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的栽培技術和種植要點有哪些(藍莓的栽培技術和種植要點有哪些呢)
一、沙打旺栽培技術要點有哪些?
①播種。從早春到初冬均可播種,春天宜頂凌播種,冬前寄籽比頂凌播種出苗早。沙害嚴重地區(qū)宜在風沙過后播種。夏末秋初的最終播期以其出苗后有一個多月的生長時間為度。其播種量因播種方法而異,一般穴播每公頃為3.75千克,條播7.5千克,散播11.2千克,飛機播種2.25千克,播后覆土1~2厘米,在干旱風沙大的地區(qū),常采用“壟上深播后耢土”法,即將種子播到濕土層,覆土8~10厘米;②管理。適宜補充鈣、磷、鉬、硼等養(yǎng)分,在雨季前葉面噴施鉬酸銨或硼砂,及時除草,防病蟲害和排除積水;③留種。沙打旺的花期較長,莢果成熟不一,成熟莢易自然開裂,應注意分期及時采莢收種。
二、枸骨栽培技術有哪些要點?
枸骨在生長中喜歡微酸性土壤,并且需要土壤具有很好的排水透氣性,使其能夠茁壯生長。一般可以選擇將腐葉土和沙土按照3:1比例進行配制,混合成所需的肥沃疏松并帶有微酸性的適宜土壤。
枸骨的需水量很大,在生長旺盛期需要多次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在春秋季節(jié)是1~3天澆水一次,夏季要早晚澆水,還要時不時的進行葉面噴水,冬季則一周澆水一次,防止盆內(nèi)積水即可。
三、藍莓什么季節(jié)種植,藍莓種植技術有哪些?
一、藍莓的種植時間
藍莓最適宜的種植時間一般可分春季栽植和秋季栽植2種。春季栽植宜早不宜晚,但要避開早霜危害。秋栽最好在藍莓落葉后,休眠期進行,秋栽后在土壤上凍前要進行全株壓土防寒。株行距設定為2m×(1.5~2)m。但具體種植時間還是得依照藍莓品種以及當?shù)氐姆N植氣候條件來定。
二、藍莓的種植方法
1、園地要求
種植藍莓的園地坡度不超過10%,土壤pH值4.0-5.0左右,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不低于5%。土壤以疏松,排水性能好為宜,最好有充足水源的沙壤土、沙土。在藍莓苗木購來之前,一定要事先整好地,調(diào)好酸。棕壤、黃壤、紅壤、淋溶土類等均為酸性土較適宜藍莓種植。
2、定植方法
定植時壟上挖定植穴,大小一般在40×40×40cm左右。底部加有機肥5kg、復合肥30~50g做底肥,加入后多拌土拌勻,留在底層。覆一層土,再在上面加一些草炭、殺蟲劑與土混合拌勻后留在定植穴上層,準備種植。
3、水肥管理
(1)澆水:從萌芽至落葉,藍莓所需的水分相當于每周降水量平均為25毫米,從坐果到果實采收為40毫米。沙土的土壤濕度小,持水力低,需配置灌水設施以滿足藍莓水分需要。常用的灌水方法有溝灌、噴灌、滴灌等灌溉方式。
(2)施肥:藍莓的施肥肥料主要以農(nóng)家肥為主,需肥量適中。但是藍莓對營養(yǎng)的需求比較多,因此在種植過程中要根據(jù)藍莓的生長情況適當追肥。在發(fā)芽前大概半個月的時候進行第一次追肥,然后在坐果后再次施肥,主要肥料都是以氮磷鉀為主。
4、修剪
剪不能在果實成熟旺盛期進行,這樣不利于高產(chǎn)。結果之后,主要進行疏枝來控制藍莓的高度,減少對果實的影響。同樣的,根據(jù)品種的不同,修剪方式也是有差異的。
5、除草授粉
在藍莓生長中,應以化學除草為主,人工除草為輔。藍莓園常用的除草劑有敵草隆、西瑪津、氯苯氨靈、2,6 二氯苯腈、草甘膦等。而若想提高藍莓產(chǎn)量,除了除草之外,授粉也是關鍵的一環(huán),常用的方法就是人工授粉,可用棉簽蘸取雄蕊上的花粉并涂到花心即可。
四、仙人指的栽培技術有哪些要點?
扦插繁殖
插或嫁接繁殖。生長季中,以4~5月份最宜,取莖節(jié)1~4節(jié)或具分枝的大枝扦插均可。扦插時傷口不沾水,在日光不直射處晾兩三天,使傷口愈合,不易腐爛。插后生根前置陰涼處,少澆水,約20天即生根。仙人指生根雖容易,但根細弱,不耐水濕,生長較差,故常嫁接其他根系強壯的仙人掌類植物上,可加快生長。常用砧木有仙人掌,葉仙人掌、仙人球、量天尺等。扦插或嫁接苗一般兩年即可開花。在短日照(每日光照8~12小時)條件下,2~3個月就能開花。在7月初進行遮光處理,9月底就能開花。仙人指生長期每2~3個星期施用一次稀薄有機液肥,也可少量施用復合化肥?;ɡ傩纬珊?,盆土不能過干、過濕,以免花蕾脫落。
扦插基質(zhì):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yǎng)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zhì),建議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經(jīng)配制好并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zhì);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堿地區(qū)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在早春、或晚秋(中午氣溫最高不超過 28 ℃、夜晚最低不低于 15 ℃)生長旺季,剪下葉片或莖桿(要帶 3~4 個葉節(jié)),待傷口晾干后插入基質(zhì)中,把插穗和基質(zhì)稍加噴濕,只要基質(zhì)不過分干燥或水漬,就可很快長出根系和新芽。在晚春至早秋氣溫較高時,插穗極易腐爛,最好不進行扦插。 一時間選擇:應選擇三四月份花謝后為最好,因從現(xiàn)蕾到開花直至花謝,這段時間消耗大量養(yǎng)分,葉片薄弱,容易攀扶整理,少斷莖節(jié)。五月至八月間也可做此項工作。但要多旱一段時間,待莖節(jié)柔和時才可攀扶。在現(xiàn)蕾期間嚴禁此項工作,因翻動莖節(jié)容易碰落花蕾。
二接支架:原支架不動,再用八號鐵絲做站柱,根數(shù)與原站柱同,下端插入盆土中,上端比原站柱高十厘米至十三厘米較合適。用細鐵絲分別綁在原站柱與環(huán)圈連接處。十二號鐵絲做環(huán)圈,徑圍比原來環(huán)圈大一厘米,銜接在新站柱上端即可。
三上攀莖節(jié):挑最長的莖節(jié)向上層攀扶,使枝梢自然下垂,如長度不夠,可用細繩先固定在環(huán)圈上,經(jīng)過一段時間生長,自然就可達到目的。整理時應注意整盆上下周圍莖節(jié)分布勻稱,透光通風。莖節(jié)整理好后,隨時澆透水,以后便可進行正常管理。
經(jīng)過幾年后仙指又發(fā)展成莖節(jié)稠密時,還可用同樣辦法再向上接一層 。 最好的方法是插接,接后不易干枯脫落。插接法即“上”字型接法。 選生長良好的葉仙人掌植株,先剪去尖端,再剝?nèi)ネ馄?,剝皮長度為球苗高度的1/3。 削去球苗底部,露出球芯。將芯處鉆孔(孔徑與枝條粗細相配合),深度為球高的1/3。 “上”字型接法的優(yōu)點是:接觸面積大、穩(wěn)固、不易脫落、成活率高。 嫁接時間 4~5月最好。溫度控制在20~25℃。 嫁接前的準備 選擇健壯無菌的球苗; 選擇生長良好的葉仙人掌植株做砧木。如作藝術造型時可選枝條較多的植株; 工具必須消毒; 操作者要無菌操作; 環(huán)境要衛(wèi)生或在無菌室操作。 接后管理
小球、柱等嫁接完畢后,移至光照不強處。溫度控制在20~25℃,使其組織細胞(傷口處)愈合,一般15~20天后基本完成。這時再逐漸移至光照好的地方養(yǎng)護。培養(yǎng)土要疏松透氣,水質(zhì)中性即可。
扎架
目的:美觀、抗風、抗倒伏。
方法是:用12號鉛線造圈,直徑與盆內(nèi)徑一致,再用三根花卉專用支撐鐵線垂直插進盆沿,分布要均勻,高度與植株齊。在每個嫁接層下面固定一個鉛圈在鐵線上,扎架就算完成。
仙人指同是短日照花卉,秋季以后日照短利于花芽形成,正常花期在元旦前后,仙人指在春節(jié)前后。但往往因氣候及栽培管理等諸多因素,花期不是在節(jié)前就是在節(jié)后,大大降低了經(jīng)濟價值。為控制其花期,就必須采取適當?shù)拇胧?/p>
春節(jié)開花的措施
干旱制水催蕾通過人工干旱制水處理,改變環(huán)境條件,可以加速仙人指休眠,使營養(yǎng)組織停止生長,促進花芽分化。仙人指從現(xiàn)蕾至開花時間一般是60~68天。
制水的方法是:10天左右不淋水,以后逐漸輕澆灑水(不要淋濕培養(yǎng)土),解除休眠,三、四天后才可淋透水,加速解除休眠以促花芽形成。為使花期一致,制水后兩天要進行摘葉。
方法是:將仙人指每莖節(jié)最后一片葉摘除,不能漏摘。因在制水前,仙人指還在生長,定會出現(xiàn)葉片生長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摘葉制水能夠統(tǒng)一花期。摘葉的時間因仙人指生長年限不同而異。以距離春節(jié)計算,一年生的105天,兩年生的110天,三年生的120 天,一般制水后45~52天就能現(xiàn)蕾。如在這期間吐新葉應及時摘除,再控制水分,至現(xiàn)蕾。如植株較弱,可在制水后10天追施一次復合肥,以強壯植株。
花期快慢的控制 溫度調(diào)節(jié)如現(xiàn)蕾慢,可提高溫度,這樣可縮短現(xiàn)蕾至開花的天數(shù)。 水肥控制現(xiàn)蕾早要多施水與氮肥,這樣能延長開花時間;如現(xiàn)蕾晚,應控制水份,澆水不能過多,并可每周噴施一次0.2%~0.3%的磷酸二氫鉀或市面上賣的促花農(nóng)藥。 光照處理仙人指雖是短日照花卉,但現(xiàn)蕾后需要充足的陽光花才能開得好。如現(xiàn)蕾離春節(jié)時間過短,則應進行長日照處理,現(xiàn)蕾離春節(jié)時間過長,就要進行遮陰,使花蕾生長速度減慢。總之,仙人指花期的人工控制,要根據(jù)其本身生物學特性,運用不同的技術措施,創(chuàng)造外界條件,使之適時開花。 防治方法:保持栽培環(huán)境通風透光,消滅害蟲,噴射0.5∶1∶100 波爾多液,用水刷洗煤煙。室外栽培,夏季最怕陣雨。因夏季溫度高,如下陣雨,往往會導致植株猝倒。所以最好在室內(nèi)培養(yǎng),如在室外,應遮陰,保持局部環(huán)境蔭涼。培養(yǎng)土仙人指及量天尺喜歡含腐殖質(zhì)較多的弱酸土壤,要求疏松透氣及保水性較好。培養(yǎng)土的配制,可用質(zhì)量好的塘泥五份,臺灣浦里蘭石五份,再加3至4個豬腳蹄及干鳥糞和一兩角粉或骨粉做基肥。這樣的培養(yǎng)土有充足的有機肥,又疏松透氣,可連種三年不換盆。扎架嫁接四層以上的仙人指,生長到一定的程度應該扎架。 春季花期過后,仙人指扁莖因開花過度消耗養(yǎng)分而變薄變瘦,應少澆水,停止施肥,多見光。約4月中旬將它搬到室外,放在陽光下足曬。此時正逢春季干旱時節(jié),要順應氣候的自然,少澆水,保持盆土稍濕即可。大約6月上旬,扁莖可恢復正常。盆土表面,厚約2.3厘米。也可用發(fā)酵的豆面、玉米面代替。此外,還要連續(xù)施醬渣水促其營養(yǎng)生長。如果肥、水、光得當,在這段時間扁莖能加長3.5節(jié),并增加新的枝杈。
夏季管理很重要。要點是看天澆水,合理施肥,既不曝曬,又要多見陽光。此處所說的夏季也有指雨季之意。澆水一定要看天行事。陰雨天要停止?jié)菜?,切忌雨琳,否則會使枝杈脫落。若不慎多次雨淋,更會造成枝杈脫光。因此雨前要將花移到避雨處,植株過大、搬動不便者,可準備一個大塑料袋,將整株套上,也可用質(zhì)地薄亮的地膜把整株包上,總之不能讓雨淋滴在盆內(nèi)。
雨季要特別注意不澆水或少澆水,平時盆土以保持手握勉強成團、松開即散為好。如盆土過濕成泥狀,也會造成扁莖脫落。炎熱的夏季,有時也有短暫的干旱,要特別注意不澆大水,應小水輕澆,以防澆足水后陰雨連綿。伏天要停肥,如果植株特別健壯,也可少施些磷鉀肥,以利日后花芽分化。仙人指雖是喜光花卉,但在炎夏呈半休眠狀態(tài),難熬烈日??蓪⑵浞旁跇涫a下或人工半遮蔭。不可放在室內(nèi),否則扁莖徒長變瘦,冬季難開花。 秋季是促使其多開花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應及時澆水,施足肥特別是磷鉀肥,控制營養(yǎng)生長,適當晚人室,并及時轉盆輪曬,使整株開花均勻。秋季是花芽分化期,也是旺盛生長期,要保障養(yǎng)分和水的及時供給。8月下旬,降水逐漸減少,天氣相對于旱,此時盆土不能干,可結合施肥澆足水。肥料以澆0.1~0.2%的磷酸二銨和0.2~0.5%的硫酸鉀水溶液為宜,不用再單獨澆水,施有機肥以 1~2%的醬渣水為好。這樣施肥會提高盆土的酸性,對用仙人掌嫁接的仙人指不利,應再澆0.5~1%的小草木灰水1~2次。
為了促其多形成花芽,要控制生長,9月下旬后,摘除新生扁莖以及過窄或畸形細長的成型扁莖,還要及時轉盆輪曬,每隔6~7天一次。這樣約在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扁莖末端即開始加厚,呈淡紅色,很快就會現(xiàn)出花蕾。進室時間要盡量后延,但最遲也要在初霜前。入室后,把植株放在能見光的溫暖處。花蕾似米粒大小時,不要挪動擺放位置,否則易落蕾。同時要足施肥料。當花蕾長到蕎麥粒大小時,就要減肥了,少數(shù)蕾長到花生仁大小時可停止施肥,并適當控水,盆土見濕見干。少數(shù)花朵綻放時要控水:保持盆土不干裂即可。經(jīng)過精心管理,仙人指開花多,顏色鮮艷。而且扁莖油綠有光澤,不失水。花謝后(2月下旬至3月下旬)整個植株仍然株型美觀,稍微休整,4月又有新梢出現(xiàn)。 溫度:喜溫暖,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不耐寒,越 冬溫度以51以上為好。三角柱對溫度的要求較高,生長最適溫 度為25~37℃,20℃:時生長緩慢,15℃時停止生長,冬季低溫時 植株容易遭受寒害,從而使嫁接的仙人指植株大童落花。仙人掌的耐寒力較強,嫁接后最好能保持101左右的氣溫。也畏高溫, 30℃以上生長遲緩而進人半休眠期,應置半陰和通風良好處。
光照:喜半陰,忌強烈陽光直射。光照過強,會使植株變得萎黃、莖葉干癟。5~9月應進行遮蔭,其余時間需充足的陽 光?;ɡ俚男纬膳c發(fā)育,要求每天有連續(xù)1214小時的黑暗環(huán) 境?;ㄑ糠只霸欣贂r,夜間不能有太亮的燈光,否則會影響孕 蕾開花。開花時如適當遮蔭,可延長開花時間。
澆水:較耐旱,忌濕澇。春、秋季生長期間應充分供給水分,保持盆土濕潤。但不宜澆水過多,否則易導雜株爛根。開花 時的盆土要求濕潤而偏干,澆水過多而致盆土過濕,會出現(xiàn)花苞枯 萎和脫落。開花后的休眠期與夏季半休眠期間,應注意控制澆水,并防止雨淋,澆水多或夏季遭雨淋,都會導致植株爛根。
環(huán)境濕度:天晴而空氣干燥時,應經(jīng)常向植株噴葉面水。夏季還要向四周環(huán)境噴水’暖髙空氣相對謙、降低酸。施肥:不喜大肥。但由于結蕾、開花量大,需要消耗大量的養(yǎng)分,所以必須給予足夠的養(yǎng)分,才能正常開花。
春季植株 開始生長時,應每10天施1次以氮為主的肥料,以使發(fā)出的葉狀 莖肥厚。秋季花芽開始分化,應每710天追施1次以磷為主的肥 料,可促使花芽分化和花蕾生長;養(yǎng)分不足時,常會引起落蕾落 花。開花期冬季休眠及夏季半休眠時,要停止施用肥料。
修剪:春季結合翻盆進行1次_剪,疏去過密的枝條, 并對留下的枝條進行縮剪。剪去前端的℃節(jié)葉狀莖,可利于生長 后的發(fā)葉和加強植株的生長勢?,F(xiàn)蕾后,如花蕾過多,應進行疏蕾,一般每個葉狀莖留1個花蕾。
翻盆:每2年進行1次翻盆,翻盆宜在花后至萌芽生長前 結合修剪進行。喜排水、透氣良好的肥沃土壤,基質(zhì)可用腐葉 土、泥炭土、礱糠灰等材料配制。.
病蟲害防治:在夏季干熱而不通風時,易受紅蜘蛛危害,致使植株生長勢衰弱、莖節(jié)脫落,應注意防治。另外,還有 腐爛病、葉枯病和介殼蟲等病蟲危害。 花前修剪:花前修剪的目的是讓花蕾出生在健壯的節(jié)片上。9月中下旬可將當年生單片延伸的莖節(jié)短截,同時摘除扭曲、畸形、瘦弱及幼嫩節(jié)片,促進健壯節(jié)片頂端花芽分化。10月初開始現(xiàn)蕾,花蕾為乳白色至淡紅色乳突狀。這時應及時摘除剛長出的扁平狀嫩莖,抑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花蕾出生。現(xiàn)蕾后應根據(jù)植株營養(yǎng)狀況進行疏蕾,一般一個節(jié)片保留一個花蕾。對莖端先后出生兩個以上花蕾的應留大去小,使養(yǎng)分集中,防止落花落蕾。對植株生長旺盛而花蕾較少的可不疏蕾,但應摘除幼嫩莖節(jié)。 花后修剪:花后修剪的目的是修整株型、促生分枝。3月中旬花后有一段暫短的休眠期,可結合換盆換土進行修剪整形。一般分層修剪,最底層莖節(jié)可保留稍長,中部次之,上部剪短。對多年未修剪、單節(jié)莖片延伸較長的應短截,剪短后可發(fā)出兩個以上節(jié)片,使株型豐滿。對營養(yǎng)生長過旺、節(jié)片過密的要疏剪,結合整形,將內(nèi)層的一些大枝剪去,增加通風透光,使保留節(jié)片生長健壯,可減少落花落蕾,并可減輕砧木負擔,延緩植株衰老。
操作方法:剪除節(jié)片時不能從節(jié)片中部剪,而應從節(jié)片基部剪,并留1~2毫米長的蒂把,以避免損傷保留節(jié)片頂端的生長點。剪后蒂把會很快干縮脫落,新莖節(jié)發(fā)出后不會留下修剪痕跡。每年堅持修剪會使發(fā)出的莖節(jié)呈扇面形分布,整個株型就會越來越豐滿。這種整形修剪法同樣適用于蟹爪蘭,只是將花前修剪時間提前2周進行,花后修剪在花謝后進行。 秋季養(yǎng)分的調(diào)控,9月至10月是仙人指為孕蕾積累養(yǎng)分的關鍵時期,要盡量多曬太陽,每周澆一次1‰全元素復合肥或腐殖酸液肥,促進節(jié)片健壯,10月可澆施1次至2次1‰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對枝條進行一次輕修剪,剪去幼嫩、瘦弱、畸形節(jié)片(注意不能傷及保留節(jié)片頂端的生長點),使花蕾出生在健壯的節(jié)片上。對于營養(yǎng)生長過旺的植株,于9月底至10月上旬控水,使盆土干透,節(jié)片失去光澤時再澆透水,可促花蕾出生。
滿足10~12小時以下的短日照需求。仙人指屬于短日照花卉,需要每天連續(xù)12~14小時的黑暗環(huán)境才能正常孕蕾,我國北方9月下旬后的自然光照即能滿足。家庭少量栽培無需人為遮光,但應注意花盆要放在夜晚沒有燈光照射的地方。特別提醒的是,即使夜間有很短時間的光照,也會對花蕾的發(fā)育造成不利影響。
越冬期防凍害。長江以北地區(qū),仙人指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初開始現(xiàn)蕾。此時氣溫下降,開始進入嚴冬季節(jié),花盆要放在室內(nèi)溫暖明亮處,要盡量多曬太陽。如果冬季室內(nèi)溫度能保持15℃以上,元旦、春節(jié)前后就可開花。在冬季沒有供暖的室內(nèi),應將盆花放在溫暖、明亮、冷風吹不到的地方,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環(huán)境,要保證5℃以上的氣溫,使其呈半休眠狀態(tài)越冬,要絕對避免0℃以下的低溫環(huán)境。這時花蕾可緩慢生長,春季2月至3月可開花。
適當疏蕾。現(xiàn)蕾后,如果花蕾太多應疏蕾,可留大去小,一般每個節(jié)片頂端保留一個花蕾,健壯節(jié)片可保留兩個花蕾。
適當控水肥。仙人指孕蕾期溫度較低,生命活動微弱,不需過多水肥。尤其是用仙人掌或三棱箭嫁接的植株,砧木在冬季處于休眠狀態(tài),盆土過濕或施肥濃度過大,就會損害根系,輕則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造成節(jié)片和花蕾脫落,重則還會導致砧木腐爛,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越冬期盆土應偏干為好,干透再澆水,但不能長期缺水,太干也會造成落蕾。一般不需施肥。
防治病蟲危害。家庭少量栽培很少發(fā)生病蟲害。有時會感染紅蜘蛛或介殼蟲,嚴重時會造成節(jié)片脫落。應在盆花入室前仔細檢查,如有蟲害,可用殺蟲、殺螨劑防治。 從立春前后到夏初是仙人指開花和長變態(tài)莖的季節(jié),一般元旦前后始花,2月盛開,3月底4月初開花完。由于花期長,開花量大,室內(nèi)空氣干燥,因此一周左右用與室溫相近的水澆一次,保土稍潤即可,不可過濕漬水。每日或間日中午向變態(tài)莖噴水一次(開花時亦噴),以莖葉上有小水珠而不下滴為度(以下相同)。
每10天還可在噴水中加入兩三滴花卉營養(yǎng)液或微量磷酸二氫鉀。堅持噴水,花后莖葉不會蔫萎干癟,很快轉入營養(yǎng)生長。未噴水者花后莖葉瘦薄干癟下垂,遇此情況不宜施肥,也
不宜多澆水,可每日或間日向莖葉噴水一次,10天左右噴水時加2至3滴花卉營養(yǎng)液或3、4粒尿素,2個月左右可恢復長勢。由于仙人指花多、花期長,開花時亦可少量施肥,以磷鉀肥為好,忌單施氮肥,這樣后期才不致因缺乏營養(yǎng)而落蕾,保持前后期花都艷麗?;ㄖx完后,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8℃左右時可出室,置于通風良好日照充足的陽臺上或庭院內(nèi),不能久放室內(nèi)。出室后如莖枝過長、過密,可在此時疏剪,翻盆換土亦在此時。莖枝開始發(fā)新葉時,水肥管理要跟上,3~5天澆一次水,以盆土稍濕潤而不漬水為好,隔日或隔2日向莖葉噴一次水,10天左右施一次肥,最初兩次以氮肥為主,以后則施用磷鉀為主的復合肥或營養(yǎng)液,堅持薄肥勤施,直至6月底7月中停發(fā)新葉為止。 仙人指較耐陰,在室內(nèi)明亮處可長期擺放。冬季15℃以上可正常生長,5℃左右可安全越冬。春、秋、冬可多見陽光,夏季30℃以上需遮陰。盆土不干不澆,每月澆一次1‰全元素復合肥即可。小苗用扦插繁殖很容易成活。生長季節(jié)剪取健壯節(jié)片3節(jié)以上,晾幾天后插入干凈河沙中,每天噴水1~2次,10天左右生根,可栽入小盆養(yǎng)護。
病蟲害防治危害仙人指的主要病蟲有:介殼蟲、蚜蟲、腐爛病及煤煙病等。
1.介殼蟲危害葉、蕾,嚴重時引起煤煙病。常用農(nóng)藥:25%亞胺硫磷800~1000 倍液、50%馬拉松乳劑1000 倍液、氧化樂果1200 倍液、40%速撲殺1000 倍液。人工可用牙簽剔除。
2.蚜蟲危害嫩葉及花蕾。常用農(nóng)藥:40%樂果乳劑1000 倍液、敵敵畏700~800 倍液。
3.腐爛病主要是由于盆土排水通氣不良,持續(xù)過度潮濕,造成量天尺腐爛。防治:盆土排水性一定要好,陰雨天氣要在通風的室內(nèi)栽養(yǎng),定期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殺菌。如發(fā)現(xiàn)局部腐爛,應立即用消毒的利刀切去腐爛部分,傷口愈合前不能淋水。
仙人指腐爛病重在預防,就是千萬不要積水,用甲基硫菌靈(又叫甲基托布律)70%可濕性粉劑治腐效果好。不僅殺菌作用強,而且具有內(nèi)吸性,防治兼?zhèn)洌委熜Ч芎?。治療中要使傷口裸露,保持干燥。傷口干得愈快愈好,不可急于覆土,以防二次感染。待病株恢復生機后,至少半個月內(nèi)不可澆水,以防病情復發(fā)。經(jīng)過個把月的養(yǎng)護,確定傷口痊愈了,才能覆蓋干沙,此后用不了多久便會萌發(fā)出新的根系來。
4.煤煙病此病多伴隨粉介的危害而發(fā)生,受害部位出現(xiàn)煤灰色病斑,影響光合作用,勻稱,有帶花蕾的分枝10個以上?;ɡ儆猩俨糠珠_花,大部分含苞欲放的植株為上品?;ǘ嗬偕俚闹仓晔⒒ㄆ趯⑦^,以觀花為目的的就不要購買了。
五、香蕉番茄的栽培技術要點有哪些?
香蕉番茄是從荷蘭引進的番茄新品種。該品種因其果實形狀類似香蕉而得名,果長16-18厘米,果實頂端寬,直徑3-4厘米,稍帶綠肩,易剝皮,顏色和口味俱佳。該品種熟性早,生長旺盛,適合早春栽培,畝產(chǎn)量可達5000公斤。香蕉番茄的栽培技術產(chǎn)要如下:
播期保護地栽培可在1月下旬育苗,露地栽培2月下旬以后溫室育苗。
密度育苗用種量每畝10-12克,每畝定植以4000—5000株為宜。
插架、整枝定植后可用無支架栽培也可用支架栽培,采用一桿式整枝,生長高度達1.5米。
水肥管理苗期管理與普通番茄相同,定植后及時中耕,在第一穗果膨大時追肥,畝施尿素20公斤、磷肥30公斤。因植株生長旺盛,結果多,在每穗果采收后都應及時追肥,以促進剩余果實的生長。
?;ū9憬斗炎粤己?,為保證坐果整齊,可用15-20PPM的2.4-D或20-25PPM的番茄靈蘸花。
適時采收香蕉番茄含糖量比一般番茄高,一般在九成熟時采收,采收宜在下午進行,大多數(shù)整枝采收。
六、箭舌豌豆栽培技術要點有哪些?
箭舌豌豆是各種各類作物的良好前作,在土壤中可殘 留大量的根系和氮素。冬性較強,北方宜早春播,南方宜 秋播。
播前整地應精細并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磷肥 20千克,有機肥1500千克左右,為其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幼苗出土能力弱,出苗期應防止土壤板結,播種時若 用泥灰覆蓋,可免板結而有利出苗。
苗期生長較緩慢,應 及時中耕除草1~2次,防止雜草叢生,產(chǎn)生壓苗現(xiàn)象。
生長期間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尤以盛花期灌水最為 重要。
七、姬菇栽培技術要點有哪些?
姬菇屬平菇的一個品種,秋冬季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接種,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入室,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采摘,一個栽培周期四潮菇,平均成品菇轉化率80%,投入產(chǎn)出比1:2.5。 1、品種:常用品種有無孢五號,冀農(nóng)11號和西德89。2、播期:姬菇適宜出菇溫度10—18℃,菌絲最佳生長溫度為25—28℃。菌袋內(nèi)由于發(fā)酵熱和生長熱溫度一般比氣溫高3—7℃。因此秋季氣溫穩(wěn)定在18—22℃時為姬菇最佳接種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根據(jù)品種不同和市場需求,接種期可適當提前和延后,晚秋接種種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3、栽培料配方:棉籽皮87.6%,麩皮5%,石膏2%,石灰3%,過磷酸鈣2%,尿素0.3%,多菌靈0.1%,每百公斤干料加三十烷醇40毫升,料水比為1:1.4。4、栽培料制作:將配好的料混勻拌水后,堆成寬1米,高1米,長不限的料堆,然后覆蓋塑料膜保溫保濕。2—3天堆溫可上升至60℃左右,即可翻堆,每天翻一次,共翻2—3次,每次翻堆后,料表面應噴施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或400倍敵敵畏殺蟲。一般發(fā)酵4—5天即可散堆降溫(晚秋播種堆悶2—3小時),當料溫降至30℃左右時即可裝袋接種。5、裝袋播種:(1)栽培袋的制作。用折徑22厘米,厚0.03毫米的聚乙烯筒料,裁成48厘米長的料袋。袋上用大號縫衣針扎三排透氣孔,每排扎孔9個。透氣孔的位置,距袋頭100毫米處和袋中間處各1排。裝料前用大頭針將袋一頭別好。(2)播種。先將無污染的適齡菌種掰成紅棗大小備用。接種多采用四層料三層菌(或五層料四層菌)的層接種法。袋兩頭的培養(yǎng)料厚度1—2厘米,中間料層分布均勻,菌種貼著袋壁。播種量一般占干料重的15—20%。播完種后在中間縱向扎一直徑2厘米的透氣孔,然后用大頭針封口。裝料高度一般為30—33厘米,每袋干料1—1.5千克,濕重不低于2.3千克,裝料松緊度以手托菌袋有彈性、不松軟,不堅挺為宜。 1、發(fā)菌場地及排放方式:10月中旬前接種的可在室外發(fā)菌,播種后將菌袋移至陰涼通風處,井字排列,高度不超過5層。10月中旬以后接種的需室內(nèi)發(fā)菌,排袋高度可增至7—8層。2、倒垛:發(fā)菌期間每7天倒垛一次,以利均衡發(fā)菌。 1、菌袋入棚碼垛:播種后發(fā)菌20—30天,菌絲即可發(fā)滿菌袋,即可入棚碼垛,一般垛高8—11層。2、保溫:出菇最適宜溫度10—18℃,出菇前期氣溫較高,以遮陰通風降溫為主。晚秋和初冬,室溫適宜,保溫降溫相結合。進入冬季后,以保溫增溫為主,棚溫低于5℃要人工增溫。3、保濕:出菇適宜濕度為85—95%。菇棚增濕措施有:一是畦溝內(nèi)灌水,每7天一次。二是用噴霧器向棚內(nèi)墻上和空氣中噴霧狀水,噴時不得向菌袋菇蕾上噴。4、通風:出菇前期室外氣溫較高,菇棚內(nèi)溫度15℃以上時,以晝夜大通風為主。一般夜間將棚南北兩邊的塑料膜支起3—6處,支起高度為20—30厘米。晚秋和冬季,菇棚溫度下降到15℃以下時,每天早晨和中午各通風1—2小時即可。姬菇屬變溫出菇,在管理中要注意人為拉大溫差。5、調(diào)節(jié)光照:姬菇生長發(fā)育需充足的散射光,避免直射光,用遮蔭物將棚內(nèi)光線調(diào)節(jié)到白天各處均能看清報紙為宜。6、后期注意補水、追肥。姬菇出一、二潮菇后,菌袋水分和養(yǎng)分消耗較大??山Y合補水,注意添加營養(yǎng)物質(zhì):每百公斤水加尿素0.4—0.7千克,白糖或葡萄糖0.2—0.5千克,硫酸鎂0.1千克,三十烷醇40毫升,石灰0.5—1.0公斤。有條件的還可添加適量微肥,如豐菇寶、菇豐等。具體補水追肥方法:將配好的營養(yǎng)液裝入大盆或大桶內(nèi),置于距地面2米以上高處用專用注水器逐袋注水,每袋注水0.4—0.75千克。第一次注水后,每出一潮菇注水一次,一般注水3—4次。 其栽培方法和程序與平菇完全相同,成功栽培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造子實體多發(fā)生、多分化的環(huán)境條件,具體措施如下:①原基分化階段要盡量制造溫差,促使原基大量出現(xiàn)和分化,以實現(xiàn)群體增產(chǎn)。最好溫差達到10℃左右。②原基開始分化,出現(xiàn)釘頭狀或珊瑚狀時,每天要噴霧狀水,并適量通風,促幼菇健壯,當幼菇長至2厘米左右長停止溫差刺激,空氣溫度不要超過18℃,以8~15℃最好。在這一溫度條件下,2~3天即可采摘。③要及時采摘,否則菌蓋將迅速伸展。分布在河北中南部的寧晉縣、冀州,四川金堂清江鎮(zhèn)的為原種姬菇,其它地區(qū)菌蓋或偏頗或內(nèi)部凹陷,是變種,商業(yè)價值不大。姬菇是一種我國少量栽培的食用菌。在市場上售價4-6元一斤,味道鮮美,炒菜做湯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腫痛的作用,有試驗表明對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為60-8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60-70%。
八、種植沙打旺有哪些要點?
沙打旺,也叫 沙大王。主要用于改良荒山和固沙的牧草。一般沒有固定的播種期,從早春到初秋均可,主要根據(jù)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和利用的方式來決定,但不能遲于初秋,否則難以越冬。 沙打旺,一般抗旱能力極強,有耐寒、耐瘠、耐鹽、抗風沙的特性。種子在4℃左右即可萌發(fā);10~12℃時,8~10天出苗;15~20℃時,5~6天出苗。幼苗能抵御-3℃的低溫,根芽在高寒地區(qū)能安全越冬。
九、藍莓種植條件有哪些?
藍莓在酸性介質(zhì)中才能健康成長,培植土的pH值在4~5之間最適合藍莓生長。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藍莓愛好者,因為田園土pH值一般在6~7之間,即使花鳥市場出售的酸性土,pH值最低也在5.5~6之間。
藍莓需要儲冷量。所謂儲冷量,就是藍莓要達到正常的開花結果一般需要X小時5.5)或鈣含量過高時,需降低pH值。
大量研究表明施硫是降低土壤pH值的一個有效措施。國內(nèi)外多采用硫磺粉調(diào)低pH值。具體施硫量應根據(jù)不同土壤條件及pH值大小來確定。土壤pH值過低(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