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養(yǎng)殖場(泥鰍養(yǎng)殖場地建設設計圖片)
1. 泥鰍養(yǎng)殖場地建設設計圖片
泥鰍人工飼養(yǎng)技術. 可能對你飼養(yǎng)泥鰍有所幫助. 飼養(yǎng)池建造 選擇光照良好,溫暖通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3公里內無污染源的場所建造飼養(yǎng)池。養(yǎng)鰍池土質為中性或微酸性黏質土壤。面積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清池消毒 鰍種放養(yǎng)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潑灑。苗種放養(yǎng) 鰍種放養(yǎng)前用3%的食鹽水浸浴消毒10分鐘。選擇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體長3~4厘米的鰍種50~60尾。飼料投喂 泥鰍食性雜,水中的小動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機碎屑等都是它喜歡的食物。人工飼養(yǎng)還應投喂蛆蟲、蚯蚓、小雜魚肉、蚌肉、魚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及麥麩、米糠、豆渣、餅粕等植物性飼料。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投喂。投喂量視水質、天氣、攝食狀況而定,水溫適宜時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溫較低時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鰍體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溫條件下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投喂比例:水溫低于10℃或高于30℃時,少投或不投;水溫11~20℃,植物性飼料占60%~70%,動物性飼料占30%~40%;水溫21~23℃,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各占50%;水溫24~29℃,植物性飼料占30%~40%,動物性飼料占60%~70
2. 養(yǎng)殖泥鰍養(yǎng)殖基地
上饒市余干縣打造的全國最大泥鰍養(yǎng)殖基地為目前最大的養(yǎng)殖場。
3. 泥鰍養(yǎng)殖池的建造圖
飼養(yǎng)池建造:
選擇光照良好,溫暖通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3公里內無污染源的場所建造飼養(yǎng)池。養(yǎng)鰍池土質為中性或微酸性黏質土壤。面積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一是泥鰍有一個特性,就是它的潛逃性。由于它體型小巧,只要有小小的縫隙,它便能鉆出去。如果池塘有漏洞,泥鰍甚至能在一天之內,逃得干干凈凈。所以啊,在給泥鰍建池塘的時候,這一點,需要特別的注意。另外在處理池塘的底部。挖掘機挖出池塘之后,要把池塘的底部夯得結結實實。
二是處理池塘的邊緣。沿著池塘的邊緣挖出近1米深的溝,然后把厚實的塑料布從溝底一直鋪到地面,塑料布的接口也得連接緊密。將塑料布沿著池子的邊緣鋪滿之后,用挖出的土將塑料布壓實,這樣塑料布就和池塘連成了一體。塑料布的上端,每隔1米左右用木樁固定,保證塑料布不被大風刮開.
三是處理池塘的進、出水口。因為現(xiàn)在的PVC管道造價比較便宜,所以養(yǎng)殖場可以考慮用PVC管道作為池塘的進水管道,它的一端出自蓄水池邊的提水設備,另一端直接通道池塘的一邊.四是池塘的出水口是需要精心設計的,我們希望抽出去的水是池塘的底層水,池塘的底層水有泥鰍的糞便污染,剩余的飼料污染,所以水質較差,換水時,就是要把這層水質比較差的水排出去。
4. 泥鰍養(yǎng)殖池建設
水泥池飼養(yǎng)泥鰍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是目前養(yǎng)殖專業(yè)戶比較熱衷的方法,下面介紹建水泥池養(yǎng)殖泥鰍技術要點,供大家參考。
1、選準地方建好池。魚池要選擇向陽、無污染水質良好的地方,大小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可自行決定,用磚或石砌成,要求池深要求一米以上,進出水口處要用鐵絲網(wǎng)或者塑料網(wǎng)圍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傾斜。池子砌成后,用水泥抹平,消毒后并注入清水35-50厘米,即可放種飼養(yǎng)。因為泥鰍好動,在建池時,邊緣壁一定要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以防竄逃。
2、選準時機放好種。在利用水泥池養(yǎng)殖時,所謂的佳期有兩類,一是市場供求,另一類是泥鰍生長期,每年的“夏至”是養(yǎng)殖投放最佳期,鰍苗可以到市場上購買,或者進行人工繁殖,捕捉。投放種量可按每平方米0.75-1.5公斤。要選擇體壯無損傷,大小均勻的鰍苗投放,并按一雌三雄的比例搭配。泥鰍的繁殖季節(jié)是每年4-8月,每尾懷卵量7000-10000粒。如果采用人工催產(chǎn),每尾泥鰍注射2-3個青蛙垂體,在水溫20-25℃時,經(jīng)過24小時后即可產(chǎn)卵。可以用棕葉片做附卵工具。受精卵約2天左右出苗,出苗一天后,按每10萬尾魚苗每天喂雞蛋一個,研碎后調成汁投喂。每天換水兩次,10天后放入魚池中,孵出的幼苗要單養(yǎng),可作為第二年飼養(yǎng)的魚種。
3、勤于管理細觀察。在日常管理中,充分考慮泥鰍飲食,泥鰍是雜食性魚類,魚粉、豆餅、豆渣、米糠、麩皮、牛糞或者蚯蚓都可作餌料?!∧圉q在飼養(yǎng)過程中,投入量一般是根據(jù)采食情況自行確定,每天投喂飼料4次就可以了,在撒餌料時應沿池分散撒。防止鰍魚搶食殘斗。也可適當補施些有機肥,但在施肥時,切莫過多過頻。在養(yǎng)殖過程中,經(jīng)常查池,看水質新鮮度,如果池水呈現(xiàn)茶褐色或黑褐色,泥鰍就不斷浮上水面吞吸空氣,說明水質已老化,應停止施肥和投食,要及時換水。
rn本文來自: 新民水產(chǎn)養(yǎng)殖網(wǎng)(www.shuichan168.com) 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shuichan168.com/ni/1499.html
5. 泥鰍養(yǎng)殖場地建設設計圖片大全
泥鰍養(yǎng)殖產(chǎn)量多或少,這跟選擇場地建池有一定關系,那么,小泥鰍養(yǎng)殖水池的建造選擇什么樣的場地比較好。1.場地的選擇水泥池養(yǎng)泥鰍應該通風,向陽,地勢較低且排水方便的安靜地帶建造。選擇建池場應考慮四種門因素。第一,場地選擇在高中之低,低中之高處,第二,池子應設計建在天樹萌遮蔽,無墻壁擋風的地方,第三,水源要求豐富,又要無工業(yè)污染和化學農(nóng)藥污染,第四,池子應建壞境好,安靜,無人畜嘈雜和機械噪音之處。2.地基的挖掘場地選擇好后,根據(jù)不同地理條件,不同的規(guī)劃,可建設長方形,正方形的小泥鰍池,池子小面積可在10平方米左右,大面積可在45至55平方平米左右不等,一般一次建池,兩個池子或多個池子聯(lián)合建造,既可節(jié)省成本,又可以為泥鰍分池喂養(yǎng)打下基礎,在挖地基時,要注意地底低于地表1米以下,可使今后養(yǎng)殖泥鰍保持地底泥層中溫度基本平衡,溫差較穩(wěn)定有利泥鰍養(yǎng)殖時期正常生長或在人蟄時安全越冬。3.小泥鰍池子的建造一般用水泥沙漿做訂墻,墻高1.5米,池子砌好后,將內墻粉光,不滲漏,池底也用水泥鋪平。地平四周施工以防漏水。建造過程中要留好兩孔即進水孔和排水孔,進水設在墻高一米處,排水設在墻高0.2米處,在建造排水孔時,可用酒瓶塞入孔內,待水泥凝固時,輕將酒瓶旋轉拉出,使出水孔呈酒瓶頸尖壯。日后用酒瓶做開關,十分方便。
6. 泥鰍養(yǎng)殖基地設計圖片
我是13年8月份在安徽海南百川泥鰍養(yǎng)殖購買了1000進泥鰍苗。
當時他們說只要按照他們的方法去喂養(yǎng)。一年可以養(yǎng)2季?,F(xiàn)在是14年4月份。飼料也吃完了。(飼料也是從他們那里購買的)泥鰍還是買來 的時候一樣大。13年打過幾次電話給培訓我們的楊老師。沒人接,14年3月份,打通了,但這楊老師開口就說,沒大我有什么辦法呢。沒大你就賣掉,要么就繼續(xù)養(yǎng),太不負責任了。感覺被騙了,但他泥鰍苗確實又給你了,心里太不舒服了。因為他當時說有問題隨時聯(lián)系。哎,只能說他騙的有經(jīng)驗。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