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鵝的“綠色”育肥方法?
肉鵝的“綠色”育肥方法?
近幾年,曾經在人們餐桌上火爆的肉鵝逐漸涼下來,原因是市場上銷售的肉鵝大多是利用添加劑育肥的,其味不鮮,肉不嫩。被云、貴、川、藏4省(區(qū))評為成才致富先鋒的華林,卻靠綠色育肥肉鵝重占餐桌。2002年,他在天藍、地凈、水清、草豐的山溝里建起鵝舍,先后放牧喂養(yǎng)了3批肉鵝。這些肉鵝喂養(yǎng)周期雖然比用添加劑育肥稍長,但原汁原味,因而投放市場后,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經濟效益很高?,F將肉鵝綠色育肥放牧技術介紹如下:
(一)掌握牧鵝信號。自雛鵝開始,每當喂食、放牧、收牧前,都發(fā)出不同的語言信號,使其形成條件反射,即用語言信號指揮鵝群。放牧時還要選擇好頭鵝,盡早地在鵝群中發(fā)現頭鵝,并觀其行,如頭鵝聽從指揮,可在其頭、背涂上紅色,使其有一個明顯的標志,以便頭鵝一動而帶全群。這樣,只要綜合運用指揮信號與語言信號,并充分發(fā)揮頭鵝的作用,牧鵝時就能指揮自如了。
(二)根據季節(jié)放牧。春季風與日麗,氣候溫暖,天然飼料較多,是肉鵝放牧的好季節(jié),應選好場早放牧。早春可放養(yǎng)于淺水塘、小河、小港中,讓鵝覓食螺螄、魚蝦、昆蟲、草根等水生動植物。春耕開始后,先放備用秧田,以后是大田。因翻耕的田里,有許多草籽、草根與過冬的蚯蚓等。隨即,在收割了的油菜、豆類、麥類、綠肥種子的田里放牧,使鵝充分覓食遺落的食物。放牧時盡量做到早出晚歸。為使肉鵝快長速肥,每天中午每只鵝應補喂混合精料(參考配方:玉米40%、稻谷15%、麥麩19%、米糠10%、菜籽餅11%、魚粉3.7%、骨粉1%、食鹽0.3%)0.1-0.125千克。
夏季氣溫高,放牧時要做到上午早出早歸,下午晚出晚歸。中午炎熱時,不讓鵝在水里停留,將其趕到大樹邊或高埂田蔭蔽處納涼,或趕回棚里休息,避免烈日直曬。尤其要避免鵝群在曬燙的地面沙石上行走,以免中暑。具體放牧時還應注意,初夏正值梅雨季節(jié),長期的陰雨,使樹林、草叢、旱地里繁殖了大量的蝸牛、野蛞蝓,因此可以進行放牧??擅?-6天輪流放牧1次,以充分利用那些野生動物作飼料。以后,可將肉鵝放到稻田攤青,進行治蟲、除草、中耕。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jié),收獲后的稻田是肉鵝放牧的黃金牧場。收割雙搶前半個月,應補飼稻谷,以適應日后能食稻谷。雙搶后,每天天微亮就驅鵝上田,上田后2小時,將鵝群趕到附近的深水處洗毛,并讓其在安靜的地方休息。上午10時左右,再驅鵝進田吃落谷等。12時左右,將鵝從田里趕出來,放在深而微流的水域、清靜的樹蔭下休息。下午4時后又上田,并盡量延后鵝群的歸牧時間。此外,田邊、道路、曬場邊常有遺落的谷粒,可于陰雨天驅鵝群到那里放牧。
冬季的淺水水域比秋季多,因為河流、溝港、水庫、池塘冬季處于枯水季節(jié),可以成為放牧區(qū),鵝群可以啄食一些小魚蝦與水生動植物。但冬季放牧,因為氣溫、水溫都低,肉鵝在空曠的田野與水里呆得過久,容易受涼而影響生長。因此,每天的放牧時間不要超過4小時,要做到遲放早歸。冬季氣候寒冷,能覓的食物較少,必須增加與補喂配合精料(參考配方同前)。一般每天補喂2次,每只肉鵝補料0.2-0.25千克。
(三)種草規(guī)劃
選擇撂荒地、林果園地建造人工草場,種植具有耐瘠薄、耐踐踏、耐干旱及草叢生長高度與鵝采食高度相適宜且青嫩柔軟多汁、適口性好、營養(yǎng)豐富的紫花苜蓿、白三葉、紅三葉、墨西哥玉米、多年生黑麥草等植物。為了滿足常年養(yǎng)鵝的需要,應該采用1年生牧草輪作模式來種植,例如,當年4月上旬播種墨西哥玉米,10月中旬結束后播種冬牧70黑麥、多花黑麥草,生長到翌年5月中旬結束,如此循環(huán)往復輪作。按每只鵝吃草40千克左右計算,一般每667平方米人工草地可喂養(yǎng)肉鵝120-150只,高產飼料地可供200只以上肉鵝食用。
此外,肉鵝放牧要堅持三不放:
化肥農藥施用不久的區(qū)域不放:發(fā)生禽傳染病的區(qū)域不放;受三廢污染的區(qū)域不放。放牧前要仔細觀察鵝群,凡病鵝與精神不振的鵝要留下治療與補料,趕出放牧的鵝群要清點數字。同時,趕鵝放牧要緩行,發(fā)出的語言信號要柔與,禁止快趕與大聲吆喝,以免驚群或跑傷。
怎么飼養(yǎng)雁鵝的方法有哪些
飼養(yǎng)雁鵝關鍵是剛開始的15天。雛鵝鵝苗剛出殼不久,消化機能弱,對冷熱的抵抗能力差,要注意防寒、防熱、防風,室溫保持在15~20℃;窩里要墊干草,每隔l~2天換翻1次,保持干燥。夏天要特別注意通風透氣。雁鵝雛鵝鵝苗出殼后蛋黃吸收完全的,12~16小時后即可開食;若蛋黃在胎內吸收不完全呈大肚臍,應推遲到48小時后再開食。開食時把菜葉切成細絲來逗引,或將碎菜葉放在小鵝身旁,讓其互相追啄。開食后應喂青、精飼料;青飼料如芥菜、紫云英、萵苣、小青菜等,精飼料如碎米、小麥等。青精飼料按10∶1切碎拌勻,白天飼喂4~6次,夜間2~3次。從第7天開始可以放養(yǎng),但時間不宜過長。10天后全日放養(yǎng),夜間再補喂些飼料。
雁鵝成鵝食量大,采食快,消化能力強,愛吃植物的嫩葉、莖芽和草籽,也采食其它水生雜草。放牧宜在早晚,中午將雁鵝趕往池旁樹蔭處休息。稻、麥、豆等農作物收獲后,應及時趕入放牧。放牧時應將大、中、小鵝分群,以免影響采食。放牧條件差的可以割草飼喂。成鵝一年四季都能產蛋,也能抱窩、出雛,在冬季與夏季也不受影響。雁鵝下蛋1個月(12~15天)、孵化1個月、復壯1個月(不產蛋),1季1個循環(huán),1年4季周而復始。因此,安徽當地群眾又稱它為“四季鵝”。
雌鵝6~8個月齡即可產蛋,產蛋期間要多補喂些精料,每只每天喂250克左右;同時加喂一些礦物質和蛋白質飼料,可把蚯蚓、魚蝦、昆蟲等搗碎加入飼料中。種鵝繁殖以5母1公的比例配種為好,每只母鵝可孵化13枚蛋左右,30天出雛。孵化期每天早晨喂些清水和少量稻谷,待排糞后再入巢。另外,雁鵝蛋殼厚,出雛時可用手把仔鵝頭拉出殼外,助其破殼。對抱窩的雌鵝要經常驅趕和擾動,同時減喂飼料,3~5天即能消除戀巢性,爾后再加喂飼料,促其早日恢復產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