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應該怎么種植
一、桃花應該怎么種植
先種在花盆里,土不要按,直接松松的就行。大概過了兩個禮拜,在移植到花園或其他地方。不用剪葉,開始的時候,一個禮拜澆兩次水就差多不了,這樣來年應該就可以開花了。
二、如何種植桃花?
桃花喜光,喜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澇怕旱,如淹水3--4天就會落葉,甚至死亡,喜含腐殖質(zhì)的沙壤土及壤土,在粘重土壤上益發(fā)生流膠病和凍害。播種或者嫁接繁殖。實生苗只能砧木使用,多用秋播,春播種子要經(jīng)沙藏。通常用嫁接繁殖。枝接一般在3月下旬進行,多采用切接法;芽接在8月下旬進行。在南方以毛桃為砧木,在北方以山桃為砧木,如李、梅、杏或榆葉梅做砧木可使植株矮化,但成活率較低。生長期間,施肥一次,以促使花芽分化。對生長旺盛的枝條進行摘心,以促使多生花枝,并保持樹冠整齊。同時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三、桃花應該怎樣種植?
我以前種過桃樹,不知道對你這個有沒有效果。一般買回來的時候,你就找那些比較濕的土,先種在花盆里,土不要按,直接松松的就行。大概過了兩個禮拜,在移植到花園或其他地方。不用剪葉,開始的時候,一個禮拜澆兩次水就差多不了,這樣來年應該就可以開花了。
四、桃花怎樣養(yǎng)殖?
種植技術(shù):一、新梢摘心。 在夏季當桃樹新梢長到30—50厘米時候,進行第一次摘心,選擇在正確方向、位置、角度,適當?shù)母鼻幕蜓康纳戏秸ロ斝?,控制外圍延長枝生長。對樹冠空間有利用價值的徒長枝,進行早摘心,或在角度較大的分枝處短截,使其從直立生長轉(zhuǎn)為斜向生長,形成良好的結(jié)果枝,達到穩(wěn)產(chǎn)的目的。二、開張角度疏除徒長枝對生長旺盛,分枝角度 小的主枝,側(cè)枝在未充分木質(zhì)化前,采取吊、拉、撐的方法,開張角度,分枝均勻,樹冠開張,生長緩和,結(jié)果能力提高,樹體抗病蟲能力增強。在抽梢期,及時剪除叢生蜜枝。剪除影響樹冠通風透光的弱密枝、徒長枝、病蟲枝、苦枝等,節(jié)省養(yǎng)分,改善光照,增強內(nèi)膛枝抽梢、結(jié)果能力,促進果實著色成熟,增強含糖量,改善果實品質(zhì),增強樹體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延長結(jié)果期,增加經(jīng)濟效益。 三、按時拿枝、正確扭枝 在夏季生長期,將直立半木質(zhì)化的徒長枝,用手從基部到頂端向下慢慢彎曲,重復2—3次,或?qū)⒅ι一颗まD(zhuǎn)19—180度,使之下垂或成水平狀態(tài),緩和樹勢生長,促進花芽形成,增加結(jié)果枝,擴大結(jié)果面,達到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的目的。四、抹芽定位 抹芽定位也叫掰芽子,在桃樹葉芽萌發(fā),抽出3—5厘米長的嫩枝時,對位置生長不當,數(shù)量過多的嫩芽,可及時用手抹去。抹芽是新栽幼樹高接換頭,和老樹更新枝處理的重要手術(shù)。抹芽宜早不宜晚,太晚了不僅不容易抹去而且容易留下傷疤,導致流膠病的發(fā)生,并增加防治費用,影響果品質(zhì)量。
毛桃育苗技術(shù)
落葉喬木,樹皮黑色,為常見的果樹及觀賞花木。桃樹喜光,喜溫暖,稍耐寒,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堿性土、粘重土均不適宜。不耐水濕,忌洼地積水處栽培。根系較淺,但須根多,發(fā)達。壽命較短。嫁接繁殖一般用毛桃作砧木??杉藿痈鞣N品種桃(如油桃、壽桃)、紫葉李、李子等。 桃樹花期4—5月,果熟期7—11月,因品種而異。毛桃種子千粒重4200克,每公斤約240粒,發(fā)芽率95%,種子干藏。
育苗:播種前種子一般要進行低溫層積處理。層積處理的方法是:在晚秋選擇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坑,坑深在地下水位以上,大小視種子多少而定。坑底放石子,上面加些粗沙,再鋪3—4厘米的濕沙??又蟹挪莅岩岳?。在層積前要進行種子消毒,然后將種子與濕沙混合,放入坑內(nèi),種子與沙體積比為 1:3—5,或一層種子一層沙交錯層積。沙子濕度以手握成團不出水,松手觸之即散開為宜。種子堆到離地面10—20厘米時,上覆5厘米河沙和10—20厘米厚的秸稈。四周挖好排水溝。層積期間定期檢查溫度、濕度及通氣狀況,并及時調(diào)節(jié)。
播種繁殖。一是用冷水浸種催芽。適于進行過低溫層積處理60—80天的種子,如果在播種前仍未萌動的種子,可在播前用冷水浸種3—5天,每天換水一次,浸種后每天在向陽處曝曬 2—3小時后堆起來加覆蓋物保溫保濕,直到種子萌動后即可播種。二是溫水浸種。適于未層積處理的種子,可在播前1個月左右用“兩開一涼”的溫水浸種,不斷攪拌至冷涼,隨即用冷水浸種2—3天(每天換一次水)再混濕沙進行短期層積處理,播前再在20—25 ℃的環(huán)境中進行催芽,直到芽萌動時即可進行播種。播種多采用點播,株距在10—15厘米,行距25—30厘米,也可采用寬窄行,寬行40—60厘米,窄行20厘米,便于嫁接。每畝播種量40—80公斤,覆土厚度3—5厘米。播種前整地方法、苗期管理與其它育苗方法同。當苗子地徑長到1公分粗時,于7—8月進行芽接,也可第二年春季進行切接。
五、桃花該怎么種?
5 栽培要點
5.1 定植。盆栽通常選用上口徑為40-50厘米的花盆。培養(yǎng)土可用腐葉土2份、園土1份、細沙1份配制。再施入適量有機肥或磷鉀肥做基肥,充分消毒后備用。上盆時植株埋土不要太深,以原有深度為宜。
5.2 水肥。新上盆的植株澆1次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新芽長至3厘米左右時開始施以氮肥為主的全元素液肥,每半月1次。在現(xiàn)蕾后追施磷鉀復合肥直至開花,花后及時追施氮肥,花芽分化期適當加施磷、鉀肥,并控制水分。
5.3 整形修剪。修剪對桃花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塑造樹型、調(diào)整樹勢,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而且還可抑制徒長與促進花芽分化。做為盆栽的桃花,通常選擇有主干的紡錘型而少用開心型。桃花有開花部位逐年外移的特點,整形修剪時通常采用更新法來進行。桃春季開花,重點在花后修剪,花后及時將開花枝基部留2-4個芽進行短截,短截后剪口附近會萌生多數(shù)不定芽,當芽長至1厘米時,可選方向適合、高低稍有錯落且健壯的芽,保留4-5個,抹除多余的芽。當所留芽長至2-3厘米時,依樹勢生長強弱、枝條分布情況,每一剪口保留1-3個芽,成為第2年主要開花枝。當所留枝超過30厘米時,如頂芽仍繼續(xù)生長,則應進行1次摘心,第1次摘心后,頂端常萌生2個枝條,當枝條長到20-30厘米時,如仍未進入夏季休眠,則再進行1次摘心,抑制營養(yǎng)生長。整個生長期可進行2-3次摘心,直至冬季休眠,于12月上旬入冷室。休眠期要進行冬季修剪,剪除病蟲為害枝、細弱枝、下垂枝、直立枝、干擾枝外,將秋梢自基部剪除,使開花時養(yǎng)分集中于春梢與夏梢上。
6 花期控制
控制花期的關鍵在于控制休眠期及品種、植株的選擇。
6.1 品種選擇。單瓣品種較易控制但觀賞價值不高,以半重瓣與重瓣品種為好,花色依用途與個人喜好決定,以純白、粉色、紅色及撒金色為好。
6.2 植株的選擇。應選擇生長健壯、樹型優(yōu)美、花芽飽滿密集、生長2-3年的植株做促成栽培。同時,促成栽培的植株在修剪時應盡可能的保留花芽。
6.3 促成栽培。通過低溫處理提前打破植株休眠期,使之提前開花。
6.3.1 低溫處理。桃花的花芽分化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花的各器官基本形成到開花必須經(jīng)過一個低溫階段,在-2℃-0℃經(jīng)過40-50天,使充分休眠后,于預定花期前45-50天放入溫室內(nèi)逐漸加溫。以春節(jié)開花為例,低溫處理后,于12月中旬開始加溫,升溫不可過急,初期10℃-15℃,后期20℃-25℃,否則花芽與葉芽同時萌發(fā),影響觀賞效果。促使花芽萌發(fā)而開花,若低溫階段不足,則加溫后不易開花或開花不良。
6.3.2 養(yǎng)護管理。促成栽培期間,一般開花前不施肥,依靠樹體內(nèi)貯存的養(yǎng)分即可滿足其開花的需要,必要時可在花蕾膨大期至透色期追施1次磷鉀液肥。同時要經(jīng)常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經(jīng)常向枝條上噴水,以利花芽萌動,但盆土不可太濕。另外,加溫期間植株應充分見光,特別是花蕾透色時,否則花色較淡,不艷麗?;ɡ匍_始透色后,應停止噴水,以免水滴落到花上影響觀賞價值。
7 病蟲防治
桃花在生產(chǎn)中可出現(xiàn)多種病蟲為害,尤其在溫室內(nèi)做促成栽培的過程中,由于通風不良等環(huán)境因素,極易發(fā)生葉部病害及蚜蟲、介殼蟲、白粉虱等蟲害,因此要在植株萌芽前就做好預防工作,噴施石硫合劑等保護劑。生產(chǎn)中一旦發(fā)現(xiàn)病蟲為害,應及時噴布殺菌或殺蟲劑進行防治。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