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栽培方式是什么?
英文名:Rose
別名:刺玫花、徘徊花、穿心玫瑰。
科屬:薔薇科薔薇屬
觀賞特性:
玫瑰屬落葉灌木,高達2米,枝干叢生,直立面披散,上有稠密的剛刺并雜有刺狀剛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5~~9枚,矩圓形至卵圓形,表面多皺網(wǎng),脈明顯,花單生或數(shù)朵簇生,多為紫紅色,也有粉紅和白色的變種,重瓣性強濃香、花期4~~8月,有時秋后還能二次開花。果實扁球形,成熟果為橙紅色。
產(chǎn)地與習性:
玫瑰原產(chǎn)亞歐干燥地區(qū),我國華北、西北和慧蠢西南及日本、朝鮮、北非、墨西哥、印度均有分布。喜陽光,耐旱,耐澇,也能耐寒冷,適宜生長在較肥沃的沙質土壤中。
保加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玫瑰產(chǎn)地,素以“玫瑰之邦”聞名。玫瑰是保加利亞的國家象征。聽說它產(chǎn)量極大,不然咱們算一算,保國每年產(chǎn)玫瑰油有1200公斤,每公斤玫瑰油生產(chǎn)要用2000~5000公斤的花瓣。種植的玫瑰有上百種。每年初夏時節(jié),巴爾干山南麓的“玫瑰谷”地帶一片花海,各色玫瑰競相開放。在許多路邊的花壇和住宅的花園里,玫瑰花也到處盛開。保加利亞所產(chǎn)的玫瑰油質地純正、香氣濃郁,最高年產(chǎn)量為2噸,出口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
玫瑰系溫帶樹種,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微堿性土地能生長,在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輕壤土上生長和開花最好,最喜光,在庇蔭下生長不良,開花稀少,不耐積水,受澇則下部葉片黃落,萌蘗性很強,生長迅速。
分類與商品分類等級:
分類:
玫瑰按顏色分類有:紅玫瑰,黃玫瑰,紫玫瑰,白玫瑰,黑玫瑰,橘紅色玫瑰和藍玫瑰。
玫瑰種類依樹型區(qū)分:Fioribundas(中型花)Hybrid(大輪花)mimi(迷你玫)、蔓性玫瑰。
大輪種為目前世界品種最多的玫瑰花,花朵大,一莖一花,代表品種有合平迪奧。
中輪種
用較多,繖房花序,花約6~10cm大小,代表品種有紅木偶、若麗那。
小輪種
花小約只有1.5~2.5cm,繖房花序,植株矮小,可做小盆栽或花壇美化,代表品種有小落日、史大麗娜。
蔓性種
其源自蔓性薔薇經(jīng)交配育種或是非蔓性玫瑰突變而桐耐來,可達4~6cm高,無攀附能力,需以人工固定枝條。
依花型分類:平開型、開杯型、深杯型、叢生、四分叢生、單瓣、半重瓣、劍瓣、半劍瓣、單瓣環(huán)抱。
商品分類等級:
紅色系:紅衣主教,花鮮紅色帶有絨光,高心卷邊,花形非常優(yōu)美,瓣質硬,葉片小,色墨綠,質厚。枝硬挺,稍呈彎曲,刺多。其分級標準為:一級,花枝長度45cm以上,花枝粗壯,花苞滿,鮮艷,葉片濃綠,無病蟲害情況。二級,枝長度30cm以上,花枝較粗壯,花苞飽滿,鮮艷,葉片綠,無病蟲害。三級,枝長度30cm以下,花枝細弱,花苞松軟,葉片綠黃,無病蟲害。
薩曼莎,花深紅色,帶絨光,高心卷邊,花形十分優(yōu)美,耐插,葉片黑綠,半光澤。枝有中等刺。其分級標準為:一級,花枝長度45cm以上,花枝強健,花苞飽滿,葉片墨綠,無病蟲害。二級,花枝長30~40cm以上,花枝較強健,花苞飽滿,葉片綠,無病蟲害。三級,花枝長度30cm以下,花枝細且葉片發(fā)黃,花苞一般,無病蟲害。
達拉斯,花深紅色,花苞較大,瓣質硬,葉片墨綠,枝硬挺直,有細刺。其分級標準為:一級,花枝長度60cm以上,花枝粗壯,花苞飽滿,鮮艷,葉片濃綠,無病蟲害。二級,花枝長前輪陪45~60cm,花枝較粗,葉片濃綠,花苞飽滿,無病蟲害。三級,花枝長度45cm以下,花枝較細,葉片綠黃,花苞稍小,無病蟲害。
超級紅,大型花,深紅色,葉片黑綠,枝粗壯。其分級標準為:一級,花枝長度60cm以上,花枝粗壯,花苞飽滿,鮮艷,葉片濃綠,無病蟲害。二級,花枝長30~50cm,花枝較粗,花苞飽滿,葉片濃綠,無病蟲害。三級,花枝長度30cm以下,花枝稍細,花苞飽滿,葉發(fā)黃,無病蟲害。
粉紅色系:
貝拉米,花淺粉紅色,初放時高心卷邊,后易呈抱心狀。枝硬挺,少刺。其分級標準為:一級,45cm以上,花枝強健,花苞飽滿,花形美,葉片濃綠,無病蟲害情況。二級,30~40cm以內,花枝較強健,花苞飽滿,葉片濃綠,無病蟲害。三級,30cm以下,花枝有彎曲并細弱,花苞稍軟,葉片有雜色,無病蟲害。
黃色系:
金獎章,花呈黃色有紅暈,易開,枝較細長,多刺。其分級標準為:一級,40cm以上,花枝挺直,花苞飽滿,葉片清爽,無病蟲害。二級,30~40cm,花枝挺直,花苞飽滿,葉片較清爽,無病蟲害。三級,30cm以下,花枝有彎曲,花苞較飽滿,葉片稍有雜色,無病蟲害。
金徽章,金黃色,花色純正,明快,高心翹角,花形優(yōu)美,花梗、花枝硬挺、直順,刺紅,較大。其分級標準為:一級,45cm以上,花枝挺直,花形好,花色鮮艷,葉片清爽,無病蟲害。二級,30~45cm,花枝較挺直,花色鮮艷,葉片較清爽,無病蟲害。三級,30cm以下,花枝有彎曲,葉片有雜色,花苞較小,無病蟲害。
白色系:
坦尼克,純白色大花,高心卷邊,花形優(yōu)美,花梗、枝條硬挺、少刺。其分級標準為:一級,45cm以上,花苞飽滿,枝條粗壯,葉片濃綠,無病蟲害。二級,30~45cm,花苞飽滿,枝條粗壯,葉片濃綠,無病蟲害。三級,30cm以下,花苞較小,枝條較細,葉片稍有雜色,無病蟲害。
栽培管理:
1.玫瑰的定植與栽培方式
(1)玫瑰的栽培方式:
目前,玫瑰的切花生產(chǎn)主要分為3種栽培方式,即壟式栽培、培養(yǎng)槽式栽培和巖棉營養(yǎng)液栽培。
玫瑰的壟式栽培:
栽培床的設置與栽培密度:所謂壟式栽培就是利用土壤就地起壟成床進行玫瑰栽培的生產(chǎn)方式。在定植之前首先要進行土壤消毒,施入土壤改良材料,進行施肥管理等。一般根據(jù)設施的走向、寬幅、長度等決定設置栽培床的寬度和數(shù)量,但是,為了使植株受光量均一,栽培床最好設南北走向。栽培設施通常有單棟或連棟溫室、大棚,一面坡日光溫室等??傊鶕?jù)設施的具體情況設置栽培床的數(shù)量。近年,考慮提高植株之間的透光性,灌水管道的配置以及田間管理方便等,通常采用定植雙行的栽培方式。栽培床的寬度增加到65cm~70cm,床間距為60cm,行距為35~40cm,株間距為20~25cm,每畝溫室或大棚一般定植3.3萬株~4.1萬株。當然品種不同,定植密度稍有差別,比如種植HybridTea品系時,每公頃定植3.4萬株~3.6萬株,種植Floribunda品系時每公頃定植3.8萬株~4.0萬株。近年在世界上玫瑰改植的速度也逐漸加快,在定植后3年~4年或2年~3年就更新品種的例子非常多。在這種情況下,適當增加定植密度比較有利,但其密度限度范圍最好不超過4.1萬株/公頃。
定植方法:定植深度一般在嫁接苗接口部高出地面2cm左右。由于在定植前施入大量的牛糞堆肥等有機物,土壤比較疏松,所以在定植時必須將植株的周圍壓實,使根部與土壤之間不產(chǎn)生大空隙,并且在定植后適量澆水將根系完全固定住。
玫瑰的培養(yǎng)槽式栽培:
所謂培養(yǎng)槽式栽培,就是利用木板或者混凝土等作成栽培槽,與土壤隔離,內裝配置好的栽培土壤,進行切花生產(chǎn)的栽培方式。一般培養(yǎng)槽寬74cm,深度為30cm。
定植適期的選擇:
玫瑰的切花生產(chǎn)基本上都使用嫁接苗,定植適期一般根據(jù)嫁接種苗的方法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定植適期的確定與品種,種苗的來源等也有關。在一般的情況下,從l0月下旬到翌年春季都可以定植,在1月~3月定植比較理想。特別是對于初次栽培,盡可能提早定植非常有利,雖然地區(qū)不同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但是采用設施栽培時,最好在1月之前就建設或安裝好溫室或者大棚和取暖設備。為了促進定植后緩苗和幼苗初期的生長發(fā)育,最好進行加溫栽培。初次栽培所使用的嫁接苗最好為1年生嫁接苗,一般使用休眠枝嫁接。如果在定植期間接穗還處于休眠階段沒有發(fā)芽,定植后往往有10%的植株不能發(fā)芽或發(fā)芽時間過晚,所以要準備一些備用苗,用于后期補苗。為了避免發(fā)芽不整齊,在葉芽膨大之前利用充分含水的草炭、干苔蘚、稻殼等將接穗的根部包起來,把室溫提高到15~16℃。在此期間最好利用噴灌等裝置,采取間隔噴水的方式保正室內濕度。如果因溫室、大棚等設施建設或者種苗的準備等原因來不及在3月份定植,至少在4月上旬也要定植在栽培床上。玫瑰定植后5年~6年,植株開始出現(xiàn)老化,切花產(chǎn)量和質量也逐漸下降。這時就要進行重新種植也叫做改植。一般在改植前還要利用老化植株在春季采收最后一批切花,之后挖掉老化植株,進行土壤消毒、整地施肥、耕耘等,最好在5月~6月再重新定植。如果在6月下旬~7月改植,定植后馬上進入高溫期,對于幼苗的緩苗和生長都非常不利,收獲期也要相對推遲。改植時所需要的嫁接苗必須在預計定植期前30d~40d假植在塑料缽內。這樣在定植時,嫁接苗實際已經(jīng)生長了1個月左右。但假植時間如果超過2個月就會變成老化苗。
美國、德國和以色列等國也采用2年生嫁接苗定植,在我國也有這種做法
2.土肥水管理
(1)肥料管理
玫瑰是多年生植物,并且可以四季開花,因此不像菊花或者球根植物一樣有一個明顯的生長發(fā)育階段。進入采花期的植株每年反復采花6次~7次,并且由于栽培類型不同包括人為調節(jié)因素的加入,給玫瑰切花的施肥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比如在寒冷地區(qū)采用冬季休眠的栽培類型時,休眠1個月~2個月之后,進行剪枝并且加溫,這樣伸長的枝條就可以不摘心而直接作為切花采收。在露地栽培時,一般在2月~3月剪枝,從5月到11月反復收獲。從玫瑰的采花特點來看,玫瑰的養(yǎng)分吸收特點是一年四季都必須均衡提供營養(yǎng),因此,玫瑰的施肥通常以少量多次的追肥方法施肥。
玫瑰營養(yǎng)元素的過剩和欠缺癥: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過剩施用或者營養(yǎng)不足都會影響玫瑰的正常生長發(fā)育,甚至造成生理性病害??茖W工作者通過營養(yǎng)液栽培研究了各種營養(yǎng)元素過?;蛘咔啡睍r玫瑰的形態(tài)變化,今介紹給廣大生產(chǎn)者以供參考。
氮(N):土壤中氮元素過剩時,玫瑰的根系首先受到傷害,從而抑制了植株正常的營養(yǎng)吸收。因此,由于植株的營養(yǎng)不良而葉片變小,葉色發(fā)暗,有時會發(fā)生脫綠現(xiàn)象(同時引起缺鐵)。氮元素過剩的癥狀與可溶性全鹽濃度過剩發(fā)生的現(xiàn)象非常相似,如果無機氮肥施用過多,首先表現(xiàn)為葉片邊緣發(fā)黑,接著葉片枯死脫落,莖頂部黑變壞死。氮元素欠缺時首先是老化葉片受到影響,初期葉色呈黃綠色,接著葉片黃化脫落。具體表現(xiàn)為新葉較小,節(jié)間短縮,莖節(jié)纖細,盲花較多,花色變淺,剪枝、摘心后側枝的萌芽發(fā)育不良等。
磷(P):磷對于玫瑰并不產(chǎn)生過剩危害,但是過多施用磷肥以后,會阻止植物體對于銅、鐵、鋅、鈣等元素的吸收或者影響這些微量元素在細胞內的有效代謝。缺磷時老葉失去光澤變成暗綠色或灰綠色,最后脫落。同時根系的發(fā)育受阻。花蕾發(fā)育緩慢,花瓣數(shù)減少,花瓣褐變,切花數(shù)減少。有些品種的葉脈產(chǎn)生紫色素。
鉀(K):鉀過剩與土壤鹽濃度過高的癥狀非常相似。首先是根系發(fā)生營養(yǎng)吸收障礙,接著葉片脫綠,葉緣壞死,新梢萎蔫等。輕度過剩時莖葉硬化。缺鉀時新梢的節(jié)間短縮,上部莖葉呈濃綠色,花蕾變小,變形。長期缺鉀時下部的老葉先端和周緣黃化、并發(fā)生褐變、壞死、脫綠、花芽敗育等現(xiàn)象。
鈣(Ca):一般情況下玫瑰并不發(fā)生鈣的過剩危害,只是鈣過剩會阻礙植株吸收鐵和錳等其他微量元素。過多施用鈣會造成缺鐵而引起葉片脫綠。植株缺鈣時表現(xiàn)為枝條短粗硬化,根系粗短脆硬,枯死黑變,幼葉卷曲,老葉灰綠色,葉緣下垂。
鎂(Mg):在土壤中缺鉀和鈣時就容易發(fā)生鎂過剩危害。所以鎂過剩癥與缺鉀和缺鈣的形態(tài)變化非常相似,難以區(qū)別。缺鎂時首先從下部老化葉表現(xiàn)出癥狀,開始時葉脈之間出現(xiàn)斑點性脫綠,不久變成大型枯死斑,這些斑點呈暗褐色或紫色最后擴展到全葉。
鐵(Fe):鐵與銅、錳、鋅等元素具有拮抗性,所以在營養(yǎng)液栽培中鐵元素過剩,就會引起缺銅、缺錳、缺鋅等癥狀。缺鐵時植株上部幼葉的葉脈之間首先表現(xiàn)出明顯脫綠,只有葉脈呈現(xiàn)綠色。在嚴重缺鐵時,葉片變白,側枝生長不良,莖細弱。缺鐵現(xiàn)象并不是由于土壤中缺鐵,而是由于根系的活力低下,不能吸收鐵或者因土壤pH值過高,使鐵元素變成了植物不能吸收利用的不溶性鐵化合物的原因。
銅(Cu):植物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發(fā)生銅過剩癥,但是如果過多地使用含銅殺菌劑等,也會引起葉片黃化、落葉等現(xiàn)象。植株缺銅時首先表現(xiàn)在幼葉先端黃化、卷曲,不久枯死。另外,生長點部枯死,從腋部再伸出1個小側枝。
錳(Mn):錳與鐵具有拮抗性,所以錳過剩癥與缺鐵發(fā)生的癥狀相似,主要表現(xiàn)在葉片和花朵上。有些品種在老葉的葉脈之間產(chǎn)生黑色小斑點。缺錳時首先在葉脈之間產(chǎn)生淡黃色或黃色脫綠現(xiàn)象,只有葉脈殘留一些綠色,側芽的伸長不良,容易造成花芽敗育。
硼(B):硼過剩首先表現(xiàn)為新梢下部葉片的周緣部黃化,接著褐變,葉脈間產(chǎn)生黃色斑點和壞死斑。老化葉的葉柄部黑化,小葉脫落,只留中間葉脈。容易與缺鎂、缺鈣癥狀混同。土壤栽培時一般不會發(fā)生缺硼癥,但是在營養(yǎng)液栽培時,植株缺硼表現(xiàn)為生長點壞死,與生長點相鄰的側芽即使伸長后生長點也會壞死,這樣就會產(chǎn)生很多短小的側枝。另外,缺硼時葉片變形,黃、白花品種的花瓣邊緣卷曲褐變。硼與鈣的比例平衡非常重要。
鋅(Zn):鋅過剩時玫瑰的小葉葉脈產(chǎn)生水浸狀并產(chǎn)生淡綠色透明斑,葉片的其他部位不久發(fā)生黃化、褐變,小葉完全褐變并脫落。植株缺鋅的癥狀與缺銅基本相同,只是在生長點枯死后萌發(fā)的側枝極為矮小,呈現(xiàn)蓮座狀。
施肥方法與施肥量: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大體有以下幾種施肥類型。
有機肥+速效性化肥:以有機堆肥(牛糞、豬糞、雞糞堆肥等)或油渣、魚骨粉等有機肥料為主,每隔4個月追施一次,再根據(jù)土壤檢測結果,利用速效性硝態(tài)氮肥料,如硝酸銨、硝酸鈣、硝酸鉀等補充追肥。
緩效性化肥+速效性化肥:在施用有機堆肥的基礎上,再適當施用一些有機復合緩效性肥料以及速效性化肥作為追肥。目前在我國雖然還沒有普及使用有機復合肥料,但是,為了提高切花質量和產(chǎn)量,會逐漸引進使用的。有機復合肥料的種類有很多種,每種復合肥料都明確標明氮、磷、鉀的準確含量,使用時可以根據(jù)土壤養(yǎng)分檢測結果和玫瑰的耐肥能力進行補充使用。
緩效性肥料+液肥:在施用有機基肥的基礎上追施緩效性有機復合肥或速效性液體化肥。液肥中一般單獨使用氮肥或者氮肥和鉀肥混合使用。氮和鉀的濃度都在100×10~6、150×10~6之間,每10d或2周追施1次。濃度為100×10~6、150×10~6和200×10~6時,1t水中各種化學肥料的添加量。僅供生產(chǎn)者在使用液肥追肥時參考。
鹽基化土壤的磷、鉀肥使用:
在玫瑰改植時,如果在100g干土中有效養(yǎng)分含量過高,其中磷為446mg,鉀為263mg,鈣為1187mg,鎂為200mg以上時,可以說栽培土壤已經(jīng)發(fā)生了鹽積化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只補充氮肥而不使用磷、鉀肥,這樣也可以保證能夠生產(chǎn)出高產(chǎn)和高品質的切花。數(shù)年后再根據(jù)土壤的檢測結果和磷、鉀等置換性鹽基含量的多少,重新開始施用磷、鉀肥。
C02施肥:所謂C02施肥就是利用C02發(fā)生器或者C02鋼瓶等增加溫室或大棚等設施內的C02濃度。在日出之前,由于植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室內的C02濃度可以達到400×10~6~700×10~6,但是,在日出以后,由于植物旺盛的光合作用,會快速吸收溫室內的C02,數(shù)小時后就可能達到C02的補償點(100×10~6~150×10~6)。因此,必須立即通風換氣或者人為提供C02。只有增加了室內的C02濃度,才能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且達到提高切花產(chǎn)量和質量的目的。有人將C02施肥稱為氣肥。
C02施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施肥的季節(jié)主要在11月至翌年4月期間,施用的時間帶大體在日出前30min到午前9時~10時,施肥濃度設置在1000×10~6,而實際溫室內濃度可以維持在950×10~6、1300×10~6。要根據(jù)溫室的大小和結構通過測試,正確地設置C02紅外控制器。另外,在C02施肥時,溫室要求密閉,換氣氣溫設在28℃~30℃,在施肥的時間帶內不能開窗換氣。
從實踐中得知,在牛糞中混入稻殼、鋸末等有機物可以較長時間地維持土壤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但是,如果混入未腐熟的有機物,會影響玫瑰的生長發(fā)育。在稻殼和鋸末等有機物中不但含有酚類物質、單寧和樹脂等對玫瑰的生長發(fā)育造成危害,而且有機物在發(fā)酵時產(chǎn)生的發(fā)酵熱也影響玫瑰的根系發(fā)育。同時,在發(fā)酵過程中,由于微生物在大量增殖時,為了合成自己的蛋白質,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造成土壤氮素饑餓,同時由于有機物發(fā)酵過程中大量吸水,會造成床土干燥缺水。因此,在施用稻殼、鋸末、樹皮、碎秸稈等有機物時,必須與畜糞堆肥混合后堆積發(fā)酵。為了預防堆肥過程中發(fā)生氮素饑餓,可以添加堆肥總量1%的氮肥,比如硫酸銨、尿素、過磷酸鈣、雞糞、油渣等。當內部溫度發(fā)熱到60℃以上時,攪拌1次,再適當添加一些水分繼續(xù)發(fā)酵。堆肥中的水分含量為60%~65%為好,這樣堆積3個月至6個月就可以使用。堆肥能否使用,可以觀察堆肥上是否有雜草長出,說明堆肥已經(jīng)腐熟。雖然制作堆肥需要較長的時間,花費很多勞力,但是制作完熟的堆肥是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和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措施,并且為玫瑰的生長發(fā)育提供了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大量使用牛糞以后,從土壤中可以檢測出大量的磷酸、鉀、鈣、鎂等離子。由于土壤發(fā)生鹽積化以后對于玫瑰的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不良影響,所以,在玫瑰的切花生產(chǎn)中有必要施入牛糞堆肥,但是不能過量,最好同時添加一些秸稈類的有機物堆肥混合使用。在實際的玫瑰切花生產(chǎn)中,利用牛糞混入一些稻殼、鋸末等有機物對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非常有效。樹皮堆肥雖然效果最好,但是來源較少,不可能大量購入,在我國采用鋸末、稻殼、秸稈等有機物比較現(xiàn)實。
我國的草炭資源比較貧乏,大量購買會提高生產(chǎn)成本,只有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可是,我國的泥炭資源比較豐富,但因泥炭的分解程度比較嚴重,粗有機物含量較少,使用時可以適當添加一些秸稈類有機物發(fā)酵后混合使用。改良土壤的有機物使用量,一般在第1次定植時,采用草炭和腐熟牛糞堆肥按1:1混合,或者將草炭、腐熟木質廢物堆肥和腐熟牛糞按1:1:1混合后使用。如果草炭的分解程度嚴重,為防止引起濕害,可以用樹皮堆肥代替。在荷蘭種植玫瑰時,半畝地溫室要施入這種混合堆肥16m3~30m3,改植時使用10m3~13m3,從使用量來看非常驚人,但是從玫瑰的生長發(fā)育特性考慮,至少需要20m3左右這樣的混合堆肥。在沒有草炭資源的地區(qū),也可以用牛糞堆肥和秸稈堆肥按1:1的比例施人15m3~20m3,并且利用拖拉機深耕50cm~60cm,通過耕耘機將堆肥充分混入土壤中。
(2)土壤水分管理:玫瑰是喜水作物,土壤水分不足會嚴重影響切花的產(chǎn)量和質量。即使只是輕度萎蔫,時間一長也會引起植株過度木質化、矮化、葉片變小、葉色發(fā)暗沒有光澤等不良現(xiàn)象。有人調查過玫瑰枝條的水勢情況,發(fā)現(xiàn)從早晨到午前11時處于水勢增加狀態(tài),并且一直持續(xù)到午后,此后逐漸減少。玫瑰的光合作用與水勢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所以,在白天植株缺水時,就會影響光合作用,從而影響到植株的生長發(fā)育。另外,當土壤水分下降時,土壤溶液的濃度就要提高,由于缺水會造成鹽類濃縮,這樣就會直接傷害根系。因此,適當?shù)臐菜芾矸浅V匾?/p>
土壤缺水時會影響玫瑰的切花產(chǎn)量和質量,相反,土壤水分過多又會造成根系通氣不足而影響根系發(fā)育。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土壤缺水或者過濕,地上部的表現(xiàn)基本都是發(fā)生萎蔫現(xiàn)象,所以土壤是否缺水要通過觀察根系的發(fā)育狀況來區(qū)別判斷。例如在土壤水分含量過多的情況下,植株的老根較粗、柔軟、表皮明褐色、不分生新根、沒有白色根毛。在過于干燥的土壤中栽培時,老根較長、纖細、暗褐色、能分化新根、但沒有白色根毛。
水質的影響:在建立玫瑰切花生產(chǎn)基地時,最好事先對于當?shù)氐乃|進行調查。比如水源的電導率(EC),pH值,鉀、鈣、鎂、鈉、氯、硼等離子含量。一般切花玫瑰最適合的水分EC值為0.25mS/cm以下,適合的EC范圍在0.25mS/cm~0.75mS/cm,能夠忍耐的EC范圍在0.75mS/cm~1.5mS/cm,1.5mS/cm以上會造成玫瑰的生理性危害。此外,水中硼的含量超過0.4ppm以上時,就會發(fā)生硼過剩癥,而且夏季比冬季更容易發(fā)生硼過剩癥。目前還沒有降低水中硼含量的有效方法,如果水中的硼超過0.4×10~6最好避免使用。在灌溉用水中各種鹽分的離子濃度越低越好。
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蒸騰和蒸發(fā)與植物體的生長狀態(tài)(大、小)、土壤條件、日射量、空氣濕度、氣溫、風速等各種環(huán)境條件密切相關。在眾多復雜的相關因素中,如何判斷和決定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非常重要。大部分生產(chǎn)者基本是根據(jù)經(jīng)驗判斷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
(3)澆水方式:
橡膠管或塑料管人工澆水:小規(guī)模溫室或大棚可以采用橡膠管等人工澆水,澆水時在出水口加上蓮蓬頭等淋浴式噴水裝置,或者用手將橡膠管捏扁,讓水從管口呈雨狀噴出,這樣可以減少水壓對床土表面加壓造成床土板結,同時可以利用水壓洗掉葉面上的泥土或螨類害蟲。水分的蒸發(fā)熱還可以降低玫瑰的體溫和溫室的氣溫。即使在采取管道自動澆水的情況下,在定植初期、追肥之后、夏季剪枝以后等栽培的關鍵時刻,最好還是采用人工手動澆水。因為邊澆水邊觀察,對于每株的需水情況,床土的干燥情況等通過明確判斷,掌握合理的澆水量。
管道噴灌澆水:在硬質塑料管的一邊按一定距離安裝小型噴嘴,分別設在栽培床的兩邊,噴嘴向內,給水時水分從小噴嘴呈扇形噴在植株基部。或者在栽培床中間設置一條噴水管,噴嘴噴出的水呈圓形噴灑在栽培床面。澆水時可以通過時間開關控制澆水時間來調節(jié)澆水量,這是一種自動化澆水方法。這種澆水方式需要l臺水泵或者水塔提供壓力,設施成本相對較高。在栽培壟兩邊設置澆水管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妨礙田間作業(yè),澆水管道設置在栽培床中間比較方便。
滴灌:在荷蘭和以色列的玫瑰切花栽培中,通常采用滴灌澆水方式。所謂滴灌就是將供水管分支出許多毛細管分別插在玫瑰的根部,像輸液一樣將水點滴在土壤中,這種澆水方式不但節(jié)水,不破壞土壤結構,冬季栽培時不降低地溫,還可以減輕溫室多濕化,是一個理想的澆水方式。但其生產(chǎn)成本較高,由于毛細管較多,有時會妨礙田間作業(yè)。
地下點滴法:此方法是將能夠滲水的管道埋在土壤中,供水后水分可以從管道的周圍滲透到土壤中。lm長管道的滲透量為30mL~70mL,雖然滲透量緩慢,只要延長供水時間就會滿足玫瑰的需要。這種澆水方法具有不破壞土壤的團粒結構,避免了地面澆水帶來的溫室高濕度,非常節(jié)約用水等優(yōu)點。如果將澆水管道與液體肥料供給裝置組合在一起,可以做到地下追肥,非常有利于玫瑰的生長發(fā)育。但是,如果供水中含有泥砂或其他不溶物質,會造成管壁堵塞,必須在進水口處加設過濾膜。
園林用途:
玫瑰花色艷香濃,是著名的觀花聞香花木。在北方園林應用較多,江南庭園少有栽培。可植花籬、花境、花壇,也可叢植于草坪,點綴坡地,布置專類園。風景區(qū)結合水土保持可大量種植。
玫瑰是集綠化、觀賞、保健、食用于一體的花卉,也是園林綠化結合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好材料,適合在山地風景區(qū)族猜結合水土保持大量栽種,種植前景廣闊。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胡穗者。 一、生長習性與土壤要求 玫瑰生長健壯,適應性很強,耐寒、耐早,對土壤要求不嚴。喜陽光充足、涼爽而通風及排水良好之處,在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輕壤土中生長最好。不耐積水,萌蘗力很強,生長迅速,根系主要分布在15-50厘米之間,盛花期在4~5月間,以后顯著減少。 二、繁殖與定檀 1.繁殖 玫瑰繁殖方法較多,一般以分株、扦插為主。分株多于春、秋進行,每隔2-4年分一次,視植株生長勢而定。扦插繁殖,南方用硬枝、嫩枝均可,前者于3月選2年生枝進行泥漿插,后者于7~8月選當年生枝在陰棚下苗床中扦插。北方多進行嫩枝插,在冷床中進行,并保持高濕狀態(tài)。此外,還可用嫁接和埋條法繁殖。埋條法宜于華北干旱地區(qū),自落葉至翌春萌發(fā)前均可進行,而以較早為好。 2.定植 分株法春、秋季均可定植,扦插和埋條繁殖的幼苗以秋季移栽為好。定植密度行距2米,株距1.5米。挖坑時施足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好。 三、田間管理 在北方,春季化凍后結合培土及秋季落葉后各施一次腐熟有機肥;并適量補充氮磷鉀化肥或復合肥。初冬灌一次凍水,平時在干旱時特別是在春旱嚴重時也應澆水。玫瑰修剪簡單易行,只需在花后剪去細的和稈發(fā)白的枝條,冬天落葉后剪去過擠的枝條即可。 四、病蟲害防治 玫瑰病蟲害不多,主要有銹病、鉆心蟲、金龜子、皮蟲、蚜蟲等,可在花前或花后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安全農(nóng)藥進行防治。 五、采收 對于不同的使用目的,玫瑰花的采收時間不同。如藥用花應在花蕾充分膨大,但還未開放時采收;制鮮切花可在花蕾剛開放時采集;食用時可選擇在花蕾充分膨大至完全開放之間進行等,要注意采收時間。 以上為露地栽培,玫瑰也可進行保護地種植,并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如矮化密植處理、讓其多分枝、控制栽培時間等,可顯著提高玫瑰產(chǎn)量,且長年花期不斷生長習性 玫瑰喜陽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輕壤土,在粘壤土中生長不良,開花不佳。宜栽植在通風良好、離墻壁較遠的地方,以防日光反射,灼傷花苞,影響開花。 繁殖方法 玫瑰花以分株繁殖為主,亦可壓條、扦插繁殖。 分株繁殖 分株前1年,要在母株根際附近施足肥料并澆水,同時保持土壤疏松濕潤,促進根部大量萌蘗。因玫瑰分蘗能力很強,每次抽生新枝后,母枝易枯萎,故必須將根際附近的嫩枝及時移植到別處去,使母枝仍能旺盛生長。因此,每年11~12月,植株落葉后,或翌年2月芽剛萌動時,可從大花墩中挖取母株旁生長健壯的新株,每叢具莖干2~3枚,帶根分栽。栽后自土面以上20~25cm處截干,培育2~3年即可成叢開花。 壓條繁殖 在每年6~8月梅雨季節(jié),選當年生的健壯枝條,使之彎曲入土,將入土部分刻傷后用土塊嵌入傷口,埋入土中,用竹叉或樹杈固定,讓枝梢露出地面,保持土壤濕潤,2~3個月就可生根,翌年春可與母株分離,另行栽植。 扦插繁殖 在早春萌芽前,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1年生枝條,剪成20cm左右長的插穗,斜插于新河砂作成的插床中,深度為12~14cm,壓實后澆水,經(jīng)常保持砂床的溫度,約30天后生根,待發(fā)芽后移栽。砂床扦插愈合生根較容易,但需在溫室內向陽處或在田間搭拱形塑棚扦插,管理工作要細致。嫩枝扦插一般在梅雨季節(jié)進行,取半成熟枝條,切取中下部長約20cm作插穗,上帶2~3個節(jié)和芽,斜插于土中,壓實后澆水,待生根發(fā)芽后移栽;老枝扦插,多在9~11月生長季節(jié)進行。 種植技術 選地整地 選擇向陽、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宜。耕前每畝施入堆肥2500~3000kg,深翻20~25cm,耙細整平,作成高畦,寬1.5m,高15cm左右,兩邊挖30cm的排水溝。 栽植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3m,株距1m,挖穴深40~50cm,穴徑50~60cm。挖松下層硬土,施入適量廄肥和餅肥作基肥,再蓋土5~10cm。然后將苗株栽入穴中,把根系向四周理開平放,使其舒展,覆蓋干松碎土,當填到一半時,用腳踏實。加滿土后,再褲薯壓實一次,栽植深度略深于原來土痕。穴面不要耙平,要留有淺坑,以便蓄水,最后澆透定根水,蓋一層薄細土即可。 在早春新芽萌發(fā)后到3月間定植,苗株要帶土團移栽,過遲不宜進行,否則不易成活。若在落葉后至次春萌發(fā)前移植,苗株可以裸根掘取,可不帶土團,但側根長度應不小于20cm,否則不易成活。 田間管理 松土除草 該項工作應經(jīng)常進行,保持園內無雜草。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