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雛養(yǎng)殖視頻(雁鵝飼養(yǎng)技術)
1. 雁鵝飼養(yǎng)技術
1、科屬不同
(1)雁鵝屬于鳥綱、雁形目、鴨科,它是一種家禽,是經(jīng)過長期人工選育和自然馴化而形成的優(yōu)良地方品種。
(2)大雁屬于雁形目、鴨科、雁族、雁屬,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大雁是一類大型候鳥,屬于我國二級保護動物,常見的大雁有灰雁、豆雁、鴻雁、白額雁。
2、外觀不同
(1)雁鵝
①頭部主要呈圓形,略呈方形,頭上具有黑色肉瘤,肉瘤呈桃形或半球形,且向上方突出,質地較柔軟,肉瘤邊緣和喙的基部大部分有半圈白羽。
②眼瞼呈黑色或灰黑色,眼球為黑色或虹彩灰藍色,喙部為黑色,較扁闊,脛、蹼呈橘黃色,爪呈黑色。
③雛鵝的全身羽絨一般為墨綠色或棕褐色,成年鵝的羽毛一般呈灰褐色或深褐色,頸部的背側有一條明顯的灰褐色羽帶,身體上的羽毛顏色從上往下由深漸淺,至腹腿羽皆為銀邊羽,排列較整齊。
(2)大雁
大雁的外觀略似家鵝,其嘴部扁而寬,嘴甲較寬闊,嚙緣有較鈍的櫛狀突起,雄性和雌性的羽色比較相似,大部分為淡灰褐色,并且具有斑紋。
3、生活習性和食性不同
(1)雁鵝
雁鵝被人工飼養(yǎng)時的生活狀態(tài)以野外放牧為主,其采食速度較快,食量較大,消化能力較強,喜食植物嫩葉、莖芽、草籽,也會采食一些水生雜草。
(2)大雁
①大雁喜歡成百上千只群居在水邊,入夜后還會有部分大雁負責在周圍警戒,若遇到襲擊,則會發(fā)生警報聲。
②大雁以植物的嫩葉、種子、細根為主食,偶爾會啄食田間的谷物。
③每年春分之后,大雁會飛到北方進行繁殖,秋分后又會飛回南方過冬,大雁群飛行時往往會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人們將其稱作“雁字”,由于行列整齊,又稱作“雁陣”),飛行路線較為筆直。
4、能力不同
雁鵝不會飛行(或只能飛出數(shù)米遠),大雁善于飛行,而且飛行時間較長。
2. 雁鵝的飼養(yǎng)
飼養(yǎng)雁鵝關鍵是剛開始的15天,雛鵝剛出殼不久,消化機能弱,對冷熱的抵抗能力差,要注意防寒、防熱、防風,室溫保持在15-20℃。窩里要墊干草,每隔l-2天換翻1次,保持干燥。夏天要特別注意通風透氣。
雛鵝出殼后蛋黃吸收完全的,12-16小時后即可開食。若蛋黃在胎內吸收不完全呈大肚臍,應推遲到48小時后再開食。開食時把菜葉切成細絲來逗引,或將碎菜葉放在小鵝身旁,讓其互相追啄。
開食后應喂青、精飼料。青飼料如芥菜、紫云英、萵苣、小青菜等,精飼料如碎米、小麥等。
青精飼料按10∶1切碎拌勻,白天飼喂4-6次,夜間2-3次。從第7天開始可以放養(yǎng),但時間不宜過長。10天后全日放養(yǎng),夜間再補喂些飼料。
3. 雁鵝能養(yǎng)幾斤
禽類都抱窩,雁鵝生12蛋才會抱窩。
4. 雁鵝飼養(yǎng)技術視頻
適合,主要以放牧為主,補飼少許精料,精料占日糧的10%左右。可全天放牧,但要隨時觀察天氣變化,避免暴風雨襲擊。有水源條件的要把鵝放在水中讓其自由沐浴嬉戲,以利于拉伸骨架,增強體質,并能減少疾病發(fā)生;炎熱的夏季,溫度較高,要在水源邊搭建遮陽棚,供鵝避熱休息。
81日齡后的鵝為后期,重點是育肥,全天放牧,增加精飼料,精飼料以玉米、糠麩、豆粕、貝殼粉為主。
5. 雁鵝飼養(yǎng)技術要點
黃河三角洲雁鵝養(yǎng)殖越來越多了,肉質鮮養(yǎng)。
雁鵝主要生產(chǎn)在我們國家的東北,華北地區(qū)。在最近幾年中,雁鵝逐漸向東南方向擴展。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