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植物簡介?
熱帶具有溫度變化小和全年皆夏的特征,年平均溫度在22~26℃以上。由于氣候炎熱、雨量充沛,一年四季適宜植物生長,在這里大大小小的植物都可以找到它們生存繁衍的合適場所。在熱帶森林里,樹木分層生長,在高大的樹下有灌木、灌木下有草叢,層層疊疊,大自然的每一寸空間幾乎都被利用了。
熱帶森林中的攀緣植物極為豐富,特別是一些藤本植物纏繞于粗大的樹木上,攀扭交錯,橫跨林間。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最適于附生植物的生長,如附生蘭,鳥巢蕨及各種苔蘚、地衣,到處生長在樹干及枝杈上。這兒還可以看到樹上生樹,葉上長草的奇景。有人曾統(tǒng)計過,一株樹上的附生植物,有的可以多達15種。
典型的熱帶植物有油棕,屬多年生單子葉植物,是熱帶木本油料作物。植株高大,須根系,莖直立,不分枝,圓柱狀。葉片羽狀全裂,單葉,肉穗花序(圓錐花序),雌雄同株異序,果實屬核果。油棕的果肉、果仁含油豐富,在各種油料作物中,有“世界油王”之稱。用棕仁榨的油叫棕油。
養(yǎng)什么植物可以凈化空氣?
1.具有吸收甲醛作用的植物:吊蘭、蘆薈、龍舌蘭、虎尾蘭等。
2.吸收苯的植物:常青藤、鐵樹等。
3.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月季、玫瑰等。
4.殺菌作用的植物:薄荷。
常見的室內(nèi)植物,圖片及簡介
1.蟹爪蘭,蟹爪蘭又名圣誕仙人掌、蟹爪蓮和仙指花,為仙人掌科蟹爪蘭屬蟹爪蘭植物。嫩綠色,新出莖節(jié)帶紅色,主莖圓,易木質(zhì)化,分枝多,呈節(jié)狀,刺座上有刺毛,花著生于莖節(jié)頂部刺座上。常見栽培品種有大紅、粉紅、杏黃、和純白色。 2.萬年青,多年生常綠草本,無地上莖。根狀莖粗短,黃白色,有節(jié),節(jié)上生多數(shù)細(xì)長須根。葉自根狀莖叢生,質(zhì)厚,披針形或帶形,邊緣略向內(nèi)褶,基部漸窄呈葉柄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直出平行脈多條,主脈較粗。春、夏從葉叢中生出花葶,長10~20厘米;花多數(shù),叢生于頂端排列成短穗狀花序;花被6片,淡綠白色,卵形至三角形,頭尖,基部寬,下部愈合成盤狀;雄蕊6,無柄,藥長橢圓形;子房球形,花柱短,柱頭3裂。漿果球形,桔紅色;內(nèi)含種子1粒。 萬年青種類太多,這張圖片上的的是粉黛萬年青 3.蘇鐵,另稱避火蕉,鐵樹,常綠棕櫚狀木本植物,莖干圓柱狀,不分枝。在生長點破壞后,能在傷口下萌發(fā)出叢生的枝芽。莖部宿存于的葉基和葉痕,呈鱗片狀。葉厚革質(zhì)而堅硬,羽片條形。小葉線形,初生時內(nèi)卷,后向上斜展,邊緣向下反卷,先端銳尖,葉背密生銹色絨毛,基部小葉成刺狀。雌雄異株種子大,熟時紅褐色或橘紅色。 4.富貴竹,原稱辛氏龍樹,別名竹蕉、萬年竹,多年生常綠小喬木觀葉植物。株高1m以上,植株細(xì)長,直立上部有分枝。葉互生或近對生,紙質(zhì),葉長披針形,具短柄,濃綠色。傘形花序有花3~10朵生于葉腋或與上部葉對花,花冠鐘狀,紫色。漿果近球球,黑色。 5.金枝玉葉,學(xué)名馬齒莧樹(拉?。篜ortulacaria afra),也叫樹馬齒莧,為馬齒莧科馬齒莧樹屬多年生常綠肉質(zhì)灌木,莖肉質(zhì),紫褐色至淺褐色,分枝近水平,新枝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呈紫紅色,若光照不足,則為綠色。 6.吊蘭,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肉質(zhì),葉細(xì)長,似蘭花。吊蘭葉腋中抽生出的匍匐莖,長可尺許,既剛且柔;莖頂端簇生的葉片,由盆沿向外下垂 7.仙人掌科仙人指屬的許多植物,比如說仙人球,仙人指 8.君子蘭,石蒜科君子蘭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長達30-50天,以冬春為主,元旦至春節(jié)前后也開放。忌強光,為半陰性植物,喜涼爽,忌高溫。生長適溫為15-25℃,低于5℃則停止生長。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濕潤的土壤,忌干燥環(huán)境。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