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基本知識有哪些方法(種植基本知識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一、樹根種植方法有哪些?
1、將樹木帶土移入土坑中,在土坑中填入促根介質(zhì)土,所述促根介質(zhì)土包括:生根劑、生長素、蛭石、黃腐酸;
2、種植固定后,在樹木周側(cè)的土地上,挖設(shè)洞穴;
3、挖設(shè)完畢后,晾曬挖好的洞穴,使洞穴內(nèi)部土壤干燥;
4、向干燥后的洞穴中填入生根肥,填入生根肥時,控制洞穴中的生根肥內(nèi)部保留有空隙。
二、大麗花有哪些種植方法?
1、選種
種植大麗花通過它的塊莖來種植,選擇健康的塊莖說明種植成功的概率就會比較大。我們根據(jù)喜歡的種類來選擇相應(yīng)的塊莖,同時在選擇大麗花塊莖的時候,要注意塊莖上有沒有芽點,有芽點的塊莖能夠長得比較快。
如果我們選的塊莖比較大的話,我們還可以將它切分之后再分別栽種。切分的時候要對塊莖進行消毒,消完毒晾干后再進行栽種。
2、土壤
大麗花喜歡疏松透氣的土壤,一旦土壤積水,大麗花就容易腐爛。所以選擇土壤的時候首先要注重它的排水性,可以用園土、腐殖土和河沙按照2:2:1的比例進行混合配制。在種上之前還可以用五氯硝基苯給土壤消毒。
在種植大麗花的過程中,我們不要把大麗花完全埋進土里,留它的一些芽點在土面上,這樣能夠讓大麗花長得更快些。種上之后就可以挪到散射光充足的地方進行養(yǎng)護。
3、施肥
大麗花剛種上去的時候不要施肥,前期也不用,因為大麗花還沒長好根,施了也吸收不過來。
大麗花長好根后就可以施肥了,在生長期的時候,可以追施4到5次的餅肥。夏季和冬季處于休眠期,就不要施肥了。
4、澆水
大麗花怕澇但也不是很耐旱,所以澆水一定要適量。看到大麗花花盆干的時候就要澆水,澆一定要澆透,但不能有積水。為了幫助判斷,可以在大麗花的花盆里插上一根筷子,經(jīng)常把筷子拔出來看看,根據(jù)它的干濕程度來決定要不要澆水。
大麗花在生長期的時候,需水量比較大,要加大澆水量。夏季和冬季是它的休眠期,但因為夏季的蒸發(fā)量比較大,所以也得適當加水,澆水的時候在早上或晚上進行。
5、光照
大麗花喜歡在光照柔和的環(huán)境中生長,不能接受暴曬也不能忍受全陰。在幼苗期不能接受直射光,即使是成熟植株也是比較適合柔和一點的陽光。大麗花每天要接受6個小時的光照,不過要盡量避開中午的強烈陽光。
三、衛(wèi)矛種植方法有哪些?
衛(wèi)矛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
1.扦插時間
一般選擇在9月份時進行扦插,此時的溫度、光照和水分條件都比較適宜。最晚的扦插時間不能超過11月份,因為此時氣溫開始下降,植株不容易生根。
2.選擇插穗
插穗的選擇非常重要,應(yīng)該從長勢良好,健壯的母枝上選擇一株一年生的木質(zhì)化枝條,選擇合適的枝條作為插穗可以保證未來植株的產(chǎn)量、質(zhì)量等;然后將插穗剪成9-20厘米的長度,保留部分上端的葉子,下端的葉子要全部剪掉,然后留芽4-6個底部,削成馬蹄形,頂部要剪成剪口平滑整齊的平形。
3.選擇基質(zhì)
育苗扦插要在溫室內(nèi)進行,要選擇排水良好、呈“V”字型的苗床;要準備好疏松透氣、排水性好且富含腐殖質(zhì)和有機質(zhì)的土壤,可以將田園土、松針、以及稀釋的餅肥水按照5:3:1的比例混合。在扦插前還要為土壤進行消毒殺菌,用稀釋的鋅硫酸或者高錳酸鉀溶液對土壤進行噴灑,消毒后再將土壤密封4天后再用清水對土壤噴灑一遍,對土壤進行消毒可以大大減少病蟲害。
4.扦插過程
在扦插前要先準備一個長條的木板,并在板上釘一排釘子,壓一排扦插洞,這樣可以避免扦插苗低擦皮。扦插時要保持一定的行距,扦插后要立刻澆足水,并且要用塑料薄膜將其覆蓋住,以保溫保濕。
5.后期養(yǎng)護
在剛開始的一個月之內(nèi),要將溫度保持在18-24度,并且要保持較高的環(huán)境濕度,大約保持在85%-90%范圍內(nèi);一個月之后插穗就會生根,此時要降低土壤的濕度,不能過澇,否則會導(dǎo)致脆弱的根系腐爛,并且可以開始施肥,施肥時要使用根外施肥法,用磷肥、氮肥等噴灑在葉片上。
四、種植草坪有哪些方法?
答案:
(1)播種法大部分草坪可春播或秋播,以深秋播種出苗整齊。播后用釘耙縱橫條耙一遍,然后用木磙鎮(zhèn)壓。微粒種子下種后需要覆蓋稻草保墑。
(2)鋪砌法將草皮如同鋪地磚一樣移栽到別處,可以快速建成草坪,但投資和用工較大。
(3)播莖法適用于狗牙根、地毯草、細葉結(jié)縷草、匍匐剪股穎、野牛草等。時間最好在早春,也可在雨季進行。先從草坪地上剪取匍匐莖,剪成5~8厘米長的小段,每段上必須有一個節(jié),然后進行條播或撒播。
(4)栽根法適用于植株沒有莖蔓而具多數(shù)分蘗的草種,如羊胡子草、天鵝絨草等。時間最好在早春或雨季進行。將植株剪去部分須根,以2~3苗為一撮,撕開,然后按一定的株行距穴栽或條栽。隨栽隨覆土,覆土厚度以2厘米左右為宜。覆土后輕輕壓實,并充分灌水。在一般情況下,種植草皮比較簡單易行而又節(jié)省資金的辦法,是采用播莖法和栽根法。
五、種植茶葉,有哪些方法?
茶葉是我國的傳統(tǒng)經(jīng)濟型農(nóng)作物,具有非常悠久的種植歷史。在現(xiàn)代的茶葉種植過程中,傳統(tǒng)技術(shù)方法有一些落后,需要進行革新?lián)Q代,采用更加科學(xué)合理的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管理方式來進行種植,這樣的話才可以更加提高茶葉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以滿足消費者的日益擴大的需求。
在具體的實際種植過程中,茶樹可以通過有性繁殖的方式來培育下一代,也可以通過無性扦插的方式來培育下一代,甚至在老茶園改造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嫁接的方式來進行升級改造。
現(xiàn)在茶園種植過程中要做到的幾個要點,首先要科學(xué)合理的施肥,對于秋冬天基肥的使用以及春天到秋天這個生長季節(jié)里,追肥的次數(shù)以及數(shù)量的管控。
其次要做好修剪工作,對于不同茶樹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修剪。修剪的方式主要有輕修剪,定型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臺刈等這幾樣。修剪要根據(jù)茶樹的生長狀況以及當?shù)氐膶嶋H種植情況來確定,不要盲目的去做。
再者就是要加強耕作除草管理。耕作除草是自古農(nóng)民都知道并且認真執(zhí)行的一項農(nóng)業(yè)管理措施,而且他也是一項經(jīng)常性的管理措施。耕作除草可以幫助茶園里的茶樹更加茁壯,健康的成長,能夠減少病蟲害發(fā)生的幾率,能夠提高土壤的疏松性,改善茶樹的呼吸生長能力。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加強茶樹的病蟲害防治。這項工作主要是以預(yù)防為主,防治結(jié)合的方針原則來進行管理,那么可以采用人工物理,生物化學(xué)等多樣化的手段,盡可能將茶樹的病蟲害防治在一個非常低水平下。
另外還要注意采摘的合理性,以及夏天的防曬,秋天的防凍和日常其他管理動作??傊铇湓诜N植過程中確實要依靠更加科學(xué)先進的方式,才能夠獲得更好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你上次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
六、種植牙有哪些方法?
種植牙主要分為種植體、基臺、牙冠三部分,其中重要的還是種植體。種植體又稱人工牙根,通百過外科手術(shù)將其植入人體缺牙部位的頜骨內(nèi),待密合后在其上部修復(fù)假牙。種植體材料度的好壞至關(guān)重要,按其材料不同,大體上可分為5種類型:
1)碳素材料類:包知括玻璃碳、低溫各向同性碳等。
2)高分子材料類:包括丙烯酸酯類、聚四氟乙烯類、聚楓等。
3)金屬與合金材料類:包括金、316L不銹鋼(鐵道-鉻-鎳合金)、鑄造鈷鉻鉬合金、純鈦等。
4)陶瓷版材料類:包括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生物降解性陶瓷等都是種植牙材料。
5)復(fù)合材料類:即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材料的復(fù)合、如金屬表面噴涂陶瓷等。
七、種植草菇方法有哪些?
1、溫度:草菇屬高溫性菌類,生長發(fā)育溫度10~44℃,生長發(fā)育時期不同對溫度要求不同,擔(dān)孢子萌芽溫度為30~40℃,菌絲在10~44℃溫度下均可生長,子實體發(fā)育溫度以28~32℃最適宜。
2、水分:草菇適宜在較高濕度條件下生長,培養(yǎng)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90~95%為適宜。空氣濕度低于80%時,子實體生長緩慢,表面粗糙無光澤,高于96%時菇體容易壞死和發(fā)病。
3、光照:草菇營養(yǎng)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不嚴,在無光條件下可正常生長,轉(zhuǎn)入生殖生長階段需要光的誘導(dǎo)才能產(chǎn)生子實體。但忌強光,適宜光照50~100lx,子實體的色澤與光照強弱有關(guān)。
4、養(yǎng)分: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胨、天門冬酰胺、谷氨酰氨等都是草菇的良好碳、氮源,稻草、廢棉、蔗渣等是栽培草菇的主要材料。
5、pH值:草菇對pH要求在4~10.3之間,擔(dān)孢子萌發(fā)率以pH7.5時最高,菌絲和子實體階段,以pH4.7~6.5和8適宜。
草菇培養(yǎng)料配方
1、廢棉69~79%,稻草10%,麥皮5~15%,石灰6~8%,pH8~9,含水量68~70%
2、廢棉100千克,稻草粉12.5~25千克,麩皮25千克,干牛糞12.5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碳酸鈣2.5千克,含水量65~68%。
3、蔗渣100千克,麩皮15~20千克,石灰3千克,含水量60%。
4、稻草100千克,稻草粉30千克,干牛糞15千克,石膏粉1千克,含水量60~65%。
草菇的種植方法
1、栽培適期:草菇播種過早因溫度而低不利于生長,播種過晚又影響秋冬茬蔬菜生產(chǎn),可在冬春茬蔬菜生產(chǎn)結(jié)束后清園,進行大棚消毒,用硫磺熏蒸,同時用敵敵畏或敵百蟲處理土壤。
2、養(yǎng)料處理:草菇栽培料要新鮮、干燥、無霉變,用前曝曬2~3天,然后按100千克麥糠10千克石灰充分拌勻后放入水池中,上部用塑料薄膜蓋嚴,經(jīng)過24~36小時的充分浸泡后撈出。
3、栽培方法
①整畦:草菇栽培畦為南北向,寬度1米,長度視棚寬而定,畦深為8~10厘米,畦間距為30~50厘米,挖畦的土?xí)悍旁谄韫∩稀?/p>
②鋪料:浸泡好的培養(yǎng)料在畦內(nèi)鋪成龜背形,也可鋪成波浪形,料壟厚15厘米,兩邊料厚5~8厘米,用料15~20千克/平方米。
③播種:把培養(yǎng)好的菌種掰成1~2厘米見方小塊,采用穴播的方式,穴間距8~10厘米,把菌種均勻播入1厘米深的料中,每穴播菌種10~15克,然后把畦埂上的土覆在培養(yǎng)料上。
④覆土:覆土不可用黏土和沙土,不能過干過濕,覆土厚度比料壟厚1厘米、料溝厚3~5厘米,然后用直徑2厘米消過毒的木棍打眼通氣,眼間距10厘米,打眼深度以打通料為宜。
4、栽培管理
①溫度:播后1~2天,通過揭膜降溫使料溫保持在35~38℃,棚內(nèi)氣溫保持在35℃左右。
②濕度:播后3~4天,菌絲基本發(fā)滿,由于通風(fēng)棚內(nèi)空氣濕氣不足時,可噴1次2%石灰水。
③通風(fēng):菌絲生長期每天中午通風(fēng)15~20分鐘,子實體生長期每天通風(fēng)2~3次,每次20分鐘。
④光照:草菇在無光條件下可正常生長,棚上要覆蓋草苫,光線以散射光為宜。
⑤蟲害:害蟲主要有螨類、菇蠅和金針蟲等,可用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5、適時采收:草菇一般在頂部稍尖的寶塔形變?yōu)槁研?,菇體飽滿光滑,手捏略感變軟,顏色由深變淺,包膜未破裂,菌蓋、菌柄沒有伸出時采收最好。
八、山藥種植基本知識?
山藥的種植。也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最好是沙土。
2,在種植前要把土地深翻,至少在60公分以上。
三要上足肥料,最好是農(nóng)家肥。然后把山藥苗按十五公分的間距離排好蓋上土 有條件的可以蓋一層薄膜。
九、睡蓮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睡蓮清香淡雅,葉片油綠锃亮,花朵顏色鮮艷美麗散發(fā)清香,非常受人喜愛。一般培養(yǎng)睡蓮的種植方法是水培,簡單快速效果好,一起來了解下具體的水培方式吧。
1、蓮子開口
蓮子的種皮比較厚實,在清洗消毒后為了順利發(fā)芽,需要在蓮子的凹陷的那一端切出一段小口??谧右m中,大概1~2毫米左右。
2、浸泡發(fā)芽
接一盆清水,靜置半天到一天左右將切口的睡蓮種子放入其中浸泡,大概1~3天就能出芽了。要是沒出芽說明種子有問題,剔除掉未發(fā)芽的種子,移到盆中種植。
3、塘泥定植
除了在養(yǎng)殖盆中選用干凈清潔養(yǎng)分高的水質(zhì)外,在底部用消毒殺菌過的池塘泥定植睡蓮根莖,同時也為根莖補充養(yǎng)分。
4、光照溫度
睡蓮生長步入正軌后,一定要放在通風(fēng)溫暖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殖,促進睡蓮的快速發(fā)育。家庭養(yǎng)殖要避免放在大型電器旁,避免電器輻射影響水質(zhì)。
十、華山松種植方法有哪些?
育苗技術(shù):
容器苗帶土移植,不傷根,具有造林成活率高,初期生長合快的優(yōu)點,適宜土壤干旱貧瘠、裸根苗造林困難的地區(qū),同時可做到常年造林。
【苗圃地選擇】宜選取在地勢較平坦、排灌條件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降低成本。如就地取土,宜微酸至中性、不粘重的土壤。
【容器選擇及營蕎配制】采用塑料薄膜容器,規(guī)格6厘米×14厘米。營養(yǎng)土按60%黃心土+30%火燒土+10%菌根土,外加3%過磷酸鈣的比例配制,其中菌根土待營養(yǎng)土消毒10日后再加入,以免菌根菌被消毒藥劑所殺傷。土壤消毒每1立方米營養(yǎng)上加人敵克松0.2公斤、甲敵粉0.2公斤。菌根土可用松林中表層土壤,松類育苗不能缺少菌根菌,如缺少菌根時,苗木針葉發(fā)黃,生長不良。
【裝袋及擺放】圃地應(yīng)開好排水溝,防止暴雨后雨水沖擊。作床1.2米寬,留40厘米寬的步道,在營養(yǎng)袋內(nèi)裝滿基質(zhì),并填實,整齊排放在苗床上。
【播種】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和催芽處理,種子消毒用50%多菌靈800倍液;催芽用50℃溫水浸種,自然冷卻后浸泡24小時,取出晾干,每袋播種2粒~3粒,播種深度約1厘米,播種時間宜在清明前后。播種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保溫,出苗比較整齊。
【苗期管理】
一、除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做到容器內(nèi)、床面和步道無雜草,除草時要防止松動苗根。
二、澆水:在種子發(fā)芽階段,要特別注意保持基質(zhì)濕潤,防止由于缺水造成已發(fā)芽的種子回芽死亡;由于營養(yǎng)袋內(nèi)土壤少,抗旱力弱,干旱季節(jié)應(yīng)及時補充水分,以滿足苗木正常生長對水分的需求,澆要澆透,宜早、晚進行。
三、施肥:出苗后⒛天后,施用磷酸二氫鉀銨,按0.2%的濃度噴施葉面肥,前期不能直接施用顆粒性肥料,否則會燒根;速生期按N∶P∶Κ=3∶2∶1配制混合肥料,稀釋成0.6%的濃度澆灌,追肥宜在傍晚進行,不得在中午高溫時追肥,以免出現(xiàn)肥害;苗木硬化期,只施磷鉀肥,不再施氮肥。
四、間苗、補蒔:幼苗長到5厘米左右開始間苗、補苗,每個容器內(nèi)保留1株苗木,選擇在陰雨天進行,間苗、補苗后要隨即澆水。
五、遮蔭:6月~8月光照過強、氣溫過高時用50%遮陽網(wǎng)遮蔭,防止土溫過高,引起立枯病及其他病害。
種植方法:
一、土壤疏松,微酸,排水良好,以沙壤土為宜,忌鹽漬土。
二、燎荒地以及種過玉米、棉花、豆類、馬鈴薯等農(nóng)作物和蔬菜的地方,一般 不宜作華山松育苗地。
三、在苗圃中最好選以前作為松樹、云杉、冷杉等針葉樹或楊柳科、殼斗科樹種的育苗地。未經(jīng)處理的陰干的華山松種子,可貯藏2-3年,3年后發(fā)芽率很快降低。種子千粒重259-320g。一般播種要經(jīng)3-4周才能發(fā)芽出土。通常在播種前進行沙藏層積催芽,也可用50-60℃溫水浸種催芽。條播行距20cm,播幅5-7cm,覆土厚度2-3cm。亦可撒播。北方的1a生苗,以20萬-25萬株/667平方米為目標,播種量50-75kg/667平方米。最好用火燒土蓋種,播后覆草。幼苗出土前要應(yīng)保持土壤濕潤并搭棚遮蔭。幼樹要防猝倒病,入冬前要埋土防寒。1年生苗高6cm。
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或直播造林。不宜在高寒或土壤瘠薄的地方造林。植苗造林密度為330~350株/667平方米。在土壤、氣候干旱的地方,3~5株/穴生長較好。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