品種花梗長而堅挺,盆花用品種花梗短。
[編輯本段]生態(tài)習性
扶郎花喜歡在冬季溫和、夏季涼爽的環(huán)境生長。最適溫度為15~25℃,如果低于7℃,葉片便會枯黃。在江南一帶如果冬季能注意防寒大多可以投產。但此花最怕風雨襲擊,如果露地栽培很難保證產品質量。故批量生產必須采取保護措施,應用塑料大棚種植才能獲得理想產量。
四、植物的根、莖、葉是營養(yǎng)器官.植物依靠營養(yǎng)器官進行的無性生殖,叫做______.其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
有性生殖指的是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過程.無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過程.植物用根、莖、葉等營養(yǎng)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yǎng)繁殖.人工營養(yǎng)繁殖方式有嫁接、扦插、壓條等
故答案為:營養(yǎng)生殖;嫁接;扦插
五、非洲菊與南非萬壽菊有什么不同?
南非萬壽菊
別名:大芙蓉、臭芙蓉
學名:Tagetes erecta
科屬:菊科萬壽菊屬
形態(tài)特征:
南非萬壽菊為菊科宿根多年生草本花卉,原產南非,近年來從國外引進我國,作一二年生草花栽培。矮生種株高20-30 cm,莖綠色,頭狀花序,多數(shù)簇生成傘房狀,有白、粉、紅、紫紅、藍、紫等色,花單瓣,花徑5-6cm,種子1000粒重11克左右。同屬高生種株高 60cm,為亞灌木,在原產地可作切花栽培。
生長習性:
喜陽,中等耐寒,可忍耐-3℃--5℃的低溫。耐干旱。喜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在濕潤、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更為優(yōu)異。分枝性強,不需摘心。開花早,花期長。低溫利于花芽的形成和開花。氣候溫和地區(qū)可全年生長。
應用:南非萬壽菊無論作為盆花案頭觀賞還是早春園林綠化,都是不可多得的花材。如將其作為花境的組成部分,與綠草奇石相映襯,更能體現(xiàn)出它那和諧的自然美。
非洲菊,菊科,(英文名:Gerbera、Barberton daisy 等),別名為太陽花、猩猩菊、日頭花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頂生花序,花色分別有紅色、白色、黃色、橙色、紫色等。繁殖用播種或分株法,原產地為南非。
中文學名: 非洲菊
拉丁學名: Gerbera jamesonii Bolus
別稱: 扶郎花,燈盞花,秋英,波斯花,千日菊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屬: 大丁草屬 Gerbera Cass.
目錄
形態(tài)特征
特性與特征
分布狀況
品種
栽培歷史
繁殖
栽培技術規(guī)程土壤準備
種苗選擇及定植
栽培管理
病蟲害防治疫病
白粉病
斑點病
灰霉病
白粉虱
薊馬
菜青蟲
生理病害
質量缺陷
采后處理
采后處理技術采收切花
采后預處理
保鮮液處理
包裝運輸
養(yǎng)護要點溫度
光照
灌水
追肥
清除殘葉
病害防治非洲菊斑點病
非洲菊疫霉病防治
非洲菊上白粉虱危害的防治
非洲菊花葉病
非洲菊根腐病
溫室非洲菊病蟲害防治
非洲菊色彩美艷及爛根原因
應用價值
非洲菊花語
非洲菊市場產量有所下降價格有所回落
省內需求萎縮銷售形勢嚴峻
品質亟待提高謀求聯(lián)合發(fā)展
保鮮方法形態(tài)特征
特性與特征
分布狀況
品種
栽培歷史
繁殖
栽培技術規(guī)程 土壤準備
種苗選擇及定植
栽培管理
病蟲害防治 疫病
白粉病
斑點病
灰霉病
白粉虱
薊馬
菜青蟲
生理病害質量缺陷采后處理采后處理技術
采收切花 采后預處理 保鮮液處理 包裝運輸養(yǎng)護要點
溫度 光照 灌水 追肥 清除殘葉病害防治
非洲菊斑點病 非洲菊疫霉病防治 非洲菊上白粉虱危害的防治 非洲菊花葉病 非洲菊根腐病溫室非洲菊病蟲害防治非洲菊色彩美艷及爛根原因應用價值非洲菊花語非洲菊市場
產量有所下降價格有所回落 省內需求萎縮銷售形勢嚴峻 品質亟待提高謀求聯(lián)合發(fā)展保鮮方法展開 編輯本段形態(tài)特征
屬菊科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細毛,多數(shù)葉為基生,羽狀淺裂,頭狀花序單生。
編輯本段特性與特征
非洲菊為多年生宿根常綠草本植物,同屬植物約45種。喜冬暖夏涼、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不耐寒, 非洲菊
忌炎熱。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生長最適pH為6.0~7.0。生長適溫20~25℃,冬季適溫12~15℃,低于10℃時則停止生長,屬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的0℃低溫。株高30~45cm,葉基生,葉柄長,葉片長圓狀匙形,羽狀淺裂或深裂。頭狀花序單生,高出葉面20~40cm,花徑10~12cm,總苞盤狀,鐘形,舌狀花瓣l~2或多輪呈重瓣狀,花色有大紅、橙紅、淡紅、黃色等。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兩季最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