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大花蕙蘭的栽培技術
大花蕙蘭開花后葉片逐漸發(fā)黃并慢慢枯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澆水過多,引起其肉質(zhì)根腐爛。二是施肥過濃或過量,導致新生嫩根嚴重壞死。三是空氣過度干燥,與原來栽培的溫室或大棚環(huán)境條件相去甚遠。四是入夏后溫度過高、太陽暴曬等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
大花蕙蘭花后應怎樣進行恢復性養(yǎng)護呢?當其花朵有7成凋謝時,要及早將花莛從基部剪去,減少植株體內(nèi)不必要的養(yǎng)分消耗。設法將盆栽蘭株從狹窄的塑料盆中脫出,注意不要硬性傷及根系,桃去根部陳舊的植料,剪去爛根和枯葉,換一個比原盆稍大、稍深,底部多排水孔的千筒盆栽種。植料可用水苔、樹皮塊、蛭石、腐葉土、泥炭土等混合配制,底部可墊3厘米厚的磚粒或樹皮塊。一般家庭條件下,植料可用樹皮塊、腐葉土、蛭石各1/3的比例混合,內(nèi)加3%漚制過的餅肥末或少量多元緩釋復合肥顆粒,pH值控制5.5至6之間。生長季節(jié),注意保持栽培基質(zhì)濕潤,并經(jīng)常給予葉面和周圍環(huán)境噴水。從4月至10 月,每半月追施一次稀薄的液肥,4月至8月家庭栽培可考慮澆施稀薄的餅肥水,也可用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9月至10 月可改用0.2%的磷酸二氫鉀加0.1%的尿素混合液。大花蕙蘭的越夏管理至關重要,白天應將其擱放于不高于35℃的濕潤環(huán)境中,同時給予遮光40%至50%,若遮光90%則難以形成花芽。夜間最好能維持25 ℃以下的環(huán)境溫度,如有條件可將其置于空調(diào)室內(nèi),這樣有利于促成花芽順利完成分化。它的花芽分化通常在6月份前后,具體在植株形態(tài)上表現(xiàn)為旺盛生長的新苗最頂部的一枚葉片(又稱止葉)尚未完全展開,第3枚至第4枚葉片生長完成時,在該假鱗莖基部形成花芽。為了更好地促成植株形成花芽,在此期間應適當給予10天至14天的扣水 (干旱處理),但又不能對植株造成傷害。當大花蕙蘭完成花芽分化以后,在7、8、9三個月,一定要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濕潤、涼爽,半陰且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為了防止因施肥不當造成失誤,當環(huán)境溫度達3 2℃以上時,應暫停施肥,待天氣轉(zhuǎn)涼后再恢復正常施肥。冬季氣溫低于12℃后,應停止施肥。越冬溫度,以維持8℃至10℃為宜。家庭盆栽大花蕙蘭,可用自制的顆粒肥,如用漚制過的餅肥末混合骨粉或過磷酸鈣,外加塘泥搓制成直徑為2厘米的肥丸晾曬干,定期埋施于植料中,可隨澆水和雨水的滲透而緩慢釋放,以滿足植株生長的需要。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