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的生長條件和種植方法?
含羞草的生長條件和種植方法?
繁殖: 用種子播種繁殖,春秋都可播種,播前可用35℃溫水浸種24小時,淺盆穴播,覆土1--2厘米,以浸盆法給水,保持濕潤,在15--20℃條件下,經(jīng)7--10天出苗,苗高5厘米時上盆。采種時選健壯母株,加強管理,于結(jié)果期隨熟隨采,莢果成熟時會自動開裂。 栽培: 養(yǎng)護管理無特殊要求。一般土壤均可栽培,生長期需肥不多,施稀液肥2--3次即可,肥料不宜過多,以葉綠生長健壯即可,勿使徒長,因為含羞草主要為趣味性觀葉花卉,以小型為好。 含羞草的種植技術(shù)簡單,管理粗放。對氣候、陽光、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松的砂質(zhì)壤土為佳,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 1、種植方法。一般播種繁殖,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將種子均勻撒在細土上,覆土1.5厘米左右,在溫度18℃左右時,10天左右可出苗(一般入土即長,不需花精力專門管理)。幼苗期生長較慢,7-8厘米時可定植。 2、田間管理。田栽株距25—30厘米,及時松土、鋤草、澆水。室內(nèi)盆栽,夏季每天澆水1次。每月施肥1次,如不想讓株形過大,則要減少施肥量,甚至不需施肥。 3、病蟲防治:基本無病蟲害。如有蛞蝓,可在早晨用新鮮石灰粉防治。 室內(nèi)盆栽可以用小盆直播.也可用淺盆養(yǎng)苗分栽。播種土用2成腐葉土、3成園土、5成細黃砂過篩后混合配制。播種時,先在盆中盛上適量的培養(yǎng)土,鋪平壓實,用噴壺灑透水,待水全部滲透后立即進行播種。小盆直播,每盆播種子1~2粒。如用淺盆育苗,則以2cm ×2cm的距離進行點播。播后覆土3~5cm,以蓋住種子為宜。盆上蓋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濕,將盆放到20℃左右的散光處。以后見盆土干燥時用浸盆法灌水。約經(jīng)7~10天,種子發(fā)芽出苗。出苗后,應(yīng)將盆上覆蓋物拿掉,并使逐漸接受陽光。待幼苗長到3cm高時,播在淺盆中的即可分苗移栽。分苗應(yīng)帶土移栽,否則不易成活。剛上盆的幼苗澆透水后,先放到半陰處,待緩苗后再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而直播在小盆中的可直接放在陽光充足處生長。4月中或5月初,可將苗盆移出室外培養(yǎng),并及時澆水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幼苗長到4片葉時開始追施液肥,一般7-10天追肥一次腐熟淡液肥即可。苗長大后可再換一次盆,但用盆不宜過大,一般定植到15-20cm的中號花盆中即可。采種時選健壯母株,加強管理,于結(jié)果期隨熟隨采,莢果成熟時會自動開裂。田間管理。田栽株距25—30厘米,及時松土、鋤草、澆水。
雜交狼尾草的栽培技術(shù)
由于種子小,幼芽頂土能力差,整地的好壞對它出苗影響很大。因此整地要精細,利于出苗。當溫度穩(wěn)定達到15攝氏度時播種為宜,在5月上、中匈播種,播期推遲到6月底,也能得到較高的草產(chǎn)量。播種時要掌握土壤水分適宜,播后覆土深度1.5厘米左右。通過播種后5-6天即可出苗。刈草一般采用條播,畝播量0.7-1.0公斤,行距50厘米;也可以育苗移栽,5-6張葉片時移栽到大田。移栽密度為每畝4000-5000株。行距45厘米,株距20-25厘米。
為了防治螞蟻等地下害蟲對種子或幼苗危害,必須用農(nóng)藥拌種或施毒土。狼尾草苗期生長慢,常易被雜草侵入,及時進行中耕除草2次,促進早發(fā)分蘗。一旦開始分蘗即可迅速生長。苗期要爭取全苗,如遇干旱要及時灌溉。 作青飼料時,一般在拔節(jié)后刈割,刈割高度依飼養(yǎng)對象而定,飼喂魚、兔、鵝(或豬)植株70-80厘米時,幾乎全是葉片;飼喂牛、羊時,株高一般為1-1.3米,刈割留茬高度10-15厘米,切忌齊地割,否則會影響再長。如留茬過高,從節(jié)芽發(fā)生的分枝生長不壯也會影響產(chǎn)量。不要在陰雨天刈割,否則會造成嚴重缺株而減產(chǎn)。調(diào)制青貯料在抽穗后刈割,調(diào)制方法與玉米相同。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