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秋魚養(yǎng)殖方法(刺秋魚苗)
1. 刺秋魚苗
1)孵化水泥池選擇:搭建孵化塑料大棚,在大棚內建造若干5-30m2的方形水泥池,水深25-35cm,在魚卵投入水泥池內的前6-7d,采用三氯異氰尿酸和漂白粉混合對水泥池進行消毒,用量為80-120kg/m2,消毒完畢后采用清水沖洗水泥池,然后向水泥池內加注新水,水泥池放滿水后投入水質改良劑,每次投放20-30kg/m3;
(2)親鰍選擇:選擇體質健壯、體色光亮、體形端正、無病無傷、鰭條完整的健康親鰍,雄親鰍要求體長10-18cm,體重10-25g,雌親鰍體長12-25cm,體重30-45g;
(3)注射催產:對雌親鰍和雄親鰍進行注射催產,注射方法為背部肌肉依次注射,催產藥物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雌親鰍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注射量為15-20iu/g,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的注射量為0.1-0.3ug/g,雄親鰍的劑量減半,水溫保持在25-30℃;
(4)人工受精:注射催產藥物9-12h后,輕壓雌親鰍腹部將卵粒擠入器皿中,再將雄親鰍的精液擠出至同一器皿中,然后加入濃度為0.35-0.5%的生理鹽水,采用羽毛或綠葉輕輕攪拌,使卵粒和精子充分混合、受精,得到受精卵;
(5)魚苗孵化:將步驟(4)中得到的受精卵放入到步驟(1)中準備好的水泥池中,并使水泥池中受精卵的密度為20-30萬粒卵/667m2,控制水泥池內池水的溫度為24-28℃,ph值為6.5-7.2,氧含量為10-15mg/l;
(6)幼苗培育:受精卵孵化后3天,卵黃全部消失,口器形成,開始人工投喂,投喂煮熟的蛋黃,投喂量為每100萬尾苗第一天10個,第二天15個,第三天20個,每天投喂四次,投喂三天后,苗體顏色由黑色轉變?yōu)榈S色時,轉為夏天培育階段,然后采用豆?jié){培育夏花,每天潑灑豆?jié){4次,用量為每10萬尾夏花每天用0.75kg黃豆豆?jié){,在豆?jié){中加入奶粉和中藥組合物水提液一并投喂,兩周后改喂配合飼料,定點投喂,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
2. 刺秋魚的繁殖
主要區(qū)別:
第一,體形長短不同,刀鰍體形短,而鰻魚體形長;
第二,繁殖習性不同,刀鰍是就地繁殖,而鰻魚洄游到長河入??诜敝?;
第三,保護級別不同,刀鰍非二級保護動物,而鰻魚是二級保護動物;
第四,價值不同,刀鰍的養(yǎng)殖的經濟價值略低,而鰻魚的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略高。
3. 刺秋魚苗批發(fā)價
刀鰍魚如人工養(yǎng)殖技術方法如下:1、池塘養(yǎng)殖: 池塘養(yǎng)鰍,一般選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鋪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積可大可小,以2-3畝為好。
池塘應排灌方便,進出水口均用鐵絲網防逃。
放養(yǎng)前應進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與魚苗池相同。
2、池塘混養(yǎng) 即和其它魚類混養(yǎng)。
如和鰱魚、鳙魚、鯉魚、草魚、鳊魚等混養(yǎng)。
4. 秋刺魚圖片
釣淺
答:好釣。這是因為:第一,立秋過后的九月份天氣不冷不熱,也是魚兒度夏后最活躍的時節(jié),對釣友來說,也正是釣黃辣丁的黃金季節(jié)。
第二,立秋后的九月份是包括黃辣丁在內的魚兒覓食的高峰階段,因為包括黃辣丁在內的魚兒要為越冬儲存脂肪,因此要大量吃食。因而立秋后的黃辣丁吃釣積極、猛烈,十分好釣。
5. 刺鰍養(yǎng)殖技術
刺鰍屬溫水性魚類,棲息于高原溪流、平原低洼濕地等水域底層,且有河卵石、巖石的區(qū)域。適溫范圍為7~30℃,適宜生長水溫為20~29℃。在池塘人工養(yǎng)殖條件下,水體中溶解氧在3.5毫克/升以上,大刺鰍可正常攝食和生長。
在池塘養(yǎng)殖中,大刺鰍有集群棲息的特點,白天潛伏在陡岸邊水底,夜間到淺水區(qū)捕食,仍保留晝伏夜出的習性。
大刺鰍捕食小型的無脊椎動物,包括水生昆蟲、小魚、小蝦,也攝食水生植物等。大刺鰍比較貪食,能將較大的食物吞入胃中。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